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昆明 650033)
关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王一川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昆明 650033)
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民族音乐是一种冲击又是一种启发。采用借鉴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语言等创造出新的流行音乐,是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未来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趋势
20世纪后期至今,流行音乐人开始向民族音乐找寻灵感,这也是当代流行音乐的一大特色。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以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情感为出发点,挖掘和利用本民族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采用借鉴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语言等创造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发展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经过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融合的具体实践后,最终确立了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流行音乐民族化得以发展的理论前提,就是流行音乐必须被中国社会所接纳。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流行音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了上海,随着西方流行音乐的到来,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画卷也就此展开。要了解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历史进程就必须从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李锦晖先生谈起。由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加上美国爵士音乐、百老汇、好莱坞歌舞的影响,在上海这个最早的开放城出现了流行音乐。在李锦晖先生的推动下,出现了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在这一时期儿童歌曲里就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例如民间的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创作的素材。随之,一代歌后周璇把民歌带上了流行音乐的舞台。她的演唱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不但吸取了西洋传统唱法的技巧,还把自己的演唱风格从民歌型的流行唱法逐渐过渡到声音更柔和自然地风格,从而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整个一代。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后,经过了近十年的奋斗和努力,整个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都以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努力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为典型特征,这就是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思想界、文化界普遍兴起的“寻根”意识。也为20世纪后期流行乐坛挂起了一阵强有力的西北浪潮,陕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作形式应运而生,“西北风”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达到了第一个阶段性的高潮。在当时的环境下,它的产生给流行音乐注入了一线生机。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界有的创作和表演,显示出摆脱最初的模仿痕迹,追求通俗歌曲民族化的努力倾向,形成这一时期流行音乐风格上的一个特点。如:程琳录制的《程琳新歌1987》专辑中,就有很多歌曲是根据民间音乐素材改编的。而一些歌曲的配器也经常运用民族乐器,崔健的《一无所有》过门上使用了大段的唢呐吹奏,《心愿》的前奏使用竹笛。更多的流行歌曲则直接在民族五声性音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信天游》的旋律就是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还有《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则有着山西民歌的一些特征。《黄土高坡》带有显著西北特色的民间曲风和流行音乐元素的结合堪称完美,一种传统的陕北民间歌曲和流行音乐编配色彩融合的新音乐形式出现了。“西北风”是通俗歌曲民族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对流行音乐一次成功的哺育成果,也是对港台歌曲、对《让世界充满爱》一类歌曲的一次新的超越。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也就变成了可能。
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这是在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具有一定程度影响力的时期。这一时期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较为集中,并构成当时流行音乐发展的主流。“中国风”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包含有鲜明的民族符号,比如把民族乐器作为配器,歌曲中包含的戏曲唱段,或是歌词中的古典诗词等;而隐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虽然没有鲜明的民族符号,但整个作品却营造出了一股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民族审美心理就成了衡量这首作品是否属于“中国风”的标准。在这个时期“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很多,以创作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周杰伦的为例,他首先抛出 《娘子》、《东风破》之后,一批来自港台、大陆的创作性歌手纷纷跟进,主要有王力宏的《花田错》、陶喆的《苏三说》等具有“中国风”特色的佳作相继问世。这些带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不但为流行音乐民族化开创了一条光明大道。又使青少年听众群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近几年,在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作品题材都与我们民族的生活及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不少音乐作品主题就是从民歌曲调中脱胎而来,或者采用民歌的旋律,这方面的例子多的不胜枚举。从演唱风格到配器、配乐;从歌词内容到和戏剧曲艺的融合。无不体现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在演唱风格上,流行歌曲也借鉴吸收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如臧天朔的《新康定情歌》、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等就是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藏族、蒙古族歌手也使用民族风格演唱流行民族歌曲。譬如有“蒙古歌王”美誉的腾格尔,他是流行音乐民族化演唱风格的典型代表,民族文化的养分给了他巨大的创作力量,使他的曲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主要代表作有《天堂》、《蒙古人》等,他的每一首歌中都蕴含蒙古民歌的原浆,让流行歌曲显得更加真实生动,别具风格。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有很多都是以中国古代诗词及传说为体裁而创作的,民族元素运用到流行音乐的文本内容和歌词上的音乐作品比比皆是。例如《霸王别姬》、《青藏高原》、《中国话》、《但愿人长久》、《涛声依旧》等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内容形式。具体的说:SHE《中国话》的歌词借用了中国民间绕口令的元素;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运用当代流行音乐的韵律和演唱风格,但却借用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古诗《水调歌头》作为歌词进行演唱;而在毛宁的《涛声依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词意境。这充分反应出中国古代诗词与当代流行音乐融合的新的创作形式已普遍应用。
中国戏剧曲艺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等,它们遍布在各个省份。并且每个剧种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因此把戏曲的艺术韵味融合到音乐创作中便成为音乐创新的手段之一。当代流行音乐在乐曲中加入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音乐的唱段,或者直接运用中国戏曲的唱腔。比如王力宏2005年度的专辑《盖世英雄》在延续中西乐风融合精神的同时,加入了最具中华文化代表的传统戏曲——京剧与昆曲,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音乐元素一举跃上国际舞台。再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他反串京剧青衣的唱腔,用尖细的声音给乐曲景上添花,让人惊艳。还有《北京一夜》中刘佳惠的圆润委婉的花旦唱腔充满痴情,戏味十足。这些结合戏剧曲艺元素的流行音乐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也让人们在聆听流行音乐的同时,享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高雅。
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众多。从磬、埙、编钟、古筝等远古乐器到后来的琵琶、洞箫、笛子、二胡等。这些乐器不仅有着独特的音色,而且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张国荣的《倩女幽魂》,整个音乐中运用了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元素,让我们体会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真正感觉;陶喆的《苏三说》,悠扬的竹笛、流畅的琵琶让整首歌曲富有立体感;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前奏是弦乐主旋律,再加上曲中的古筝琶音,结合笛子、箫和弦乐,将一个男子心中的温柔和在情感面前的犹豫不决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一些流行歌手作为民族器乐演奏家,他们更是把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结合得天衣无缝。相信这种多元素组合形式的音乐能鼓舞与激发更多的音乐制作人对民族音乐的关注,让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流行音乐在经过了早期的旧曲填新词,简单模仿和港台音乐强烈震撼的阶段后,音乐人从狂热逐渐回归理性,开始思考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方向。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形成的,它有着独特固有的民族性。这也向我们证明当代流行音乐只有走民族化的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首先,民族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是相互依存的。艺术的民族性是以时代性为前提的,民族音乐要继续发展就一定要赋予它新的时代特点。没有时代特点只有民族味的音乐也是可悲的。这样会让音乐萎缩退后;但是只有时代特点而没有民族味的音乐也得不到长久的发展。所以,流行音乐在吸取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需要一些民族元素的融合。其次,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又相互独立。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这两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们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是有一定融合性的。区域性、集团性、时代性等因素造成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间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的存在使得两种音乐形式的艺术品格各自独立,不可能出现哪一方吞食另一方的问题。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冲突存在,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共同发展的动力就产生了。最后,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的过程中要相互借鉴、扬长避短。艺术本来就是不分家的,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也是如此,经过长期接触、联系、调整、借鉴,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就很有可能改变原来的某些文化性质,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进而进行文化整合。也正是有这个规律的存在,才可以对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发展采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态度。在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上可以引进流行音乐的包装形式,传播方式,使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色彩。而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应当借鉴民族音乐中的各种民族元素丰富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使流行音乐能够由“封闭式”流行向“开放式”流行转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样式和新的音乐形式。民族化是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是流行音乐创作对民族音乐的主动选择,也将是未来流行歌曲乃至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总之,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中,歌唱属于自己民族的流行音乐,继续开创和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独树一帜的民族化风格。
[1]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的发展研究[D].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朱雯珺.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J].人文论坛,2010.
[3]王磊,李建林.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J].社会科学论谈,2008(1).
[4]马晓.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一些思考[J].云梦学刊,2008(7).
[5]王俭. 民族化——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8(27).
[6]金白颖.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及思考[J].音乐时空,2009(6).
[7]赵朴. 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7(3).
About Chinese Popular Music 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Certain Thinking
WANG Yi-chuan
(Wenhua Department of Yunnan College of Art,Kunming 650033,China)
Pop music and national music are closely related.In a certain sense,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s nationalization that impact and inspire the national music.Creating the new Pop music by using traditional music cultrural form,expression and performance language, etc,it will be one of the features and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s in contemporary pop music development.
chinese contemporary pop music;nationalization;development trend
J607
A
1008-9128(2012)01-0119-03
2011-08-20
王一川(1979-),男(回族),云南普洱人,硕士。研究方向:声乐。
[责任编辑 自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