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全世界约有2 000个以上的民族,其中一些民族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将其称为少小民族或人口较少民族或小民族。它们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在我国,少小民族是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在此之前指总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民族)。它们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包括2 119个少小民族聚居的行政村、71个少小民族的民族乡、16个少小民族的自治县、2个少小民族的自治州。[1]
社会的发展致使少小民族的生存环境由原来的相对封闭转向相对开放,汉族与少小民族的杂居现象渐渐常见,少小民族地区的商业贸易也更为频繁,加之各类媒体的宣传,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政府为落实民族政策,确保各民族平等发展与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也在改变着少小民族生存的制度环境。这些制度性的安排和民族政策具有针对性,“会直接、间接地在不同层面(整体、局部、个体)影响各族群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族群集团间的关系”。[2]少小民族地区的划分方式及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因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少小民族文化渐变现象及文化传承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教育,尤其是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成人教育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少小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
文化无优劣之分,如果一定要做区分的话,那就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分。主流文化是“在一定时代、一定范围,每一个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3]主流文化体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群体的意识形态,有“官方”色彩。
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少小民族发展的阻力,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对于没有民族文字的少小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在外界的冲击下显得更加孱弱。虽然这源于少小民族自身的相对落后,但主要是外界的冲击改变了少小民族长期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少小民族内外不相适应的结果。另外,教育对文化传承也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进行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少小民族文化渐渐在基础教育中崭露头角,但少小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裂缝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剧无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与频繁,各种资源的获取也更为便利与快捷。少小民族通过日常生产劳作、生活沟通等传统方式传承本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解放后,少小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了少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外界的各种文化即主流文化随之浸入少小民族地区,沦落为非主流文化的本民族文化日渐式微。主流文化的代表,如服饰、语言、工具、装饰品等逐步成为少小民族的“堂上客”,原本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被人们束之高阁。如果本民族不能很好地适应浸入的主流文化,那便导致个体的自我缺失与迷茫,最终出现文化退化。①如鄂伦春族被禁止狩猎后,猎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心理失落与文化失落。[4]
主流文化给少小民族带来的不仅是外观上的变化,还有思想上的变化。尤其是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被相对集约的生产方式取代后,生产效率提高,国家优惠政策及资金、技术的扶持进一步提升了少小民族的生活水平,他们能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取各种各样的资源。
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少小民族在积极接纳主流文化的同时遗落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缺失。如布朗族人善织艺,其纺织品精美质朴,除了年纪稍长的老人外,现在很少有布朗族人使用本民族的纺织品了,他们换上了汉族的服饰,部分妇女头上扎的头巾也是买来的;基诺族妇女不再佩戴重重的民族耳环,她们身上不乏主流文化的特征。这样的现象在少小民族年青一代的身上更为明显,他们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穿另类个性的服饰、能熟练使用电脑网络资源为荣,而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文化、风俗习惯等却羞于提及,他们的外表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汉族年青人无异,甚至有家长以孩子的这种表现为荣。承载主体缺失是民族文化传承断裂的主要原因,一旦承载主体不能自觉地内化民族文化,其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表象也难以承载民族文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表象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无论是自觉行为还是不自觉行为,都是意识形态的显性表现,我们虽不能说这样的外在表象一定会带来少小民族意识形态的改变,但它或多或少地影响并体现着意识形态。
教育有传播、传承文化的功能,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也是彰显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载体,个体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较为系统且时间较长,因而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寻求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两极之间的平衡,[5]但对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少小民族地区而言,一方面,目前难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而现有的课程设置多体现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双语教学的目的多为帮助少小民族儿童适应主流文化,致使少小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设置忽视民族文化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脱离,甚至出现曲解少小民族文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哪些民族文化应当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怎么传承,其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谁来组织与监督,[6]学校课程应如何协调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不得不考虑却又难以完善的方面。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学校课程在注重主流文化时鲜少涉及少小民族文化。
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要素之一,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要素之一,党和政府在尊重、保护、继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政策,如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教民(2005)13号]等,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文化是环境的产物,真正的文化应是触手可及的、存于人们内心的和能引起价值及情感共鸣的,外在的制度化规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内在的文化认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每个民族都负有发展与传承的双重任务,只不过主流文化群体因文化的自觉传承而淡化了刻意传承,对非主流文化群体而言,除非非主流文化群体间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否则非主流文化将会在与主流文化的涵化与濡化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因而当非主流文化群体未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时,教育更应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让文化传承渗透于人的内心之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成人教育在少小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优势。
自然环境及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少小民族文化的渐变,文化传承断裂成为文化渐变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此时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同样具备文化传承功能。一般而言,成人教育的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传递功能、选择与统合功能、创造与更新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基础和前提,[7]表现为成人教育对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依托于成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布朗族善制茶,茶文化是布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针对布朗族的技术培训应侧重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基诺族目前以种植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针对基诺族的技术培训应多关涉橡胶种植、收割的技术。
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对其所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大多是技术培训,而切合少小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技术培训本身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需要能直接用于实际,成人教育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当下需要。因此,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除了上文提到的技术培训外,还有卫生医疗常识、法律常识、公民生活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推动少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素质而强化了少小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如布朗族不随意砍伐树木,枯死、倾倒的枯木也要通过相关的“手续”(简单的祭祀)后才能搬回家做柴火,这种行为虽迷信,却保护了自然。如今,尽管市场经济已渗透布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个习俗并没有被湮没,而成人教育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更进一步强化了布朗族爱护森林的意识。由此看来,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成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包括民族内有威望的长者、民族成员及民族文化研究者,其中众多的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主体。学校教育尽管在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但目前相对统一、系统、标准的课程设置难以在少小民族学生群体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且少小民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较多地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相对灵活多样、实用性更强、更注重终生受教育的成人教育成为培养民族文化承载主体主要的教育形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既可以成为成人教育内容,也可以成为成人教育方法,如将扫盲教育融入民族歌舞中,并在歌单上用民族文字、汉语言文字标注,文盲学员既可以参加民族歌舞活动,又可以习得民族文字与汉语言文字,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成人教育通过提升家长的认识与素质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承载者。文化传承在代代相传中得以继续,而家长作为直接与子女生活、沟通的群体成为子女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来源,且少小民族成人教育活动中传承的民族文化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材之一。除此之外,成人教育工作者通过成人教育活动提升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并在不断的积累、沉淀中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被视为扫盲教育或技术培训,扫盲教育关注的是人们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提升,技术培训关注的是人们某项技能的提升,而很少将成人教育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文化传承被认为是某一部分人通过刻意的、专门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结果。其实不然,成人教育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与传递,还是对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成人教育总是介入其中。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还未引起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单纯的技术培训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提升成人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正视自身的文化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是民族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基础。
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渐渐失去色彩。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主流文化占优势、非主流文化占优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目前,在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主流文化占据优势,但文化的单一化并不利于少小民族文化的发展,如何改变文化一元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与社会相互促进成为少小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又一使命。总的来说,在推动少小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即:有意识地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识;民族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表象,而是寄托着民族信仰的内在化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核心,它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发展;文化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正视自身的发展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少小民族经济及社会要发展,必然要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因此,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等于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也不等于排斥主流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同中求异。
多元文化有利于社会多元发展,为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各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2年,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连降暴雨,巴飘村发生特大山洪滑坡,为躲避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威胁,香港红十字会捐资帮助巴飘村从交通不便的“山上”迁到现在毗邻公路的位置(其实仍属于‘山上’,只不过交通便利了许多)。为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政府严禁巴飘村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而统一出资修建木制吊脚楼。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云南普洱市芒景村,这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政府明确规定不准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只能修建木制吊脚楼。此类措施虽只是文化传承的表面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了氛围,有利于年轻一代从感官上认识吊脚楼。除了物理环境的营造,成人教育也应通过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如布朗族不仅在茶叶制造的过程中传授现代制茶技术,还有意识地宣扬手工茶叶的价值,加之市场对手工茶叶的青睐,更多的布朗族人愿意学习手工制茶技术。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提升成人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的认识,还有利于将民族文化融入成人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总是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及期望,因此教育目的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在注重扫盲教育的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在于提升成人的识字量与阅读、书写、计算能力,在注重技能培训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体现为提升人们从事经济生产的能力。由此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相对于该时期来说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是具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传承民族文化应成为成人教育目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成人教育活动开展的航标之一,它应当具有统领性质;好的教育目的既要体现未来,面向现实,满足受教育者等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发展,还要承接历史,面向过去,将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包括通过成人教育提升人们对少小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少小民族地区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将民族文化渗透在成人教育内容中能直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此环节也正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多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因而可将民族文化渗透在职业技术培训或扫盲教育、公民生活常识教育中。如布朗族的茶文化不仅是布朗族文化的精髓,也有助于他们打开茶叶市场,因而在种茶、制茶的技术培训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有的少小民族地区开展的扫盲教育中包括民族语言文字扫盲,这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由此看来,成人教育内容应展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民族优秀成果,注重民族约定俗成的优秀风俗习惯,让少小民族重视本民族文化,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将民族文化孤立起来加以保护,而是要用动态的、开放的观点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与策略,将其与主流文化的扩散结合起来,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寻求有效的、合理的文化传承方式。成人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除了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中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还可视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在教育方法中渗透民族文化,换言之,应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适时在成人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
注释:
①退化(deculturation)是文化涵化的结果之一,也称为文化丧失,在文化接触之后,失去了原有文化特质,又没有新的文化可以取代它。文化涵化的结果还有代换、附加、综摄、创造及抗拒五种。代换(substitution)也成为替代,新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取代了原有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并发挥着相同的功效,产生了最小的结构变化,例如服饰变化。附加(addition)指新的文化特质无法取代旧的文化特质,只能依附于原有的文化特质。它有的时候会改变文化结构,有的时候则不会。综摄(syncretism)也称为汇综,新旧文化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体系,其中有文化同化和融合两种形式。创造(origanation)是指涵化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文化特质以满足变迁的需要。抗拒(rejection)指变迁的规模太大,速度太快,以至于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而引起抗拒和反抗。参见:周大鸣等.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60-261.
[1]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民委发[2011]70号[EB/OL].http://www.seac.gov.cn/art/2011/7/1/art_149_129390.html,2012-02-10.
[2]马 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99.
[3]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
[4]何 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9-360.
[5]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5):53-59.
[6]张爱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1):19-23.
[7]吴传智.论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0.
[8]张春梅.从政策视角看社会转型期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12-15.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