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遥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们就创立了各自独特的思想政治主张,随着各自思想主张的传播,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浪潮,这是中国宗教思想的兴起。到了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儒家的思想开始得到重用,进而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到汉明帝时,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作为泊来品,它始终在寻求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协调。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三教合一”是佛教发展的一条主线。滥觞于汉魏晋南北朝的“三教合一”说,在隋唐得以发展,在宋朝形成思潮,到明朝发展至高潮。而作为这一时期宗教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西游记》,深受明代的独特宗教思想的影响。
1.体现了儒家的“守节”思想
小说中的儒家思想所占用的篇幅最小,但却是小说的思想核心。如在小说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中,作者对唐僧的母亲进行的最后一次的描写:“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玄奘自到金山寺中报答法明长老”。在明代的社会思想影响之下,作者对唐僧母亲——温娇的设计安排是很人性化的。尽管小说中发生的年代是唐朝,但由于吴承恩是明朝人,所以作者是按照明代的思想进行创作的。如温娇在小说中一共有三次想要自尽的行为:第一次是在丈夫死后,温娇想自尽,但由于怀有身孕,为了孩子着想,不能殉葬,忍辱负重;第二次是在凶手刘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仇得报之后,想自尽又被家人劝阻下来;第三次则在陈光蕊死而复生,家人团聚,心愿了解之后,从容赴死。这三次特别是第三次自尽就是对明代妇女“守节”思想的体现。
在这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影响之下,对于女性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贞洁”。在明代,“失节”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士大夫更是将名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这就导致对女性的道德束缚更加严苛。所以尽管小说中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在龙王的帮助下得以死而复生,全家团聚,但是身为母亲的温娇还是选择了自尽来保全自身名节。而这种“守节”思想来自于儒家思想在宋朝所产生的新儒学即——程朱理学,“理学”发展出的“守节”思想在元明两代特别盛行。
2.体现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
儒家思想在经历汉代的演变之后,成为历代统治者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儒家的经典,更是使儒家的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儒家思想对仕途的影响开始加强。唐僧面见唐太宗想要去取经时用的理由是“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取经的作用是超度亡者,目的却是“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这一观点可以被看作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师徒四人一共经过十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发生了问题。面对问题时依照孙悟空的性格应该大打出手,搅一个天翻地覆,但是每一次孙悟空都是用了一些圆滑的手段来解决。例如在车迟国戏弄三仙,在女儿国让唐僧假意结婚骗取官文,比丘国偷走婴儿,灭法国剃掉国王等人的头发等。这与之前小说中描述的孙悟空性格大不相同,而且孙悟空在面对人间的帝王时,保持了一种尊重的态度,礼数周全,这不仅仅是孙悟空形象的改变,也可以看成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在孙悟空身上的体现,体现出了古人的“忠君”思想。
3.小说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在人物的创作上是中国古代神话的集大成者,但还是受到了思想的束缚。在道教的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最高等的神仙,但是在天庭之中却沦落为谄媚玉帝,为玉帝炼丹的角色。而同样身为宗教创始人的如来也不敢受玉帝的礼拜,并且在玉帝面前自称“老僧”。身为一教之主的二人都玉帝面前保持了很低的姿态,这也是中国古代皇权思想对百姓的禁锢性的展现,身为最强大的神仙也要受限于权势,臣服于最有权力的神仙。而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安排如来来援救,无论孙悟空之前是多么神通广大,可是面对如来,还是轻而易举地被镇压在五指山下,这表明了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地位不可动摇的认定。
关于道教,在小说中并没有使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但书中很多神仙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都是道教人物。小说中出现的仙丹等也都是道教术语。另外,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虽是西方佛教的象征,但他修炼的也是道家工夫,他教授孙悟空的也是道家本领。
小说通过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教导体现出作者所认同的真正的道教修炼应该是明白“内外相同之理”,也就是金丹大道。孙悟空虽然通过在菩提祖师门下修炼,已经得到了长生不死之术,但是也要吃“九转金丹”帮助修炼,否则“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修炼,而服下“金丹”的成果就是“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孙悟空因为吃了仙丹、蟠桃、御酒再加上自身的修炼,就使得天兵天将伤不了他。同样是神仙小说中身为掌管“福、寿、禄”的三星也要通过修炼来保证自身的长生。在小说中,镇元子虽然“长生容易”,但也是依靠人参果才能够长生不死,成为地仙之祖。这些都是道教文化中才有的现象。
1.佛教思想的表现
佛教思想作为小说中的主流思想,占用了小说中的大量篇幅。唐太宗魂游地府就是佛教“因果”“轮回”思想的表达。贵为皇帝的唐太宗也会因为当年所杀的人,陷入因果之中,受到恶鬼的纠缠,也要积德行善才能为自己解脱,最终还是向一位百姓借了“金银”打发了恶鬼才得以离开。唐太宗在得知大乘佛法能够超度亡者时,喜出望外,安排人取经。这也正是小说中“西天取经”的由来。小说中唐僧师徒一路西行,遭遇劫难,往往都向佛教中的神仙求助,同时,求助的神仙往往会向唐僧师徒宣扬各种佛教思想。佛教文化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2.充分利用佛教专业术语
小说中佛教专业术语到处可见。在小说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用佛教术语的“六贼”来表示普通人身上的劣根性,“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是人的正常生活经历,但是这些都是主观的感受,进而影响自身的判断力;在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中,猪八戒受到七情所惑,才失手被擒,也进一步表明了佛教“戒定慧”的思想——“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猪八戒之所以受到了迷惑正是由于其不守戒律,这也是猪八戒名字的由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时代思想熏陶下,对宗教思想的了解程度是很深刻的。
3.佛教思想对道教的抑制
在小说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中,唐僧与国丈在殿前的辩论,最后以国丈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其中“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佛道两教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二者之间的冲突关系。小说引用的《老子化胡经》也正是两大宗教纠纷的产物。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通过小说情节的发展将一路上经过的国家的信仰都引向了佛教思想,压制了小说中的道教思想。大唐国——是南赡部洲的一个大国,原本是道派的势力范围,国王唐太宗去世后来到地府,因答应信奉佛教,愿意做一场水陆法会,又被送回阳间,增加了二十年寿命,进而开启了西天取经之旅。取经之后更是传播佛教、发行经文,达到了大兴佛教的目的;宝象国——这个国家的公主原来是天上的侍女,因为奎木狼而转生下届,但是她转生之后就忘记了奎木狼,最后二人分离。这一处描写是对佛教转世轮回思想的表现;乌鸡国——国王以前是信仰佛教的,并且好善斋僧,佛祖派文殊菩萨来度他归西,能成为金身罗汉。结果文殊菩萨试探国王,惹得国王一怒,把文殊菩萨捆了,扔到河中,闷浸了三天三夜。后来此事奏予如来,如来把狮子精派来,令他到此处将国王推到井里,闷死他三年,以报文殊菩萨三日水灾之恨。所以,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正欲对狮子精下手时,文殊菩萨赶来说:孙悟空,且休下手,他不是偷跑来的,他是佛旨差来的!你敢害我三天,我就害死你三年!这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的体现,善恶有报不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改变;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僧人都被罚做苦工。悟空等人变为三清戏耍了三只妖怪,更是在擂台上比斗消灭他们,展示了佛教的神通广大,使得国王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开始弃道信佛了。
通过这一路上的经历可以看出,师徒四人改变了原来信奉道教的国家的信仰,将这一路上的妖魔消灭,将佛教思想传播开来,达到了佛教大兴的目的。
宗教在中国的传播是经历过互相融合的,各个朝代对于宗教是持不同态度的,这也使得统治者的政策偏重方向各不相同,而明代真正开始将“三教合一”作为宗教思想。《西游记》中的人物身上往往有两种甚至多种宗教思想。如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讲道时往往“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唐僧本身是一僧人,表现出佛教思想,但他身上又具有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在小说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中,孙悟空和三位国师斗法,并把他们都消灭了,吩咐国王道:“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直接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虽说《西游记》中宗教观念非常强,但实际上,书中对宗教有不少的调侃和讽刺。如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灵山,取经时,阿难、伽叶竟索要“人事”,在索要不成之后就将假经给了唐僧,而身为西天之主的如来竟然默许了这种行为,认为一通经书不可贱卖。“在明朝中叶的中国,这样的嘲讽却可以写进小说,广泛流传,并且为群众喜闻乐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宗教信仰观念的淡漠,人们更注重的是对个人心境的调适。”
此外,这种反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局的映射。小说里的天庭映射明朝当局,身为皇帝的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希望通过闭关修炼、服食丹药等手段来满足自身长生不老的愿望,小说在这点上就如同身为玉皇大帝也要服食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一样,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的愚昧;而通过对太白金星的几次描写可以看出,太白金星是一位擅长察言观色的人物。这一角色如同嘉靖时期首辅严嵩一般,通过揣摩嘉靖的心思来获得皇帝的信任,更近一步在嘉靖的“闭关修炼”期间把持朝政二十年。而在小说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中,玉皇大帝因为凤仙郡的郡守与妻子不和,推倒了玉帝的供奉,就惩罚凤仙郡三年大旱,不顾人间百姓的疾苦,这是对当时中国的真实写照,特别是这一期间的明代受到外族的侵扰,倭寇骚扰南方沿海地区,北方的蒙古人也在长城附近烧杀抢掠最为严重,期间蒙古人甚至都到达了北京城下,而身为首辅的严嵩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身为皇帝的明世宗朱厚熜不理朝政专心修道。正是这种所托非人的行为,使得整个王朝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小说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如来说出了玉皇大帝能够统治天庭的原因:“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可以看出玉帝是经历了这些磨难才能成为天庭的统治者,才能统领天上的神仙。很显然,作为人间的帝王,也一定要在前世经历劫难,这一世才能成为帝王。但很显然,明世宗朱厚熜没有作为皇帝的觉悟。做臣子的也每日无所事事,在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中,宝象国国王在得知女儿的消息时,要求百官前去营救竟然“连问数声,更无一人敢答,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这一如李贽批评当朝的庸臣“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甚至互相推诿”(《焚书》卷四《因记往事》);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中,猪八戒狼吞虎咽时,沙僧让他“斯文”,八戒着忙,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二哥,你不晓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这更是对明代通过“八股文”科举考试的秀才的讽刺,只懂得写作八股文,却没有真正行政能力,没有实力与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但偏偏是这种人成为明代朝廷的“顶梁柱”。这象征儒家思想对统治者权力的禁锢性与局限性。明代自嘉靖开始的腐朽没落,已经无法阻挡了,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都是在维持这个王朝最后的光辉。
《西游记》在创作上难免会受到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创作时期正是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影响巨大的时期。所以,《西游记》受陆、王心学影响,产生宗教合流化思想是很自然的事。在小说中能看到儒家“心学”思想的“求放心”“致良知”的思想境界,提醒读者要保持自身的自觉性,不要受到外界的迷惑而心性放纵。儒家的心学思想在演变的过程中融合了佛教“明心见性”、道教“修心炼性”这两种思想。
小说在关于孙悟空和白龙马的称呼上用“心猿意马”来形容,用这种专业的宗教词语来形容心灵的躁动,而这种称谓贯穿全书对心灵的描述。对主人公孙悟空的描写符合这种“修心”的经历,孙悟空自小说开始经历了“放心”“定心”“修心”三个过程。从孙悟空的经历上能看出这一观点。例如: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中使用的“心何足”“意未宁”这两个词表明孙悟空最开始是一种心性放纵的状态,在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用“定心猿”来描述定心过程。最后在西天取经的过程用“心猿归正”来表示最后的“修心”过程,经过了一系列的劫难,孙悟空才在最后成佛了,这也是小说的最终思想,在经历一系列的“修心”过程之后,不管之前犯过什么过错都可以修成正果。这也是明代盛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吸收佛道两教关于心灵的思想观点的产物。
明代宗教思想的演变,使得作者以“玄奘西行”为模板,加入道教神话、佛教传说以及民间故事,创作出了《西游记》;更是在明代特有的“三教合一”宗教思想之下,将宗教思想与小说想融合,将“心学”的理念贯彻始终,对于后世的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魏武,朱华丽.浅谈《西游记》中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J].现代语文,2009(1).
[3]朱继琢.也谈《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罗东升同志商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