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根本 切实有效 因材施教
——关于“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困境的思考

2012-08-15 00:47徐礼节徐兴菊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学语文因材施教

徐礼节 徐兴菊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安徽 巢湖 238000)

立足根本 切实有效 因材施教
——关于“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困境的思考

徐礼节 徐兴菊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但多年来“大学语文”一直未摆脱边缘化的困境,其关键因素在于课程自身存在误区:课程定位宽泛或不准确、承载过多过重、忽视与中学语文的联系与区别、千校一面。走出这些误区,必须做到“立足根本”、“切实有效”、“因材施教”。

大学语文;边缘化;误区;困境

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却长期陷入弱化、边缘化的困境,本世纪初,竟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高校停止开设。这种情况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出于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的需要,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要求各高校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这种国家意志虽然有效地改善了“大学语文”的生存状态,但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基层高校,不受重视的现象依然存在,边缘化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观。笔者最近对13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将“大学语文”设为公共选修课的7所,设为部分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的2所,而设为公共必修课的只有4所,尚不到1/3。为何“大学语文”长期不受重视?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关键因素在于课程自身。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出自身的误区:课程定位宽泛或不准确,承载过多过重,忽视与中学语文的联系与区别,千校一面。

课程定位是课程的核心,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设定、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乃至教学方式的采用。自1996年“大学语文”课改开始至今,有关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讨论持续不断,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兼审美性”、“母语教育”等等。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大学语文”的课程认识与课程改革,尤其是拓展课程功能,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也造成很多学校课程定位的宽泛或不准确。譬如有些高校既注重工具性,又强调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似乎要兼顾语文性质的方方面面,就显得比较宽泛,以致教师在很有限的课时里无所适从或不知如何是从;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人文性或文学性,甚至以“大学人文读本”、“大学文学”来代替“大学语文”,这显然是不确切的,因为语文课绝不等于人文课,也不仅仅是文学课。这种定位的宽泛或不准确,最终不免影响课程功能与价值的实现,进而影响课程的地位。课程定位问题所以长时间解决不好,首先是因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也与国家的行政干预有一定关系。譬如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其组编的《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中指出:“大学语文课,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都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语文”的定位造成政令性的影响。

被赋予太多太重的使命,是“大学语文”所存在的又一误区。譬如,由于国家政策的干预,当下绝大多数院校强调课程的“人文性”,将“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定为课程的首要目标,希望凭借“大学语文”来弥补复杂社会因素导致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如此的重任,“大学语文”是难以胜任的。因为“人文素质”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文化素养等,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艰巨的工程,决非短时间所能奏效,而大学语文的课时很有限,大多在36节左右(开设一学期,周课时2节)。或许有人以为可以借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这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大学课程多,学生不太可能在“大学语文”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说,如果短短的几十课时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中小学语文开设了12年,这一目标则早已实现,何用再开设“大学语文”?赋予“大学语文”以沉重使命的现象由来已久,事实证明,这是不切实际的,收效甚微,最终必然影响课程功能与价值的发挥。

“大学语文”,顾名思义,是中学“语文”在大学里的延续,是“语文”的高级阶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很少考虑这种联系与区别,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定位、目标设置、内容安排、教学实施等方面,与中学语文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甚至出现重复、“降格”现象。譬如:关于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山水情等“人文”情感的教育,中小学语文始终视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而很多院校的“大学语文”仍然如此;课文篇目、知识点与中学语文重复,有些“重复”在难度上还有所降低;在教学方法上,中学语文早已强调“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大学语文”还是多采用传统的灌注式、填鸭式方法。这些重复、降格,既造成有限资源(如课时)的浪费,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怪学生要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甚至感慨“大学语文”不如中学语文。还有一种情况是迥异于中学语文,似乎“大学语文”不再是“语文”。譬如,将“大学语文”上成纯粹的人文课、文化课、写作课等,就是如此。这些做法“名不副实”,其合理性与实际效果值得质疑。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院校类型与层次的不同 (如学术型综合大学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的不同(如文科专业与工科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要求都存在差异,“大学语文”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长期以来,无论课程定位、教材采用,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的专业,却往往趋同,如采用同一教材、相似的大纲、相同的教学模式等,给人千校一面之感,这是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其结果也必然影响课程功能与价值的发挥。

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须做到三点。首先是立足根本。所谓“根本”,是指“语文”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语文”的属性很多,学界的有关认识,应该说都没有错,但基本属性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其被写入中学语文新课标即可证明。“语文”所覆盖的内容广泛。“语”,一般认为指语言;“文”,或曰文字,或曰文章,或曰文学,或曰文化,或曰人文,或曰“书面语”(“语”指“口头语”)。这些说法也都是正确的,但基本内容却是“语言”和“文章”。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语言”涵盖文字、书面语,“文章”涵盖文学,而语言、文字、文章、文学,都是文化、人文的载体;二是因为“语言”和“文章”是语文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内容。“语言”、“文章”又分别主要指“书面语”、“文学”。所以说“文学”是语文的基本内容,不仅因为它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的绝好材料,还因为它是文化、人文的重要载体,且具有审美性,使人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只有立足于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大学语文”才能保持“语文”的本色,也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的功能和价值。所谓“根本”,还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的办学定位。譬如,2010年7月29日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谓“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是新时代对人才品质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它必须贯彻到所有的课程之中,“大学语文”自不例外。再如,当前地方基层本科院校大多转型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也必须落实到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各门课程中。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语文”实现其价值的关键所在。当然,“立足根本”,并非意味要排斥其它,也并非意味要顾及“根本”的方方面面,在“立足根本”的同时,还要做到“切实有效”、“因材施教”。

所谓“切实有效”,是指根据有限的课时和学生有限的投入,设计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努力实现课程成效的最大化。“大学语文”的功能和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作为公共基础课,它不像中学语文那样课时多、学生投入多,因此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可面面俱到,贪大务多,必须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做到切实、具体、有效。笔者以为,只要有实效,哪怕只落实“根本”中的一点、一个方面,也比贪大务多而无所收获强。要强调的是,国家有关“大学语文”的政策干预,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的宏观层面考虑的,是必要的,但各校在具体落实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务实对待,追求实效才是真正的落实。

所谓“因材施教”,主要指根据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专业需要设计课程。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中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二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实效。根据前者,“大学语文”必须与中学语文保持体系上的连贯性和难度上的递进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所强调的即此;笔者以为,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把大中小学语文(特别是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构建”,既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联系,又强调“高”于中学语文,值得借鉴。根据后者,“大学语文”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院校差异以及文科与非文科的专业差异。所谓“专业需要”,是指不同专业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不同需要,譬如外语、新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数学、计算机专业对语文的要求,就有很大的差异,“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目标与内容,均应该体现这种差异。

总之,各高校应该立足根本,从实际出发,建设适合自己的“大学语文”课程,唯有如此,“大学语文”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充分发挥其课程功能和价值。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AY BA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TO TEACH COLLEGE CHINESE IN ACCORDENCE WITH STUDENTS′APTITUDES——A review of the wayout of college Chinese′s dilemma from marginalization

XU Li-jie XU Xing-ju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Chaohu Anhui 238000)

Even though college Chinese i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it has been in the dilemma from marginalization.The major causes result from the demands of the course′s settings:the inaccuracy of allocation,toomany tasks,the ignor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ddle school Chinese and college Chinese,the same book for all college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misleading problems,we must base our book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ind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ay to teach college Chinese in accordence with students′aptitudes.

college Chinese,marginalization,misleading problems,dilemma

G642.3

A

1672-2868(2012)01-0130-03

2011-11-2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jyxm127)

徐礼节(1965-),男,安徽潜山人。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中学语文因材施教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