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纬纬
浅论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活动和译者
胡纬纬
翻译活动是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而其中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当今世界日趋全球化、一体化,随着商品、货币、服务和信息等相互的交流,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们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跨文化交际增多,在交际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冲突。这就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译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翻译活动;译者;跨文化交际
译者是将说话者的发言用不同的语言传达给别人的“跨文化交际的中间人”。作为译者,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故意歪曲说话者的意见而夹杂自己的主观意见,要将说话者的意思正确地传达给听话者。译者也不是单纯的“翻译机”。本文将从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这一角度出发,考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和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从工作方式来看有口头翻译和笔头翻译之分,从技术层面,口头翻译又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交替翻译是在说话者说完一段话后进行翻译,翻译的同时还可以做些记录;同声传译要求比较高,要在听取说话者发言的同时进行翻译。就翻译的程度而言,又可分为全文翻译和部分翻译。这些翻译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另外,根据专业不同,可分为司法翻译、医疗翻译、会议翻译、电话翻译、旅游翻译、谈判翻译等。
笔头翻译和口头翻译相似点非常多,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是处理文字而后者是处理音声。一个个单词深思熟虑后翻译这是笔译的工作;而口译者时要将处理的信息一瞬间转化为音声,即翻译的过程有时间的制约。笔译的情况下,遇到不明白的单词可以查字典进行确认,全文翻译完后还可以进行反复修改;而口译则要求口译者迅速翻译。同声传译是将所听到的信息在几秒内翻译出来,一边听一边翻译,对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在实际进行中,对方说什么、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是事先无法预测的,即使说话者说出一些事先没有料到的发言,作为译者也要瞬间译出。
那么瞬间口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说话者表达信息(发出信号),听到发言(语言A)的译者解释其含义,将说话者的意图概念化,一时进行记忆,然后将说话者的意图用语言B明白清楚地表达出来。
比如,几个朋友一起去拉面店,我替朋友点了「タヌキうどん」 (乌冬面的一种),有个朋友说「彼はタヌキだ」 (他是乌冬面),其实应该说「彼にタヌキウドンを持ってきてほしい」(他点的是乌冬面)比较合适。换个场景,如果这句话是那个人说公司上司的情况下,意思就变成了“他是个很狡猾的人,不能相信他”。所以,要正确传达说话者的意图。简单地来表示,口译的过程是:听——起点语言(A)的理解、解释——记忆——目标语言(B)的表现。
翻译需要的能力大致可以分为理解力、记忆力、表现力。信息的理解过程中,对起点语言的理解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翻译还要具备一定的目标语言的知识与运用能力。另外,说话者有时候持续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译者要准备笔记记下要点。
译者一般至少掌握两个国家的语言。译者的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单纯的语言的转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将语言A翻译成语言B是否就是将说话者的意图传达给了听话者呢?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彼はナイーブだ」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就是“他是一个很天真(纯朴)的人”。这样一翻译就产生了误解。日语里的「ナイーブ」是说这个人感情很细腻,而英语的“naive”是指“经验不足的人”或者“还是孩子”这样有些否定的意思。即使是同一个单词,不同国家的人联想起的场景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日语里有一句「りんごのような頬をした子供」,日本人听到这句话马上联想的是“脸颊红扑扑的孩子的脸”。但是对法国人来说,由这句话联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的脸很圆”,也就是说,同样的表达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此外,将语言A翻译成语言B的时候,有的单词有意思重合的部分,还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英语的“rice”可以翻译成“米”,也可以翻译成“米饭”;日语的「ライス」和「ごはん」意思虽然一样的,但是如果说到「ライス」就会联想到有刀和叉的盘子,而「ごはん」则联想到碗和筷子。再如表示亲族关系的英语“sister”,日语里翻译成「姉」、「妹」,翻译成汉语就更复杂了,“堂姐、堂妹、表姐、表妹”等等。所以,如果只仅限于理解一种语言的意思的话,就很难完整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意思。
因此,合格的译者除了要掌握外语的句型、语法、丰富的词汇量以外,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概念、文化背景知识。
1.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在一些会谈、会议中,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如果不具有医学、哲学、金融、财务等基础知识的话,对方在讲什么就会完全不能理解。因此,在翻译前要了解翻译的主题,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术语、固有名词(地名、人名等)做到事先研究。比如,在法律翻译中,「未必の故意」等等法律用语、「宥恕」等晦涩的表现、「所持」和「所有」在法律中意思的差异等都必须熟练地掌握。在机械类方面也是一样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机械类专业术语的话,像「カッター」、「自動バージ」这样的词根本无法翻译。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中美军用机事故的报道从日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因为最初对双方乘务人员的人数不清楚,所以翻译成英语的时候用单数还是用复数这一点就很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掌握一点事故或者是军用机背景知识的话,就可以进行推测或者补充翻译。
2.必要的文化知识。不同的文化背景,信息的传达也是不同的。在翻译的时候,日本人更注重的是从其文化角度出发理解句意后进行翻译。日本的政治家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前向きの姿勢で検銘します」,怎么翻译比较好呢?就是这样一句话,在外交场合,因为翻译不恰当引起了摩擦。1971年,在日本的佐藤荣作首相和尼克松总统的会谈上,佐藤首相的意思是间接的拒绝,但是译者将它直接翻译成了“I will take of it.”因此,尼克松总统对嘴上答应事后却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日本产生了不信任感。
所以,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交流的时候要避免产生误解,沟通协调是不可或缺的。对译者来说,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要把握好翻译内容的目的和重要性。
3.对文章逻辑性的把握。在理解信息时,要充分把握与交谈者相关的信息(双方的关系、迄今为止的合作内容)、上下文(文脉、情况、谈话的目的等)、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要恰当地翻译出谈话内容,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单词量、条理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1992年天皇访问中国时发表的一段演讲中,「我が国が中国国民に対し多大の苦難を与えた不幸な一時期がありました。これは私の深く悲しみとするところである」。这个句子中的「悲しみ」如何翻译一时成了译者争论的焦点。在1992年北京日报的报道中将它翻译成“我对此深感痛心”,还有英文翻译为“I deeply deplore this.”但是,日语的「悲しみ」所表达的程度没有汉语“痛心”那么严重,同时,「悲しみ」和“痛心”也没有英语的“deplore”所包含的“罪的意识”。所以,仅仅是参照字典上单词的解释是很难理解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微妙含义的。字典上的「悲しむ」翻译成英语,除了“deplore”以外,还有“be sad”、“feel sorrow”、“be grieved at”“regret”等意思。一个单词如何翻译要考虑到所有可以翻译的可能性。作为一名译者,要考虑当事人的历史背景和关系,还要选择最符合的译语,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4.非语言信息的把握。要理解说话人的心情,把握发言的内容,必须注意语音语调、说话的语速、声音的大小、说话过程中的停顿等。即使在追求严格的正确性的法庭上,有时候非语言信息所表达的作用也是很大的。翻译过程中不但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还要捕捉说话人的意图。乔姆斯基的语用学概念中提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要在捕捉说话者想法、意图后正确传达给听话者的过程。
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时不可或缺的是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译者要事先学习、正确判断出异文化之间的不协调性,运用自己卓越的语言能力和各种知识,实现谈话双方的相互理解。
[1]相泽启一.緪文化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通訳者[M].大修館書店,1997.67-75.
[2]鸟饲玖美子.通訳と翻訳[M].三修社,1994.155-175.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34-236.
[4]杨岚.文化差异与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234-236.
[5]王秀文.中日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66-358.
责任编辑:郭一鹤
H36
B
1671-6531(2012)02-0051-02
胡纬纬/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江苏常州2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