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哈利·波特》的成长主题

2012-08-15 00:53:48
关键词:哈利·波特罗琳哈利

崔 妍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了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它讲述了小男孩哈利·波特投师学艺、完善自我、战胜邪恶的成长故事;伴随着它们的不断问世,同名系列电影应运而生,它们共同促成了《哈利·波特》的极大成功。与此同时,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历程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他们开始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成长小说。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哈利·波特》有着突出的成长主题。

一、成长小说内涵及英国成长小说特征

“成长小说”概念起源于德国,与之对应的德语词汇是“Bildungsroman”或“Entwicklungsroman”。作为一种小说形式,它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小说文类,富有浓厚的德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关于其定义,《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涉及的是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是“关于一个笨孩子离开家到社会上寻求冒险,经过一番苦难终于获得智慧的传说故事”。笔者认为维基百科对成长小说所作的定义最贴近成长小说的内涵:“成长小说,是一种描绘和探索主人公通常从幼年时代到有成熟表征出现这一阶段里在精神、道德、心理或社会上的演变和发展状况的小说”。

英国几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了经典的成长小说:18世纪出现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理查逊的《帕梅拉》,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19世纪出现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苔丝》和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等;到20世纪,出现了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和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等经典作品。

作为一种小说类型,成长小说除了具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具有旅程模式特征,主要体现在早期作品中。具体说,它注重以事记人、以事叙人,侧重于讲述主人公在旅程、冒险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非凡见闻,而关乎人物内心及家庭的描述极少;结尾往往以喜剧形式收场,如《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特征还体现在成长小说三段式的创作结构中,即主人公“青少年时代——漫游时代——师傅时代”,这样的模式在英国成长小说中非常普遍,其“漫游时代”承接两个时间点,在旅程和漫游中不断实现主人公的成长。

二是具有自传性特征。早期英国成长小说注重创作的真实性,作品习惯于讲述主人公由少年到青年甚至中老年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主人公往往在经历与思想上同作者本人接近甚而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小说所讲述的故事集中发生在主人公青少年阶段,其成长过程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作者的成长历程,这正是传记特性的体现。

三是具有宣传教育功能。英国历来重视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这一文学传统在小说出现之初就有所体现,早期的小说家都十分重视小说的宣传教化和道德教育功能。成长小说的主人公不平凡的出身和经历以及圆满的人生结局,使其具备了较强的宣传教育功能。也就是说,主人公在其特有的环境中成长、成熟,这样的历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哈利·波特》的道德成长主题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从古至今,道德一直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在小说《哈利·波特》中,主人公的道德成长一直贯穿在他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中。

主人公哈利·波特一岁时,他的父母便惨遭伏地魔杀害,母亲临终的一吻保全了的性命,避开了伏地魔的斩草除根,这救命之吻也开启了哈利·波特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幼年如此遭遇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还在德思礼家的碗柜里度过了漫长的苦难的十年,与他相伴并且能带给他精神安慰的除了对父母的怀念,便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隐身衣。与其说这是哈利·波特经常使用、能在童年时代给他带来一丝欢乐的神器宝贝,倒不如说它是一笔精神财富。这个精神遗产寄托了死去的父母对他的期待和希望,意味着哈利·波特必将要执行为父母报仇雪恨的任务,它引领着哈利·波特走向了为亲人报仇、为民除害的英雄成长之路。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童年因为失去双亲而变得孤苦无依,生活压抑、心理自卑的他,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人”,一个有别于其他小朋友的人,因此,“找寻自我”就成了他道德成长的起步。德思礼家的童年,他与社会是脱节的、格格不入的,他无法实现一个正常孩子道德上的正常成长,注定了他的道德成长也是有别于他人的。当他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之后,哈利·波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他由不正常的生活环境进入了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他有了一定的地位,获得了应有的社会身份,在这里他开始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他的成长变得正常,他的道德成长随之进入了正常的轨道——道德循规期。这一时期,哈利·波特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与众不同的身世让他面临了种种考验,由一个顽童变成了思想渐趋复杂的少年,他除了具有一个英雄少年潜在的良好品德,也曾经狂躁、不安、多虑、多疑,甚至极端抵触长辈的好意、关怀与爱,他将这一切视为他“自由”的束缚,这正符合一个正常人的道德成长规律。

当伏地魔回归和崛起时,哈利·波特已经历了五年多的磨练和教育,开始进入自律期。英雄历来有这样的特点,越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越是能变得坚韧和强大。哈利·波特也不例外,在面对强大的敌人伏地魔时,他内心愈发强大,这个时期,他做出了勇敢的正确的选择,开始了无畏无惧、一往无前的战斗。他凭借非凡的意志力、崇高的道德力量和强大的法力,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仇人、民众的公敌,成了名符其实的少年英雄。

可以说,三段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应了哈利·波特道德成长的不同阶段。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道德成长这一主题贯穿其中,成为了哈利·波特成长的重要主题之一。

三、《哈利·波特》的情感成长主题

幼年的不幸遭遇和艰辛成长,让哈利·波特无法感受来自父母的温情与爱,内心情感的空白让他无比痛楚。直到他进入魔法学校之后,邓布利多对他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亲情上的空白。温和、充满爱心的邓布利多,在哈利·波特学习、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无私的关爱,即便在面对哈利·波特的无理取闹和逆反言行时,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依然能给予宽容和耐心的引导,哈利·波特也是从邓布利多这种大爱中体会并收获了如父爱般的亲情。小天狼星,一位了不起的教父,对哈利·波特的关怀十分细致,时时处处为哈利·波特着想,条件允许时与他通信,甚至会冒着被发现的危险送哈利·波特去车站;因此,当他倒下离开哈利·波特时,难过和绝望占据了哈利·波特的整个内心世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位少年失去的是一位难得的亲人和一份难得的亲情。

友谊是小说《哈利·波特》表达的一个重要情感,里面好多人都把友谊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凭借着跨越种族、超越年龄的友谊,哈利·波特和所有正义的人始终团结在一起并最终战胜强大的伏地魔。小说第六部末尾,赫敏说:“哈利,你需要我们”。魔法学校里的哈利·波特,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用自己的善良、真诚打动了身边的伙伴,结下了几位生死之交,彼此间建立纯真、伟大、不同寻常的友谊。赫敏与哈利·波特建立了最为纯真的友谊,赫敏成为哈利·波特身边足智多谋、充满智慧的军师和强有力的后盾,他们几经生死、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他们的友谊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更加纯洁真挚。罗恩与哈利·波特建立了最伟大的友谊,尽管罗恩魔法水平一般,但为了帮助哈利·波特练习咒语,他甘愿一次次被击倒在地;虽然平时畏缩不前,但在棋社为了哈利·波特的安危敢搭上自己的性命;为了将哈利·波特从姨妈家救出,他偷走了他父亲的飞车而遭到了他母亲在同学面前对他的破口大骂……因此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牢不可破的。

与大多数成长中的少年一样,哈利·波特在认识到男女有别之后,开始尝到了恋爱的滋味。罗恩的妹妹金妮与哈利·波特的爱情是小说中少年一代美好的爱情回忆,他们同为魁地奇球队主力队员,两人从儿时相遇到长大后重逢,从金妮对哈利·波特崇拜和决心追随到两人彼此倾心关爱,从确立恋情到每次见面都会加深彼此感情,从两人互表真心到哈利·波特害怕金妮被伏地魔加害而提出与之分手……这一系列经历,让每个人看到他们之间爱情的美好、纯洁和伟大,同时也为他们恋爱路上的种种波折而揪心不已。

亲情、友情和爱情共同构成了哈利·波特的情感成长,应该说,哈利·波特的情感成长是比较完整的。

四、《哈利·波特》的生存技能成长主题

哈利·波特的生存技能一方面来源于他的遗传天赋。作为魔法师的儿子,哈利·波特的魔法天赋是神奇的,当他第一次学骑扫帚时,一声“up”就让扫帚起飞。另一方面来源于他在魔法学校的学习。刚入校,哈利·波特的魔法能力很一般,咒语方面还不如赫敏,但在罗恩、赫敏、邓布利多等许多人的帮助下,在磨砺与实践中,他的魔法能力不断进步,如他的黑魔法防御术。第三方面则来自于伏地魔,从第七部斯内普的记忆可以看出,伏地魔确实在留疤痕印记时将一部分魔法力量传给了哈利·波特,所以他们都拥有与蛇对话的能力。

在哈利·波特生存技能成长过程中,除了魔法能力的与日俱增,我们还能看到他的勇敢、智慧、自信,这些也是哈利·波特生存技能成长的关键。

在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第一次交战中,他完全凭借着一股勇气前行。面对令人闻风丧胆的伏地魔,哈利·波特没有退缩。关键时刻,他凭借十足的勇敢和魔法石,战胜了伏地魔。这次的获胜,哈利·波特依靠的并不是魔法,因为他的魔法力远不如伏地魔,他依靠的是自己的勇敢、无畏。勇敢,成为了哈利·波特技能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与蛇怪的较量中,哈利·波特先是找出了巨蛇秘密的关键,接着找到了密室,发现了恐怖事件的幕后主使,最终意识到日记是敌人的致命关键并剑刺日记而打败敌人……这次战斗中,哈利·波特作出的每一次判断与决定都充满了智慧,智慧又成为哈利·波特技能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哈利可以凭借自己超强的分析能力,把看上去没有联系的事物看成整体并推断出他们的联系,这充分地展现了他智慧的力量。

在激战摄魂怪的过程中,哈利·波特战斗到精疲力竭,眼看要被吸走元气时,天空的人影拯救了他;后来,哈利·波特明白了那个人影就是他自己,一个强大的自己。在这次战斗中,哈利·波特变得自信了,这又成为了哈利·波特生存技能成长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麻瓜世界还是魔法世界,自信都是人们前行的通行证。与马尔福天生的自信——优越的家庭条件、纯正的血统、高贵的身份——不同,哈利的自信是后天培养的,这种自信反而更加具有持久力。

[1]J.K.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M].马爱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J.K.罗琳.哈利·波特与密室[M].马爱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J.K.罗琳.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M].郑须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J,K.罗琳.哈利·波特与火焰杯[M].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J.K.罗琳.哈利·波特与凤凰社[M].马爱农,马爱新,蔡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J.K.罗琳.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潘子峰.哈利波特的成长礼物——解读J.K.罗琳的密码[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曲永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哈利波特》[J].才智,2010(23).

[10]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12]戚翠荣.英雄成长主题下的哈利·波特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10).

[13]战晓微.《哈利·波特》中英雄成长主题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14]芮渝萍.英国成长小说中的成长主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罗琳哈利
寻找93/4站台
好脏的哈利
学生天地(2020年10期)2020-08-25 09:14:44
罗琳和川粉对怼
——吐槽之神快来膜
罗琳 从自杀阴影中走出的哈利·波特
海峡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23
像哈利那样隐身
学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1
《好脏的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