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新,杜建华,李海燕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 236800;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安徽 亳州 236800;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皖北一所各项基础相对薄弱、区域优势逊色、起步迟缓、发展瓶颈多元的高职院校,存在系列发展困境[1].自2008年以来,学院在突破传统发展中所存在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困境的基础上,实践了基于“四个1/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各方面具有明显改观,在人才定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2].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伊始为安徽教育学院亳州教学点和合肥工业大学亳州教学点,后经改制更名为亳州工业学校,2003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无论在人才培养定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都与高质量乃至合格的高职院校存在一定差距.
学院在办学之初,仍采用在中专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按照中专模式的“升级版”来制定、实施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加之成立之初,求才若渴,教师队伍中多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新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过程中又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科的压缩版本[3].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中的中专升级版和本科压缩版,给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限定了方向,在培养中仍然采用“2.5+0.5”的模式,即两年半课程加半年实习;在人才定位方面是以传统的大学专科培养目标即比中专高点、比本科低点;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验为辅,重视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教学,适当附加一些验证性实验.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仍然偏重于事业单位,偏重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教师相对缺乏对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了解,对就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提炼不准确.在2003~2008年间,学院教师顶岗人数为0人,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毕业生实地就业跟踪次数为50余次.
2003~2008年间,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指学院的实验室,或者是实验室的组合,所支持开设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学生就业实际工作环境大相径庭,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相对不合理.自2008年开始,学院加大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每年按照生均实验设备投入500元的基础上,每年实验实训投入达1 000万元.学院建起了两所校办工厂、6个机房、若干生产车间等实验实训场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着计划、采购、调试、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的问题.在实训基地建设之初,院系积极申报采购实训设备、申请实训用房、采购实训设备.实训设备的采购缺乏,导致购买的部分设备性能落后、价格昂贵、适用度不高.教师缺乏对设备的调试、使用经验,新进设备需要请企业技术人员、使用、维护,教师不能放开思想去实践、使用设备.实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实训计划部分与实际有差距,实训基地管理、维护人员缺乏,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制度存在不合理,管理、维护、操作人员短缺.
2003~2008年,学院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5个,其中主动建立0个.2008~2010年,学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0个,学院主动建立10个.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多数是由于学院与某企业有部分合作项目,顺便把该企业签署为学院的合作企业,签订协议后双方没有做跟进的一些落实工作,最终缺乏实质性质的合作,尽管签署了实训基地协议,也形同虚设.校外实训基地部分是没有真正地接受学生过去实训,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锻炼平台;部分实训基地不安排学生操作本该实训的设备,或者只是让学生简单参观而非操作;部分实训基地设备落后,有些是半手工操作,学生通过实训后对自己专业实践没太多进步.被动地签署的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由企业主动提出、操作、执行,在整个操作流程中,企业往往以从学校获取某些利益为目的,如学校帮企业培训员工,借用学校相关场地、希望多招学生兼职等.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不健全,给学生顶岗实习带来了障碍,学生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去实习,即便有对口实习的岗位,学生也难以胜任,最终调至其他岗位.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师实践能力薄弱和校内实训基地没能把学生技能锻炼出来,成为学生实习不对口的主要因素.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学生在校学的知识、技能实习时用不到,学生实习时所需技能从未耳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不接轨,使得学生难以胜任相关岗位.教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薄弱,高质量完成相关实训任务困难,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稀少,难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实训基地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前奏,没能发挥其应有的铺垫作用,校外实训基地出于承受能力、经济利益、资源紧缺等因素,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学生最终没有从事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经历.在后期的顶岗实习中,由于学生人数、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实习只能勉强转为做一线工人、销售、跳槽.
2010年以前,学院243名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仅为7人,其中真正既具备企业实际岗位经验、又具备教师资格和经历的仅为3人;校外兼课教师20人,其中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15人,真正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5人,兼职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仍然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双师队伍建设薄弱的因素主要为:一是由于在招聘教师时受到地方政策的限制,新进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具有企业经历的人员学历未必达到要求;二是学校待遇相对低于企业,真正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不愿意选择在学校工作;三是学校引导力度不够,缺乏对教师双师队伍的要求和考核,学校更强调的是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师完成的课题、发表的论文、评定的职称,而对企业经历要求相对迟缓.教师缺乏实际就业岗位工作经历,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训项目开设等方面严格受限,难以给学生合理、准确、精细、清晰的指导.
“四个1/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过去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困境提出的,这一模式以定性、量化的形式强调实践环节,增强教师、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四个1/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1/3的学生在校内接受实训;1/3的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1/3的专业课教师来自企业一线;1/3的教师去企业顶岗.
按照重建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1/3的学时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实训,实训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列入学生培养学分,实训采用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制度,实训结束时,各院系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每位学生的实训项目进行检查和现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下期重修.为了保证实训条件,学院要求各院系深入各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细致调研,提炼各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从企业一线聘请资深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学院教学督导室在各院系设立了实训分室,由院教学督导室成员带领院系兼职督导员对各实训室进行全程跟踪、突击检查,确保实训质量.在实训基地硬件方面,学院根据各院系需求分别建立实训相关基地,并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动态更新实训设备,学院每年把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作为首要项目,把当前收入中扣除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后,方可进行其他项目的开支.在实训基地管理方面,学院成立实验实训中心,独立建制,专门负责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维护工作.
占学生总数1/3的学生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确保岗位对口,在就业岗位群中各岗位轮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与理论考核、实训考核具有同等地位,占学生在校学分的1/3.实习的考核由带队实习教师和实习企业双重考核,考核成绩比为1∶3,即教师考核占25%,实习企业考核占75%.为了保证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质量和力度,学院采取的系列措施,充分发挥教师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实习单位;广泛联系本专业毕业生,联系毕业生所在单位,主动出击,洽谈学生实习事宜.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双赢的环境,学院成立了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由学院牵头,以学院教师为主力,以安徽省校级交流合作为平台,整合科研资源,对企业技术、流程进行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源动力.学院成立了成人教育部,专门负责企业员工培训,为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创造条件.
为了保证学生校内实训质量,提前营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环境,学院聘请总教师数1/3的企业相关技术能手来校内指导学生实训,讲授实训必备知识.作为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校承担的义务,企业分期轮流派相关岗位资深工程师或技术能手来院工作,学院对指导教师业务考核,结果转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代替该阶段企业对该员工的考核结果.企业员工来学院工作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原一切职务保留,学院另按照实际工作量支付补贴给来院教师,按照学院对实训技能掌握情况,学院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关奖惩,并把结果抄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来院指导的企业员工负责对实训计划的再审核,对实训项目的准备、实施、评价,完全履行教师对学生的所有职能.来院指导的企业员工接受学院相关院系的管理,在学院期间,该员工具有该院系其他教师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可以对相关院系的各种业务尤其是实训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其院系内的专业建设和实训项目建设.
按照重构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教师应轮流到企业顶岗,以感性的形式熟悉相关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认识企业文化.学院规定各院系专业按照教师总数的1/3到企业轮流顶岗,熟悉学生就业岗位群内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流程、细节、注意事项,思考相关工作任务对相关理论的验证,思考相关工作流程的改进及创新,把研究的精力放到相关工作任务的改进上,主要集中在基于相关典型工作任务的研究,即论文写在机器上、科研做在车间里,与企业的科研部门一起解决企业的各种技术难题,完成技术的改进、创新、创造.企业对教师在企业内的表现进行全程跟踪、全程指导、全程考评,并把结果通报学院人事部门,代替该阶段学院对教师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离开企业岗位,重新轮岗,学院只支付其生活费,不再支付其他任何费用,直至企业对其考核合格为止.学院和企业联合对教师在企业顶岗期间的技术任务、科研任务进行制定、分配、考评,要求每位教师对所在轮岗范围具有一项技术创新,一篇基于相关岗位技术的应用性学术论文.
自2010年以来,学院实践了“四个1/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定位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就业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截止至2012年4月,学院33个专业中,成立了30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由学院教师、企业资深员工、企业高技能员工、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兄弟院校相关院系负责人组成.专业委员会负责对本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筛选、总结,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专业技能.为了更好的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2010年3月,我院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学院连续参加安徽省高教协会、安徽省A联盟、全国职教协会等组织.目前学院与安徽省内外68所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省外20余所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广泛交流.
2010年学院在整合院内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首期投入3 000万元为各院系建设了实训中心,各专业都具有了相关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成立了实习实训中心,专门从事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截止2012年4月,学院建立校内工厂4座,实训室54个,成立了中国中医药研究所亳州分所、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从企业一线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07名,有89名专业教师轮流在企业顶岗,2 000多名学生在企业实习,近2 700名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实训.学院与亳州市内87家中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余家建筑、监理类企业为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并与上海英业达、上海昌硕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50多名教师分别承担了相关企业的研究任务,任职建造师、监理师、副总经理、顾问等.学院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2 000余名.
在学院实习实训中心和教学督导室的组织和管理下,按照重构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本理论学习后,进入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实习等环节,按照既定计划,各项实验有条不紊,实验实训成功率上升,实训综合考评过关率明显提高,校外实训岗位胜任程度改善,进入实习岗位角色增快.自2010~2012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学生在实习单位选择就业的比例达到37.4%,并且呈上升趋势.
截止2012年4月,学院302名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7%,有157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45位教师取得了建筑师、监理师、网络工程师、职业药师、职业医师等资格证书,18位教师入选亳州市招投标中心专家库.学校教师双师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院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享受亳州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
通过“四个1/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6月,我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天煌杯”职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二等奖;我院药学院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二等奖.2012年4月,我院学生获得亳州市青工技能大赛第1名和第2名;在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自2010年,我院学生连续三届获得亳州市认药技能大赛一等奖.
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从2010年开始学院连续三年就业率名列省内高校前茅,就业经验在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交流.2010年,学院学生在浙江温岭某超市工作的表现被人民日报刊载.亳州市内80余家中药企业、大型超市、建筑工地、旅游景点等都有学院毕业生工作.近两年学院信息工程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两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平均76%的学生都进入了上海、苏州、杭州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
[1]李宗义,毕明明.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发展中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3):89 -91.
[2]孙士新,李海燕,张腾达.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95-98.
[3]俞克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1999,(3):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