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健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论新闻教育与新闻人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
汪 健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公共服务是当今从政府到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供给者,而作为“公共资源”的新闻媒体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因而新闻人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十分重要。高校的新闻教育是培养新闻人公共服务意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必须从理念的培养、知识的教育、情怀的养成和技能的训练等方面强化新闻人的公共服务意识。
新闻教育;公共服务意识;培养
“公共服务”是近年的“热词”之一。在政府,这个词表述了一个为政目标;在百姓,这个词透出了温暖与希望。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公共服务的意义在于让公平正义成为现实,新闻媒体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作用,因而新闻人是否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讨论这个问题须从“公共利益”说起,因为公共利益正是公共服务的目标追求。公共利益是什么?给公共利益下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国内外许多学者有很多研究,基本上是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政府利益的关系着眼的,虽然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被普遍接受的表述,但对公共利益所具有的特性是有共识的。这主要表述为公共利益是符合社会全体或大多数人需要的,体现他们的共同意志的,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些利益,公共利益是民主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而且,人们对公共利益是必须维护的,这一点有共同的认识: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取决于人的各种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而公共服务正是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目标的,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
公共服务 “通常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一国全体公民不论其种族、收入和地位差异如何,都应普遍享有的服务。”[1]这“普遍享有”的服务如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面对的是全体公民。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全体公民应该获得或享有的基本利益与权力。
社会公共服务是需要国家权力介入、公共资源投入才可以实现的。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多元的,其中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供给者,我国提出打造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以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此外,一些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机构(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媒体、非盈利的社会组织等)及提供志愿服务的个人等都是公共服务的主体。
作为“公共资源”的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它的存在价值在于,一方面为公众提供广泛的信息,另一方面对其它公共服务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因而,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必须具备公共服务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确保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与媒体的配合与互动是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前提,虽然公共服务最主要的最直接的提供者是政府,但没有媒体的“上下情通”、舆论监督,公共服务也难以实现。当然,新闻媒体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在市场化背景下,新闻媒体因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会有经济利益的追求。但是媒体也清楚,如果不把公共利益放在先于经济利益的位置,就会失去公众,根据“二次售卖”理论,它的经济利益也就无从谈起。李良荣以《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2]为题发表的文章全面讨论传媒必须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公共服务既是新闻媒体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媒体自身的利益追求。
新闻专业主义也要求新闻媒体和媒体人必须具有公共服务意识。“新闻专业主义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界中发展起来的 ‘公共服务’信念”[3]它主张媒体应该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新闻专业主义的真实、客观、公正、中立的报道理念就是要保障新闻媒体成为社会的“公器”,为全体人民服务。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实践表明,它所倡导的公共服务理念确实是媒介生存的基础。
而媒体人公共服务意识的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媒体这个公共资源如果成了某些人自家的“菜园地”,私利成了“说什么”“怎么说”的基本依据,“公器”就成了“私器”。诸如对公共危机事件隐瞒不报或歪曲报道;对应该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话题——如教育公平、医卫改革、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视而不见,对危害公共利益的人和事不敢揭露,而热衷于报道刺激眼球的“星、腥、性”等新闻;惟某些权力部门的马首是瞻等。这样的媒介表现的确会给媒体及有关方面带来暂时的利益,但势必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民众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关注或者对危害公共利益的事实得不到揭露而加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安全感、信念感会丧失,如此,和谐社会的构建令人堪忧。
因此,作为新闻人——新闻媒体从业者,无论从自身计、从媒体计、从社会计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公共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新闻人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全社会多种力量投入的。比如媒体管理者、媒体行业组织、媒体自身、媒介批评、新闻教育以及公众的监督等,而高校的新闻教育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对新闻专业学生进行公共服务意识教育,是从源头抓起,这样,为新闻从业队伍注入的新生力量就会有质量保障。
新闻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新闻实习、专业实践以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而对于教育者来说,重要的不仅是了解培养方式和渠道,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自觉地融入相关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养成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对新闻媒体公共性的认识的培养。公共性的概念来源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介乎于 “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和“政府权力领域”(Sphere of Public Authority)之间,并不指称某种特定的公共场所,而是任何能体现公共性原则,能对所有公民开放而形成的场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都是公共领域的媒介。而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第二,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第三,传媒的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4]新闻人必须对新闻媒体的公共性有充分的认识,树立“公器”意识,才能摒弃将媒体视为“私器”甚至只是某种工具的意识,自觉为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其次是新闻人自身公共意识的培养。“公平正义”是政府的执政理念,也是国人的共同理想。对新闻人来说,具有“公平”、“正义”、“和谐”、“自由”的哲学理念及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新闻人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才可能有对社会、对人类的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才可能成为新闻人的自觉。
高校的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必须考虑到这些意识的培养。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对新闻媒体的公共性的教育,对“公平”、“正义”、“和谐”、“自由”的哲学理念及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教育。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新闻学理论课、新闻采写编评等课程更是最直接的教学课堂,此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民生疾苦,有助于强化教学目的。这个过程对教师自身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应该将公共服务意识教育变成一种自觉,贯穿于教学始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现代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一方面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又必须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获取商业利益。媒体的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关系非常复杂,它们既是矛盾和冲突的关系,也是平衡和制约的关系。新闻人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才能懂得这样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这个关系。
公共服务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门学问,新闻人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是其实现公共服务的基础。与公共服务有关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的内容诸如什么是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区别,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责,公共服务与社会民主,公共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公共服务与媒体责任以及媒体如何处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等。这些知识既可以设置专门课程如《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等进行教学,也可以在相关课程如 《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安排有关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怀”的解释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这个解释的关键词是“感情”,人怀有怎样的感情决定了他会有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行为。 “博爱”、“悲悯”、“感恩”、“善恶”等情怀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情怀”的重要内涵,也是新闻人必须拥有的情怀,而冷漠则是新闻人致命的缺陷。人文情怀是精神上的一种人文主义倾向,新闻人关注民生疾苦,服务百姓生活就是他们的人文情怀的体现,更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人的大爱在新闻实践中常常是在对丑恶、罪恶的揭露中体现出来的,他们的“疾恶如仇”包涵着对社会、对人的深情。2011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将分量最重的 “公共服务大奖”颁给了《洛杉矶时报》一篇揭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尔小城官员腐败的报道,足以说明公共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社会监督。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中,国内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姿态,他们追寻事件真相、表达民众诉求,种种表现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新闻人的赤诚之心。
情怀的培养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公共服务的意识和情怀,知识和技能都是无意义的,新闻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新闻人情怀的养成贯穿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新闻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相关新闻实践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新闻媒体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要指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亲身感受民生疾苦,了解百姓诉求,体会媒体责任;要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新闻业务课程的作业训练中加强对人文情怀的要求与评价;还要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配合等,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采、写、编、评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等新闻制作与发行的各个环节、各种方式都是新闻人实现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或者说新闻人的职业技能、业务能力是他们实现其理想与价值的最直接的手段,所有公共服务的理念、知识、情怀等都在这里得到落实与体现。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并不容易。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首先要从教科书上学习,这是必须的,但是,教科书上的要求读懂和熟记是容易的,而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运用却是不容易的,更何况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种种状况是教科书没有办法解决的。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各种前所未有的矛盾、问题出现在媒体人面前,怎样面对,怎样处理,怎样报道,怎样引导,这里面有观念的转变问题,也有技术技能的规范问题。新闻教育必须让学生尊重新闻报道的规律,掌握各种业务规范,尤其要指导学生关注并研究媒体在报道理念及技术上涉及公共服务的种种新动向、新问题,比如如何处理新闻采访中揭露问题与保护隐私的关系问题、新闻写作中客观报道与媒体立场的关系问题、新闻编辑中吸引眼球与公共服务的关系问题、媒介经营中市场与责任的关系问题等,如果新闻人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实现积极的报道目的,甚至会带来消极影响。
如前所述,新闻人公共服务的理念、知识、情怀等都在新闻实践中得到落实与体现。如此,新闻实践就不仅仅是技术技巧问题了,新闻人若没有公共服务的理念、知识、情怀,业务能力再强也是不可能做好新闻工作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曾在微博上说:“做记者几年,无力感越来越强烈。”[5]记者作为社会情况的反映者,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甚至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的工作受到的限制与约束太多了,这个限制与约束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政治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新闻人要真正做好公共服务,还需要具有多种社会力量以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并在实践中与媒体良性互动,才能使服务真正实现,让老百姓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实惠。
[1]刘斌.试论法律规制与广电公共利益[J].现代传播,2009,(1).
[2]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8).
[3]徐峰.“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业的参照意义[J].新闻记者,2003,(5).
[4]王利涛.从政府主导到公共性重建[J].新闻与传播,2011,(5).
[5]宋建武.执着天职探索转型——2010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回顾[J].新闻与传播,2011,(4).
Culturing Public Service Awarenes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Journalists
Wang Ji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Public service is a core notion of today's government,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pres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realiz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The gover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 service provider,and as the public resource,the press is also one of the subjects of public service.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journalists to have public service awareness.Journalism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ultivating journalists'public service awareness which can be achieved from such aspects as notion culturing,knowledge obtaining,feeling forming and skill training.
journalism education;public service awareness;culture
G21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2)01-0096-04
2011-08-27
汪 健(1959-),安徽祁门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写作。
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