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白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汪世清徽学资料整理札记四题
汪大白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汪世清辑成的《水香园觞咏集》和《阮溪诗征》,既有家族文献的性质,又有徽州文化的内涵;《王炜诗文集》也是一部值得整理和研究的徽州文献。这三者所收集的都是清代人的作品。《新都秀运集》则是明代徽州人所选明代徽州诗,是一份更加珍贵的徽州文学遗产,这次整理的是世清先生捐赠的抄本。
汪世清;徽州;资料;整理
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私家园林如岩镇娑罗园、丰南曲水园、唐模檀干园,星罗棋布、佳构纷呈,歙县西乡的潜口水香园便是其中载名史志、驰誉遐迩的代表作之一。
水香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年月已经难以确指。它是潜口人汪度家的一座别墅。汪度原名德度,字叔度,号更庵,生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卒于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汪度家居潜口村里的半豹堂,他的水香园则建在村郊。岩镇人鲍倚云(1708-1778)曾应邀在半豹堂坐馆,教授汪氏子弟,他的诗作《绿参亭》有小序写道:“绿参亭去水香园里许,于半豹堂为西邻,皆更庵汪先生娱老之地。”[1]329由此可知,水香园与半豹堂相距大约有一里之遥。
水香园坐落于紫霞山麓、阮溪水滨,这里风景秀美如画,环境清幽宜人。“其西当紫霞山之法镜台,又西北为轩帝炼丹台,日月双泉滃然仰出于芙蓉峰下。沿溪而东距渊明旧里迢递相望,若桃花涧,若栗亭,则映带旁流。而槛外诸峰错峙屏立,岚阴积翠,晓夕百变。”①8水香园的围墙之内则遍植古梅,铁干婆娑、千姿百态,尽显诗情画意;漫步其间如同置身世外仙境,流水清音时时入耳,曲径幽境历历在目;更有霞山草堂、碧汜楼、索笑轩、宛在亭等景观建筑,粉墙黛瓦、翘角飞檐,错落于短垣巨岩之间,掩映于青霭绿荫之中,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斯园也,以性情问学融注山川,袭造化精英而罗于几席,若画家之有右丞北苑,蕴深涵万,妙极自然,天籁从风,清截云表,欲迹其所之不得也。”①10前人不仅有宣城梅清(1623-1697)和歙县胡赓善的《水香园记》均流传于世,而且另有两幅《水香园图》留存至今。一幅为丰南人吴逸(1642-?)所作,刊载于康熙版的《歙县志》卷首。另一幅为梅清从孙梅翀(生卒年不详)所作,影印于神州国光社1919年版《梅鹿墅黄山纪游图册》。梅翀《水香园图》还题有小诗1首:“紫霞山下水香园,千树梅花覆短垣。索笑楼头曾小憩,溪声不断梦潺湲。”[2]218
潜口历代为黄山南向道口,是浙、赣、沪来往黄山的必经之地,水香园的优美景观既远近闻名,园主人又世代风雅慷慨好客折节礼贤,故而骚人墨客如约踏访,觞咏唱和者风涌云集,其间尤以汪度之子汪沅在世时为最盛。汪沅字右湘,号砚村,别号梅麓、秋水,擅文工诗,著有《砚村集》、《水香园遗诗》等。他出生于康熙元年(1662),因病死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尽管一生非常短暂,但是由于他性情儒雅,耽于吟咏,交际广泛,而且所与交者大都为当世知名的文人雅士,所以在他生前往来水香园者络绎不绝,乃至于“一时唱和之什殆欲嗣响辋川”。①9雄村人曹学诗(1697-1773)有《水香园唱和诗序》。岑山渡人程晋芳(1718-1784)有《题新安汪氏水香园册子三十韵》。当时的水香园既已有唱和的诗集诗册,足见其盛况不凡。遗憾的是这些诗集诗册不知散佚何时,后人都已无从得见。所幸的是,汪世清先生(1916—2003)经过精心钩沉辑佚,终成《水香园觞咏集》手稿一册,今见于黄山学院图书馆特藏室。所收诗作有靳治荆、屈大均、曹沐、茅兆儒、丁廷楗、梅清、梅庚、袁启旭、汤燕生、查士标、程守、王炜、吴瞻泰、鲍倚云等33家260首。当然,这些远非水香园诗歌的全部,较早的如汪朝燮《重葺水香园记》中提到的“桐皋诸诗帙”,即其父汪梓琴有关水香园的歌咏,较晚的如许承尧《疑庵诗》所载《新得水香园旧石爱而赋之》11首,均未见录于《水香园觞咏集》,在此二者之间应有很多唱和题咏之长篇短什,遗佚不传者尚不知几何。尽管如此,仅此一册《水香园觞咏集》,已是洋洋大观,足以令人深感震撼。况且这些诗篇都是世清先生广泛搜检《歙县志》、《黄山志》、《诗观三集》、《名家诗永》等古籍文献,查阅大量诗人别集如屈大均《道援堂诗集》、曹沐《安丘曹氏遗集》、查士标《种书堂遗稿》、汪沅《研村诗》和《水香园遗诗》、汪士鈜铁《栗亭诗集》、梅清《瞿山诗略》、袁启旭《中江纪年诗》、汪洋度《余事集》、汪焯《汪陶村先生诗稿》、宋和《雪晴轩集》、鲍倚云《寿藤斋诗》等,从中一首一首地淘选出来,亲手用毛笔小楷抄录而成,所以这册《水香园觞咏集》显得弥足珍贵。
水香园由潜口汪氏世代传承而历经风雨渐趋荒废,乾隆二十二年(1757)汪度曾孙汪朝燮曾经主持重修,主事者有《重葺水香园记》留存于今,知情人鲍倚云有《水香园诗小引》可证其事。修葺一新的水香园不久为汪应庚的孙子立德所有,其后究竟毁于何时何因今已不得其详,目前流行的说法便是“咸丰年间毁于兵火”。[3]79无论此说是否可靠,反正名园胜景确已消失多时,就连世清先生童年所见“半壁残垣,一口方塘”也都不复存在。在这样只是听人指点但却无处凭吊的情况下,《水香园觞咏集》便有了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稍得闲暇诵读这册诗集,不仅能够重新目睹一座诗态的园林,而且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诗意的人生,进而触摸到一种诗性的文化。不难想象,在徽州先人为着“生意”而闯荡四海、打拼终生的艰难岁月中,这种诗态的园林、诗意的人生、诗性的文化曾经焕发出何等绚丽的光彩!时至今日,因为久居都市而苦于喧嚣、因为深陷竞争而深感焦虑的人们,捧读这一册闲适优雅、超脱浪漫的诗歌,谁能不为之心动而神往,羡慕其性情的洒脱与心灵的自由?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世清先生曾经计划编辑出版一部《黄山艺苑丛刊》,他在1976年6月13日致汪孝文的信中曾说:“《黄山艺苑丛刊》只是一种空想,但如果做一些基本建设工作,到时候也可能实现或部分实现。我初步成稿的有十多种,兹将目录另纸附上,请指教。”[2]487在他开列的10多种“初步成稿”的目录中有《水香园觞咏集》,这就足以证明《水香园觞咏集》为世清先生所辑。馆藏《水香园觞咏集》手稿完全是一种古籍形式,竖排版、繁体字、无标点,现已按照当代读物要求作了初步整理,稍后将会作进一步加工,并且争取尽快出版以飨读者。只是整理不当之处,还须方家批评指正。
黄山学院图书馆汪世清特藏室“手稿”第130号,题曰《阮溪诗征》,这是汪世清先生(1916-2003)选录编辑而成的一部诗集。手稿有大量的编者按语,分别置于抄录的诗篇之后,或介绍相关的诗人事迹,或交待诗篇的来源出处,或记录各个版本的文字异同,或考定诗篇的写作时间。仔细考察这些按语可以基本认定,《阮溪诗征》的编辑者确是世清先生。在此姑且选取其中二例以为证明。按语之一:“汪颖字钝予,又作遯渔,歙人而楚产。亦能诗,北京图书馆善本库藏《东漪草堂诗历》一册,已残缺。”②26按语之二:“汪树琪《眉洲诗》,县志著录,十余年遍访不得,去年十二月始于上海图书馆得见之。不分卷,仅一册,共收古今体诗一百五十六首。以上诗二十六首即从而抄出。”②174尽管《阮溪诗征》稿本形态绝似古籍,毛笔小楷誊写,繁体字、竖排版、无标点,但是其中既已提到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当代机构名称,编录者便属当代学人无疑;而在当代学人之中,既与汪颖、汪树琪同乡同族,又能长年为其诗集“遍访”海内外者,恐怕除了世清先生之外更无第二人;何况按语中“以上诗……首即从而抄出”等常用句式,乃至整部书稿的编排形式,都与他编辑的《水香园觞咏集》基本相同,所以应该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另外,文革期间,世清先生于1968年9月7日曾将部分书稿寄往老家保存,1973年3月26日又曾致信家人要求寄回《阮溪诗征》等四种抄本,③317、321这就说明《阮溪诗征》的成稿时间是在文革之前,最迟不会迟于他1968年寄书的日子。
《阮溪诗征》是一部个性独特的诗集,它所选录的全是清代一个时期潜口汪氏的作品,附录的作品也都与同一时期潜口汪氏紧密相关。编辑《国朝诗正》的朱观认为,“潜溪汪氏以诗著名。”潜口人汪士鈜铁自己也说:“阮溪诗人散在天涯者皆名著一时”。②117、110翻检《阮溪诗征》可见,潜口汪贽(以章)、汪舟(虚中)、汪士鈜铁(扶晨)、汪允让(礼常)、汪光祥(旋士)、汪祉(膺繁)、汪际遇(圣赓)、汪元晖(遥光)、汪志远(静夫)、汪铸(圣陶)、汪维宁(靖矦)、汪清(方涟)、汪知默(闻增)、汪荣祖(象显)、汪广沐(日生)、汪修武(圣昭)、汪梓琴(修况)、汪树琪(玉依)、汪梁玳(禹裁)、汪曾(希鲁)等20位诗人约计320首诗,题材内容虽不完全局限于故乡的山水人事,但却显然是以故乡的山水人事为主。同时附录的方庚、雪庄、汪沅、吴嘉纪、王寿征、吴元奎、方士管、汤燕生、汪颖、吴启元、吴从龙、僧雁黄、黄元治、吴雯炯、汪元暲、宋荦、汪志远、汪淳修、汪洋度、叶丹诗、许楚、袁启旭、吴照吉、许朝遴、汪薇、鲍倚云、汪沆、程庭等27位诗人近百首诗,也都是反映他们与潜口汪氏诗人的唱和与交往。世清先生说过:“我平常比较注意诗选集,因为在那里面既有人,又有诗文,蕴藏着许多的历史资料。”[2]40《阮溪诗征》这样一部诗集,既具有家族文献的鲜明性质,又有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值得关注和探讨。
《阮溪诗征》的数百首诗,广泛“征”自《云岭志》、《黄山志》、《歙县志》、《诗观二集》、《诗观三集》、《名家诗永》、《国朝诗正》、《诗最》、《岁华纪胜》、《国朝诗乘》、《国朝诗正》、《皖雅》、《昭代诗存》、《江西诗征》等,以及吴嘉纪《陋轩诗》、汪颖《东漪草堂诗历》、汪楫《悔斋诗》、汪沅《水香园遗诗》、《研村诗》、汪士鈜铁《栗亭诗集》、吴启元《秀濯堂诗三集》、僧雁黄《黄山游草》、方士管《鹿村诗集》、汪洋度《余事集》、许楚《青岩集》、袁启旭《黄山纪游诗》、鲍倚云《寿藤斋诗》、汪沆《槐堂诗稿》、程庭《若庵集》等大量文献,这些文献中的一大部分,至今都还不易见到。感谢世清先生通过长年的寻访和搜集,提供了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料。
最后想要指出的是,第130号手稿《阮溪诗征》并非最终定稿。这样说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关于选录的诗人简介,表述不全,而且极不统一。例如:汪贽简介“字以章,号青鹤”;汪舟简介“虚中,岸舫,江南歙县人,《岸舫斋诗》”;汪广沐简介“日生,歙”;汪志远简介“静夫,潜村”;汪际遇简介“圣赓”;汪士鈜铁简介无一字。②1、4、133、88、74、21二是手稿正文的天头空白可见不少补抄的内容,在 185 页手稿中有第 21、22、23、24、25、27、28、29、30、31、32、33、34、35、36、37、53、54、86、87等20页都有不少文字的补充;这些补充文字集中在手稿的前半部,后半部的补录似乎尚未完成。三是有位水香园主汪沅(1662-1690),字右湘,号砚村,不仅著有《砚村集》、《水香园遗诗》,而且由于性情儒雅,耽于吟咏,广于交际,诗名远扬,可谓当时潜口汪氏诗人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人其诗在正文中竟然没有得以独立的排列和抄录,只是作为附录见于汪贽、汪祉、汪际遇等人诗选之后,如果不是有待调整、修改和补充的未定稿,那就令人大惑不解了。
黄山学院图书馆汪世清特藏室“手稿”第129号,封面题为《新都风雅》,其实是清代歙县学者王炜的一册诗文集,只是诗文集的开始部分抄自《新都风雅》。这可能是世清先生逝世之后,捐赠资料于交付转移之际,由于编理匆忙而致误。
王炜(1626-1701),原名艮,一说更名艮,字雄右,号无闷、不庵,更号鹿田,人称“鹿田先生”。歙县南乡俞岸人。平生所著《易赘》二卷见录四库全书总目卷九经部易类存目三。又有《鸿逸堂集》,见录四库卷一百八十二集部别集类存目九。终客汉皋以疾卒,时有《汉皋小草》行世。但如世清先生所叹,“其《汉皋小草》则已久佚矣”,“惟此集今已遍访不得为可憾耳”。[4]153
这一册《王炜诗文集》是由世清先生多方寻访抄录而辑成。其中王炜诗文,分别辑自《新都风雅》、《顾亭林遗书同志赠言》、《黄山志定本卷七》、《黄山志续集卷六》、《鸿逸堂稿》、《过日集》、《程宏志辑黄山志》等多种文献,同时附录他人诗文与王炜相关者,则广见于顾炎武《亭林诗集》、屈大均《翁山诗外》、《翁山文外》、查士标《种书堂遗稿》、黄宗羲《黄梨洲诗集补遗》、汪士鈜铁《栗亭诗集》等,在辑录的诗文资料前后,每有世清先生的说明或按语,足证其选录之谨及用力之勤。
世清先生辑录的稿本,系用毛笔小楷誊清于荣宝斋稿纸,繁体字、竖排版、无标点,完全是采用一种古籍形式。此次所作初步整理,主要就是按照现代出版物的形式,字形改繁体为简体,版面改竖排为横排,最重要的工作是断句标点。校改方面,除个别地方明显属于抄写致误者径直加以订正之外,全集校注拟待出版有望之日再作安排。
《新都秀运集》上、下二卷,采明代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之诗,自汪本始,至刘应兆止,辑入新都亦即徽州诗人逾百家,诗近三百,“吾乡前哲实赖之以传”。④4
诗集于某些诗人诗作之后,编者酌情作有一定的评介。这些评介虽然文字十分简要,内容却相当丰富,对于了解编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甚至了解明代徽州诗歌的发展历
程及艺术成就,都具有不可忽视的资料价值。这里姑且摘录其中若干以为例。比如:“纵口直吟,贯珠不断,此亦律之所难。”“玉在璞中,见璞知玉,知音难遇,鲜不失焉。”“民璞诗构词平说事实,凡有所咏多合唐名家风旨。善烹者遗味,而易牙之口自甘,何必探奇反诡中道。 ”④下74、下19、下4此类评语体现出编者对质朴平易诗风的肯定和推崇,相对于偏重曲折委婉、含蓄蕴藉的美学传统,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再如:“启潜太史之孙,惜其负才未达,故其诗多感慨激烈。”“古矜家贫,与兄业渔湖上,故其诗多潇散之情。”“方伯家敦伦理,朝励官箴,有德之才,炳为辞藻。”“世亨纵酒玩世,博学能诗,不事冥搜,每见天趣。”“伯谐好神仙,山居独行,洞箫在佩,不顾俗诮,飘然自怡。故其诗任性放吟,懒于祖述,间有合作,便越凡情。”“廷莹早岁明经,本为世用之具,抱疴废弃,放情于诗。九边有论,遏粜有书,是犹不能尽忘用世之志。若五君咏,辑史谐音,辞意畅融,可谓能上窥晋魏奥旨矣。”④下41、下74、上37、上93、上90常言道:文如其人,诗见其性。编者深谙“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切实把握诗人与诗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准确揭示诗人的创作倾向及其作品的风格特色。更可贵的是编者能够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以极其简要的文字划分诗人的创作阶段,勾勒诗人的发展轨迹。如“伯玉早穷文力,中肆诗情,即操己权,务逃常境。”“参议初游翰苑,遂起诗名;后入岭南,乃深攀造。”④下59、上43至于选家必须的“史”的眼光,在其评介中也有鲜明的标志。如“康路方驰,万里在目,逸足未驻,房曜沈晖,前有以正,后有惟光。”“宜述家本商贾,读书苦吟,且为人负气任侠,故其诗雄浑跌宕有风骨。短歌行数篇拟之高适,谁云不然。一时名公若李何边顾争加评赏,欢与结交。新安商贾多诗人,乃自宜述倡也。”④上71、上28徽商集团中的诗人诗作是徽州文学史上值得探讨的重要内容,《新都秀运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参考意见。
《新都秀运集》选编者王寅(1506-1588),字亮卿,一字仲房,别号十岳山人,歙县王村人。汪道昆著有《王仲房传》,传曰:“人言仲房才高独达,巷党人犹有遗论。”“世鲜知仲房者,顾独知仲房诗。”[5]606笔者以为,就今日的徽州学而言,王仲房其人其诗,包括他所选编的《新都秀运集》都应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新都秀运集》原著藏于首都图书馆,系清代徽州人的刻本。卷首有王寅写于“嘉靖丙辰季冬望”的原序,继有歙县萃墟人吴菘绮园序,并录有汪道昆的《王仲房传》。黄山学院图书馆所藏乃汪世清抄本复印件。课题组的整理即据抄本复印件完成。
辛卯大暑记于黎阳金山默如轩
注释:
①汪朝燮.重葺水香园记.古歙山川图[M].黄山学院图书馆汪世清特藏室手稿第119号.
②汪世清.阮溪诗征[M].黄山学院图书馆汪世清特藏室手稿第130号.
③鲍义来.汪世清书简·致汪永沨[M].安徽省徽学会编印,2009.
④王寅.新都秀运集[M].黄山学院图书馆汪世清特藏室手稿第112号.
[1]许承尧.歙事闲谭[M].合肥:黄山书社,2001.
[2]姚邦藻.汪世清谈徽州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3]胡顺治.古建长廊徽州区·徽州古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4]汪世清.明清黄山学人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汪道昆.太函集:卷二十八[M].合肥:黄山书社,2004.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ur Copies of Wang Shiqing's Hui Study Literature
Wang Dabai
(Chinese Colleg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While-drinking Poetry Collection in Shuixiang GardenandPoetry Collection about Ruan Streamedited by Wang Shiqing are characteristic of family literature with connotation of Huizhou Culture.Wang Wei's Collection of Poetry and Proseis also Huizhou literature worth classifying and analyzing.What the three copies collected are works by people of the Qing Dynasty.Xiuyun Collection of Xindou,the Huizhou poetry of the Ming Dynasty selected by Huizhou people of the Ming Dynasty,is a more valuable copy of Huizhou literature heritage.What is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 is a hand-copied one donated by Wang Shiqing.
Wang Shiqing;Huizhou;literature;analyze and classify
G255.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2)01-0001-04
2011-09-26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汪世清徽州学系列丛书编撰整理”(AHSKF03-04D38)
汪大白(1949-),安徽徽州人,黄山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徽州文化。
高 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