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移民扶贫与民族文化重构
——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呼山移民区为例

2012-08-15 00:43黄永臻黄绍文普亚强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元阳县哈尼族异地

黄永臻,黄绍文,2 ,普亚强

(1.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0;2.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异地移民扶贫与民族文化重构
——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呼山移民区为例

黄永臻1,黄绍文1,2,普亚强1

(1.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0;2.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扶贫攻坚是头等战略,且采取了各种扶贫措施,其中异地移民扶贫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战略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异地扶贫模式仍然面临环境适应、文化适应、移民文化重组、移民回迁等诸多问题,给扶贫攻坚带来很大的难度,引起各级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从实地调查个案的基础上,剖析异地移民扶贫存在问题及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异地移民扶贫;环境适应;文化适应;稳定移民区

云南省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云南省政府认定的需要通过异地搬迁扶贫的人口有100多万人,主要有以下三类人群组成: 一是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人口有50多万;二是受滑波、泥石流威胁的人口有14万; 三是因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需要搬迁的人口有36万。[1]

在各级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措施中,把异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总结和了解各级政府实施异地移民扶贫开发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政策措施,我们于2011年6月14~20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异地移民扶贫情况作了调查,本文以该县呼山移民区为例,剖析异地移民扶贫存在问题及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 元阳县异地移民扶贫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元阳县政府投资修建了流量为0.5立方米/每秒、全长13千米的黄草坪大沟,组织该县逢春岭乡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农民,移民300余户到河谷热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的黄草坪荒山,开发了1000多田土地,并组建了黄草坪行政村。通过十来年的热区开发,该村委会成为元阳县的首富村。这就为元阳县异地移民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元阳县地处亚热带山区,立体气候显著,土地和水热分布不平衡。而该县各民族人口分布也呈“金字塔”式,“金字塔”的下半部是海拔1300米以下的南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却只居住着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并拥有60万亩热区荒山待开发。针对这一实际,元阳县委、县政府在研究总结黄草坪移民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21”移民扶贫工程,即从人口密集的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有计划地组织移民10万人口到低地 河谷热区开发20万亩土地,主要建设绿色产业,种植粮食、水果和经济林木;再从高海拔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后,将迁出地不适宜农耕土地,逐步营造成20万亩水源林、薪炭林、经济林木相结合的生态林。特别把海拨1800米以上的耕地退耕还林,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实施异地扶贫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做到“山顶戴帽子”(营造森林,恢复山区半山区植被),山腰种稻子(建设粮食),山脚拿“票子”(种植水果、经济林),并发展养殖业,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使元阳县的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二 呼山移民扶贫工程建设情况

(一)移民区概况

“221”移民扶贫工程,1996年7月由云南省异地移民扶贫办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省政府正式将元阳县列为省级异地移民脱贫试点县,并确定在呼山异地移民扶贫开发区为元阳县异地移民扶贫首期启动工程。

呼山移民开发区位于元阳县西北部,隶属元阳县南沙镇,距元阳县政府驻地南沙12公里,其山梁为狭长的高原地貌,东西长17千米,南北宽4千米,土地总面积66552亩,可开垦面积4.3万亩。最高海拔1040米,最低海拔220米,年均气温21.1~24.7℃,年均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气候炎热,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热带地区。

元阳县政府曾多次对呼山进行过开发。20世纪50年代末,以畜牧业开发为主,70年代组织知青进行农业开发,后又组织呼山民兵团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但历次开发都因干旱缺水而失败。80年代以来,元阳县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察论证,最终发现开发呼山关键的要素——引水工程。于是,1991年启动肥香村水利枢纽引水渠工程,即者那大沟的建设,1996年赛刀倒虹吸工程建成,同年7月正式拉开了呼山异地移民扶贫建设的帷幕,到2004年工程竣工,历时8年,从开垦荒地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村落和学校进行了综合式建设,建立了3个新型自然村为基础的一个新型行政村。先后投入各种扶贫资金8065万元,从高山区15个乡镇63个村委会居住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户中先后移民了874户3799人,开垦出实际耕地面积2万亩,并建成了一所完全小学校。2009年种植甘蔗1.56万亩,产量6.9万吨,产值966万元,木薯3500亩,产值367.5万元,其它经济收入230万元;大牲畜存栏:牛100头,马12匹,猪882头,每年出栏441头。农业综合总产值达15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元,①基本实现了异地移民脱贫的目标。

(二)移民区自然村组合情况

团结自然村,也称1号村:迁出地是来自高山区4个乡镇,即新街镇移民24户96人,胜村乡(现并为新街镇)96户386人,牛角寨乡70户298人,黄草岭乡90户384人。该村共280户1164人,民族构成有哈尼族、彝族、汉族和壮族4种民族。

呼山自然村,也称2号村:迁出地是来自高山区4个乡镇,即小新街乡移民121户552人,攀枝花乡57户295人,黄茅岭乡61户295人,沙拉托乡73户267人。该村共312户1409人,民族构成有哈尼族、彝族、汉族、苗族和瑶族5种民族。

幸福自然村,也称3号村:迁出地是来自高山区3个乡镇,即逢春岭乡移民82户371人,嘎娘乡56户231人,马街乡144户624人。该村共282户1226人。民族构成有哈尼族、彝族和汉族3种民族。

以上3个自然村中又把迁出地为同一个乡镇的移民农户重新编为一个小组,这样有便于在迁入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团结协作。但同时出现了民族杂居的情况,由此带来民族文化适应等问题,下文将具体分析。

(三)移民户经济发展情况

异地移民扶贫的目标是发展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高山区破坏生态的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建设,让农户走出生活困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实现脱贫,走上富裕之路。从移民区总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呼山异地移民扶贫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能使更好地了解移民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对移民区的农户进行了随机抽样的个案调查,我们采用的户主姓名均为化名。

案例1:李中强,男,哈尼族,42岁,初中文化,属1号村来自牛角寨乡重组的村民小组成员。全家共有5口人,其中3个劳动力,全年毛收入2.52万元,没有种粮,全家口粮全靠市场上购买。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甘蔗和木薯,其中甘蔗地10亩,每亩产量2.5吨(近三年来由于气候干旱而产量低,风调雨顺时每亩产量可达5吨,下同),每吨卖360元;木薯4亩,亩产量1.5吨(风调雨顺时每亩产量达3吨),每吨卖700元。李中强同时兼职元阳县糖厂农务工人,在糖厂务工期间每月有1000元工资,但由于其小儿子在个旧读初一,每学期还要支出2800元读书费用。

案例2:罗怀,男,哈尼族,36岁,小学文化,属2号村来自黄草岭乡重组的村民小组成员。全家有6口人,其中有65岁的父母亲,大儿子在家务农,小儿子读初三。全家一年毛收入3万元,扣除各种生产生活费用支出后剩下纯收入7000元。没有种粮,全家的口粮全靠市场上购买。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甘蔗和木薯,其中有甘蔗地11.3亩,每亩产量2.5吨,每吨甘蔗卖360元。罗怀兼职元阳县糖厂农务工人,在糖厂务工期间每月还有1000元工资。

案例3:邓文开,男,瑶族,44岁,小学文化,属2号村来自黄茅岭乡重组的村民小组成员,全家4口人,全年1.5万元毛收入,主要来自种植甘蔗地6亩,每亩产量2.5吨,每吨甘蔗卖360元,但因干旱已放荒2亩。邓文开除了在家种植甘蔗外,有半年时间是外出打工。由于移民区比起迁出地外出打工方便,因此全年的毛收入中打工的收入占了一半。在建水读高中的大儿子教育费每月支出700元。

案例4:陈冲强,男,汉族,57岁,小学文化,属2号村来自小新街乡重组的村民小组成员。全家共9口人,其中6个劳动力,3个小孩。两个儿子常年外出打工,九岁孙子在呼山读小学。现种植6亩甘蔗地,猪存栏2头,全年出栏1头,开一个小杂货铺,每月可赚300元纯收入。家庭全年毛收入3万元。

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移民区可以种植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当地移民普遍反映,经济数量总体上比在高山区的时候增加了。但是,由于移民区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不栽种稻谷等粮食作物,因此,移民区的所有口粮只能靠市场上购买。以一户4人为例,每月要消费90千克大米,每千克大米以市场中间价4元计,每月米价至少得开支360元,加上其它油盐茶和烟酒等零用每月至少要开支450元,一年下来的支出为5400元。如果有子女读书,又增加了另一笔新开支,如果不外出打工,仅靠甘蔗、木薯的经济来源,大多数移民的生活过得很紧张,甚至无法维持。特别是遇到天干旱年景,甘蔗、木薯的收成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人家就无法生存下去,特别是出现主要劳动力生病或不能外出打工,全家的经济就出现瘫痪。

三 移民区民族文化重构与适应

异地移民扶贫,对于被移民们而言,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不同于原籍全新的生活环境,他们的传统文化必然随着迁移而发生变化,对移民本身和迁入地的文化重组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移民生存环境的变化,其原有的传统文化和传承的环境也发生了变迁。要达到异地移民扶贫“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的,除了移民区客观自然条件外,最大的面临就是“文化适应”。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人作为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既具有生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生态属性。作为社会的人,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类对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创造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并用文化来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宜自己的生存。[3]

元阳县呼山移民区涉及哈尼族、彝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6种民族,在迁出地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相距甚远,并来自高山区15个乡镇中“五湖四海”的不同村寨,在移民区重组自然村寨时只考虑了来自同一个乡的移民作为村民小组单位,没有考虑同一民族的组寨问题,人为形成了民族杂居村寨,由此带来民族文化的重构与相互适应问题。例如,团结自然村的民族组合有哈尼族、彝族、汉族和壮族4种民族。在迁出地的传统民族节日中,每年在农历六月份,哈尼族习惯过“矻扎扎节”,彝族习惯过“火把节”,汉族和壮族在六月份不习惯过这两个传统节日,但他们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来到迁入地重新组合成一个寨子后,经不同民族的全体村民商量后确定统一过哈尼族的“矻扎扎节”,届时要杀牛祭磨秋、千秋,仪式由哈尼族“咪谷”主持,在磨秋场不论何种民族户均分配祭祀牺牲牛肉,同时祭祀费用户均摊派。类似统一过节的方式还有哈尼族的“昂玛突”(祭寨神)。除了继承典型的传统节日外,新组建的村民小组,又把统一迁到移民点安置的日期确定为作为建村立寨的“建寨日”,并立碑文说明迁出地的村寨名、迁入户主姓名、人口等,每年到了“建寨日”该小组村民杀猪宰鸡共同欢庆。有的还以动物的塑像像征村名的来源,如牛角寨小组在村中央塑立了一头牛塑像。移民区共同的节日还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一切都说明了移民区民族文化的重构与适应演变过程。

移民区传统文化的变迁除了上述节日文化重构与适应外,也表现在家庭联烟方面,如汉族娶哈尼族、彝族、傣族姑娘为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幸福村中有彝族姑娘嫁汉族的有6例,傣族姑娘嫁汉族的有2例。这样的联烟组合在迁出地是不可能有的,因为在迁出地的民族认同感在家庭联烟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传统联烟方式只能在本民族内部进行。

移民区民族文化传承,就哈尼族而言,基本上保持了原籍的民族风俗习惯,除了因没有种植水稻而不能过“新米节”外,其它传统节日及其祭祀活动等基本移种植到移民区,有些重大祭祀活动,如丧礼因为移民区没有主持人—“莫批”,只好从原籍地请来。每个村民小组(移民区有11个村民小组)有1个村社祭师—“咪谷”,从本村民小组中按传统方式选举,主持“矻扎扎”节、“昂玛突”节和“十月年”等大型节日活动,移民区其他民族共同与哈尼族欢度。

四 移民区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经济结构单一,水源严重缺乏

首先,移民区主要经济来源是甘蔗和木薯,其它热带水果几乎没有种植,没有辅助经济作物。因此,移民只能外出打工来弥补家庭经济的不足。因为甘蔗和木薯产量受干旱影响,一旦家中的主要劳动力生产或其它客观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经济上出现青黄不接,家庭经济就处于瘫痪,人们的生存受威胁。

其次,移民区重要配套设施水沟引自高山区水源,引水沟渠长而地形复杂。耗资1580万元的倒虹渠水管损坏后,因修复耗资大,不能正常供水,严重影响移民区的生产生活,庄稼收成大减。2010年的大旱之年以全县党员的捐款在移民区地势稍高的山头上修建了12个 “爱心蓄水池”,其中400立方容量的2个,300立方的1个,200立方的2个,150立方的1个,100立方的6个。但是,2008~2010年连续3年干旱,既没有高山区的水源引下来存入其中,也没有雨水补给,处于“无用武之地”。因此,移民的生存遇到强烈的考验,2010年的大旱灾,就有10户移民回迁了原籍地。现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全家外出打工,移民区的房屋成“空巢”。

再次,移民区内有7股龙潭水,出水点海拔高底不等,出水量大小不一,但因经济和移民的意识问题,没有一股龙潭水被修建成蓄水池。这对于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呼山而言是令人费解。目前,整个移民区有两个小型水库,库容量分别为60.5万立方和142万立方。但这两个水库的水源补给全靠高山区的引水源,一旦沟水来源不通畅,仍然是干涸的水库。

(二)移民意识的差异性

生活习惯和生存意识也是移民生产生活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同在一个山头上,汉族移民的生活条件要比其他移民要好一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其他少数民族赖散,农闲时间在家中的闲聊的人最多,他们大多没有饲养家畜家禽来支撑经济来源。

(三)民族文化面着不断丧失的挑战

首先,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摆在移民眼前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文化适应成为新生存环境中移民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都能在迁入地的环境里活动,但出现简单化,甚至就不活动了。就“昂玛突”节来说,所有哈尼族的村寨一年一度必须举行的具有春耕标志一个重大节日,但在移民区目前只有胜村和马街两个哈尼族村民小组立有寨神林,其他小组表面上都在过这个节日,但过于形式化。与此同时,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很多传统民俗仪式就舍去或简单化,时间一长,就有民族文化消失的危险。

其次,村落建设一律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布局,没有按传统的礼仪建村立寨,没有考虑民族文化活动场所,虽然村民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村内适当的地方建立了一些民族祭祀活动的场所,但与迁出地相比失去民族原有的祭祀内涵,部分家庭也没有在屋内设置祭祖台,用餐桌替代。

再次,移民区气候炎热,不适宜在高山区厚实的民族服装,因此移民的服装出现单薄、简单、方便等汉装状况,传统服饰文化将面临变异的局面。在生产方面因没有梯田水稻种植,具有哈尼族文化经典的梯田稻作也面临着消失。

(四)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利设施水源畅通无阻。由于呼山移民区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水源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呼山移民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引自高山区,沟渠路线又长,特别是倒虹渠管道由于种种原因,水源不能正常输送,致使移民区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我们认为要使移民区达到异地扶贫“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呼山移民区的水利是头等大事,建议当地政府要加强管理和维护水利设施,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监管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出自当地的水源,在移民区7股水源出水点的适当位置修建蓄水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可解急用。

其次,移民返迁的现象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移民在迁入地总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移民区的困难,并得到正确处理,其后果就是导致返迁回原住地的危险,导致异地移民扶贫的失败,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返迁回原籍的只有10户,但由于2008~2010年3年的连续干旱,严重威胁着移民区的生存条件,致使三分之一还多的农户以整户外出“打工”,留下空“巢”,另谋出路。如果当地的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这部分人将是回迁的“候补队”。 造成移民回迁的外部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除了上述的客观因素外,就当地政府和移民的主观因素来说,人们抱着迁入地是“脱贫地”或“富裕天堂”的期望值过高,由此影响到“政绩”的急功近利而不注重管理,移民本身由于动迁时想的是“过上好日子”地方,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上一段苦日子的思想准备。一旦迁入地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就怨天尤人,有的赌气返回原籍。而且2003年以后,高山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原住地的粮食补贴、种苗费补贴等补贴以及粮食自给有余的“诱惑”下,返回原籍地还不要受酷热气候的折磨。 因此,当地政府要随时掌握动态,把事态消灭在萌芽之中。

再次,建议在移民区进行适当的水稻梯田开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移民区的土地不仅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且可以开发双季稻的高产稳产农田,但目前没有一丘水稻田,所有移民的口粮从市场上购买。我们给移民算了一笔账,他们种植的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收入,表面上比高山区迁出地的收入增加了,但扣除买苗、化肥、农药和请小工等生产成本后,可支配的收入所剩无几,甚至只够支付市场上购买的全家人的粮食。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都要消费大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认为粮食要在移民区自力更生解决的话,收入支配上会有所宽裕。同时,我们发现移民区6~7月还不到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收获期,故不外出打工的移民还在闲聊着,而高山区恰好是梯田中耕大忙的管理区,因此,我们认为开发梯田除了解决粮食自给外,还可以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并继承维持了上千年的梯田农耕技术!

最后,要重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异地搬迁扶贫开发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是大家已经形成的共识。但是,如何实施与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则是一个有待各方努力和因地制宜的工作。 迁出地一定要把移民户交出不宜的耕地的要退耕还林,尽量不要再耕。而迁入地进行连片大规模经济开发后,会对当地的植被产生影响,例如种植经济作物后,其它的植物会退化等。呼山原有一个畜牧场,能为当地提供一定的畜种和居民的肉食,但移民的迁入和土地的开发,必将缩小畜牧场的范围,对草场压力增大。同时已开荒的土地,如果没有水源浇灌栽种作物,表层水土容易流失,因降水量少而恢复植被困难,表层露土,则必定造成生态恶化,因而应该注重环保,坡度大而不宜开垦的地方要保护好原有的植被。

注释:

①数据由呼山村民委员会提供.

[1]赵俊臣.云南省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调研报告[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15344.html 2011-6-29 .

[2]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Off-site Migration Strategy and Immigrants’ Cultural Restructuring——Taking Hushan Immigrants Region as an Example

HUANG Yong-zhen,HUANG Shao-wen,PU Ya-qiang
(Honghe Prefectural Nationality Research Institute,Mnengzi 661100,China)

In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poverty relief is the top strategic, and government has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achieve it, among which the off-site migration strateg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 due to social, historical, natur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is model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such a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immigrants’ 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immigrants’moving back, causing attention from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academics. Based on field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existing in off-site migration, and presen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off-site migration strategy;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stable immigrants region

C958

A

1008-9128(2012)01-0007-05

2011-10-12

黄永臻(1970—),男(哈尼族),云南元阳人,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学。

[责任编辑 张灿邦]

猜你喜欢
元阳县哈尼族异地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元阳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劳动竞赛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为例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