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琼,姚满林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
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
吴 琼,姚满林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
实践;物质感性向度;理论理性向度
实践是个古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在吸取以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范畴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划清了同一切旧哲学的界线。因此,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实践的两个内在向度——物质感性向度与理论理性向度的剖析,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哲学史上,实践是个古老的哲学范畴,对它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古希腊,实践意指“符合理念的行动”即“善行”。亚里士多德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讨论,亚氏将知识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创造的三大类。按照他的理解,实践智慧的对象是可改变的事物,它是关于人类践行的知识,但这种知识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的。从亚氏这些思想看来,他对实践范畴哲学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亚氏的实践仍然指向的是伦理和政治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不容忽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始于苏格拉底的哲学知识论转向,这种转向使得哲学的旨趣偏向于理性。随着哲学的发展,这种“恶习”愈演愈劣,无疑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这一路向上的巨匠。在中世纪由于哲学寄居于神学之中,理性又屈从于信仰,知识论的意图在于获得上帝的知识,实践变成了一种理论证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哲学把被放逐的‘人’重新‘请’了回来,致力于‘此岸与彼岸的和解’,而‘人类理性如何达到真理’则被确定为哲学探讨的主题。”[1]P5这就是近代人类在哲学领域中对理性崇拜的逼真写照。康德认识到了知识论哲学的这种“劣根性”,他则以另一种方式来进行探索,在他看来,实践乃是外在于知识论王国领域的“自由意志”,康德这一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可是这仍是知识论哲学的结论,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已。黑格尔步随费然特“自我”运动之后,把实践看作是“绝对精神”的自身运动。可见,在知识论路向上人类对理性已经雀跃欢呼而执着于崇尚理性的能动性,人类的感性活动受到冷落和贬低。费尔巴哈将这个远离感性对象世界的哲学拉回到现实世界中,赋予实践感性层面足够的意义,但他的实践则是指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显然费尔巴哈不可能真正理解实践范畴。马克思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实践范畴的丰富内涵。
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实践是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贯穿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活动。从整体上看,他的思想演进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博士论文》时期,在这个阶段,马克思的实践观重在理论批判。《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研究自我意识的专著,他通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把自我意识加以高扬,并把它视为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针对鲍威尔把自我意识作为哲学最高原则的做法,马克思主张一方面肯定人的自我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另一方面批判了鲍威尔以黑格尔的方式把自我意识与物质现实世界分离开来。马克思强调精神的自由只有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而精神要变成实践的力量,这就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对世俗现实的否定;其二,对自身的否定,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2]P258精神通过两个方面的否定既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又促进理论自身的解放而化为实践力量。当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谈的实践主要是指哲学的实践即理论批判。
第二阶段是《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仍是基于“自我意识”的原则来强调人的自由,但他开始由理论批判转入政治批判,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因素帮助了苦恼的马克思,他认为“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是它的表现”,[3]P425“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只是颠倒的世界”,[4]P1所以,他主张改造宗教产生的现实基础。在揭示宗教异化之后,马克思指出人的自我异化不是神圣的,而是政治化,他主张把“对天国的批判”转入对“尘世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4]P2马克思明确表达政治批判不但需要理论,而且也需要物质力量,他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4]P9
第三阶段为《手稿》时期,在这个阶段,马克思着重强调了生产实践,即感性活动。在《手稿》中,马克思试图从异化劳动中去寻找产生现实世界种种现象的根源,他认为人的本质乃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市民社会中人的活动却是异化劳动,这种劳动使人丧失自身,使自身成为异己的存在物并受其奴役。但异化劳动作为非现实的对象化,也是人的感性活动,人是可以通过这种活动来对自身进行观照,当然,除此之外,人还可以通过“理论生活”来进行观照。马克思在《手稿》中就指出:“我的普遍意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我的普遍意识的活动――作为一种活动――也是我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5]P84马克思立足于异化劳动的批判,在强调了人的感性活动即生产实践的同时,也强调了人的“理论生活”。
最后一个阶段是《提纲》、《形态》时期,这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系统表述的阶段。异化劳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民社会的异化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异化劳动本身。随着马克思理论探索活动的深入,这一问题很快得到了解答。在《提纲》中,马克思正式把实践作为他的哲学基本范畴加以了系统化,然而,由于《提纲》非常简洁,马克思没有展开说明。后来,马克思在《形态》展开具体的阐释,粗略地归纳起来,马克思表达以下几方面思想:首先,用实践范畴把自己的哲学与旧哲学区别开来,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方面;其次,明确地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最后,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的关系作了探索。
总之,我们从马克思实践观的演进过程以及他对实践范畴的有关论述来看,马克思视野中的实践范畴具有两个内在向度――物质感性向度和理论理性向度,前者指向了改造社会和自然,从而强调了实践的感性内涵;后者指向了改造人的思想观念,而突显了实践的理性内涵,即主观能动性。
长期以来,当我们论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时,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它当作人的物质活动及其结果来理解,因此实践概念仅仅凸现了其物质感性活动向度,成为单向度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原因来加以阐释:其一,我们习惯于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从这个前提出发,德国古典哲学自然地被看成是马克思哲学的唯一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知识论哲学成员,其突出特征是高扬人之理性的能动性,而贬低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此哲学的超越,马克思哲学也就被看成是重视人之感性活动的哲学,当然,理论批判随之也有过而不及的嫌疑,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的合理成分被驱逐了。人们虽然在针对费尔巴哈只专注实践的受动性时,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只是停留于为了说明物质感性向度的层面。其二,在传统的理解中,人们忽视了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性,一般而言,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乃是一个积极扬弃的过程,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相对而言,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更多的是强调实践的理论理性向度,而在《手稿》与《提纲》、《形态》中强调的重点在于实践的物质感性向度。正因为这个向度后来被马克思较多地强调,所以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唯一内涵了,而忽视了其理论理性向度。其三,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他使用的“实践”一词乃是Praxis,而非Practice,Practice所指的仅仅是物质感性向度,而Praxis既包含物质感性向度又包含理论理性向度。然而就两个向度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而非绝对对立的,一方面,人们的感性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脱离理论、思想观念指导的所谓“实践”,只能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就此而言理论理性向度是物质感性向度的前提;另一方面,人们的的物质感性活动及其获得的经验,促使人们不断地修正业已形成的理论、思想观念,质言之,实践的这两个向度乃处于合理的诠释学循环之中。
实践的物质感性向度或者说物质感性活动的实践指向的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上文已经说过,人们长期习惯于把这一向度看成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唯一内涵,纵观马克思实践这一向度,它主要涉及两个内容:一则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则改造人与人的关系。就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5]P105“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P57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具有双重含义,首先人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5]P57人成为了有机的自然;其次自然界指独立于人、外在于人的对象性自然界,而外在于人的自然界是必要的存在物,因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5]P106人作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存在物,要进行生命活动,或者说要参加自然界的生活,就必须依赖于外在于他的自然界,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就是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对象世界中打上自己的烙印,从而使之成为人之本质力量的显现。通过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感性活动,人使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5]P56历史也就成为自然界生成为人的历史,在这个实践中,人们经验的积累和技能不断提高,从而形成生产力要素。就改造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在实践中同自然界相联系的同时,人又与他人发生联系。由于人是“类存在物”,这就决定他不能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相反,人只有在社会中与他人相联系时才能展现人的本质,因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5]P60质言之,在交往实践的感性活动中人与他人形成了人的社会关系,因此,物质感性活动的实践所揭示的是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实践的理论理性向度,或者说理论理性的实践,是指改造人的思想、观念的理论活动,实践的这个向度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在论及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时就指出:“在哲学的实现中有一种关系与世界相对立,从这种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个别的自我意识永远具有一个双仞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2]P259马克思在此意味着哲学的实现中存在着针对自身的批判,这就是哲学的实践,而“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2]P258哲学的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论性实践。哲学一旦从现实中脱离出来,形成其自己的王国就会按它内在固有的规律运动,因此,哲学的发展就是新哲学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与新哲学直接对立的乃是旧思想、旧观念,所以马克思把哲学比喻成在精神王国中驰骋的战士,这足以可见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在《提纲》里,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4]P58对这一段话,人们习惯上只看到实践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一面,而忽视从主观方面来理解实践这一面,甚至有的学者在引用这一段时,把“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一句省略掉,其实,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蕴含着人们必须从主观方面,即主观能动性方面来理解实践范畴这层意思,因为马克思在此主要意图在于揭示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错误,旧唯物主义根本不注重实践的能动性,而他的哲学要根本改变旧唯物主义的这一点。在《提纲》中马克思还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7正如俞吾金先生在《实践诠释学》中所指出的人们对这段话常常误解,以致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对立起来,其实马克思在谈及实践时,包含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双向互动。在我们看来,“解释世界”就是一种理论性的实践,“改变世界”就是感性活动的活动,我们不能把两者尖锐对立起来,否则马克思实践范畴的丰富内涵会被误解,甚至错解。
总之,我们在分析马克思实践范畴中,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即马克思实践范畴在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同时,也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能借实践范畴来实现哲学领域的变革。
统一性论证都不能使人信服。究竟如何看待这两个体系呢?实践范畴的分析向我们表明,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中。再如:在传统哲学系统中,实践被看作是与认识相对立的范畴,同处于认识论系统之中,因此,习惯上,实践与认识的区分是泾渭分明,它被局限于作为认识的起源,发展动力和认识的真理性检验标准来使用,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了,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正确对待两者关系则是把认识视为实践的一个层面来看待,认识是实践应有的内容。
其次,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是一种理论性实践,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文明社会的精神现象,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无意识及其系统化,在本质上它是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很早就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卢卡奇在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就提出,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物化意识是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是资产阶级意识,它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物化世界中,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活动成功,就必须批判这种物化意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因此,这种意识形态批判就是一种实践――理论理性实践;在柯尔施那里,他把意识形态活动当作革命实践来理解;后来阿尔都塞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实践”概念;而哈贝马斯突出了意识形态对人之交往的歪曲和压抑,主张意识形态批判。学术界有许多学者对这种主张持肯定态度,俞吾金先生在《实践诠释学》中就指出,马克思开启了“权力诠释学”和“意识形态诠释学”研究的新方向,按照他的理解,意识形态折射出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他主张马克思哲学应以实践诠释学代替物质诠释学,以意识形态批判代替抽象认识论。毋庸质疑,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学术研究有着借鉴意义。
剖析和厘清实践的两个向度,对我们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有利于我们对传统哲学理论进行反思。理论探索的目的是突显其当代价值,马克思实践范畴的两个向度为我们解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提供了契机。唯物主义主张把物质视为整个世界形而上的基础,在这个体系中,物质感性活动得以充分肯定,实践主观能动性只是以附属补充的身份而得以肯定;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视精神意识为哲学本体,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予以高扬,而物质感性向度却遭受冷落,如果我们承认物质和精神分别指向不同层面而又本质不同,那么这两个体系对世界的
[1] 陈立新.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On the Category of Marx’s Practice
WU Qiong,YAO Man-lin
(School of Jiangxi Committee of C.C.P.Nanchang Jiangxi 330003,China)
practice;the physical dimension;the rational dimension
Practice is an old philosophical category.On the basis of the ol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Marx achieved a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and drew o line with all the old philosophy.Therefore,the category of practice is the core of Marx’s Philosophy,it has the rich contents,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s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practice——the physical dimension and the rational dimension in theory.
A81
A
2095-2708(2012)06-0005-03
20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