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建

2012-08-15 00:50刘立勇孙景贤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理工科石家庄校园文化

刘立勇孙景贤

(1.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43;2.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建

刘立勇1孙景贤2

(1.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43;2.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文素养教育是关键。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本文着眼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丰富发展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探讨建立系统、完整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缺失;重建

早在1995年,时任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雅克·洛德尔先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指出了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准。此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人文教育的比重。但相比之下,我国理工科院校普遍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如何使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素养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理工科院校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原因透析

1.对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教育定位不清。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简单地将人文素养教育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误以为只要开设了人文课程,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通过对200名在校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只有5.6%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22.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比较清楚,59.7%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另11.9%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另外,虽然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对提高的途径不明确。有42.6%的学生有想法但没有行动,44.1%的学生有想法并有行动,13.3%的学生表示没想法没行动。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成为不被大学生关注的边缘性话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人文素养教育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绝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将科技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现代文化教育基本取代了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人文精神在浓厚的商业气氛的考验下显得不堪一击,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渐渐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世俗化和功利化,再加上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使一些学生陷入矛盾和困惑,学习动机和人生目标出现偏差,他们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取得荣誉证书、资格证上,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2.人文素养教育方法简化单调。部分理工科院校在办学思想上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而大量削弱人文课程。教师普遍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将人文素养教育看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使人文素养教育无法全面系统的贯穿到教育实践中。有限的人文素养教育又主要以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课本上人文知识的宣讲和介绍,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化,缺乏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对话。落后和单一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无法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无法深入持久地塑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和品行。这种空泛化和边缘化的人文教育导致人文传统日益淡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人文品质的弱化。另外,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考试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日益失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重建策略

1.明确人文素养教育重要地位,建立科学人文素养课程教育体系。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高校在传授给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地是对他们进行精神引领和人格教化。因此,大学应该将人文素养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的核心地位,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合理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1)文化研究的人文科学类课程,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课程。(2)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家地理等。(3)基础文明、心理卫生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关礼仪、公共守则、心理健康、现代生活等课程。(4)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类课程,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大学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养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结合本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人文素养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次,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再次,积极推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组织教育者的再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3.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学生是优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素养的不足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才能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人文精神内涵的重塑。因此,学校要对大学生积极引导,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逐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理工科院校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一是开展传统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端午文化节美文诵读大赛,礼仪风采大赛,校园文艺汇演等,并把这些作为学校的传统固定下来,以引导校园文化的走向,争取出精品,创品牌。同时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理工科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文素养熏陶。

二是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发组织和自主选择的社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提升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兴趣特长有很重要的作用。理工科院校要重视人文类学生社团的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文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三是构建生活区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如石家庄铁道大学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出学习工作各方面表现突出、思想上进、政治素质高的学生,让他们担任大一新生的军训教官兼班级管理员,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使其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四是在确保校园文化的有效性和目的性的同时,一定要克服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杜绝做秀行为。理工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人文素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扎实有效地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责任编辑 吴 冉]

G641

A

1009-6981(2012)03-0093-02

2012-05-16

本文为2012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1205)

刘立勇(1978-),男,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孙景贤(1982-),女,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理工科石家庄校园文化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梁丛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人民币缘何诞生在石家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