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玉军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医院眼科,河北 尚义076750)
眼睑黄色瘤是眼科的常见病,我院眼科门诊使用肝素钠注射液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41例 (78眼),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择2007-08—2009-08月尚义县医院眼科门诊诊断的眼睑黄色瘤41例 (78眼),其中女38例(75眼),男2例 (3眼);年龄40~58岁,平均53岁;双眼37例,单眼4例.患者病变全部位于上睑,面积1.5 mm×3 mm至13 mm×9 mm,平均8 mm×6 mm.5例8眼为治疗后复发病例,其中1例为冷冻后复发,3例为电凝后复发,1例为手术切除后复发.化验:胆固醇增高者13例.患者均无肝素钠使用禁忌症.
肝素钠注射液 (2 mL含12 500 u)0.3 mL,用1 mL注射器注射于病变区皮内,注射后局部按压5 min,每周1次,最多注射8次.注射时切忌注射过深过量,以免引起出血及眼睑水肿.血脂高者口服降血脂药物.2个月后观察疗效.
①治愈:瘤体消失,皮肤颜色正常,无明显瘢痕形成;②有效:瘤体明显缩小;③无效:瘤体无明显改变.
注射完药物24 h后,局部出现肿胀、充血、伴轻度瘙痒感,一般持续3~5天,其肿胀、充血的程度与注射药物剂量成正比.随肿胀消退,黄色瘤体明显缩小,表皮干皱,表面颜色变深,继而脱落,黄色瘤完全平复,不留痕迹.或黄色瘤变平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
2个月后治疗的78眼中,75眼治愈,治愈率96.2%;3眼有效,总有效率100%.大多数病例注射1~2次后瘤体从中部开始明显缩小,最后完全消失.3眼有效病例均为电凝后复发患者,病变区域均有明显瘢痕形成,注射8次后放弃治疗.所有治愈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明显瘢痕形成及色素改变.对治愈患者随访24个月,有2眼复发,复发率2.7%.
典型病例:女,55岁.双眼上睑内侧皮肤长黄色肿物5年多,多家医院建议手术治疗.近年肿物逐渐增大,检查发现双眼上睑内侧皮肤各长一黄色肿物,突出皮肤,界限清,质硬,约13 mm×9 mm.眼部未见其它异常,全身无其它疾病.取肝素钠注射液 (2 mL含12 500 u)0.3 mL,用1 mL注射器注射于病变区皮内,使肿物变白发硬,局部按压5 min.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之后肿物表面结干痂,半月后肿物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随访24个月,未复发.
黄色瘤是眼睑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常发生于上眼睑内侧皮肤,单发或多发,双侧对称[1].眼睑黄色瘤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可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但多数患者的血脂正常,为皮肤黄色瘤病的一种.黄色瘤实际上并非肿瘤,而是类脂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此病可能与脂肪代谢有关[2],患者多是由于美容问题而要求治疗.目前对黄色瘤的治疗尚无有效的外用药物,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冷冻、激光治疗等,但复发率高,并且可留有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3]等并发症,且疗效不确切,尤其对瘢痕体质者效果更差.同时上述治疗方法还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基层医院无法开展.
肝素钠的降血脂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通过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酶,加速血中甘油三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肝素钠还具有降低血黏稠度,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我采用肝素钠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间接分解瘤体内泡沫细胞和Touton细胞中的脂肪小滴有关.由于黄色瘤在显微镜下可见,为在皮肤浅层内有灶状含脂组织细胞聚集而成,主要围绕血管和乳头网状真皮附件结构,从不蔓延至皮下[3],所以应用肝素钠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此方法治疗黄色瘤,因为定位给药,药效发挥迅速、持久.且用药量小,无并发症.但应注意注射深度,应以不超过真皮层为宜.本组病例治愈率96.2%,总有效率100%,复发率2.7%,治疗中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使用肝素钠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简单,患者依从性好,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王晓平,姚丽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 [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272
[2] 陈新谦主编.第15版.新编药物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9
[3]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 [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6
[4] 孟瑞华,孟岩,杨柳,等.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的效果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