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 石清明 毕文杰 石 钊 卢 辰
1(成都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成都610083)
2(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21)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医学科技高速发展,解剖学更加凸显其重要作用。内窥镜、超声、CT以及介入治疗等先进诊疗手段都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之上。[1,2]护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护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的。护理学专业教材中大约有70%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而其中的抢救技术操作100%与解剖学有关[3]。因此,笔者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和解剖学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护理专业中开展解剖学教学的特点及体会。
近年来,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体系,但其主体结构仍然是以中专教育为主,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前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特别是生理卫生知识)不够扎实。虽然普通中学开设有生理卫生课,但由于不在升学考试科目范围内,在当前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学生普遍都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难度。同时,护理专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其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体现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又要体现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性;既要培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职业通才”,又必须能够解决“上岗”和“就业”;既要培养具备一定的岗位操作能力,又要培养能够提供全面而综合的服务,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4]。
人体解剖学做为护理专业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人体器官及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形态学基础,是现代护理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培养解剖学专家,应以临床护理专业需要的解剖学知识够用为度,没有必要过于系统,过于精细[2]。因此,护理专业解剖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护理实际,为进入临床护理需要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护理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护理专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道路,提高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解剖学教师执教前大多为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对护理专业的解剖学需求往往缺乏经验,容易偏离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对护理专业进行解剖学教学时主动加强同护理系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了解护理专业对解剖学知识的需求,结合教学大纲与护理专业之间的联系,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点突出其专业特色。对于与护理专业相关系的重要内容要详细描述(如人体的体表结构及体内器官在体表的投影等内容),而对于其他关系不大的内容则讲解得略为简单、粗略(如骨的细小结构、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等内容),以确保护理解剖学课程能够准确地反映护理实践的特点、适应护理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及护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考虑到就业需要,在教学过程注重与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衔接,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增强就业竞争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地体现了形态学课程直观、形象、具体的授课要求,使这门课程显得不再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课件的准备上,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挂图、标本相结合,对于一些复杂的解剖学结构采取图片和文字说明,在需要的情况下辅助应用动画和三维图画,将相对复杂枯燥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予以展示。通过课件改革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 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5]。在此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我们提前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如在讲解臀部肌肉注射时,提问臀部的解剖学结构、选择此处作为肌注部位的原因、臀部肌肉注射时的注意事项、优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通过小组分析并结合实体标本或模型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点评。通过PBL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2 病例分析教学法 病例分析教学法是指通过选择一些典型而又具体的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分析,从而掌握其中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或操作要点,使学生在分析和思考中掌握知识要点,并且能够运用已学知识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6]。例如,我们在神经系统的学习中,通过假设某人因车祸撞击腰部,导致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让学生试分析该病人可能的受损器官并解释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就完成了对脊髓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通过病例分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 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具有一定认知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形象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发散的思维,以引发学生兴趣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难记、复杂的内容通过口诀、顺口溜、类比等形式将其形象化、简单化[7]。例如,我们在讲解八块腕骨的名称时,可利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帮助记忆;在描述肩胛骨的形态时,可概括为“两面、三缘和三角”;在讲述连结椎骨的韧带时可概括为“三长、两短”等等。同时还可以结合进化发育的观点,例如介绍脊柱的生理性弯曲的时候,讲述这四个生理性的弯曲的形成原因。通过趣味教学法,既能降低记忆难度,又能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解剖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还有其他诸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综合安排、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实验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和模型,将理论知识要点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配有多媒体设备的实验室上课,理论与实验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的授课方式[8]。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往往是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进行,在理论课结束后再进行实验课,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影响学习效果。而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理性—感性—理性的融合,既利于教师教,又利于学生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教学安排上更加注重实验课的开展,如在学习胃插管术、胸外心按压术、浅深静脉穿刺术等内容时,要求学生在标本上进行实际观察和体会,通过模拟操作可以达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目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通过配备足够的、较高质量的标本,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定期开放实验室等措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努力实现理论与实验一体化。
[1]Fraher JP,Evans DJ.Training tomorrow’s anatomists today:a partnership approach[J].Anat Sci Educ,2009,2(3):119-125.
[2] 席焕久.对人体解剖学教育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1-2.
[3] 周建生,陆浩.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13(3):41-42.
[4] 罗滨.高职特色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设计[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1):45-47.
[5] 李明秋,杨春壮,王莹.P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4):346-348.
[6] 卢秀真,病例分析法在中专护理解剖教学应用效果分析[J].解剖学研究,2008,30(4):313-315.
[7] 王明炎,侯赛榕,毕振宇,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J].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435-436.
[8] 宋宇,杨铭,张立忠.解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