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芬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许承尧生平与学术概述
梁 芬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许承尧先生一生坎坷而丰富:末代翰林、故里兴学;立志报国、政坛起落;文物收藏、笔耕不辍;造福桑梓、关注民生。他在诗歌、文献收藏与整理、书画艺术、文物鉴赏与收藏、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对于徽州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许承尧;徽州;徽州文献
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一字芚公,又字讷生,号疑庵、又号啸仙、霁塘、①行一,晚号婆娑翰林、芚叟,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安徽歙县西乡潜口镇唐模村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献学家、方志学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许承尧一生坎坷而丰富,作为清代最后一科翰林,曾任五品京官;北洋时期在西北为官10年,曾任省甘肃省政务厅长等多种职位;1924年,因不满官场黑暗,毅然辞官回归故里,绝迹仕途,以著述终老。
许承尧生于富商大户、书香门第,其高、曾祖曾经营盐业,家资富足,为唐模大户。
其祖父许恭寿(字品三)为蒙学塾师,父亲许学诗(字雅初),曾经在江西经商。
许承尧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经,16岁为徽州府庠生。21岁时中光绪甲午科举人,拜当时的著名学者汪宗沂(字仲伊,号韬庐,时掌紫阳书院)为师,与同学黄宾虹、汪鞠卣相交莫逆。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清廷宣布终止科举考试,许承尧为清代最后一科翰林。
许承尧所处的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丧乱的时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并为改变国家贫弱现状做出努力。许承尧认为,教育为富强之本,改变现状的最好办法是兴办学校。他有着比较系统的教育理念,他深切感受到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重要,积极推行“陶铸国民之教育”理念,力陈开设学堂,造就实业人才;他认为,教育的内容必须吸取中学与西学的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主张国民教育从幼儿教育抓起。②今天看来,他的这些教育理念,都是十分先进的。
最主要的是,许承尧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1906年,返回故里的许承尧,在徽州府城歙县先后创办了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延请黄宾虹等人担任教习。同时在故里唐模帮助其祖父许恭寿创办敬宗小学和端则女校。端则女校的创设,开创徽州女子入学读书之先河。时任安徽巡抚冯煦奏称“皖南学务以皖歙最早,歙县兴学,则自许氏。”[1]354许承尧对于徽歙地区的现代教育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许承尧反对满清专制,与同盟会成员陈去病、陈鲁得、汪鞠卣、黄宾虹等人秘密在新安中学组织成立“黄社”,以研究学问为名,推行新学,开展反清活动。光绪三十三年,黄宾虹在家中为“黄社”私铸银元事发,幸安徽巡抚恩铭被徐锡麟刺死,许承尧得以化险为夷。遂辞去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二校监督之职,回京销假。
1907年,许承尧重入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实录馆修编书处详校,在此期间与吴承仕等人交往甚笃。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应皖省都督柏文蔚之聘,出任都督府高级参谋、全省铁路督办,负责筹建芜(湖)屯(溪)铁路。二次革命,柏文蔚等讨袁失败,被迫下野,许承尧随之去职,芜屯铁路胎死腹中。
1913年,受甘肃督军张广建(皖人)之邀请,赴甘肃。先后任甘肃省府秘书长、甘凉道尹代理兰州道尹、甘肃省政务厅长、渭川道尹等职。1924年,因为不满官场黑暗,愤而去职回京。同年由北京返回故里歙县西乡唐模,自此再没有外出担任任何职务,在老家唐模度过了后半生。
许承尧对老百姓的疾苦和不幸有着亲身体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通过不同渠道为解决人民疾苦做出努力。
1934年,徽歙地区大旱,他出面呼吁旅沪同乡会捐款捐物,购买面粉进行救助。他还拿出许氏宗祠粮仓的积谷,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村民疏浚村中的檀干溪和 “小西湖”,帮助村民度过灾荒。许承尧关心民众疾苦,热心于社会公益,为造福桑梓做的付出,至今为人纪念。
许承尧晚年还挂名安徽省政府顾问,作为安徽省政府顾问的许承尧,把为民请命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联合歙县地区名流向当局多次上书,要求在灾祸频仍的年份减轻百姓赋税,受到国民政府当局的重视,减轻了徽歙地区老百姓的负担。
许承尧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露政府当局对人民的盘剥,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光明未来的渴望,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昭然纸上。
回到歙县唐模故里之后,许承尧致力于徽州文物保护和收藏、乡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为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做出了很大贡献。1946年7月,许承尧病逝于唐模家中,终年73岁。
许承尧一生著述甚丰,曾参与 《安徽丛书》编刊,有《歙县志》十六卷、《西干志》七卷、《歙事闲谭》三十一卷、《疑庵诗》十卷、《疑庵诗续集》四卷、《疑庵文剩》、《疑庵随笔》、《疑庵藏书画录》、《疑庵日记》、《〈蕙愔阁诗集〉评点》,辑有《新安佚诗辑》、《明季三遗民诗》等。
第一,重视乡邦文献,推动徽州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徽州地区人文荟萃、著述如林,一直就有“文物之海”、“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的美誉。许承尧学术生涯中的很大部分,就是收集和整理徽州文献。1932年到1936年间,他参与《安徽丛书》的编刊,后因为抗日军兴,《安徽丛书》停刊。1933年,在他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始重修《歙县志》,许承尧被推为总纂,此志书1936年完成,共16卷,在沪付印。同年,他的代表作《歙事闲谭》亦告完成。
《歙县志》全志16卷,分67门,卷首有当时县长石国柱、楼文剑作序,次列修志职名、例言、目录。卷一为舆地志,括晷度、疆域、沿革、山川、都鄙、风土、古迹、丘墓八门;卷二为营建志和宦司志两部分;卷三为武备志、食货志、恤政志;卷四、卷五为选举志;卷六到卷十四是人物志,人物志为全书最大规模之部分;卷十五为艺文志;卷十六分两部分,上卷是艺文志,下卷为杂记。全志序例齐全、有图有文、内容庞博、收载齐全。《歙县志》收入徽州经济史料十分丰富,且大多记载精确,尤其是采用近代实地测绘的图表详细准确,被后辈学者视为徽商研究的重要参考。许承尧继承了章学诚“志乃史体”的观点,他认为,“志乃史裁,因时而作,务求真实详澹,以存陈迹,兼资来鉴”。[2]歙县志·例言在《歙县志》的编写过程中,他不避严寒酷暑,走巷访里,详核遗文,博采考证。《歙县志》以其内容广博、记载详准而为人称道,更因为其绝好的史料和文献价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县志”之一,在方志编纂史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歙县志》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出版铅印本,许承尧先生过世后,《歙县志》原稿由其后人珍藏。2006年2月,许承尧先生的女婿徐仁初将这部民国《歙县志》的手稿16册原件无偿捐出,现珍藏于黄山博物馆。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志书,名为《民国歙县志》。
后来,许承尧将编《歙县志》的其他相关资料收集起来,编成《歙事闲谭》,他还纂有《歙志补》、《西干志》等其他方志。
《歙事闲谭》是许承尧的代表著作之一,又名《歙故》、另一名为《歙事徵》,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全书16卷,广泛记载徽歙地区的人物、艺文、史事、世风、山川、名胜、掌故、轶闻等内容,同时兼有记述、议论、考证,全面展示了徽歙地区历史文化各种状况。《歙事闲谭》的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罗徽州文献非常丰富。许承尧对徽歙历史文献的记载,无论是直接记述还是间接涉及,都广泛辑录,对于涉及徽州文化特性的文献资料给予重视。对于名声不大,但深有造诣的学者和他的书广为辑录,对于清代禁毁之书不辞繁难地摘抄。如此,《歙事闲谭》以其丰富性被文献工作者视为辑佚的重要资料。单就该书中所提及的书目一项,所引书多达1000余种,其中徽州文献就达到700余种,重点摘抄的就有60余种;二是,该书内容几乎涵盖了当下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在徽州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宗法、习俗、山川、物产、建筑、工艺、新安理学、新安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新安篆刻、著名人物等诸多方面皆有涉及;三是,该书对于徽歙人物的记述很有特点。不但记述人物众多,而且评人论事,阐发了个人的观点,许承尧对人物的评点,言之有据、客观准确。该书1936年编成之后,一直收藏于许氏歙县唐模故宅中,不为人知;土改后移存于安徽省博物馆,1961年因编写《渐江资料集》及“新安画派”资料,罗长铭等人查阅《歙事闲谭》,并从中掇录资料,此书方始为人广知。随着徽学研究蔚然兴起,该书中的各类资料被学者大量提及和摘引。该书已编入 《安徽古籍丛书》,2001年黄山书社出版。目前,学术界对于该书的文献价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很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不但为徽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资料和线索,而且对徽州历史文化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和展示,是一部“全面展示徽歙历史文化的史料长编”。[1]360《歙事闲谭》以其资料的广泛、内容的全面、见解的独到深刻受人推崇,特别是它所载内容皆翔实可靠、言之有据,安徽大学诸伟奇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认为,“在所有有关歙县的文献中,尚无其它独撰作品的价值超于其上”,[3]19他还在《歙事闲谭略说》一文中说“迄今为止,在有关歙县的文献中,尚无一部独撰之书能在资料的广泛,内容的丰富和见解的深刻上达到它的水平。”[4]因此,《歙事闲谭》被徽学研究者称为“徽州文献的宝库”。[3]16
许承尧对徽州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着力之多,在当时是十分少有的。这是因为他对徽州文化重要性有着到位的认识,他认为,徽州文献乃“昔人精神所寄”,[1]357且 “有裨参考国史”,[5]358这也是他几十年汲汲于徽州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的动力所在。至今,他主撰的《歙县志》和编写的《歙事闲谭》,都是研究徽歙文化所绕不开的重要资料。
第二,提倡“诗界革命”,创作大量旧体诗歌。
许承尧的诗歌代表作是《疑庵诗》。他一生作诗甚多,且造诣深湛,尤其是旧体诗作,颇得当时名家赞誉。钱仲联论晚清诗人,高度评价了许承尧诗歌的影响。③其诗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为人所称道。
他的诗风格鲜明、立意高远,他在《疑庵诗·自序》中说自己的诗:“初学长吉、义山,继乃由韩入杜,冀窥陶、阮;于宋亦取王半山、梅圣俞、陈简斋;明、清二代,时复旁撷。 无偏嗜,故无嗜肖”,[6]疑庵诗·自序许承尧广泛吸收了前贤的诗歌艺术的精华,同时有着高超的诗歌艺术把握能力的造诣,功底非常扎实。钱钟书先生在《容安馆札记》中评许承尧的诗歌说:“按其意度格调,实出龚自珍、谭嗣同、黄遵宪。谋篇立意,时参西法,好言哲理,每类《饮冰室诗话》所标举之体,特泽古尚深,虽偶不免于浮嚣,而大多思新语秀,亦一作手”[7]351许承尧的诗歌无论是写家国大事还是平素的离愁别恨,都能写出渴望打破现状,寻求国家、民族和个人奋发向上的情怀和理想。如龚、谭、黄等人一样,他主张走诗歌革命的道路,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民族灾难深重之时的爱国情怀。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其诗歌托意渊微、别开生面,以现代新知识、科学知识入诗,以俗语和译词入诗,以边疆史地知识入诗,以传统的中国思维理解外来现象,其中包含了“诗界革命”的精神和近代启蒙的气象。
今天看来,许承尧的诗歌,在整体上是倾向于传统诗歌的,类似于同时代的“同光体”。早年的诗歌表达了他强烈的革新愿望;中年以后的诗风趋于平稳;略近唐宋诗歌,但其关心现实,渴望国强民安的热切犹在;晚年的诗歌仍旧没有脱离现实,写实之风依旧。[8]67
清季光宣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最后一个大放异彩的时期。时人胡先骕甚至认为:“晚清末季,诗学甚为发达,大家名家辈出”,晚清之诗“远迈康雍、乾嘉”,[9]470汪辟疆先生撰《光宣诗坛点将录》,将许承尧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周达(梅泉)合列,称之为“地空星小霸王周通”,同时高度评价了许承尧诗歌的意境:“疑庵诗,风骨高秀,意境老澹,皖中高手。 ”[7]347
前半生宦海沉浮,遁居故里之后,许承尧创作了大量诗歌,他自己曾这样形容:“一生可笑,到头论定是诗人”。[10]8他晚年亲手书订的诗歌集《疑庵诗》,按照内容分为:“赠答酬作诗”、“感时诗”、“山川景物诗”三类,卷首有马其昶、吴承仕、陈宝琛等名家作序,今有十四卷本传世,共计存诗1786首。今有许承尧之子许家桢《疑庵诗》抄本,收藏于黄山市博物馆;1990年,由汪聪、徐步云校点的《疑庵诗》由黄山书社出版;1993年,台湾世界书局出版《疑庵诗续集》。
除了自己作诗之外,许承尧特别注重对前世诗歌的收集和整理,辑有《新安佚诗辑》4卷、《明季三遗民诗》等。
第三,致力文物收藏,推动文化保护与研究。
在唐模故里,许承尧为保护和推进文化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和江彤侯共同发起重修渐江墓活动,为这位新安画派的大画家留下宝贵的纪念。同时,还重建、修葺、新建了墓地周围的披云厅、经藏寺、长庆塔、漱芳楼等景观,疏浚了五明寺泉,使得练江河畔的西干一带,成为徽州古城的著名人文景观。抗日战争时期,许承尧利用个人关系,劝说国民党第三战区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唐式遵,使之没有冒然炸毁歙县西城门外的明代建筑太平桥,使古建筑得以保存至今。
许承尧酷爱收藏、精鉴别,他个人收藏有古玩、图书、字画、遗墨、信札等珍贵文物近万件。早在1906年,许承尧在歙县兴办学校之时,出于对明末移民的研究兴趣,开始对明末乡贤手迹的收藏。追随张广建在甘肃任职期间,许承尧就慧眼识珠,发现了散落在民间的敦煌藏经的无上价值,倾其所有收购敦煌文物。从甘肃返回故土,随身携带几百卷古代写经。后来,他从其中挑选了精品40卷,装裱特藏,并命自己的室名为 “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后来,由于生活艰难,其余写经变卖以供日常开支,他所售出的写经后为叶恭绰、龚钊等人所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台北中央图书馆、日本天理图书馆,以及黄山市和歙县等博物馆也皆有收藏。据季羡林出任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介绍,他是我国敦煌写经主要的私人收藏家之一。[11]17
许承尧绝迹仕途返回故里歙县唐模后,就致力于地方志的编写和徽歙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兼有字画、文物的收集。当时时局动荡,也是徽州文物的大流散时期,“太平天国”战争使得当年保存在深宅大院中的文物流散不定,此时的许承尧,不仅具有一定的财力,还具有超群的学识和眼力,处于文物之海中,他如鱼得水。鲍义来先生这样描述:“身居徽州的许承尧,更是以抢救本土文物为使命,成了当时徽州一位最大的收藏家,且也是最具本土特色”。[5]356许承尧收藏的文物十分富足,除敦煌写经外,还有大量古玩、堂幅、对联、册页、扇面、金石拓碑、书画、典籍善本,计有万件之多,其中不乏扬州八怪、张大千等人作品。“新安画派”名家渐江的名作《晓江风便图》在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影响很大,历经周转之后,被许承尧收藏,今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作为收藏家的许承尧,曾考虑这些收藏的最后归宿,他曾筹划在家乡建立一座文博馆或者图书馆,以收藏、展出这些藏品,使他们不致散失。他还曾设想创办一个天都文物会,以期徽州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此外,他还采纳了黄宾虹的建议,在其编修的民国《歙县志》中,将“徽州收藏”作为重要内容,载入“拾遗”一编。这在地方志编修中是不常见的,足见许氏对收藏一事的重视。
许承尧筹划具有公共性质的文博馆和图书馆的事宜在当时并未得到实施,他自建“檀干书藏”,专门保存个人收藏的珍贵文物,把此事专门交给长子伯龙负责,并留下遗嘱,教谕后代不得分散。后来,这批珍贵文物移交给安徽省博物馆,成为安徽省博物馆立馆之基础和镇馆之宝。
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对徽州文物文化资料的收藏,使得这些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俱佳的文物资料得以保藏。至今,存于安徽省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黄山市图书馆的诸多文献资料,都得归功于许承尧。这些文物文献,都是推动文化保护与研究的重要资料和载体。后世学者开展徽学研究,很多情况下都得借助于许承尧保存的文物文献资料。
第四,着力书画艺术,开创“新安画派”研究之先河。
作为书法家的许承尧,对于书法理论和书法史有很深的造诣。1940年,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唐式遵驻军徽州唐模。在此期间,唐氏和许承尧交往甚多,许承尧将自己收藏的敦煌写经三卷分送给唐氏。这三卷写经上均有许承尧的题跋,他在题跋中交代了敦煌写经的流传,对写经中隋唐乃至晋魏北周北齐等时代的书法进行了严密的考证,以此可见,许承尧对于书法史的熟稔。凡是许承尧经手的隋唐写经,基本都有他的跋文,对于隋唐写经的书体多有考证和研究。[12]25
许承尧工汉隶,他常年临摹 《张迁》、《礼器》、《西狭颂》等碑刻名作,且十分用心,即使到了暮年,每晚临睡前都要摹写四五纸。④他的书法同样受多年抄录佛经影响,许承尧对敦煌经书和绘画颇为尊崇,在对敦煌经书和绘画作品的临摹中,吸收了古人的书法精华。由于广泛吸收前世书法之韵,许承尧的书法作品用功深厚,书体精妙细致,行书醇雅安详,有金石余韵,尽显苍茫古拙之气。1943年,许承尧为乡邻汪旷公《慕公集》所作序文是其书法代表作,书体自然萧散、意趣古雅,兼金石意味和书卷之气,人书俱老。
许承尧和著名的书画大师黄宾虹交情甚笃,他们不但是同学、同乡,还是挚友,他们不但有着对徽州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而且,从一起问学于汪宗沂起到许承尧1946年去世,他们之间有着50多年的友谊。他们一起投身反清革命,在诗歌、书法、绘画、考古、文物鉴赏等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爱好,许承尧先生的诸多书画作品都和黄宾虹有关系,他们之间的书画往来极多,互相谨尚。《黄宾虹文集·书信编》共收录书信661封,其中66封就是写给许承尧的,这些书信中,有很大部分是关于书画艺术的交流和探讨,其中,就有关于“新安画派”的诸多话题。
明末清初之际,在中国绘画史上涌现出了一个以清淡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画和清高悲壮的气质为独特风格的绘画流派,因为这些人出身在地缘关系上以徽州籍为主,故称“新安画派”。这些画家或是居住在徽州地区,或是寓居他乡,他们都善用笔墨,善于以景抒情;在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
许承尧对于“新安画派”的研究,是从不遗余力地收集这一艺术群体的名作和资料开始的,前文中提及的名作 《晓江风便图》,就是在黄宾虹的介绍下,许承尧以500银元所购藏。黄宾虹在上海发现渐江的画,就写信给许承尧:“近肆上又见渐师画,上款岳生,有江永凝题,力不能致,姑待之”。[13]149许承尧也写信给黄宾虹,说自己在家乡也发现了渐江的画,黄立刻去信给许:“渐师画能否 ‘真’、‘精’、‘新’三字赅备?尺幅如何?有题跋语多少?念念,索价若干?”[13]149二人在对“新安画派”艺术作品的收藏一事上,可见专情。此外,许承尧还对这一画派的诸家画作和其它资料给予密切关注,此类收藏在许承尧的收藏中,也有不少。
除了收藏,许承尧更醉心于研究他们的艺术和思想,并就自己的研究心得,和黄宾虹以书信的方式开展探讨。在《黄宾虹文集·书信编》中,可以见到不少许、黄二人关于“新安画派”艺术的讨论文字。许承尧在家乡得到渐江画偈,立刻抄给黄宾虹,转发于《安徽丛书》,以广流传。黄宾虹有相关信息,也及时告知许承尧:“郑慕倩兰竹,清劲如其人,甚罕见,近全世界鉴家尽告之。昨有瑞典图书馆主任喜龙仁者,酷爱郑画,谓新安派为世界第一高品,江浙名家皆所不及。”[13]147大凡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都是他们之间交流的热门话题。此外,在许承尧所著《歙事闲谭》中,关于“新安画派”渐江、郑慕倩、程邃、査士标、弘仁等人的资料也有不少著录。
明末清初的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和开山之祖,许承尧对他的画作十分熟悉和钟爱,对于渐江一流的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十分仰慕。许承尧从渐江的画作和艺术入手,开始了对该画派的研究。鲍义来认为:“新安画派的研究和资料收集,是从他们开始的”。[5]352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黄宾虹和许承尧。许承尧对于“新安画派”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一方面是出自于对新安派画家高超的绘画艺术造诣的探讨和挖掘,另一方面也存有将这一画派艺术和思想发扬光大之意,进而保留了许多关于该画派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这些资料和成果,开创了后人全面研究“新安画派”艺术之先河。
许承尧所处的清末至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局动荡的年代,文物、文献的传承时刻经受巨大的考验,许承尧把对徽州文化的热爱通过收藏、整理、研究得以发挥,他不仅在诗歌、文献的收藏与整理、书画艺术、文物鉴赏与收藏、教育等诸多方面有突出贡献。他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他对徽州文献的收集之广、着力之多、用功之深、成就之大,至今为人称道。
目前,随着徽学研究的日渐进步,学界对于许承尧的关注日渐深入,随着他的著作的点校出版,更多的人开始了对许承尧及其学术的重视和价值的挖掘,许承尧先生对于徽州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为后世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不可低估。
注释:
①关于“霁塘”之号,在黄山书社2001年整理出版的《歙事闲谭·序》、鲍义来《许承尧与敦煌遗书拾掇》(《档案》,2001 年第5期,第25页)中均作“字‘霁塘’”。王宜昌在《<清代硃卷集成>中的许承尧档案资料》(《合肥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一文认为此说有误。依安徽省图书馆藏《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许承尧乡试硃卷和许承尧本人自述,应为“号‘霁塘’”,之所以误,疑与许承尧之孙许克定所作《许疑庵先生年表》之误有关。
②见李群 《许承尧教育观初探》,《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第59-67页。
③钱仲联曾著《近代诗坛点将录》,称许承尧为“皖南诗杰”,列之为“晚清四十诗人”之一;他在《论近代诗四十家》中评许承尧的“黄山诗”:“百首黄山诗,烁破四天下”,“写其乡黄山奇景,亦超出牧斋、仲则诸家所旨之外。”“所为黄山诗,乃融东野、宋人于一炉,与早年炯殊,足与姚燮、高心夔、刘光第诸家刻画山水之作争长黄池矣。”《论近代诗四十家》一文见于钱仲联《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第135页。
④见许克定、许克宝《许疑庵先生事略》,《歙县文史资料》第2辑,歙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1987年出版。
[1]诸伟奇.《歙事闲谭》考述[C]//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徽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许承尧,撰,石国柱,楼文钊,修.歙县志[Z].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诸伟奇.《歙事闲谭》序[M]//李明回,彭超,张爱琴,校点.歙事闲谭.合肥:黄山书社,2001.
[4]诸伟奇.《歙事闲谭》略说[N].安徽日报,2001-07-20.
[5]鲍义来.千古知音情结徽学——黄宾虹与许承尧交往初探[C]//安徽省徽学学会.众耕集: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论文选萃.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6]许承尧.疑庵诗[M]//汪聪,徐步云,校点.安徽古籍丛书.合肥:黄山书社,1990.
[7]汪辟疆,撰,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C].北京:中华书局,2008.
[8]赵腾腾.许承尧与《疑庵诗》[J].安徽文学,2008,(2).
[9]胡先骕.胡先骕文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10]许宏泉.民国歙人书家概述[J].书法之友,1997,(5).
[11]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敦煌学[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12]鲍义来.许承尧与敦煌遗书拾掇[J].档案,2001,(5).
[13]黄宾虹.黄宾虹文集·书信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An Overview of Xu Chengyao's Life and Academic Life
Liang Fe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Society,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235000,China)
Xu Chengyao had a rough yet colorful life.As a member of the last generation of the Imperial Academy,he made earnest efforts to set up schools in his hometown.Although he was determined to serve the country,he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in his political life.He was also keen on cultural relics collection and never stopped writing.Throughout his life,h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eople's commonweal of his native place.His great achievements,in such areas as poetry,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sorting,painting and calligraphy,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and education,are of great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 inheritance and research of Huizhou culture.
Xu Chengyao;Huizhou;document of Huizhou
I2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2)01-0018-06
2010-10-12
梁 芬(1977-),广西桂林人,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高 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