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的择业就业观

2012-08-15 00:46吴云峰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胡适教育学生

吴云峰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 245041)

论胡适的择业就业观

吴云峰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 245041)

胡适主张择业要尊重个人兴趣、考虑社会需要、注重文化基础。个人在择业、就业方面要广泛涉猎、不盲目追求热门、注重自修、强调真才实学、反对唯学历论、发展业余爱好。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开设选修课、发展职业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规范办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择业就业。这些观点很多都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其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仅仅通过教育改良来解决择业问题是无法实现的。

胡适;择业;就业;教育

胡适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同样,胡适也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曾经担任过北大教授、中国公学校长、北大校长。近年来,对胡适的研究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对其教育思想,也有不少成果,如研究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但关于胡适的择业就业观,还很少有文章涉及,所以开展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胡适一生学术成果相当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教育、古典文献等,胡适的学术道路与他的择业标准是密切相关的。

一、择业标准

1.个人兴趣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由此可见,专业、学科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择业呢。胡适认为,首先要根据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胡适1910年进入康乃尔大学时,原本是学农学的,后改习文科。当时有一门课叫“果树学”,专门研究果树的培育方法。实习时,每个学生大致分得30个或35个苹果,每个学生要根据一本培育学指南上所举的项目,把这30来个苹果加以分类。例如茎的长短、果脐的大小、果上棱角和圆形的特征、果皮的颜色、切开后测出的果肉的韧度和酸甜的尝试、肥瘦的记录等。胡适和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实验室内,各尽所能按表填果,结果还是错误百出、成绩甚差。“我们中国,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多种苹果。所以我认为学农实在是违背了我个人的兴趣。勉强去学,对我说来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因此我后来在公开演讲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国家社会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1]163胡适还举了近代科学家伽利略的例子,他父亲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叫他不要学这一行,要他学医。上大学后,伽利略却对几何感兴趣,便改学数学,后来创造了新的天文学、物理学,成为一位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胡适认为,择业要有主见:“你如迁就父母、兄长、爱人之所好而去学工程,结果工程界里多了一个饭桶,国家社会失去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学家,不是可惜了吗?”[2]66兴趣可以促使一个人发奋学习并成才。“孔子说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便是这个意思。”[3]83

2.社会需要

除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之外,择业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社会需要。关于升学如何选科,到社会上去如何择业,胡适认为,“社会的标准:社会上所需要的,是最易发财的,最时髦的是什么?这便是社会的标准。台湾大学钱校长告诉我说,今年台大招生,投考学生中外文成绩好的都投考工学院,尤其是考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的特多,考文史的则很少,因为目前社会需要工程师,学成后容易得到职业而且待遇好。这种情形,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外国最吃香的学科是原子能、物理学和航空工程,干这一行的,最受欢迎、最受优待。”[2]65—66胡适认为社会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学好任何一行,就可以谋生。个人的爱好与社会的需要并不是矛盾的,“社会需要建筑工程师,需要水利工程师,需要电力工程师,也需要大诗人、大美术家、大法学家、大政治家,同时也需要做新式马桶的工人,能做新式马桶的,照样可以发财。”[2]66胡适所主张的社会需要,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髦”、“赚钱”,而是指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是时代的主题。胡适择业也不仅仅是根据个人兴趣,“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反映出胡适当时所怀抱的爱国主义目的。”[4]60可以说,在胡适的少年时代,很多人走的都是类似的道路,如鲁迅弃医从文,当时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思想启蒙,唤醒国民的灵魂。因此,“改习文科,虽是由兴趣所致,却也含有他‘执笔报国’的心愿。”[4]61“使我改行的另一原因便是辛亥革命;打倒满清,建立民国。中国当时既然是亚洲唯一的一个共和国,美国各地的社区和人民对这一新兴的中国政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校园内外对这一问题的演讲者都有极大的需要。”[5]44于是胡适开始关注政治知识,培养演讲能力。

3.文化背景和基础

在择业标准方面,胡适认为,除了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需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基础。“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使我转入文理学院去学习哲学、文学、政治和经济的其他诸种因素。其他基本的因素之一便是我对哲学、中国哲学和研究史学的兴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著作,及比较近代的宋明诸儒的论述,我在幼年时,差不多都已读过。我对这些学科的基本兴趣,也许就是我个人的文化背景。”[5]43胡适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决定了他后来沿着这条路探索。胡适还举了音乐家穆刹(莫扎特)的例子,来说明文化背景的重要性。“穆刹父为宫中乐师,穆襁褓中习闻乐器,辄大喜,又时以细手按拍,父奇之,未三岁即教之乐器,所教辄能为之,四岁已能奏钢丝琴,五岁已能自作曲,六岁习提琴,惊倒国中名手,……其后遂成世界音乐巨子。”[6]287所以说,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于一个人的择业也很重要。

二、个人如何对待择业、就业问题

1.广泛涉猎、发现兴趣

胡适认为,青少年在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方面是不成熟的,需要经历一个摸索的过程才能确定。所以他主张要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康乃尔文学院当时的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至少一个‘学科程序’才能毕业。可是我毕业时,我已完成了三个‘程序’:哲学和心理学、英国文学、政治和经济学。三个程序在三个不同的学术范围之内。所以那时我实在不能说,哪一门才是我的主科。但是我对英、法、德三国文学兴趣的成长,也就引起我对中国文学兴趣之复振。这也是促成我从农科改向文科的第三个基本原因。”[1]163胡适认为,兴趣、择业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我自称为历史家;有时又称为思想史家。但我从未自称我是哲学家。或其他各行的什么专家。今天我几乎是六十六岁半的人了,我仍不知道我主修何科;但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件憾事!”[1]165胡适建议当时的大学生:“当初所填的志愿,不要当做最后的决定,只当做暂时的方向。要在大学一、二年的时候,东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见,十八九岁的青年仍然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职业。进大学校后第一年到处去摸、去看、探险去”[1]170在《吾之择业》一文中,胡适说:“吾骛外太甚,其失在于肤浅,今当以专一矫正之。吾生平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盖吾返观国势,每以为今日祖国事事需人,吾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为国人导师之预备。不知此谬想也。吾读书十余年,乃狱不明分功易事之义乎?吾生精力有限,不能万知而万能。吾所贡献于社会者,惟在吾所择业耳。吾之天职,吾对于社会之责任,唯在揭吾所能,为吾所能为。吾所不能,人其舍诸?自今以往,当屏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此吾所择业也。”[7]95胡适认为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博而不精”,当然有点过于自谦,其实胡适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阅历是有关系的。没有广博的知识背景,也就不可能提出他的“科学方法”。

2.不要盲目追求热门

胡适认为,在择业就业方面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从而导致人才的浪费和机会的丧失。“目前很多学生选择科系时,从师长的眼光看,都不免带有短见,倾向于功利主义方面。天才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而且只走入实用方面,而不选择基本学科,譬如学医的,内科、外科、产科、妇科,有很多人选,而基本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病理学,很少青年去选读,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短视,带着近视眼镜去看自己的前途与将来。”[1]167追逐热门,违背自己的兴趣,不仅会埋没人才,也造成人才比例的失调和浪费。“我选课用什么做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1]169冷门与热门是相对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冷与热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现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经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系全做过主任。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太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末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1]170

胡适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文史倒霉,这也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今天你为什么学文史,教文史?这是因为当初对于文史兴趣浓厚。学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或者铁路,学这些的,尽管发财,但是我觉得没有兴趣。既然对某事有兴趣,只好做下去,我们是对于文史有兴趣的,现在虽然羡慕许多朋友发财,而我只是拿着一支笔写,但是这是五十年前已经决定了的讨饭生活,没有法子。”[2]175

3.注重自修、选择从业方向

胡适认为科学的择业途径主要是靠自修。他强调自修的精神,“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从自修得来。自修的能力,是求学问的唯一条件,不养成自修的能力,决不能求学问。”[3]113

胡适认为,毕业以后,可以在实践中自学,致力于专门的学问。胡适1913年《致章希吕书》:“今弟卒业在即,卒业之后,倘能再习高等学问,固属佳事。即不能如此而改就他事,或作教师,或谋公益,亦何尝不可贺乎!吊云乎哉?天下学问,不必即在校舍讲坛之中,不必即在书中纸上,凡社会交际,观人论世,教人授学,治一乡一国,皆是学问也。社会乃吾人之讲坛,人类皆吾人之导师,国家即吾人之实验室也。”[8]511914年《致章希吕书》:“适已弃农改习哲学、文学、旁及政治,今所学都是普通学识,毕业之后,再当为专门工夫。”[8]56

胡适在 《工读主义试行的观察》一文中指出,“我以为实行工读的人应该注重自修的工夫,遇不得不进学校时,——如试验的科学等,——也应该作旁听生,不必作正科生。”[9]89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注重自修的精神,对这一点,胡适是比较赞同的。在《书院制史略》一文中,胡适指出,“书院之真正精神唯自修与研究,书院里的学生,无一不有自由研究的态度,虽旧有山长,不过为学问上之顾问;至研究发明,仍视平日自修程度如何。所以书院与今日教育界所倡道尔顿制的精神相同。”[10]135“古时候学者的精神,唯在刻苦研究与自由思索了。其意以学问有成,在乎自修,不在于外界压迫。这种精神,我想今日学校中多轻视之。”[10]135通过自修,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进而有所专攻。

4.强调真才实学、破除唯学历论

胡适认为,要想寻得好的位置,关键在于真才实学,而不仅仅是看文凭。1929年,胡适在中国公学的开学典礼上给学生讲话:“一个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里用功,将来到社会上去才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器皿。没有一个在现代成名的人不是在大学的时候不用功的;也没有一个在大学时代荒唐的人在社会上站得住的。”[11]276

他举了北大一名学生的例子。“我曾和戴院长谈过北京大学一个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今年毕业,是学法律的,中英文都很好,他的毕业论文,全篇用英文写成,故被目为该系成绩最优的一个。学校要留他当助教,他说‘谢谢,我不干’。北平地方法院的首席检查官在学校兼课,也邀他到法院去帮忙,他也说‘谢谢,我不干’。后来一查,他的毕业论文虽作了,却没有参加毕业考试,原来他到一个私立银行当研究生去了,他的薪津比蔽校的校长还要多,他用不着参加考试,因为这个私立银行是不用铨叙的。”[12]17—18所以只要有真才实学,文凭并不重要。即使拿了文凭,没有真才实学,还是很难胜任工作。“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3]321“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从前在学校挑最容易的功课,拥护敷衍的教员,打倒严格的教员,旷课,闹考,带夹带,种种躲懒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了作用。”[3]322胡适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立的意识。“打不破的‘铁饭碗’不是父兄的势力,不是阔校长的荐书,也不是同学党派的援引,只是真实的学问与训练。”[3]322—323当然,胡适并不反对推荐优秀的学生就业,“我的意见是大学生应努力做出良好的成绩来,叫人们不能‘忽略’他,这也就是替自己造‘机会’。捧了要人荐书去奔走,是可耻的;但是自己拿自己成绩来介绍自己或请专家介绍,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受人欢迎的。”[9]413对于成绩突出的青年学生,胡适非常热心培养扶持,如中国公学的罗尔纲成绩优秀,得过学校首届奖学金,文化史的论文也写得不错,很得胡适赏识,1930年夏,罗尔纲毕业前夕,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请求介绍工作,胡适便约罗尔纲做家庭教师,并收他做徒弟,在胡适的指导下,终于成为研究太平天国的著名学者。

5.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

在1932年《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胡适提出,“离开学校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必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尽的。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2]53“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2]53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存;只有培养兴趣爱好,才能专注于某项事业,通过长期积累取得一定的成就。“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造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10]164“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3]266“英国哲人弥尔(J·S·Mill)的职业是东印度公司的秘书,但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上都有很大的贡献。乾隆年间杭州魏之琇在一个当铺里做了20年的伙计,‘昼营所职,至夜篝灯读书’,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与画家。”[3]321在《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演讲中,胡适提出,“你们多数是学工程的,当然不愁找不到吃饭的职业,但四年前你们选择的专门职业,真是你们自己的自由志愿吗?你们现在还感觉你们手里的文凭真可以代表你们每个人终身的志愿,终身的兴趣吗?——换句话说,你们今天不懊悔吗?明年今天还不会懊悔吗?”[12]269“英国的大政治家邱吉尔,政治是他的终身职业,但他的业余兴趣很多,他在文学历史两方面,都有大成就;他用余力作油画,成绩也很好。美国大总统艾森豪先生,他的终身职业是军事,人都知道他最爱打高尔夫球,但我们知道他的油画也很有工夫。”[12]270胡适认为,只有立足于本职工作,才能谋生,只有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三、学校、社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择业就业问题

择业、就业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在这过程中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同时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择业、就业。

1.开设选修课

在《选科与择业》一文中,胡适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一个缺点,便是必修科太多,选修科太少。大学里应该提倡选修科,使青年学生们可以自由挑选”[2]76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呢?“选修科等于探险,在座的董作宾先生是世界有名的考古学家,假使你在探险中偶然听了董先生的课,而对考古学发生了兴趣,你就可能成了董作宾先生的一个好徒弟。”[2]76选修课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择业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从而发现自己的特长。“三十年前我们在北京,就提倡选课制。大学选课制度是让学生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他们多暗中摸索一点,扩大其研究兴趣。”[3]397在美国学习期间,胡适除了本专业必修课外,他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了一些学科,如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了一门训练演讲的课,而这个课程使他收益不小。“总结经验,他认为根据自己的志愿,在学习必修科外,适当选修一二门课程,对于学习是有好处的。”[11]17

2.发展职业教育

胡适一贯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希望能再恢复二十五年前注意职教的情形。人在十五到十八的阶段,最为重要,应养成手脑并用,自立自给,能有专门技术,不给国家社会增加负担,而对于社会国家有贡献。”[2]60“北大今年毕业生,医学院理科出路好,农学稍差,学文法的出路最困难。文学系和政治系太可怜,经济系还比较有办法,因为算一种技术。有一位经济系将毕业的学生,因为银行早已聘请,连毕业考试也不愿意参加了,他们到银行待遇比蔽校长还高。文法、政治最无出路,本人希望社会人士,都上职校,务期人人有职业。”[2]60胡适认为教育不在于完备,而在于实用。在《归国杂感》一文中胡适指出,“列位办学堂,尽不必问教育部规程是什么,须先问这块地方上最需要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这里最需要的是农家知识,蚕桑常识,商业常识,卫生常识,列位却把修身教科书去教他们做圣贤!……所以我奉劝列位办学堂,切莫注重课程的完备,须要注意课程的实用。尽不必去巴结视学员,且去巴结那些小百姓。视学员说这个学堂好,是没有用的,须要小百姓都肯把他们的子弟送来上学,那才是教育有成效了。”[12]13—14胡适主张,学校专业的设置要因地制宜“科目可视省内之急需而增设,如浙江大学可以增设蚕学、种茶专科、福建大学则须设漆工及造船专科,江西大学当设有磁器之类。”[11]74

3.发展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胡适认为,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培养学生终身教育、学习的习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那时候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3]266在《智识的准备》一文中,胡适指出“四年的大学教育给我们的,毕业只不过是已经研究出来和尚未研究出来的序文浩瀚范围的一瞥而已。不管我们主修的是哪一科目,我们都不应当有自满的感觉,以为在我们专门科目范围内,已经没有不解决的问题存在,凡是离开母校大门而没带上一两个智识上的难题回家去,和一两个在他清醒时一直缠绕着他的问题,这个人的智识生活可以说是已经寿终正寝了。”[10]204胡适说:“你们不能带走你们的教授,也不能带走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可是你们带走几个难题。这些难题时刻都会使你们智识上的自满和怠惰下来的心情受到困挠。除非你们向这些难题进攻,并加以解决,否则你们就一直不得安宁。那时候,你们看吧,在处理和解决这些小难题的时候,你们不但使你们思考和研究的技术逐渐纯熟和精稔,而且同时开拓出智识的新地平线并达到科学的新高峰。”[10]2051960年6月18日,胡适在台南成功大学作了以《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为题的演讲:“学堂里的书,你带不走;仪器,你带不走;先生,他们不能跟你去,但是问题可以跟你走到天边!有了问题,没有书,你自会省吃省穿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卖田卖地去买仪器!没有好先生,你自会去找好师友;没有资料,你自会上天下地去找资料。”[12]269“所以大学生离开学校后,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继续培养精稔实验室研究的思考态度和技术,以便将这种思考的态度和技术扩展到他日常思想、生活,和各种活动上去。”[13]490—491所以,胡适认为只有发展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

4.严格要求、规范办学

胡适认为,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就要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学习。“学生对于所做的功课毫无兴趣,怪不得要出去打牌吃酒去了。若是学校的生活能使学生天天发生新兴趣,他自然不想做不道德的事了。”[3]83胡适主张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休想得着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反过来看那些认真办理而确能给学生一种良好训练的大学——尤其是新兴的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他们的毕业生很少寻不着好位置的。”[3]321—322当时,胡适的名声很大,常有人来求他介绍工作,但他不肯轻易给人写介绍信,他有一个标准就是要有真才实学,不然他的介绍信是拿不到的,有一次,胡适的亲侄胡思猷在上海大夏大学毕业,求他找个事,胡适问他有没有什么著作和专门研究,他侄子说没有,结果被他拒绝了。而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学生,胡适则是尽力推荐。吴晗是中国公学胡适的得意门生,考入清华后,胡适曾致书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翁文灏、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子高,请他们给吴晗介绍在学校谋得“工读生”的机会,解决了经济困难,并勉励他研究明史,吴晗后来也成了明史专家。由此可以看出,胡适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学到真才实学,增强就业的能力。

四、结论与启示

在择业就业观上,胡适所提出的尊重个人兴趣、考虑社会需要、注重文化基础。广泛涉猎、不盲目追求热门、注重自修、强调真才实学、反对唯学历论、发展业余爱好等,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借鉴的。在学校和社会的层面,他主张开设选修课、发展职业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规范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给当时的青年学生增加了信心。

胡适的择业就业观也有相当的局限性,虽然其主观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是在旧中国,这一切都很难做到,广大劳工阶层的生活状况很艰苦,终日劳作,哪里还有业余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像胡适一样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并不多。仅仅强调教育改良而不主张社会变革是很难解决这一难题的。胡适把个人的兴趣特长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绝对割裂开来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我后来在公开演讲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5]43社会的需要反映时代的主题,只有顺应时代的需要,个人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否则,抛开社会的需要来谈个人的事业、专长,是不现实的。胡适、蔡元培等人于1919年12月发起“工读互助团”,还在《晨报》上连登三天“介绍工作”的启事。“我们在报上登的广告,是替要工作的学生征求雇佣的机会。不料登载以来,只收到要做工的人的信,却不曾收到一封要雇工的信”[14]236当然,就业问题不是仅仅通过教育改良就能解决的。“青年求学心切,但拿不出钱来读书。这是社会问题,胡适等人当然无能为力。”[11]149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之所以能“暴得大名”就是因为他所提倡的实验主义、科学方法、白话文等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后来,胡适思想逐渐保守,埋头考据,也就很难对其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有进一步的超越了。

[1]胡适,等.胡适选专业——大师们的大学生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2]季蒙,谢泳.胡适论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易竹贤.胡适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胡适.胡适口述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7]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8]章飚,汪福琪,洪树林,章伟.胡适家书手迹[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

[9]刘建雄.胡适杂文集[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

[10]刘芳.胡适教育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

[11]白吉庵.胡适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2]胡适.胡适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3]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12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On Hushi's View on Selecting Jobs and Seeking Employment

Wu Yunfe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Hushi holds that one should take his interest,the needs of society,and cultural basi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selecting a job.It's necessary to learn extensively,not to seek popular subjects blindly,attach importance to self-study and the true talent opposing the idea that degree is everything and develop hobbies.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must help students select and get jobs by offering optional courses,developing vocational education,carrying out lifelong education,running school in line with norm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Most of these view points are of great value,but because of his political view ofreformism,it'sunrealistic to solve the problem ofselecting and obtaining employmentby educational reform only.

Hushi;select jobs;seek employment;education

B2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2)01-0024-06

2011-03-28

黄山学院教研项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探悉”(2010JXYJ13)

吴云峰(1981-),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高 焕

猜你喜欢
胡适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