宗廷虎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从一九九二年,经前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张寿康教授介绍万震球先生与我结识至今,我和湖南岳阳县四中这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交往已整整二十年了。寿康先生虽已仙逝多年,但我与震球的信件来往却未曾中断。二十年来,从他给我寄来的众多论文、诗词、对联和书稿中,我逐步认识到他是一个感情真挚、追求挚着、治学谨严、学识颇丰的人。这正是我喜欢的学者类型。二十年来,我也先后为他的四本大著写过序,这一次要算是第五次为他写序了,虽说我现今年事已高,科研任务还颇重,但我很乐意再一次为其新著作序。
为什么,不妨先读他的《贺新郎·<毛泽东诗词讲义>搁笔》:
四十年心结。解开来,这甜滋味,难与人说。无债一身轻爽爽,浑似闲云洒脱,又恰似炎天吞雪。莫笑玄文之覆酱,对伟人一寸丹如血。灵若在,心当悦。诗词卌二深含哲。亮人心、启人智慧,指人行辙。探颔求珠原夙愿,岂望名山事业?愿既了,神怡胸阔。万里夕阳无限美,正人间、万丈腾光热。天底下,尚风烈。
可见他撰写这本《毛泽东诗词讲义》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四十多年的心愿。据他在《前言》中所言,远在一九六六年,他参军两年后为了避开“文化工作危险”的潮水,“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中,找到了学习、钻研毛主席诗词而写点讲解毛主席诗词的文字之路”,于一九六六年元月至六月,草就了约三十万字的《毛主席诗词札记》,且被部队领导“送往军分区并上呈广西军区”。不料因当时的特殊气候,军区以“无力整理”批回了。后来他走上了教育岗位,并被学区委以政、语辅导员和高函、中函讲师的重任,在无教材而要“不予他人以‘复辟’、‘回潮’的口实,又可以藉以传授文体、写作、修辞、遣词造句等知识和讲解革命斗争史、人生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动机支配下,他便“将《札记》改成讲义形式”搬上了讲台,且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表彰,鼓励他“将讲稿整理成书,表示要帮助”“寻找出版机会”,他也就克服多方面的困难,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上旬至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七日完成了《毛主席诗词讲义》。二○一一年九月,在众多朋友的“督促”下,他又终于将已尘封了三十六年的《讲义》,“鼓起勇气翻出来,加以一些修改和补充,付诸梨枣”,以献给“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诞生一百二十周年”。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这又是一项多么挚着的追求!而当我粗粗地将这五十万许字的书稿读过后,又不得不深感这需要有多么谨严的治学精神和多么扎实的学识功底!我不得不由衷地说:这是一本别致的书,一份丰厚的礼!
一、终于解开的心结。说“终于解开”,更是说“解开”的很不容易。且不论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钻研毛泽东诗词“没有任何此类参考书”的情况下,“只能靠边背诵边思考边探索”,写出《札记》的不容易;也不提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他身体坏到“有时简直像要断气”,家庭贫困到只能“凭着两把椅子同一块门板搭起的写字台和一盏只有半截灯罩的煤油灯”,写作出《讲义》的不容易;更不讲他由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的“等待”和时下又只能靠“自费”出版所加与的“压力”,使他承受的不容易,就只稍稍展开说一说他在此次“忙于一本地方志的定稿付梓,且旧病复发”,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毛泽东诞生一百一十八周年的几处约稿写出十七首诗词和五副对联的重负下,对《讲义》进行修改与补充的不容易,并且仅仅只说一下他所作考订的不容易(所引文字,均见其《前言》)。
一则,他所讲解的四十二首诗词,涉及的典故(明典和暗典)真不少,当初限于大气候的拘囿和资料的缺乏,其中自然就难免有未加注释或注而不确须待补注和再注或订正的。这谈何容易!二则,《讲义》中为了帮助理解、引导联想,引用了马恩列斯毛泽东的不少原话,也引入了不少古今诗文句子,试想当时,大抵都只图引入的方便和自然,未能注明引文的具体出处的,这就有待此次一一加以注出。这又谈何容易!
对此艰辛,震球在来信中说了几个例,很令人感动。
他说他对于诗词中所引典故,尽量溯源,以明就里;对其引伸义则要寻出“引伸”的出处乃至前人的解释。例如在注释《沁园春·长沙》中“沉浮”一词,原稿注作:“下沉与上浮。司马迁《史记·刺侠列传》:‘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史记·春官书》:‘其出如浮如沉,其国有士功;如沉如浮,其野之。’魏《曹植·七哀诗》:‘浮沉各异势’。毛主席用此以指命运或兴废。”此次,一是在“司马迁”之前加入:“《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固。’《庄子集解》注曰:‘浮沉升降,新新相续。’《庄子集解》疏曰:‘世间庶物,莫不浮沉升降,生死往来不住,运之不停,新新相续未尝守故也。’”二是将末句改成:“这里用以指国家的命运或兴废。”又例如对“峥嵘岁月”一词,原稿作:“即不平凡的岁月或年代。峥嵘,本谓山势显峻,后亦有人用以状岁月之不平常。如南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唐·杜甫《敬赠郑谏议》:‘旅食岁峥嵘。’”此次,一是在“山势险峻”后加入“如唐·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二是在“唐·杜甫”之前加入:“唐·李善注曰:‘峥嵘,高貌。岁之将尽,犹物之高。’(见《昭明文选》)”试想,他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时间,容易吗?
他说他对于《讲义》中引入的马恩列斯毛泽东的论断(据其初步统计:引入马克思语9次,恩格斯语 11次,列宁语12次,斯大林语7次,毛泽东语约200次)以及古今诗文语句都一律于文中以括号补注出具体出处,其中对导师们的言论力争注明篇目及页码。他在信中说到他在讲解《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一句时,原稿提到一八八九年第二国际成立后,机会主义者便跳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利用诗人海涅的话嘲笑机会主义者们为“跳蚤”。但当时未注明出处,于是他下苦功硬是从一九七五年北京第四次印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6页中找到了出处:1890年8月27日《恩格斯致保·拉法格》信中说:“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他说他常常为了寻找这么一个出处,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比如说对斯大林“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要研究和揭示生产的规律”这一句话的出处,他硬是在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一九四九年出版的斯大林所著《列宁主义问题》这本千余页的书中找到了,不过等找到,已是东方之既白。他为了注准毛泽东两处言论的出处,还竟然请朋友从南京、北京与桂林购寄《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书信集》和《毛泽东家书》。试想,这是何等的不容易!难怪他要在搁笔后说是“无债一身轻爽爽,浑是闲云洒脱,又恰是炎天吞雪”了。
这“心结”虽说“终于解开”了,但可想见,这解开的过程是何等艰辛,远不是一句“白首穷经”所能概括的。
二、便于自学的体例。有关毛泽东诗词注释、赏析的书,我也见过不少,但在读过震球这本《讲义》后,有耳目为之一新之感。这新就新在它的体例——便于自学的体例。这正如《前言》所说:“为了让学员们学有所得,我便根据教学程序将《札记》改成讲义形式,大体框架是:先以‘引言’整体介绍毛泽东诗词以引入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其次将毛泽东诗词划分为‘毛泽东之诗’和‘毛泽东之词’两大编,且按诗体与词牌并按其字数由少到多设章,每章又按其写作先后分节;再次每节分‘音韵’、‘释题’、‘注释’、‘赏析’和‘释译’五块讲解。”这样的体例,的确迄今未曾见过,的确便于自学。
首先,它有利于自学者整体识记。通过《引言》,先让自学者整体记住:“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其中诗十三首,词二十九首。”接着于《上篇·毛泽东之诗》的开头中又让自学者对其十三首诗从整体上把握:“既有要求严守平仄,通押一韵,不拘对仗的绝句,又有要求严守平仄,通押一韵,要拘对仗的律诗,只不过都是七言而已。其中‘七绝’二首,‘七律’十一首。”接着又于《下编·毛泽东之词》的开头中在具体介绍‘词’的特征的基础上,也让自学者对其二十九首词从整体上把握:“这二十九首词就运用了十八种词牌,其中:《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二首、《沁园春》二首、《贺新郎》二首。”而后,又于每一章的开头中整体交待该章共写有此种体裁的诗或词多少首,以便自学者进一步整体识记。
其次,它有利于自学者循序理解。例如《七绝第一·为女民兵题照》,通过《一·音韵》,便为自学者扫除了格律(重点是押韵)上的障碍;接着,通过《二·释题》,让自学者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题旨;紧接着通过《三·注释》中对该诗的四条词语的注解,让自学者不仅清楚了词语的来源及意义,而且让自学者结合复习了古汉语知识——“儿女,偏义复词,偏在女,谓女青年”;于是通过《四·赏析》,让自学者跟着逐句品赏了《为女民兵题照》一诗的妙处;最后通过《释译》,让自学者进一步理解了全诗——能逐句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又例如《十六字令第一、二、三·十六字令三首》,《音韵》不仅让自学者学会了几个“生字”,明确了所押韵辙,而且还懂得了“其三”中“天欲堕”和“第一首内‘离天三尺三’”皆有违格律,但“不经意者,不会感受其变,因其顺乎自然而自然”。《赏析》不仅让自学者逐首逐句跟着品赏了这三首词,而且还跟着赏析者所展开的联想而扩大了视野。比如在赏析“其三”中“刺破青天锷未残”一句时,先让自学者去试看这“山”:“险如刺破青天的宝剑,可刺破天后依旧剑锋尖利,不曾残缺。”再让自学者跟着领会涵义:“这何尝是‘山’?不正是坚韧不拨、无敌不摧的英雄形象吗?”接着让自学者跟着去联想:“以兵器喻山,古亦有之。唐代王建《温门山》诗就这么形容过:‘早入温门山,群峰乱如戟。’”可以想见,经赏析者这么一提示,自学者一定会联想出更多以兵器喻山的例。宋人欧阳修说过:“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夫子罕言利命仁论》)我以为《讲义》正具体体现了这一观点。震球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体例,“导”而“开”之,使自学者感到阻滞的地方能通达,感到蒙昧不明的地方能明白。因此,作为《讲义》,于当时面授,可想而知是起到了这种效用的;于时下一旦出版,凡有志于进一步想藉此提高自己的学识的自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也一定会取得如此效果的。
三、乐于进修的教材。马克思有这么一句名言:“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转自原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近代史教程》,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分册第73页)因此,凡想为社会、为他人“带来利益”的人,都应当不断进修,修德亦修才;而《讲义》则是乐于进修者的一本好教材。因为《讲义》可以助你: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毛泽东诗词是革命史诗,是马列主义的形象化,学习它,就是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就是去提高自己对革命、对人生、对世界、对历史的认识,而《讲义》正好帮你跨过理解上的坎。例如: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讲义》就告诉“这是诗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战略思想的诗化”,“号召我们……决不让残敌苟延残喘,留下后患”;对“人生易老天难老”,《讲义》告诉说是“诗人将‘老’字叠现……使‘易老’和‘难老’统一到一块,让‘人’和‘天’形成对比,凸现出一种正确的自然观”,“这也是在用诗的形式阐发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教育我们去认识什么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对“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讲义》告诉“这样紧紧地贴着前边‘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把汝裁为三截’来有力地收束全词,把词的中心思想点了出来,把词由咏昆仑推到改造昆仑即改造人类,再由此上升到实现共产主义”;对“人猿相揖别”,《讲义》告诉“仅这一句,就形象地解答了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么一个问题,诗人在这里别具匠心地用了‘揖别’二字,含蓄地表明人类脱离猿群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凡此种种,经《讲义》这么一点拨,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二,扩大阅读视野。毛泽东的诗词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的,是“古为今用”的典范。为了从诗词这一“古”体裁以及从诗词中不少“古”语汇上帮助读者,《讲义》苦下功夫,将相关的不少古今典籍展示给读者,使之明了世上还有这么些书。例如在《沁园春·长沙》之《音韵》中,为了讲清楚本词前三句的平仄变格,就推出了清人万树的《词律》、清人徐本立的《词律拾遗》、清人舒梦兰的《白香词谱》、近人刘坡公的《学词百法》以及宋、元、明、清写作《沁园春》的众多诗人及作品。又例如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之《注释》中为了讲解“草上飞”的含义,不仅推出了《扬州画舫录》、《绂译史》、《挥尘录》、《池北偶谈》等古籍,而且还推出了诗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及《毛泽东选集》所作注释;为了讲解“昆鸡”,不仅推出了《九辩》、《七发》和《上林赋》以及《昭明文选》的李善注本,而且还推出了列宁《政论家的短评》。诸如此类,是足以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的。
第三,丰富知识积累。毛泽东的诗词,原本博大精深,知识面的涉及特别宽广。《讲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除了分点释疑外,还注意了集中解惑。如对诗词格律方面的“三平脚”、“孤平”、“跳韵”、“工对”与“宽对”等,它都是就“例”解决,但对于带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解决。例如它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之《赏析》的结尾处就这么写道:“值此第二章结束,有必要就大家先后提到的一个问题作出回答。问题是“七言律诗八句五十六字,能否允许不规则(指‘同字格’外)地运用同字即重复用字,如《吊罗荣桓同志》中‘长’、‘大’、‘不’等字?”接着先引出《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唐宣宗》中关于考官李藩回答唐宣宗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的话,再引清人金圣叹《唐诗六百首》、《杜诗解》及《圣叹尺牍》中不少不规则运用相同字的例及其相关论述,接着逐一指出毛泽东律诗中运用重复字的例,最后作结说:“一首七律毕竟只有五十六字,何必因重复字而浪费以损诗的内涵呢?但于自然中偶然用之,亦无可厚非。”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更多的是文史知识、理论知识。
第四,提升吟咏档次。毛泽东的诗词,确实是用生命和鲜血凝铸出来的,是时代的乐章,是文艺的典范,足供后人永远效法。《讲义》为了帮助读者中有志于诗词创作的朋友提高吟咏档次,就其中带共性的一些问题作了提示。例如《前言》四中就整体提示了“为后人的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的五个方面:(一)守格律却不拘泥格律;(二)主豪放并不排斥婉约;(三)重形象思维却不失理性;(四)写现实犹借助浪漫主义;(五)倡白话却合理用入典故。至于具体到每一首诗词,它都注意到了对吟咏可借鉴处的提示。例如《第九章·卜算子·咏梅》,《讲义》在《释题》中就提出:“咏梅,就是歌咏梅花,属咏物诗。”在引清人俞琰《咏物诗选·自序》的话及屈原《橘颂》后提示说:“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抒情的诗,具体点说,就是以某物为具体的吟咏对象,从而将自己的志趣或情怀寄寓其中的诗。这种诗,咏物是手段,言志、抒情是目的。”毛泽东这首《咏梅》抓住梅花的“品格是傲霜斗雪,风姿昂扬,寄托着人类向困难、向逆境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的特点,“创作了一首格调高昂,独有豪情的咏梅词”。又如每一首诗词的《赏析》部分,莫不都紧扣该诗该词的美妙之处作了点拨与引伸。对《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一句就写下了这么一段赏析:
这十一字,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红军战士那种斩关落锁、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山”与“关”都是行军的障碍。诗人在“山”前不仅修饰以“高”字,而且还加上“头上”二字;在“关”前修饰以“大”字。可以想见,广昌西部雩山山脉的群山自然是峰峦插天,峥嵘突兀,将使人望而生畏,前而胆寒;宁都、雩都、永丰一带的关口自然是一夫把关,万夫莫开,险如天堑,固若金汤。但是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农红军面前,无山不可越,无关不可开!他们在诗人指挥下,豪情满怀,浩气如虹,壮志凌云,伟力胜天,顶朔风,抗暴雪,越高山,破险关,势如破竹,高举红旗,有如风驰电掣一卷而过。好一个“过”字,来得那么有力,来得那么自然,生动表明了工农红军是一支举世无双、顶天立地,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的英雄军队。
不仅如此,它还以“至此,不免想起了古代不少边塞诗作”一句引出中国古代不少诗人描述“风雪中边塞风光和行军情景”的名篇名句予以比较,并归总说:“要说以上诸作对西北风雪中边塞风光和行军情景都予以了细致、具体、形象逼真的描画,给人一种凄苦、悲哀之感。但诗人仅以四句二十二字,写尽江南行军情状,予人以豪迈、乐观、自信之感,其手笔之大,岂岑参辈可及!”这真正是以赏导写,于志于吟咏者当大有裨益。
可是,对此《讲义》,震球在《贺新郎》中却要谦虚地说是“玄文之覆酱”,没什么价值。但我要说:这无疑是一本别致的书,很值得一读,读者一定会“探颔得珠”,启智慧,明行辙;这也无疑是一份丰厚的礼,一份献给“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的丰厚的礼,如此“一寸丹如血”,如果伟人“灵若在”,自然会“心当悦”,开颜一笑的。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端午节于复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