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9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目标

胡 锦

(张家口市城建开发总公司,河北 张家口075000)

在中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1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聚集引起有机生态系统的改变

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放物又不能及其它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城镇饮水困难等,就是这一环境问题因素的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的结果,也会形成生态问题.

(2)工业文明引起的环境问题

在城镇化初,产业结构基本上是农业为主,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基本上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在这些第二产业多半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比如造纸厂、造素厂等.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就会产生三废排放,当这些排放物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

(3)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排出的粪便污染,农药使用造成的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折纯约每公顷375公斤(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公斤).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中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杂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据美国有关资料计,磷肥中约含有2%的氪化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积,含氟量超过10 ppm,人和动物易患氟斑牙或骨骼氟中毒.磷肥中镉的含量通常都比较高,肥料中的镉进入土壤后,很容易被植物吸收,而镉对人体健康又极为有害.

(4)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不健全引起的环境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达1.5亿t,人均垃圾产生量在1.0 kg/d左右.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产生量统计数据较为匮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严重短缺.一是基本没有专用收集车辆工具二是面源污染还未有效控制.二是农村垃圾大部分都不能得到无害化处理,仍然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三是没有健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城乡联动、城乡一体的卫生管理,环卫作业体系还未建立,乡镇环卫管理队伍力量非常薄弱.四是由于在农村人口集聚化的过程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生活垃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随处可见.

2 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环境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环境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2)制定城镇环境工程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然而,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往往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

(4)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要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5)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持续发展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6)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3 结束语

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已经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每个公民都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付诸实践,更好地去保护环境,造福后人!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董秈生,城镇化建设与农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4):42~44

[3]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5):12

[4]陈耀帮,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5]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6)

[6]苏杨,应重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4.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目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