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涂恒业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一个有利于临床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2].比较影像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比较影像学,就是根据对照比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各种成像技术的要素和基本原理,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评价各种成像技术的优劣,并确定某种组织和器官和 (或)某种疾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案,期望以最小的合理花费,达到准确、快速诊治疾病的目的[3].现就颈椎病的影像诊断进行比较分析.
2008-01—2011-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怀疑颈椎病的231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141例 (61%),女性90例 (39%);年龄24~76岁,平均51岁;临床上以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症状最多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
所有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45°双斜位片,98例做CT颈椎椎间盘检查,24例做CT血管造影(CTA)检查,70例做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18例做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检查.X线平片使用siemens CR系统,CT扫描用东芝公司16排螺旋CT,CTA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剂后扫描重建获得,MRI用Philips 1.5超导磁共振扫描.
231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后170例确诊颈椎病,98例CT检查90例确诊为颈椎病,70例MRI检查65例确诊为颈椎病,24例做CTA检查20例确诊为颈椎病,18例做MRA检查15例确诊为颈椎病.
231例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33例,其中变直111例,反弓22例;椎体边缘、小关节突骨质增生171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52例;椎间隙变窄118例;颈韧带钙化78例;椎体失稳25例;椎管狭窄17例;双斜位椎间孔变形变小68例.1例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且食道造影可见骨刺对食道压迹.
98例CT检查90确诊为颈椎病,椎体侧后方或小关节突骨质增生85例,椎间盘突出或脱出66例,后纵韧带钙化7例,黄韧带肥厚60例,椎管狭窄40例.
70例MRT检查65例确诊为颈椎病,椎体边缘骨质增生55例,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60例,黄韧带肥厚29例,椎管狭窄40例,后纵韧带钙化3例.脊髓水肿,软化或囊变12例.
24例做CTA检查20例确诊为椎动脉颈椎病.18例做MRA检查15例确诊为椎动脉颈椎病.变现为一侧或双侧椎动脉变细、扭曲、局限性狭窄、闭塞或走行失常等改变.CTA显示6例有横突孔变小,7例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颈椎病是指退行性、颈部慢性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分为以下几型[4-5]:①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②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③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④交感神经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而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混杂在一起,难以鉴别.⑤食管压迫型,吞咽有异物感.
颈椎病平片检查必须摄正位、侧位、45°双斜位片.X线特征:①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②椎间隙变窄;③颈椎增生或骨刺形成,主要表现为颈4至颈7椎体前后缘及钩突增生;④韧带钙化,X线表现为条状、串珠状、或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影,前、后纵韧带及项韧带钙化均易显示,黄韧带肥厚X线平片不能显示;⑤椎间孔变形变小,是由于钩突,上、下关节突增生所致;⑥椎体滑脱: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小关节半脱位所致,一般表现为轻度滑脱;⑦椎管狭窄的测量.但不如CT、MRI准确.本组病例均摄4位片X线平片能较好地显示颈椎全貌、生理曲度、椎间隙、骨质改变,再加上经济方便,尤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价值较大,对椎动脉型通过钩突增生肥大提供间接证据.食道压迫型颈椎病则以X线平片结合食道造影为主.故临床工作中筛查颈椎病患者应首选X平片,再做其他检查.
显示椎间盘突出、脱出及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情况,从而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表现为椎体侧后方或小关节突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侧方神经根,脊髓型表现为椎体后缘骨刺、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脊髓.CT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骨化等的观察为优.另外,应用螺旋扫描方式可以在原始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重建处理,从而可更好地显示椎管形态,更准确地测量椎管矢状径,同时对椎管前后致压物判定与定位意义较大.
MRI除可以显示X线平片和CT所表现的征像外,还能显示出脊髓损伤的情况,如脊髓的水肿、软化、囊变等.更能清楚地显示蛛网膜下腔与脊髓受压的原因、方向、范围及脊髓各个层面髓内组织的各种变化,是目前其他检查方法难以企及的.MRI可以获得颈椎的三维结构,因此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观观察颈椎椎管内外的解剖状态有无变异,诸如椎管的矢状径、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以及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位置、移动方向及大小等,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3.4 MRA及CTA均显示椎动脉变细、扭曲、局限性狭窄、闭塞或走行失常等改变,但显示骨质结构CT优于MRI.MRA及CTA对于眩晕以主要症状的患者来说鉴别价值较高[9].
比较影像学的方法有利于建立正确、快捷的颈椎病影像鉴别诊断体系,揭示各型颈椎病的发展规律与特征,提高医生认识.X线是基本检查方法,经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常规摄取颈椎正、侧、双斜位片.脊髓型颈椎病应选CT或MRI检查,而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CTA及MRA更有价值.食道压迫型颈椎病则以X线平片结合食道造影为主.交感神经型则更需与临床密切结合.颈椎病的诊断,X线平片、CT、MRI相结合是颈椎病诊断的最佳组合[10].
[1] 丁道松.综合治疗颈椎病65例临床观察 [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81
[2] 段乐民,郭会利,水根会,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J].中医正骨,2006,18(8):28
[3] 李立伟.比较影像学与复合影像诊断思维 [J].功能分子影像杂志,2003,1(4):510
[4] 喻忠,龚建平.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CT诊断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J].颈腰痛杂志,2003,24(1):7
[5] 马绣林,何世铭.影像与功能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价值 [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621
[6] 李佩玲,王强,谢秀丽,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 (5):772
[7] 武新英,杨小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1):23
[8] 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 [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9] 囤荣耀,相爱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CT和MR成像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39
[10] 王开明.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J].淮海医药,2007,25(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