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军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学前研训部,辽宁 大连116033)
研训一体是指把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及手段,以训促研,以研带训,将研究与培训有机结合,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培训模式。近年来,园所数量不断增加,势必催生对幼儿教师的需求,由此也产生了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不精、不专的问题。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幼教研训部门的重要任务。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厚重的理论支撑,实践就难有突破和创新。不论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还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永远不能停止,仅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驾驭和适应当前幼教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幼教改革的步伐是一种必然。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行为转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理论理念的内化,为了使理论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需求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以在教师中开展 “菜单服务”调查,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选择所需的理论知识培训;同时,在日常调研工作中,及时发现和提炼教师实际工作中呈现的集中性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训专题,在研训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如何进行活动反思》等等,这些专题都是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而又急需得到充实和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理论的学习只有转化为对实践的指导,才能够真正体现理论的价值。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内化理论的内涵,可采用案例剖析、经验介绍、问题反思、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改变一言堂的培训模式,促使教师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联系,思考问题,不断丰富教育思想,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
有了理论的支撑,如果不付诸实践,理论就是空中楼阁,理论必须经过实践验证,才可能真正被理解和内化。结合理论专题的培训内容,应结合教师的发展层面和实际状况,探索有效研训活动形式,引领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转化为教育行为。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和自我反思。引领者未必一定是理论高深的专业人士,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都可以成为引领者。因此,充分发挥身边教师的辐射作用,让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真正成为其工作的借鉴,才是开展研训活动的目的所在。例如在《师幼互动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专题研训活动中,可组织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的现场活动,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针对所观摩的活动同伴间进行互动研讨、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同伴间的互助学习,能够拓宽教师对问题认识的角度、挖掘对问题理解的深度,打开思路、拓展视野,使其认识更加丰富。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理论学习的内化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
一成不变的研训活动形式、没有任何约束的自愿学习会使教师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因此,在研训活动中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研训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教师学习的效率。例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专题理论培训后,笔者就组织教师观摩活动。在观摩之前,为教师设立题目,让教师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摩,并随时将问题的思考记录在“教师研训活动记录手册”中,活动后及时上交。一定任务的约束能促使教师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研训教师也能够根据教师对问题反馈的情况了解和掌握教师参加研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水平。
在研训活动中,因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时间、参加活动人数的限制,不能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参与到与同伴的交流中来,这样一部分参加活动的教师就得不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参加活动只看不评、只听不说的局面。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平等的表达空间,可针对不同层面的教师建立QQ交流群,如新任教师群、骨干教师群、中青年教师群,每个幼儿园在群中至少有一个教师代表。幼儿园可根据教师情况申请公共群,教师可以共享使用。每次研训活动后,不同层面的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群中继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师参与研讨面,而且扩大了教师交流学习的空间。
听到的、看到的知识、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只有亲身去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研训活动是教师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建立信心的平台。很多优秀教师都是在一次次的研训活动中锤炼成长起来的。在以往研训活动中,现场案例的提供都会给观摩者提供优质活动、特色活动,教师也大多是省、市示范幼儿园的老师,而处于教育资源比较薄弱的幼儿园老师可能工作多年也得不到一次展示的机会。每一位教师都有获得发展的权利,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者来说,也应该以“树典型、看全面、带弱势”的宗旨面对教师成长的需求。优质的教育活动可以给教师做实践的引领,常规的教育活动同样可以作为研究的案例。研训活动的价值就在于“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带训”,教师可以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研训活动不同于评优活动,研训活动的目的就是带领教师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根据教师的发展层次、幼儿园所的性质,我们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开展研训活动,扩大教师参与面,为更多的幼儿园提供开放的机会,为不同层面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得到锻炼和专家指导。这种分层、分类式的研训活动,使不愿主动参加研训活动的幼儿园在任务驱动下不得不参加活动;没有机会参加研训活动的幼儿园有了展示的机会,由此教师获得锻炼的机会就增多;以往经常承担观摩任务的幼儿园不仅要从一直被观摩转向观摩者的角色,参与到活动的研究和讨论之中,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帮助、指导、引领的任务。
研训活动的组织方式有很多,只要能从教师发展需求出发,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切实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服务,那就实现了研训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最适宜的研训方式。教师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外在的推动力不可或缺,但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更为重要。只有教师个体在主观意识上有发展与提高的渴望,那么,能力的提高将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