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2-08-15 00:49赵志丽杨知建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区草业黑麦草

赵志丽,杨知建,肖 静,丛 慧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8)

草地畜牧业将草业作为主体产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步发展畜牧业,并突出草食动物在食物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1],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产出效益,又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对改善我国粮食结构、畜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2-3]。湖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湖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管理粗放、规模小、效益差等[4]缺点。笔者就湖南草地畜牧业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湖南草地畜牧业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湖南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湖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湖南省草地资源概况

湖南省天然草地面积有600万hm2以上,占湖南省土地面积的28.33%,约为湖南耕地面积的1.6倍,占南方草地面积的18%,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有580万hm2,占南方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另外,还有大面积具有开发潜力的农区土地。

湖南省地处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势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光、热、水资源丰富,草地植被类型多种多样,牧草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目前发现的可被利用的天然草种达137科,775种,其中多以禾本科(黑麦草、狼尾草、皇竹草、高丹草等)和豆科(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等)牧草为主,可发展不同类型的牲畜。其存在的缺点是牧草季节分布不均,冬春季节牧草缺乏。

1.2 草地生产力和牧草种植现状

湖南气候适宜,适合牧草的生长,单位面积鲜草产量较大,若经过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草地鲜草产量可提高至4~5倍,达266 kg/hm2,明显大于北方草地产量。多年来,湖南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目前,全省已累计人工种草9万hm2,改良天然草地14.67万hm2。在长期的牧草种植过程中,湖南各地已引进和选育出多个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如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高丹草、皇竹草、紫云英等。另外,随着农区奶业的发展,以玉米为主的青贮饲料在包括长沙在内的多个地区得到一定的推广。同时,湖南省还注重草种基地的建设,努力培育发掘适合湖南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如安化县的白三叶草种基地、华容县和邵阳市的黑麦草草种基地、祁阳县的罗顿豆草种基地以及湘西自治州的皇竹草草种基地等。

1.3 湖南省食草动物现状

长期以来,包括湖南省在内的南方各省农区畜牧业都以猪、鸡等耗粮型畜禽为主。据统计,我国南方地区1983年仅用于猪饲料的大米就达100亿kg[5]。这种人畜共粮的局面势必造成我国粮食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粮型畜牧业的道路。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的饮食结构中,肉类消费中猪肉占了一半以上[6]。就消费的动物蛋白来看,来自食草动物所占比例不到10%,而发达国家达50%以上,如新西兰人均消费的动物蛋白100%由草转化而来,澳大利亚约90%,美国也有73%[7]。食草动物肉质优良、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滋补保健功能。因此,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的养殖对人民的生活、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湖南省在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对牛羊草食动物的养殖,下发了诸如《草食动物发展意见》等文件号召全省种草养畜,发展草地畜牧业。2010年底,湖南省牛存栏435.2万头,牛肉产量16.3万t;羊存栏509.6万只,羊肉产量10.6万t;奶类产量7.8万t。

1.4 科研水平及发展现状

湖南省近年来一直注重科学研究在草地畜牧业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探索出了草田轮作和全牧草种植方式。草田轮作方式中利用较好的是“水稻—黑麦草”和“水稻—三叶草”的草田轮作方式,其中对“水稻——黑麦草”轮作方式进行研究表明,该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增加家畜饲草产量,还能使水田理化性状得到改善,使早稻和晚稻的平均增产幅度达10%[8-10]。全牧草种植方式中利用较好的是于春夏秋季在稻田或丘陵旱土上种植玉米、矮象草或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冬天套种黑麦草的全牧草种植方式,此方式在湖南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另外,李雄[11]研究得到的“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红薯/泰德黑麦草”的栽培模式,鲜草总产量为339 196.7 kg/hm2、纯收益为36 346.84元/hm2,经济效益显著,在长沙农区得到种植验证。

在品种改良方面,湖南省科研人员一方面对本地优质畜禽资源进行提纯复壮,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并采用人工受精、冷配技术和先进孵化技术[12],促进畜禽品种的改良。在牧草品种改良方面,多年来引进各地优质牧草试种,筛选出适合湖南种植的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黑麦草、白三叶、紫云英等优质牧草,并力求从当地野生草种中筛选驯化出更适合湖南种植的当地优质牧草品种。

在草地改良方面,确定了“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组合,并在南山牧场等天然牧场得到广泛采用。该混播组合不仅适用于天然草地的改良还适用于农区低地丘陵区牧草的混播,增产显著,解决了牧草冬春季节不足的问题,有效地起到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作用。

1.5 相关扶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依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探索发展湖南草地畜牧业的可行之路,在发展探索中制定适合湖南省各地的相关政策法规。如200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全省《养殖业发展规划》、《草食动物发展意见》,2003年湘政办发《关于扶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意见》等文件,将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2007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连续下发了多个促进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性文件,在加强领导、扶持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推动规模养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全省人民的肉类需求。

2 发展湖南草地畜牧业面临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受长期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有草先开荒、开荒就种地、种地为打粮”、“以粮为纲”等思想[13]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很多人难以接受用农田来种草的思想,即便要种草,也是选择一些不适合粮食生产的低等、劣质的田地、山坡种植,而这样势必造成牧草产量低、品质差,对牲畜产量品质也势必造成影响。

各地政府部门一直比较重视猪、鸡等食粮畜禽的养殖,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发展相关产业,而对牛、羊、兔等食草家畜的重视不足,对草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一些比较好的草粮轮作模式在很多地方得不到应有的宣传和普及,草田农业未能真正列入农区农业发展规划中,造成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

2.2 当家牧草品种单一

湖南省目前种植较多的几个牧草品种大多是引自省外或国外,而经当地野生草选育出来的适合湖南自然条件、抗性强、品质优的当家牧草品种几乎没有。虽然一些牧草品种(如:黑麦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等)在湖南得到了较广泛引用,且表现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黑麦草不能越夏,桂牧一号品质欠佳等。除此之外,很多牧草栽培者长期种植同一牧草品种,造成土壤肥力缺失,草产量下降,病虫害严重等现象,如湖南部分渔场多年来一直使用苏丹草这一个草种,导致该草种在这些地区退化已经相当严重,病虫害较多、产量低[11]。

2.3 产业化思路尚未成形

目前,湖南省大多数低地丘陵农区种草养畜多以家庭饲养为主,自给自足。一些地区虽然有很好的牧草资源,但是多处于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形成草产业的基础条件欠缺。而湖南省内的青贮饲草公司发展比较薄弱,青贮饲草技术未得到普及应用,青干草加工受到一定限制。

湖南省是传统的养猪大省,对猪的生产加工比较重视,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但是对于起步较晚的食草动物而言,产业化还只是刚刚起步,而且在很多地方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盲目引进各种家畜品种但大多质量不佳。农民缺少必要的技术,畜牧部门技术力量不足,省内有关草食动物加工的企业缺乏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草食动物生产的发展。

2.4 草地权属不清,执法力度不严

湖南省草地资源丰富,有大面积的草山草坡,一些较早开发的草地大多已经权属分明,而一些较晚开发的草山草坡的权属问题还不明朗,乱垦乱占现象严重。而现行权属制度依然存在着产权虚置、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缺损和保护不力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公地悲剧”式的草原环境恶化现象[14]。对已承包到户的草地,各地草地监督缺乏,不能正确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草地。

2.5 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湖南草地畜牧业支持保障体系难以适应草地畜牧业的需要,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2003年新修订的《草原法》对南方地区的草原管理可操作性较差[15],而地方还没出台配套的法规,执法机构结构体系不健全。每年国家和湖南省设立的相应草业发展基金少,投入少,草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基础设施修建与维修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2.6 草业科研人员人才缺乏

湖南草业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唯一一所农业高校2004年才开始招收草业专业的学生。近几年虽然培育出大量的草业人才,但是真正从事草业科研工作的人员并不多。另外,湖南各地畜牧水产局等相关机构和一些草业公司从事草业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很少,学术交流不足。

3 湖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

3.1 发挥政府在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3.1.1 大力宣传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观念 各级政府部门、畜牧水产部门应转变观念,树立立草为业,粮、草、畜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16]。调整畜牧业结构,大力推进食草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并向当地农民大力宣传草地畜牧业的观念、技术和出路,使农民转变观念,认识到草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认识到食草动物的安全营养、经济效益,认识到草地畜牧业的安全性、环保性、重要性。

3.1.2 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体系 除了国家要逐步改善健全法制法规体系外,省级和地方各级政府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同时,制定相应的适合本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条例,确定草地权属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发展,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1.3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修建和改善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湖南省有充足的劳动力、优越的自然资源,可以同国外或者省外其他大型公司开展合作,引进资本的同时,开展“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17],让农民学会相应技术,提高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另外,还可以吸引城镇资本,鼓励城镇居民和农户联手发展草食动物养殖[1]。

3.2 提高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尽快在湖南省建立起草地调查、统计和监测制度,及时了解湖南省草地资源和生态概况,开发省内野生牧草资源,驯化为更适合湖南省的优质牧草资源。并根据调查结果,统筹计划协调,按照有偿、长期、到户的原则[18],将草山草坡承包到户,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畜平衡制度,提高农民恢复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选育省内牧草资源的同时,大力引进省外尤其是国外的优质牧草资源,使湖南省的牧草资源更加多样化、优质化。在农区加大对冬闲田的利用,大力推广草田轮作、全牧草轮作等种植模式,对“一年生黑麦草/三叶草+水稻”、“玉米/矮象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黑麦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红薯/泰德黑麦草”等几种比较成熟的高产轮作模式大力推广应用,并在实践生产中研发其他更优组合。大力发展混播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幅提高草地综合生产能力。

3.3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部门合作

充分了解地区内的草地畜牧业现状,对发展草地畜牧业过程当中出现的饲料资源贫乏、草地资源“三化”现象、发展畜牧业带来的污染现象、畜产品安全等问题加大科研力度,对于草种和畜禽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选育、青贮饲料的加工技术等问题,给予经费支持[1]。

各科研机构应重视对项目区内加工、流通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技术上,草学、畜牧学、农学交叉部分要加强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在生产管理上,农业部门与畜牧养殖部门要紧密合作,协调部门利益关系,对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种草—畜牧与养殖业—加工—销售”一体化,扬长避短,强化优势,使湖南省草地畜牧业迈上“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台阶。

3.4 因地制宜建设核心生产基地

根据湖南省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绿色生态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典型。一方面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加强对草地畜牧业组织方式、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饲草生产、畜牧养殖、加工业等为一体的有机绿色生态农牧基地[3]。另一方面,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科研机构+公司+基地+农户”[19]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和扶持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和特性的龙头企业[20-21],大力发展“定单畜牧业”[22]。建立成熟的样板模式后,就可以在湖南省其他地区进行宣传和推广,把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建设成为具有湖南特色的绿色高效产业。

4 小结

湖南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是湖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湖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湖南草资源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发展草地畜牧业,是解决地区贫困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草食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单纯的天然草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成为必然。在湖南开展种草养畜,发展草地畜牧业,使草地畜牧业向着规模化、效益化、现代化方向[23]发展,可以调整湖南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湖南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发展。

[1]唐智松,杨春华,陈灵鸷,等.浅谈四川省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任继周,林慧龙.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J].草业学报,2009,18(5):1-9.

[3]王欣国,刘照辉.草地农业系统概论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69-171.

[4]杨 武,曹玉凤,李运起,等.国内外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草食动物,2011,31(1):65-68.

[5]何忠曲,郇恒福,何华玄,等.我国南方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09,33(3):83-86.

[6]王亚杰,卢星辰,曹妹慧,等.从健康、低碳角度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1):29-32.

[7]常治州,辛红霞.发展食草畜禽养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J].江苏农业科学,2001,(5):1-3.

[8]杨中艺.“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IV.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6,5(2):38-42.

[9]甘德欣,黄 璜.浅析湖南“稻-草”轮作制的发展前景[J].耕作与栽培,2002,(4):15-17.

[10]黎国喜,李厚金,杨中艺,等.“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V.意大利黑麦草根茬腐解物中存在促水稻生长活性物质的证据[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4):88-92.

[11]李 雄,李科云.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J].湖南畜牧兽医,2007,(4):32-34.

[12]白 冰,文亦蒂.南方草地可持续发展与思考 [J].四川草原,2005,(2):49-51.

[13]刘加文.我国农区草业发展再思考[J].草地学报,2009,17(3):270-273.

[14]周红格.论草原权属制度的保护性完善与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101-104.

[15]谢俊龙.南方草业发展与草地保护的思路和对策[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6]张吉鹍,谢金防,黄光明,等.立草为业发展草食家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82-85.

[17]邓 蓉,阎 晓,孙伯川.我国草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业展望,2010,(7):36-38.

[18]李西林.家庭承包经营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农业经济,2007,(5):34-36.

[19]易显凤,赖志强,梁永良,等.岩溶山区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之我见[J].广西畜牧兽医,2005,21(4):157-160.

[20]邓仁根,吴罗发,戴天放.江西草地资源现状及草产业发展现状[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2):19-20.

[21]罗尊长,叶桃林,徐明岗,等.中国南方农区畜牧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01-406.

[22]陈继慧,孙 冰.浅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6):48-49.

[23]王 俊.盘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及建议[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2):42-43.

猜你喜欢
农区草业黑麦草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青海草业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黑麦草的种植、青贮及应用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2015年6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