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2012-08-15 00:47李巧兰孙文莲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应用型学科

李巧兰 孙文莲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怎样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中文专业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怎样体现中文专业的应用性,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般认为“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其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1]。这种人才一般应具有如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知识体系的多学科性或跨学科性,能力的多向性,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能在本学科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内多方位地开展工作,有较强的适应、理解能力,有一定探索和创新精神,具有“一专多能,一能多用”的复合型特点;二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他们是身体、智力、道德和谐发展以及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中文专业,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这种具有多科性、多向性的应用型中文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人才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人才资源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阶段,传统的“中国制造”式生产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中国创造”生产方式转变,人才需求也处在快速转型时期。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表面上看是物质要素和结构的提升,其实质则是人才质量和结构的优化。经济转型期,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就是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社会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已从偏重人才的专业性向偏重人才的适应性及实际工作能力转移。这就使得多向性、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河北省某一课题组曾于1998年和2000年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两次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越来越需要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关于生产企业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类型问题,清华大学有关人员曾对一些生产企业进行过人才需求类型问题调查。调查结果是:明确需求人才为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占66.2%,需求创新型开拓人才的企业占13.7%,既需要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占9.8%[2]。这两组调查数据都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目前,我们许多高校的中文专业方向及课程的开设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机器大工业时代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难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创新型中文人才的要求。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知识的传播及应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而高素质的多向性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多向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的问题。这类人才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既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又有相关相近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拓宽转化的可能性。总之,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价值

著名人才学专家叶仲恺先生认为,人才价值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人才社会价值和人才自我价值。人才社会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才个体对一定的社会主体的发展需要的满足。

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的培养,它既是获得多种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一)实现多岗位就业目标的有效途径

高校扩招使得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冲击下,中文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趋于白热化。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残酷现实。同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急需大批人才,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用于人才培养。这充分说明就业难,其实并不是人才过剩,实质上是人才专业结构和人才的素质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日益显示出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实用性。学科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3]。简单地将中文专业改成各种相近的新专业,实际上是放弃中文的精髓,将中文教育简化为职业训练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需要做的应该是下功夫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全面进行中文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中文教育回归到造就具有较宽的社会适应面、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的教育模式上来。由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向能力与理论相结合的多向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中文专业要适应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一种现实处境,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要顺应时代要求,发挥综合性多学科优势,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措施为知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4],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中文就业形势,深化、拓宽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培养只适用于某一行业或岗位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适用面广的多向性、应用型人才,就成了我们培养人才的唯一选择。

总体来看,中文专业设置应“以宽为主,宽窄并存”,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体系中,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实现多岗位的就业,最大程度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

(二)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校庆讲话时指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在不断满足社会各种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正是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基本定位的多向性。

教育是通过人才培养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以各种人才产品来满足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人才观念也正在发生转变,正在趋向于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价值观,教育的模式也必须随之转变。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人才观的转变,而且要起到促进人才的价值重构的作用,培养出各种各样各层次的人才,使人才的价值结构多样化、多层次化,为人才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中文专业,我们构想的“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就是要建立起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再到实际应用能力训练,增强实际岗位角色性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我们中文学科适应社会变化、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大限度发挥中文人才的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三、多向性、应用型中文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有利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有着丰富广博的知识,但绝不是现有知识的奴隶;这样的人才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但绝不是操作的简单重复和熟练。一句话,这样的人才是富有头脑,善于思想,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未来型人才。”[5]我国的高等教育急需加强教育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挑战。传统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妨碍了学生知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人才素质和人才标准发生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的时代。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将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人才观。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知识含量的高素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大学不能仅仅被当作训练技能的场所,它更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社会团体。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备适应社会不同需要的能力,也要达到自己多重生活的目的。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质,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高等教育要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能。要把学生的学习空间由过去狭窄的中文专业扩大到建立在学科群体基础上的大文科,并努力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因此,在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该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多样化设计,使学生能够找到相适应的培养渠道,以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这同样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由专门人才的培养转向多向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优势,尊重学生的潜能差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进而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

[1] 陈新民.完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1).

[2] 杨志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基本定位的战略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

[3] 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4] 刘畅.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

[5] 徐珊玲.培养创新才能构建未来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4,(16).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超学科”来啦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