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文 江 艳
(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列宁对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寄予了厚望。他认为青年要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的重任就必须努力学习,除了要求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还要求广大青年认真学习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资本主义文化。列宁针对俄国的实际状况深刻地阐述了青年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文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重要关系。这一重要思想对我国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明确地提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1]281。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社会制度,建立有助于保持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主要任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培养出来的无产阶级就能完成的。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治制度和相应的政治工具之后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1]281。此时,劳动者不再是资产阶级的奴隶和附庸,他们已经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也正是如此,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走的必将是一条生机无限却又坎坷不平的道路,需要全体劳动人民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就只有靠在新条件下,在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已不存在的情况下参加工作的一代人去担负”[1]281,并断言如果“不吸收全体工农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1]288,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青年作为共产主义建设的主要担负者的重要使命对青年提出了相当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但培养大量优秀青年人才,对当时文化水平极为落后的苏俄而言,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20世纪以前,俄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根据1897年俄国第一次人口调查材料,9~14岁的居民中,识字的只占28%,妇女识字的只占16%。五分之四的少年儿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全国中学生不满25万人……”[2]194落后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多民族的俄国发展的相当不均衡,“俄国境内有71个民族,其中48个没有文字,吉尔吉斯人识字的只占0.6%,塔吉克人识字的只占0.5%”[2]194。20世纪初,俄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极其缓慢,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更加突出。1913年,列宁根据1911年官方出版的《俄罗斯年鉴》中的数据愤慨地指出,俄国的教育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落后和野蛮的地步”,俄国的识字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21%,广大人民群众被活生生地剥夺了受国民教育的权利。针对当时俄国的教育现状,列宁痛心疾首地指出,“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光明、求取知识的权利的野蛮国家,在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再也没有第二个。”[3]62-64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又经历了三年内战,教育事业发展又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据1920年俄国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每1000名男子中,识字者只有409人;每1000名妇女中,识字者只有244人。平均每千人中只有319人识字,即识字者不到人口的三分之一,文盲者占人口的绝大多数。”[4]内战结束后,随着政权工作重心的转移,列宁越来越认识到民众落后的文化素质对国家建设严重制约。因此,列宁提出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使青年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的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在当时条件下,提升青年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批判地学习现成的资本主义文化。
旧学校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1]283,这种“死读书的学校,实行强迫纪律的学校,死记硬背的学校”[1]284的教育使大量的、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占满了青年的大脑,使青年不断“蜕变”为资产阶级的奴隶,这也导致人们对旧学校的憎恨与仇视。然而在批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时候不能采取简单的全盘否定的做法。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5]120这种“全部财富”自然是囊括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马克思在晚年还针对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做了深刻的探索,并谈到了俄国的发展与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俄国“目前处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俄国要想“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6]765,“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6]340,就必须在“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的同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6]340。列宁继承了马克思这一重要思想,他指出,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果实,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就必须重视和学习并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掌握共产主义赖以产生的知识基础,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把握住共产主义理论的精髓。他强调,“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7]6因此,列宁认为青年应当孜孜不倦地学习以往社会包括曾经直接剥削和压迫过俄国人民的资产阶级所创造的文化知识。另外,针对当时饱尝战争摧残的积贫积弱的俄国现实,列宁也强调俄国的建设也只有依靠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知识、机关和组织才能进行。所以,列宁反复强调,“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别的社会主义。”[8]252
刚刚从战争阴霾中脱身出来的苏维埃人民对资本主义及其文化极为仇视,出现了抵制资本主义文化的一边倒的情况。列宁非常同情人民对压迫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仇视情绪,但是他也非常清楚,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是建立在单纯的情感世界里,而是必须立足实际,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列宁一方面对旧学校的死读书、读死书、强迫纪律的做法深痛恶绝,另一方面也严厉地告诫青年不能片面地非难旧学校、旧文化,对不学习人类文化知识,只是简单地背诵共产主义的结论和口号便自以为是掌握了共产主义理论、俨然是共产主义者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列宁坚决地批评那种“不向资本主义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把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称为“中非洲居民的心理”[8]252。要摆脱这种狭隘的情感,就要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的优秀成分,为我所用。
列宁反对资本主义旧社会、旧学校盛行的违反大多数人的意志的强迫纪律,提倡青年培养自己的自觉纪律意志;反对死记硬背,提倡了解基本事实以发展和增进思考力;反对读死书,提倡青年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反对不思考不加消化地学习方式,认为这样学习的结果只能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1]285,提倡青年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知识,进而丰富自己的头脑;反对不求甚解浮躁浮夸的学习态度,提倡刻苦认真、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并强调没有“一番极认真、极艰苦而巨大的功夫”,没有“任何扎实的知识,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1]286。因此,列宁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1]285。所以,列宁认为客观公正地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文化是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必经之路。
列宁既坚决反对全面否定资本主义文化的做法,也反对不问良莠的“拿来主义”,他认为青年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批判继承起人类文化遗产。他认为青年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确立起不同于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将来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一代人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了”,必须“把青年的训练、组织和培养这一事业加以根本改造”[1]282。他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1]282这种静态化、凝固化的教育内容和静止化、机械化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教会青年真实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而会把青年引入虚伪、险恶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学习不能沿着资本主义旧社会的老办法,要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列宁提出了一个批判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的基本标准,即以“共产主义的需要”为标准。凡是有益于共产主义建设的文化知识,我们都应当认真的学习、消化,对这些文化按照共产主义的要求进行改造,并应用到共产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去;反之则要坚决抵制。所以,列宁告诉青年要善于从旧社会、旧学校中区分出坏的东西和有益的东西,将其糟粕的东西剔除、废止、摧毁掉,将其有益于共产主义建设所必需的东西挑选出来加以继承。因此,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实现的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9]237所以,共产主义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人类知识的扬弃过程。
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列宁教导青年要向马克思学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就是因为“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1]P284。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交融化的复杂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学习列宁关于青年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青年养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态度,正确处理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形态,其基本特征分别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大社会形态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其“物的依赖”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物质的追求。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作为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权利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向“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转变,使人类的生产能力从“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0]104的困境中走出来。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第三大社会形态的重要物质基础。因为“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10]104。因此,利用资本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历史发展逻辑的要求。
资本主义文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在资本主义的私有体制下,资本家对物质产生了永无止境的追求欲望,甚至不惜任何代价采取任何措施来加大对自然的无情剥夺,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以攫取巨额利润,人类的基本道德诉求在赤裸裸的金钱社会里逐渐沦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完全异化成为了物质利益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拜物教充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毛孔与血管。资本主义文化实质体现的是对物质的无限制追求、对自然的掠夺、对人类的盘剥,它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渗透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资本主义文化的进步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我们要坚决地反对和抵制。而对于其非本质的部分,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组织理念和管理方式、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现代的医学知识和世界性的文学遗产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并经过批判、扬弃而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因素。所以,认清资本主义文化的实质,辩证地、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文化,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
有人认为,当前我国的青年主体——“80后”、“90后”、“00后”这三类青年的社会表现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尤其是“90后”、“00后”,被许多人指责为“垮掉的一代”。当然,这种说法有些言辞过激,甚至言过其实,但也确实反映出当代青年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出生在优越条件下的这些新生代,许多人社会化程度低、适应能力差、政治觉悟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参差不齐。如果在西方文化强力的冲击下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很容易被利用、被“西化”、被“分化”。所以,笔者认为,在当今国情下青年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吸收与批判并举,更重批判”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为恐慌,肆意渲染“中国威胁论”,并通过各种反华势力、独立分子来干扰、阻挠、破坏中国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其“和平演变”的诡计,并将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博爱、个性解放等虚伪价值观念包裹着各种华丽的外衣,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发出种种愈来愈强大的攻势。其“和平演变”策略的手段愈来愈多、方式愈来愈隐蔽,影响面愈来愈广,防不胜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为那些侵害我国人民利益的毒瘤提供保护伞,如接待达赖的政治访问、为外逃贪官提供便利、允许国内不法分子在其境内开设针对大陆的不健康网站,等等,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资本主义文化的物质性以及渗透在物质性之内的个人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对青年的迷惑性非常强大。因此,在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方面,如果不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尤其是对于分辨能力不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不健全的青年人而言,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为此,在我们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居安思危,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在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青年学会吸收资本主义文化优秀成分,更要引导青年学会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坚持用“吸收与批判并举,更重批判”的基本原则来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青年所必须具备的政治觉悟和文化觉悟,是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必要条件。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主动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指明了我国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也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紧密交融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与资本主义文化发生各种联系。作为在本质上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形态,阶级性与斗争性自是不言而喻。但是针对两种社会制度文化并存的现实,共存性与借鉴性也不可不提。因此,青年如何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反面教材和历史动力,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青年通过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必须做到坚持“两个准则”。
一是青年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的准则。青年不仅要学习列宁批判地对待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的态度,还要学习列宁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标准——以“共产主义的需要”为标准。放到我们当前的环境里,这个标准就是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即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文化;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符合这“五个”标准的人类知识,青年都应该批判吸收,对这些文化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进行改造,并应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去;反之则应予坚决批判和抵制[11]。
二是青年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主创新”的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走的是一条创新的道路,而不是模仿的道路。与列宁时代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之路已经具备各方面的条件。首先,我们现在既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在意识形态领域提供建构性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发展;其次,我们又有经过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积淀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可以传承,为挖掘中华文明的本土创新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最后,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经验启示。因此,青年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借鉴之路的同时,更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
青年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培养青年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视标准,形成自主创新的文化发展模式,是我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培养青年树立强烈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总之,要帮助青年形成社会主义文化观,提高青年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辨别力,在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性,积极反对和抵制西化、分化、分裂意识的影响,主动地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使青年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中华民族21世纪里“有为的一代”,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 朱小敏.列宁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若干原则思想[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 赵文.列宁的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