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比较

2012-08-15 00:50沈开艳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制造业印度

沈开艳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比较

沈开艳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中印都是发展中大国,关于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是国内理论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从经济规模来看,中印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总量的扩张,全球GDP排名不断上升,进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日益增大,同时市场规模也显著扩大。从发展质量来看,中印这两个曾经经济水平贫穷低下的国家,正在经受着因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利弊考验。

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比较;差异

近年来,印度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有关中印比较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国内学者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反思的同时,对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日渐增多。从经济规模来看,中印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总量的扩张,全球GDP排名不断上升,进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日益增大,同时市场规模也显著扩大。中国经济规模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印度居世界第八。今后,中印两国如何引领“金砖五国”继续保持高增长,如何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何为发展中国家赢得更多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

一、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特点

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有其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对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谓是泾渭分明。

一是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发展的次序不同。中国遵循的是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循序渐进的道路发展。在最近的20年间,中国的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着半壁江山的份额,虽然三产贡献率比重逐年提高,但总体还是低于二产的贡献率。印度虽然还处在经济不发达或收入水准不高的水平之上,但其经济结构演进形态却是走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表现为从农业社会直接转向以服务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道路上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了发展第三产业之上。

二是从需求结构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印度则以内需消费拉动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作用在增强,消费对GDP的贡献呈下降之势。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严重受阻的背景下,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达95.2%,经济复苏政策的强劲刺激完全通过投资渠道实现。无论消费、出口如何变动,投资始终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印度三驾马车对GDP的拉动主要是靠消费和投资,净出口往往是负的。在投资和消费中,消费的占比远远高于投资的占比,说明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以消费拉动为特征的。印度投资对GDP拉动较小的原因在于,多年来印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投资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小。

三是从消费构成看,中国国内私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一直都比较低,且继续呈下降趋势。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末的50%下降到2008年的35%,创下历史最低纪录。说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过分依赖投资的倾向非常明显,而私人消费的拉动作用却十分有限。印度的消费支出中,私人消费远远超过政府消费,说明印度的民间消费活力很足。相比中国,印度居民的消费支出所占GDP的比重要高出很多,也高于任何其他亚洲国家,几乎达到与发达国家相近的水平。除印度之外的其他主要亚洲国家,大多是依靠储蓄转化为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而印度则是依靠居民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的。

四是从主导产业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35%以上,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不仅塑造了“中国制造”的著名品牌,也使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誉。印度制造业的表现非常弱势,其占GDP的比重最近五六年来一直在15%左右徘徊。印度在没有发生基础广泛的制造业革命的情况下,主要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其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外包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印度在全球赢得的是“世界办公室”的称誉。

五是从外向型经济看,特别是从FDI与外贸依存度的视角看,在投资方面,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工业资本,FDI数额很高。中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外资、外贸规模占整个经济比重不高。即使是在外资较为集中的信息技术领域,按照企业的出口值排名,前十名的也多是印度本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印度也是一个次要角色,每年都出现贸易逆差。

二、两条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差异的原因

一是印度很好地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机遇。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适逢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转移浪潮兴起。世界主要经济体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商务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限制,制造业发展出现严重危机,需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正当此时,中国宣布对外开放,中国的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市场容量、极低的商务成本、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开采等方面的容忍,加之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使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印度是到1991年才实行经济改革的,此时制造业转移浪潮已过,但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印度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应用新技术提高了行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国外市场需求——即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所以,印度更为重视的是服务业。可以说,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印度IT产业并不主要是由印度民族经济自主推动,而更多的是由国际资本,特别是由资本中心国家的经济需求拉动所致的。

二是印度的发展受到其基础设施落后的国情限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电力、交通、通信等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远远好于印度,许多领域中国的基础设施都是居于世界前列的,所以比印度更适合发展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的制造业。

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印度发展制造业的瓶颈,并成为对工业发展起极大阻碍作用的拦路虎。但是由于信息服务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低,对能源、原材料消耗也少,这使得印度可以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用信息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以求经济发展在满足低能耗、低材耗、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有更大的产出。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印度在基础设施上的落后是看得见的“硬伤”,这个硬伤可以得到弥补,而中国在制度与技术等“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是深层次的,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印度的发展潜力要大于中国。对于学者普遍所持的这样一种看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华民教授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面临双重制约:既有软性制约,如制度和技术;又有硬性制约,如基础设施等,但问题是,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制约因素中,基础设施是刚性的,也不可能从外部世界获得,但技术是可以引进的,制度是可以借鉴的,它们都可以借助于由“干中学”而产生的学习效应来加以改进或改革。这正是软性制约因素要比印度更多的中国为何会比印度发展得更快的原因所在。事实上,我们细细分析,印度除了在软件基础设施的某些重要方面领先中国,比如产权保障、金融市场、私有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外,在软件基础设施的其他方面的优势,印度也有其短腿。比如,在税收和劳动力雇佣管理等方面,中国事实上就领先于印度。因此,我们既不能认为印度在制度层面上都优于中国,也不能认为软性约束就一定比硬性约束更糟糕。

三是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技能较低,而高素质人力资源充足。中国9年制义务教育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制造业工人,让拥有3亿多文盲的印度望而却步。所以从劳动力素质来看,中国比印度更有利于发展制造业。但是,印度在精英人才上较之中国占有优势。印度奉行“精英教育”,在文盲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却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能培养出一大批通晓英语的国际化管理和技术人才,完全能够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产业服务业。此外,印度有非常强大和强硬的工会组织,加上过于严厉和苛刻的《劳工法》与公司管理规则等,使得许多公司根本不可能解雇工人,也无法及时进行资产重组或购并,最终只能走向破产,这对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3倍,但可耕地面积仅为印度的70%。印度充足的土地资源可以更多地吸附农村劳动力,使得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迫切程度远远没有中国来得严峻。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生存机会和劳动机会,只能向城市转移,而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

四是印度政府更倾向于让市场主导经济运行。相比印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模式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的。中国在经济起飞之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力量比较弱小,政府很强大,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开始之初离不开政府的指导。这种国情使然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得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在企业实力较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依靠对外资开放的政策提升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是印度社会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仿效的。

印度的私有化和市场化程度要高于中国和大部分亚洲国家,印度在经济起飞之前就已经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阻碍经济起飞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过多的政府管制,所以只要放松政府管制,印度的那些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不需要政府的帮助便可展翅飞翔,其潜在的市场力量就会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就会迅速走上高速增长的道路。事实上,印度通向市场化的道路本身,就是一个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真实写照。

三、两种经济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比较和评价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孰优孰劣,主要看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本国的国情。中国和印度都有不同的机会促使本国企业和整个国家经济实现繁荣发展,关键看各自是否抓住了这种机遇,发展自己。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模式主要通过高储蓄、高投资(包括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高出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大的制造业推动工业化进程,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而印度发展模式的特征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解决投资来源,通过扩大内需和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加本国国民收入,它走的是一条扩大内需和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道路。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本国经济抗击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强。

深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真正决定中印两国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因素,关键还在于传统制度能否对现代化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及两国经济能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今后进一步的发展都面临着各自的瓶颈与制约。从中国的发展瓶颈来看,主要是不健全、不规范的金融体制以及市场潜规则,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及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腐败、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等等;从印度的发展瓶颈来看,主要是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与种姓制度、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脆弱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制造业的不发达,数量巨大的文盲和贫困人口,等等。这些瓶颈主要是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和印度谁先突破了这些瓶颈,谁就赢得了将来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 高 巍]

F113

A

1009-6981(2012)03-0084-03

2012-02-26

沈开艳,女,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印度经济等。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制造业印度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印度式拆迁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