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段翠芳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河南新乡 453000)
作为全国人口和农业第一大省,河南面对的是苛刻的环境与严峻的考验: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承载能力弱、就业压力巨大。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深切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就像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到《指导意见》时说的那样,“是鼓舞、是激励、更是责任,有压力、有动力、关键在做”。作为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勇于担当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河南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提升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已初步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的基本格局,为国民经济输送了大量急需的技能性人才。但是,与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政府角色存在偏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确,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低、专业与区域产业不适应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等。因此,应认真研究当前我省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我省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从而对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快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发展高职教育应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推动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十一五”期间,河南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高潮。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实施职教五年攻坚计划,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得到凸显,教育规模、体系建设、内涵提升都得到大步跨越,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在推动河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中原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河南的高职教育整体上与发达省市还有较大的差距,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具体情况还有所偏差。具体体现为:一,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二,高职教育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三,政府对高职的财政投入不足;四,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不够。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从纳入发展规划、改革办学机制、制定及实施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平衡各院校的布局等方面入手,通过产业政策来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引导,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和制度环境。
我省的高职院校多属地方性院校,受地方政府的领导与监督,教育经费也依靠地方。因此,院校办学方向应体现区域化,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促进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与市场接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主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需要。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实际,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情况,适时调整办学方针,增加新兴产业的对口专业,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联合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让学生的个人发展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拉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主动融入所在区域和行业的发展之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及技术支持,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实力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确定招生规模,适时调整办学方向,使办学能与区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2]。
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成为我国高职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不但能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的放矢,而且也改善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条件。而建设一批符合当地行业发展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更能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对接。因此,建设一批先进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更是我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3]。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培养技术应用型一线人才。而教师不但要具备传授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应拥有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提高实训水平。搞好定期及不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有理论、也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内专业教师可到企业中锻炼,校外技术能手可被聘请指导学生实训,传授实践技能及宝贵经验。这样做,既能优化师资结构,又可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使原有专业教师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及设计能力,反过来也促进了理论教学,一举两得。因此,立足本校,工学结合,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掌握多个工种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势在必行[4]。
高职院校中,校内实训基地承担着本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环节正在逐步加强,学校也应及时走向社会拓展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场所,这样做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场所及技术设备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的职业环境中胜任岗位的能力。若自身条件不足,学校更应积极主动走向社会,与省内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还可与校外单位双向联合,利用本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校外实习单位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另外,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为本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参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使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作真正达到双赢。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高职院校要想突出重围,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实训基地品牌。除了完成校内基本实训课程以外,基地还应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场地、设备及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师队伍等资源优势,挖掘基地内涵,面向社会各单位开放,拓展培训项目,开展多种技术培训,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此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起点一般较高,设备水平及技术力量较先进,有条件的话,也可建设成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依照国家相关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承接企事业单位职工岗位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应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能力与业务素质的锻炼培养。通过加强基地管理,贴近真实工作环境,坚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宗旨,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科学管理,优化基地软硬件结构。对内实现企业化管理,对外形成市场化运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逐步确定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
另外,实训基地拥有的双师队伍,也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平台。利用先进的场地、设备及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紧密联系,承接生产与工程横纵向应用课题,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项目,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6]。
我省的高职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社会对高职的认可度普遍较低,另外由于前阶段国内各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均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乐观,整体就业率依然偏低。高职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找到称心的工作,成为家长与学生普遍担心的问题。因此,发展高职教育应积极探索,逐步深化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社会需求调查、学生素质调研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并适时结合本地产业的发展,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及优化专业结构,办出高职的特色,做到办学目标明确,行业特色鲜明。此外,还要大力宣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典型事例,积极营造高职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7]。
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和提高我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真正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满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河南经济建设的能力。
(责任编辑杨文忠)
[1]赵爱英.加快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J].决策探索,2011,(5):24.
[2]刘增丽.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4):11-13.
[3]张萍,许强.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股份制模式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2):46 -48.
[4]陈雅琴.面向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2):84 -86.
[5]段翠芳,李伟,滑伟娟.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53-55.
[6]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28 -30.
[7]汤丽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