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心理测评本土化必然性

2012-08-15 00:55赵佳宾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面子心态心理学

赵佳宾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00)

心理测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咨询起源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随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心理测评体系传入中国,在我国的一些领域开始了应用,并蓬勃发展了起来。但是由于心理测评的基本理论框架、操作技术和方法是来源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因此,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我国学者汪凤炎曾指出:“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缺乏中国自有的文化根基,导致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存在着将中国人当美国人、英国人或德国人研究的倾向,这就给中国心理学带来了很多弊端。”[1]不光是中国学者,这一点西方的学者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科瓦奇也认为:“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地理、经济、军事和科学的背景下研究才有意义。”[2]也就是说心理测评的技术手段只有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正是基于此种理念,早在1980年,台湾学者杨国枢先生在其撰写的题为《心理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概念。他认为:“在进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中国心理学者如能鼓励自己在研究活动中加入中国式的想法与看法,中国的社会文化因素便可不知不觉融入自己的研究,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便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因此,心理测评的本土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必然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1.尚“和”心理根深蒂固

“和为贵”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交往最根本的原则,这种尚“和”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心理的形成。

“和”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有多方面的表现,从积极的影响角度讲:

其一,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绵不衰,传承至今,这在世界其他文明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中崇尚“和”的理念就是重要的原因,“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家和万事兴”,无论从国家大的方面还是从家庭小的方面,中国人都强调“和”的理念。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相一致。

其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受尚“和”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十分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注重营造和睦的氛围,即使发生冲突也往往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和事佬担负着调节任务,必须充分考虑怎样使争吵双方都能保住‘面子’的解决方式已达成维持事例均衡。因此中国的官司往往是一场不分胜负的游戏。”[3]

“和”的观念在社会中有积极地影响,也有其消极的方面,这些消极的方面体现在:

其一,“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突出。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个人与群体的意见或行动出现不一致,往往会出现个人屈从于群体的情况。这种心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从众的心理也成为在群体中最主要的心态,以致于“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样的俗语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其二,“厌讼耻争”的求和心态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对“和”状态的丧失是一种恐惧的心态,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家社会事务上还是个人家庭生活都有体现。如“将相不和,国有大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兄弟不和邻里欺”等等。这种心态在有些时候是“忍让”的表现,在有些时候则是妥协退让的表现。

2.“面子”文化博大精深

“面子”是中国文化中很独特的一个概念,它对我们来说内涵丰富却又模糊不清,无形无状却又无处不在。林语堂认为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还受人尊重。[4]由此可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学者明恩溥所说“面子是理解有关中国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人的特性中还有许多‘暗锁’没有打开,那么面子是打开这些‘暗锁’的‘金钥匙’。”所以,理解了面子文化对理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有“面子”,人们会努力地在社会各个领域争取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资源、更广泛的交际面。因为爱“面子”,人们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装点门面,甚至是“打肿脸充胖子”,为的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为了避免丢“面子”,人和人之间会相互照顾、相互妥协,彼此给对方留“面子”,而不是损别人的“面子”,因为照顾对方“面子”就是考虑自己的“面子”。

在乎“面子”一方面使得中国人注重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同时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讲究社会秩序,处理事情会估计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面子”文化又会形成一些心理上的弊端,例如,虚荣心和攀比心强烈,在群体中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不愿意指出别人的不足和错误等等。

3.“中庸”心态大行其道

被尊为儒家经典的《中庸》一书中这样写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要求做人要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不左不右,既要坚持正道,又不能太偏激。这种思想被儒家所提倡,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修身原则。其具体表现可以从《论语》中得见“惠而不费,劳而不愿,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对中庸心理的推崇使得中国人同西方人相比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而不偏激,避免过火的行为,从心理上对激进的行为产生一种否定和排斥的心态。

“中庸”心态对维持平和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地意义,使得中国人比西方人有更强的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在意志方面又有坚定性、顽强性;在为人处世上体现出重整体、顾大局、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人格方面形成稳重、踏实、忍耐、情绪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中庸”的心理也会导致一些人产生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习惯,压制了人的创造性。在对一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上模棱两可,缺少西方人那种明确的立场,就像国学大师林语堂所说:“一个典型中国式论断是:“甲是正确的,而乙呢,也不差。”既赞扬了甲,又不会得罪乙。这种“中庸”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固然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有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余秋雨先生对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产生的影响有过这样的评价:“个体意义上的道德导致了(社会)整体意义上的不道德。”

综上,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尚“和”的心态、讲究“面子”的心理和“中庸”的处世方式只是中国独特传统文化中的几个方面,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人格特质注定与西方人文环境下形成的个人心理素质是不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套用西方的测评模式和手段来对中国人的心理进行测评是不合适的,因此有必要实现心理测评的本土化发展。

二、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心理测评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完整的心理测评理论系统,但是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心理测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是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思想渊源。

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的统治者选拔各级官吏,还是为了做到“因材施教”,还是为了做到“谨慎交友”,都有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内容,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大量的文献记载。

例如,《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人心理评价的观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认为,对人进行评价要察言观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态,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好隐瞒了,就能很好地了解这个人了。

《吕氏春秋·论人》中就提出用“八观六验”的方法来考评人的才能与品性。不光要察言观行还要设置情境考验。所谓八观是指“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拣择观其所不为。”所谓“六验”法是指“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与之相类似的心理测评思想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还有很多:汉代学者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八观》中也提出了“八观”法来对人进行鉴定。说:“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史记·魏世家》中记载了用“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五视”法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的方法。《大戴礼记》的《文王官人》中记载有关察人、知人的“六征”:“一曰观城,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心理测评的思想的,这些思想是从学者的教学活动、国家选拔人才以及管理国家事务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对今天的心理测评仍然有着借鉴意义。研究中国心理测评的美国学者Lester Sdorow在他的著作中写道:“The use of mental abilities can be traced as far as back as 2200B.C.,when the Chinese used them to identify talented individuals to serve as civil servants.”(心理测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选拔优秀的人才来充当“公职人员”。)所以,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测评思想就成为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三、中西方心理测评相互融合的必然要求

西方近代的心理测评是基于两条研究线路发展起来的:一个是以达尔文、高尔顿以及卡特尔关于个体差异的测量为基础的,另一个以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韦伯、费西纳以及冯特的实验测评为基础的。而后者正是西方实验心理学产生的基础,因此,西方的心理测验有注重实验研究的传统。在心理测评的发展过程中,比奈所编制的智力测量量表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在此基础上,西方的心理学家编制了各种心理测评的量表,这也使得西方的测评有建立科学量表、形成标准化体系的特点。

由此可见,西方的心理测评强调精确性和定量分析而且成体系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心理测评中的定性分析是相区别的。西方心理学思想有重视科学主义的传统,再加上近现代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很多西方学者相信心理测评应该依靠精确观察和测量,即便是难以量化和精确化的信仰、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过分重视对行为的量化研究和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使得西方学者本身也无法解释诸如意识等因素对心理的影响,促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在学术研究领域“东—西方心理学”正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有一个叫做“东—西方心理学”的词条: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东方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东方的思想包含有中国的儒学、道学、禅学,印度佛教和伊斯兰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日本的神道与禅宗等。由此可见要促进心理测评的长远发展不光是要中西合璧,甚至还要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1]汪凤炎,郑 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35.

[2]加德纳·墨菲,约瑟夫·科瓦奇.近代心理学导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19.

[3]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51.

[4]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75.

猜你喜欢
面子心态心理学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做谦逊的人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还是“看掐架”心态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