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文化与农民道德建设
——以黄山市为例

2012-08-15 00:54章咏秋
关键词:民间文化徽州伦理

章咏秋

(黄山学院思政部,安徽黄山245041)

民间传统文化与农民道德建设
——以黄山市为例

章咏秋

(黄山学院思政部,安徽黄山245041)

民间传统文化;伦理资源;农民道德建设

民间传统文化是构建农民道德素质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黄山市的民间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资源。从结合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入手,探寻了在农民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民间传统文化之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将人类文化传统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个不同层级的组成部分。其中大传统是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少数人的内省的传统;小传统则是生长于村落共同体中的、多数人的传统[1],即民间传统文化。而民间传统文化的诸多事象,从发生、构成以至存在的方式角度看,是混元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承载着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内涵,是传统意义上农民精神文化的基石,反映了人们的伦理追求和价值观等。

如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民的道德建设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于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调动他们习以为常的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道德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可以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黄山市就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生态环境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一方面包含着古徽州地区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底蕴;另一方面,从本质上说,这些民间文化强调和谐共进,这对于农民道德素质的构建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以徽州民间传统文化为视角来探讨其文化内涵极其在构建农民道德素质中的作用,并根据存在问题寻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期对国内其它地区的农民道德建设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传统文化的丰富伦理内涵

传统村落中,处于一定生产和生活关系中的农民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观,知晓面对何人该如何去做,以及为了获得一定的地位和经济利益,应该如何让渡某种权利或争取某种权利,等等。而这一切“规矩”又由村落自发形成的导向作用,乡间老人们的自然权威,以及家法族规的严厉惩罚等不断强化与内化,以至成为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的自觉。

(一)民间传统的家庭伦理

家庭是社会成员伦理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源点。徽州农村民间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观念非常丰富。

1.勤劳节俭,质朴内敛。作为移民社会的徽州不是富庶之地,所以人们以勤俭著称。勤,促使他们极尽人事之运用,富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俭,使他们善于积财。据弘治年间所修的《徽州府志》卷一〈风俗〉称:“黟则民朴而俭,不事商贾,祁门则土隘,俗尚勤俭,男耕女绩,以供衣食,婺源乃文公桑梓之乡,素习诗礼,不尚浮华。”[2],这是徽州生存伦理的真实反映。如今各地农民仍崇尚“细水长流”。主张勤俭持家,认为过日子应该“三日早起当一工”、“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天晴防下雨,下雨防涨水”,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无米再商量”。更不能只顾自己这一代,而应世代持续耕读,源远流长。

另外,徽州人的性格中饱含内敛含蓄的伦理观念。现存的徽州古建筑给人的印象永远是一种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素雅。其外部极少装饰,可是在建筑内部,各式雕刻绘画随处可见。而且,这些装饰大多整体统一于黑白灰层次的内敛单纯色调。不难想见,在商业文化奢靡之风浸染之下,深厚的伦理教化和清新雅逸的乡土志趣,仍然存在于这方寸之地。

2.立祠祭祖、溯流寻源。人之生也,本之为祖,统之为宗,散之为族。可以说,立祠祭祖是从道德意识方面对血缘关系的进一步确认。所以, “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常被徽州人挂在嘴边,妇孺皆知。人们对宗族和礼教有着大量的投入,明清时期徽州祭祀的礼仪盛大,所需的费用也很高。如今,徽州各地农村中仍会不断重修祠堂,平日里勤加祭祀,对祖先磕头祭拜,丝毫不敢不虔诚。这说明历代农民都守护着这个传统。

3.崇文重教、光宗耀祖。徽州人时刻牢记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家训,各个村落或建宏伟的书院,或利用简陋的塾室,延请饱学之士谆谆施教。民间还有“穷不丢猪,富不丢书”、“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的谚语。正是这种治学施教的传统,在徽州这块“辟陋一隅,险阻四塞”的土地上,氤氲了“文风鼎盛”,“十家之村、不废诵读”蔚然景象。

(二)民间传统的社会伦理

农村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邻里之间,村镇之间。在以族群为纽带的徽州传统农耕社会里有完整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1.宽和处世,人际和谐。徽州宗族的规模一般很大,所谓“千丁之族”,“千人祠宇”,这样摆在宗族统治者面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错综复杂,实现与人融洽的人际关系就成为他们处理这些复杂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和追求。如族规宗规中“邻里乡党,贵尚和睦,不可协挟尚气,以启衅端。”[3],休宁宣仁王氏宗族《族规》之姻里当厚条记载:“姻者族之亲,里者族之邻,远则情义相关,近则出户相见。……凡事皆当从厚,通有无,恤患难,一切皆以诚心和气遇之,即人负我,我心不可负人,久之人且感而化矣。”[4]这就造成了邻里族人之间“相亲相爱,亲如一家”的社会风尚。

2.礼尚往来,诚信待人。徽州人崇尚礼尚往来。俗语说,“七碗来,八碗去,少一碗不来去”,“人情大似债,头顶饭锅卖 “,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另外,诚信也是民间文化的精深内涵之一。徽州人恪守这一道德观念,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诚”,主要是诚实不欺,体现在诚意敬业,诚心待人上。歙商许宪认为“惟诚心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正因为如此,“其经商也,湖海仰德”,“出入江淮间,而资益积”[5]。诚信的另一层涵义是“信”,是指“以信接物”,讲信用、重然诺。如歙商梅庆余的经营原则是: “诚笃不欺人,亦不疑人欺”[6],另外,徽州人认为诚信是实理,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的。如王茂荫的祖母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将孙儿培养成才,并立下训诫: “汝宜恪恭尽职,毋躁进,毋营财贿。”这使得诚信的理念深植于王茂荫的心中。

3.互助互持,桑梓情重。为了保护共同利益,徽州人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甚至相互包涵的“乡党”氛围。其中,语言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徽州方言极具特别性,一府六县语言各异。即使是同一县的语言往往有东乡西乡之分,岭南岭北之别。方言在徽州地域上的区别往往能反映不同地方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操同一种方言的人,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都有较大的相互认同性和心理归属性。这种文化属性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社会名流概莫能外。从百姓而言,徽商成功的“秘诀”有三条:勤俭甲天下;桑梓情谊重;朝中有依傍。其中“桑梓情谊重”就是这一文化特征的表现,商帮中“徽州帮”的“一人得业,干家得食”的典型故事很多:程沂带动众乡亲在河北稳稳立足,汪玄仪、潘汀洲带动家族在杭州占据最好的市口都是同乡义气作用的结果。徽商的这一精神还表现在徽商对家乡以及经商乔寓地的社会公益事务的贡献上。如婺源商人王光秀,“独立经商江淮间。业稍羡,适贩米舟返,遇淮民饥,辄倾舟济之,活多人。……又凡修祠宇、桥路、平粜、解纷,悉输金无吝色”。[7]从社会名流来看,胡适为《詹天佑先生年潜》作序以“徽州同乡后辈”自居,为“戴震袭赵《水经注》学术公案”鸣不平,直到1953年1月为绩溪旅台同乡会题词还是“努力做徽骆驼”,其徽州情结可谓深矣。

(三)民间传统的生态伦理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是遵循自然规律,基本实现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的内在循环。古徽州在传承、实践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方面堪称典范。

1.村落择址、依势朝向。徽州村落和民居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一般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具有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特点。村镇建筑要求“枕山、环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最欣赏“花月南湖画不如,家家门外有清渠”。这些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以及对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美感的人居环境的追求。如古黟西递村,人称“桃花源里人家”.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居民之典范。它深藏古徽腹地.周边山环水绕,清雅秀美,与陶潜笔下的“世外桃园”别无二致。村内街巷一律用青石铺面,巷道两边则以条石砌沟.以利排水。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宅院内外通透相望.景中有景,环保、实用、审美等均在考虑之中。

2.保护山林,维护生态。徽州虽说山水秀美,可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且山陡土著人薄,地力贫瘠,所以,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村庄宗族、会社、乡约等乡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民间族规家法中有很多禁止乱砍滥伐、开山凿石、破坏水土的内容。卞利在徽州发现的300余通碑刻中,涉及森林保护的有27通,大致可分为“保护村庄龙山水口或坟墓荫木碑,保护生产,避免水土流失的禁止乱砍滥伐碑,维持道路畅通,严禁砍伐道路两旁护路林木碑”。[8]这些碑刻包含明确的禁止性事项,惩罚性规定和奖赏性措施。民间还有一些护林民俗,如吃饼封山;打锣封山;杀猪封山等,其中有句护林民谣“吃了封山饼,记住护森林。若要乱砍树,要拖家中猪”。

普通民众对于保护环境也是充分认可的,其认为对坟山、水口等进行破坏的行为都是滔天大罪,对于禁鱼、禁猎、禁采石等保护自然的规定都能严格遵守。

二、结合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农民道德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实现正统教化伦理的乡土化,可以增强民众的认可度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在正统伦理教化与民间传统伦理的共时关系中,前者无疑居于文化中心的地位而后者则处于边缘地位。可是,普通民众在国家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更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传统的方式生活,因此,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只有被个人所认同和接纳,才能成为社会生活中支配人们行为的实际准则。

徽州传统农耕社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传统和小传统互动的典型。唐宋以后,徽州风俗开始注意与统治中国文化思想的儒学教义相接轨,逐渐形成了以朱子家礼为正统的具有徽州特色的民间文化。

1.程朱理学作为徽州文化正统的学术思想,是民间文化的思想脉络和灵魂。尤其是朱熹的伦理纲常和宗法等级制度以及朱熹倡导的儒家“礼仪” “忠孝” “德治” “贞节”观念成为民间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勤劳、节俭、爱故土、重礼义、仁爱、忍让、谦和、抗争、奋进的民间文化精神以及贾而好儒,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都集中体现了儒教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教义,同时体现了程朱理学仁义礼智信的宗旨。

2.程朱理学在宋明清时期对徽州的影响是通过将宋代理学的创立者程颐、程灏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乡土化的过程实现的。根据《祁门善和程氏谱》记载,程颐、程灏兄弟,其祖先是徽州望族,程氏还和汪氏通婚。而朱熹之于徽州的关系则更加实在。朱熹的新安始祖朱涔于唐乾符五年因避乱迁来歙州篁墩,传之八世,朱熹的父亲朱松曾在歙州学宫读书,住在徽城南门紫阳山。后来,朱熹牢记父志,亦以“紫阳书堂”名其居,因此,后人都以“紫阳”称朱子,朱子之学也称“紫阳之学”。朱熹中举后,曾两次回徽州省墓、探亲。朱熹每次回归徽州期间,都到处讲学、授徒。回闽后又与徽州子弟信件不断,对入闽的徽州子弟更是循诱不倦。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朱熹影响所及,遍及徽境。而其两度北归入徽,更是直接促进了理学思想的传播。但对一般的徽州民众而言,朱熹两次千里迢迢,回乡展墓省亲,似乎更具有道德示范作用。真可谓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追宗叙谱,徽州作为程朱桑梓之邦,这让徽州人感到自豪。在徽州,朱熹被视为最得孔孟之道真传之人,而加以顶礼膜拜。由于徽州学者对朱子的景仰,加之南宋以来历代统治者对朱熹思想的推崇,在徽州,不仅仁宦之家,书香门弟,甚至村夫野老,妇孺之辈,都熟知朱子其人。朱熹成了徽州人公认的乡土神。这种将理学家乡土化的做法,是一种很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隐含着微妙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影响。理学家变成乡贤甚至乡土神,从抽象的学术理论和思想观念,具象为身边的榜样,从而拉近距离,造成亲近感,这是符合乡土社会的接受心理的。所以,明清时期徽州地区通过调动乡土社会资源,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理学家和理学的乡土化,使之成为乡土文化的思想资源,为民众所认可,这就改变了小传统一贯接受教化的地位。

(二)要辩证地看待民间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

一方面,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最通俗、最行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对于精神这种抽象性的意识形态来说,正是借助于民间文化世代相沿,才可以随着时间的潮流不断升华,成为趋向大众的、不易改变的内在品质。笔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曾经对黄山市各地农民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交谈中,农民对本地乡风和农民的道德现状基本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村落中社会问题丛生和农民道德素质低劣的人很少。当然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是徽州民间文化一直倡导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促进农民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方面,徽州风俗内容丰富多彩,难免鱼龙混杂。为了让家庭后代事业兴旺,四季平安,有能力的人家无不看重风水,历史上几次大的宗族械斗均与争一块风水丸地有关。另外,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都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又如朱熹和程颐所倡导的“节妇”、 “烈女”清规戒律在徽州民间流传甚广,清代休宁赵吉士曾指出:“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9]诚如戴震所指出: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合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10]这种“男尊女卑”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没有完全从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根除。

(三)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的矛盾性

1.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态度的矛盾性

一方面,传统文化对农民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农民的言语中,笔者可以体会到,民间传统文化大多是老百姓自己创造、共同认同的,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文化的积累就是传统,它体现在人们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理解世界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在进入工业社会的今天,孕育和产生原生文化的土壤和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农民也在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这一点在年青人中尤为明显。在年青人中,传统的精神文化被视为落后可笑的东西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的民间信仰对其约束力明显减弱,他们对传统生活的认可程度更加淡化,传统的生话方式无论从物质或精神需求来说已不能使他们满足,甚至有人认为,保持某一区域的原生文化形态等于保持某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这常常意味着贫穷和困顿。

2.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认知的矛盾性

基于态度的不同,各地农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其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大多是相对年长的农民,他们对当地的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可是因为其受教育程度低,所以认识往往良莠不分,缺乏时代的视角和深层次的理解。而青年农民虽然受教育程度较高,可是其对民间文化兴趣不高,在学校教育中又没有相关的知识训练,所以他们的理解多停留于纸上谈兵,对自己周围的民间文化缺乏应有的记忆和感知。

三、如何充分发挥民间传统文化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内容上要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和现代诠释

发挥传统伦理文化的建设功能,不是重建传统伦理信仰,而是在现代文明的困境及伦理冲突的处境中,理性地认知其伦理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而且,“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11]因此,在农村道德建设中,需要剖析民间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掌握农民文化心理的运行轨迹,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法律去引导规范农民,自觉扬弃、清除传统意识中的负面因素,而将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和增强社会调节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和发扬。例如民间文化中的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等观念,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选择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立足于亲情和人情基础上的家族本位观念、则容易成为一种潜规则的社会交往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效应。又如在农民的传统意识中,子孙后代是出人头地的理想寄托,为了让子孙金榜题名,大部分农民在不得温饱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耕读传家,可是其却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有“重子孙,轻个人”的价值取向,等等。可见,农民的传统意识是需要通过制衡和净化的,这样才可以实现道德观念的重构,使其传统意识成为认同新道德的基础,引发其对正义、公理和秩序的维护。

(二)农民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实现内化

“在决定一个人现代性之中,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直接的独立的因素。”[12]而要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平更应该借助于教育这个软手段。因为,精神陶冶关键在于教育,教育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的事业,可以“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13],教育是培养“明人生而敦伦理”的,可以让人们“自爱爱人,自新新民”,教育可以塑造人们“平静通晓而有情”的心理,教育“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14];教育可以促使人们生活向上发展[15]。尤其针对传统伦理文化的长期影响在广大农民中形成的深刻观念意识的合理引导上,农村教育必须发挥应有作用。

这种教育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进一步结合家庭和社会这两个载体对农民进行教育。首先,传统农村社会是以家庭为核心,传统文化即是以家庭宗法制度为支撑。所以家庭是农村文化事象集中的场所,无论是民间文化中的信仰问题、伦理问题等都是在家庭中开始。作好农村中每一户农户的家庭教育工作,规范整个家庭的行为,势必对农民自身的道德建设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其次,当前社会生活复杂多变,加上现代农村较之以往与整个外界社会的交流更为频繁,因而传统民间文化在社会这个大范围内的表现也越加频繁。我们应该利用好民间文化这个载体,通过民间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推广、传播提升农民的道德建设。比如,在条件较好的一些村落,建设一些“民俗文化村”和“农村民俗园”等展现传统农村民间文化的场所,并吸引广大人民群众交流参观,这在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于民间文化的重视性,建设良好民间文化环境,创造农民道德建设良好氛围方面必将事半功倍。

(三)从传统民间文化中提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的道德教化方法

农民道德建设是做农民的工作,研究领域是农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就应利用人们在民间意象活动中表现的、鲜活通俗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徽州的宗族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非行政组织。它提倡封建伦理,需要批判,但是它也发挥着调节社会的功能,例如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接济贫弱,禁止赌博等不良行为,禁止滥砍滥伐,提倡爱山护林等等。从实施手段上看,它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执行,而是以宗族或村民公约的方式,让族众和村民自觉参与、自觉执行。这些民间主张和实施途径,有助于社会更加和谐。如今,在农民道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家族力量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如整合凝聚村庄力量、调解纠纷、组织老人文化娱乐活动和倡导教育等,促进农民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

又如,“说鳖”是古徽州一种历史悠久的乡村口头文化事象。“说鳖”二字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说鳖者”善言,可以化深奥为直白;其二是指“说鳖”内容有利教化,引人向善。古徽州许多村落都有精于此道的“说鳖筒”。每当茶余饭后和天阴下雨,或三五人,或十几人聚于路亭桥廊、古戏台前、水口树下等乡村公共空间,饱学的长者常常谈古论今,外出回家的人也会大讲“山海经”和外乡见闻。说者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听者神态专注,如痴如醉。

如今,可以将这种古徽州乡村文化生态中特有的古老民俗转变为农民道德建设的一种途径,即组织一些有浓厚参与意识和一定宣传能力的农民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然后由其在农民中进行思想道德观念的传播,当然这种传播在内容上要注重民间伦理的时代视角,形式上要集徽州方言、民间创作、民间故事和口头说唱等多种口头文化事项为一体,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是有效的。

[1]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56.

[2] 弘治徽州府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21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10.

[3][4] 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391.

[5] 叶显恩.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4):435-447.

[6] 岩镇志草·里礼乡贤纪律.转引自陈学文.明清徽州商人之成功[J].浙江学刊,2001(6):126.

[7] 婺源县志:卷38.人物·质行[O].清光绪年间刻本.

[8]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保护森林碑刻初探[J].中国农史,2003(2):109-115.

[9]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二[O].1696(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10] 戴震.与某书[A].戴震全书:卷六[M].合肥:黄山书社,1995:496.

[11]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路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12] [美]英格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6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1.

[13] 梁漱溟.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之合流[A].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33.

[14] 梁漱溟.办学意见述略[A].梁漱溟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778.

[15]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A].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564,566.

Folk Traditional Cultule andFarmers’Moral Construction——Take Hu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ZHANG Yong-qiu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Anhui 245041,China)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ethic resources;farmers'moral construction

The folk traditional cultule is an important social component in farmers’moral construction.InHuangshan City,the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rich family ethics,social ethics and ecological ethics.Farmers'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combined with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is process,this paper put forwo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folk traditional cultule in farmers'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C912.82

A

2095-2708(2012)06-0011-05

2012-05-20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徽州伦理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徽州绿荫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