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静到心净——解读潘玉良绘画作品

2012-08-15 00:46孙延利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潘玉良画家绘画

孙延利,丁 琴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潘玉良是我国20世纪初,由最初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杰出女性画家、教授。身份的转变使她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我们在探索她的传奇历程时,不难发现其成长的苦难经历和终身不断追求绘画艺术创作的精神,解读她的作品,更多地是被她的勇敢、执着所打动。

1984年,潘玉良的4000多幅作品根据生前遗愿从法国运回到祖国,被安徽省美术馆收藏。经过美术馆的精心整理,分类清点。除了油画、国画、素描外,还有少量的雕塑、版画,被逐件登记列入国家文化财产账目,建立了完整科学的国家藏品档案。作品经过修复,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出,使国人有幸见到原作。

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忧郁情感的表达

画面的静,是远离喧嚣、浮躁的,像夏日里的一杯清茶,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在安徽省博物馆的展厅见到潘玉良的最大油画——《春之歌》,这幅长2.2米,宽1.33米的作品,不仅构图严谨、布局巧妙、气势非凡,而且吸取了印象派绘画的光色变化,以自然抒情的笔调将6个裸体女子的表情、体态刻画得悠然自得。她们优美轻盈的舞姿、愉悦的面部表情在山水之间、花草之隙或歌或舞的场景表达出生活中蕴含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恬静安逸之美。让人仿佛听到了画面中传出的歌声,却又被人物的优美姿态所吸引,静中有动而动中又透着静,一种从作者内心绘出的静,也许正是画家内心渴望的一种美好。

在她的作品中,不难读出深深的忧郁情感,就连她最爱描绘的花,也多数呈陈旧、萧败之感。如作品《白菊花》,白菊花是潘玉良主要创作描绘的对象,早年寓居上海时,与其夫经常种植白菊花,藉景抒怀,以示洁身自好和对亲人、对祖国的怀念。散落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忧伤,流露出客居异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都说作品是画家的灵魂,是画家真实情感的再现,由此我们不得不去探究其内心忧郁的根源。

画家的一生是苦难的,童年时代成为孤儿,14岁被卖入青楼,使她沦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身心受到摧残的她直至遇到了其夫潘赞化将她赎出青楼才脱离了苦海。青年时期,在其夫的帮助下学习绘画,考入了上海美专,因为出身遭到同学的轻视,甚至有人因为不愿与这样出身的人同窗而退学。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她取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却遭到同行的女同学歧视,并拒绝与其同住宿舍。屡遭世俗的重压,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终于学有所成回国报效,却又受到各种无谓的中伤与猜忌,面临这样的屈辱与恶劣的环境,她再次回到了法国,从此漂泊异乡40年。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忧愁,绘画创作却给了她不断的生活动力。《月季与扑克》、《残菊》、《丁香花》等作品中吸收西洋绘画的表现技巧,追求光影效果,重视色彩变化的同时结合中国画中的线描表现手法,使画面多了一份从容,更有一种静看世界纷争,在繁华的都市间花开叶落的静谧。

二、打破传统、继承与创新——绘画题材的突破

在绘画题材上,潘玉良除了描绘静物、人物外,还积极投入人体艺术创作。潘玉良笔下的人体一方面大胆展现女性的美,注重对女性身体曲线的深入刻画,秀美灵逸、坚实饱满。甚至由自己充当模特,准确把握女性部位特征,如臀部、背部的描写,或曲或躺、或弓或背,似随意舒展,似有意隐藏,运用女性特征符号传达出女性主体意识。[1]

潘玉良善于在众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人体作品中有马蒂斯的大块纯色运用,又融入了国画的线条勾勒,结合中国画中线描的轻重、虚实、顿挫,使画面蕴藏着中国艺术的意境、韵律、诗情。她打破传统西画的写实光影塑造,结合中国绘画表现元素进行创新。先用细腻流畅的线条勾勒,再用淡彩点染出人体的结构和质感,通过运用点彩和交错的短线来制造层次。构图大胆而夸张,画面奔放而深沉,色彩绚烂而宁静,有着强烈的律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在具体的画面上,大部分都是以侧面、背面示人,很少有正面的描绘。这说明在那样个年代,画家想大胆突破封建思想又惧怕强大的封建力量,故有所隐藏。如这幅长64厘米,宽92厘米的作品《窗前女人体》,描绘一裸女坐于窗前、凝神侧望,略有所思。用笔刚劲,造型简洁;用色大胆、奔放,色调艳丽,对比鲜明。可以看出作者熟练地运用后期印象派、野兽派以及其它流派的某些风格和特征,放弃了细腻地对画面中人体及服饰的质感和光影造成的色彩变化的描写。简练而流畅,注重以线条表现人体的曲线,人体结构极富质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成功地将中国的笔墨精神和西画的实体质感巧妙地融合,呈现出既秀美灵逸又坚实饱满并极富独创性和个性化的人体姿态。细致精妙,动静结合。在当时犹然如一颗炸弹,炸醒了世人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彰显出女性敏感、脆弱、细腻的独特情感,也为最早关注女性生存状态的艺术家。

三、中西合璧、包容与吸纳——光辉成就的取得

潘玉良是我国第一代远赴西方学习绘画并且迈向国际画坛的杰出女性画家。26岁奔赴法国留学,1927年,年仅31岁的潘玉良凭借油画作品《裸女》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奖。[2]在当时,华人在国际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潘玉良倾注毕生精力,苦心孤诣,借鉴了西方众多流派的风格和技法,在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同时明确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和创造。1936年,回到上海担任上海美专的西画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先后举办了5次个展,还出版了《潘玉良油画集》,作品《壮士头像》被当时的外交部部长以1000银元买下,轰动了上海滩,由此得到了同胞的充分肯定。

1948年,与赵无极在巴黎联展。潘玉良笔下的静物、人物无不呈现出亦静亦动、生动自然的特色。不拘泥于一种绘画风格、一种表现形式、不盲目追随西方潮流,作品《春之歌》吸取了印象派的光色变化,《仰卧女人体》用笔简洁,带有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影子。旅居欧洲40年,荣获巴黎市“多尔烈奖”、“比利时金质奖章”。潘玉良以稳定的个人风格,注重个性和独创性的表达,并以女性独有的创作视角和观察方法,以抒情写意的表达方式,抒发了画家淳静的内心,先后在法国获得金像大奖等20多个奖项,被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从而创造出“融中西于一治”的独特艺术风格,丰富了西画的造型语言。这也正是她孜孜不倦,一生不断追求绘画艺术创作的结果。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为艺术创新与表达作了最好的注释,也为华夏民族本土化文化的张扬和创新充当了时代的先锋。[3]它强调追求自然、简淡的画风,通过飘逸、空灵的画境来寄情寓意,表达画家的理想追求。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主题的表达,从而表现出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振,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画家潘玉良一生漂泊异乡40年,过的却是孤独、寂寞、清苦的生活。创作便是她发泄精神苦闷和排解寂寞的良药,在压迫和歧视中,冲破社会强加给她的重重枷锁,不断探索艺术,顽强而执着,最终以辉煌卓越的成绩奉献给祖国。

潘玉良展出的每一幅作品似乎都向人们倾诉着她对生活的感悟,从容地品味着人与人、人与自然间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这种质朴的自然美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诚与宽容。[4]因此将潘玉良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奋斗历程娓娓道来,让观众近距离地完整地解读潘玉良。

[1]周甜.潘玉良绘画的忧郁意象[J].新视觉艺术,2009(1).

[2]周甜.苦难——潘玉良绘画的忧郁之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潘登福.浅析岭南画派的美学思想[J].美术大观,2010(12).

[4]徐西凤.海南油画美的表现与感悟[J].美术大观,2010(12).

猜你喜欢
潘玉良画家绘画
玉汝于成
——潘玉良的艺术人生
酷炫小画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真相
画家潘玉良是怎样被捧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