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京畿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长临河明代移民聚落的类型、分布及规划

2012-11-15 01:32张靖华贾德恒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临河宗谱新农村

张靖华 贾德恒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十四世纪京畿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长临河明代移民聚落的类型、分布及规划

张靖华 贾德恒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14世纪,由于明政府的推动,位于京畿地区的巢湖流域建立了分布广泛的移民聚落。在长临河地区,移民集聚点不仅包含集镇、疃、基层移民点等几种基本类型,同时在空间分布上也极具规律,反映出中国早期的聚落规划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长临河;巢湖;移民;村庄规划

1 历史地理背景

1.1 地理位置

长临河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南部,濒临巢湖,东北与撮镇、桥集接壤,东南与原巢湖市黄麓、中庙相连。镇 辖 20个 村( 居 ),5.1 万 人口,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全镇地势东高西低,东边是丘陵,西边是圩田。海拔高 程 为 6.1m~45.2m。镇域自然资源良好,是皖中传统农业生产作业区。(图1)

图1 长临河镇范围及地形地貌来源:课题组拍摄

1.3 历史背景

长临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夏商时为淮夷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废分封,立郡县,地区属九江郡。明洪武初建都应天(南京),将应天、苏州、凤阳、庐州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六部,长临河临近南京,受庐州府管辖,属京畿地区。

2 聚落的年代及分类

2.1 聚落发展

从已查明的建筑文物及遗址看,长临河地区聚落(及遗址)主要分布在先秦两汉、唐宋及明清三个时间段内,反映出江淮地区历史兴衰更替的规律。先秦两汉遗址集中分布于大钵滩、小钵滩、瓦砾地、罗胜四一带,唐宋遗址分布于范四六、寺门口)、四顶山一带,此后战争频繁,人口流失,目前绝大多数聚落都是明代大移民之后逐步形成的。

2.2 明代聚落分类

2.2.1 集镇

长临河古镇是商业集聚区,也是陆地和水域联通的码头。早期名“长宁河”,因有长宁河灌流得名。平面近似圆形,中部有十字交叉的商业街,其结构和北方明初屯堡十分类似(图2)。

图2 长临河镇平面格局

2.2.2 屯

屯是明初的民事或军事性质的集体农庄。有些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明初迁往江淮地区的移民者,多以民屯的形式组织生产,如洪武三年:“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明史 食货志 户口》)洪武七年:“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而军屯又称屯田、团种、朋种、营田等,起源于朱元璋在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仿元制设民兵万户府来管理军恳事宜。民屯或军屯人口均在112户,左右。

长临河保留有疃名称的村落主要有罗家疃、李家疃二处。罗家疃又名罗洪村,位于长临河西北,呈带状,略呈东偏南30度分布。其规模宏大,略具早期“屯”的特征。(图3)

图3 罗家疃平面形态及与长临河镇的位置关系

2.2.3 明初基层移民聚居点

此种聚落,数量最多。是最基层的移民点。一般以单姓聚居为主。多采用创建者姓名命名。如刘寿大、刘寿三村,即用移民始祖刘寿大、刘寿三二人姓名命名,有些名称后期经过雅化,如“吴兴益”村、“凌福寺”村等都也是用祖先姓名“吴兴一”和“凌福四”修改而来。

3 移民聚落的分布及源流

3.1 圩田地区的环状分布及历史源流

上述移民聚落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圩田两大区域。在空间分布和历史源流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其中圩田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沿堤埂等距离均匀排列,村庄间距1华里左右,上下形成围合。如镇西部十八联圩,从北至南分别分布有范四六、张洪葛、王会堡、庙王、聂程张、章宗三及南部牛关保、张隆一村八个村庄(图4),分布十分均衡。他们的形成历史无一不和明初移民有关。如张隆一村 《张氏宗谱》记载祖先来自皖南宣城,其余各村也口传祖先来自江西瓦屑坝。这些统一的人口靠近的聚落也是圩田初期建设的移民据点。

3.2 丘陵地区的线状分布及历史源流

在远离岸线的内陆,地形主要为丘陵和矮山。虽然缺乏圩田堤埂那样均衡的地理环境,但此一地区的明代移民点分布更有规律——绝大多数移民点沿着东偏南的直线 (和罗家疃-长临河镇的连线方向大体吻合)序列排开。村庄间距约为0.7公里,形成连续的、线状的聚落群。同时在单一直线两侧,大略形成同样方向和规律的直线,并左右排开,宏观上看,总体呈现方格网状排列态势(图 5)。

在这一“方格网”的南北两边,线形十分规整、清晰,扰动较少。我们选取这两线上的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北部线条称之为LN,南部线条称之为LS,在上下两条线条上分布的明代移民点的源流情况调查如下:

图5 丘陵地区移民聚落分布

LN线上聚落情况:

丁陈三村,长临河镇东南,呈带状。据《丁氏宗谱》记载:“成三公自濡须之开城桥卜居于金斗长宁镇,爱巢湖之夜月,慕四顶之朝霞,率家人批荆历棘,迄今数百余年。”又有:“第一世始祖,丁世英,字成三。”丁成三之兄名丁成二,“居东宅”,其村名丁陈二,居丁陈三之东。均创建于明代初期。是皖南移民。

孔元五村,今名大孔村。丁成三村东南,族谱不详。族人口称迁移自江西瓦屑坝。

张永九村,不详。

盛宗三村。沿地形呈带状分布并朝向东南方向,据《盛氏宗谱》记载:“宗三公明初由婺源迁维扬,后又自扬迁淝。卜居青阳山西,历两朝矣。”是皖南移民。

罗荣八村。盛宗三村东南。据村人口述,村庄为洪武三年祖先罗荣八自江西瓦屑坝迁来建立。

吴兴一村。今名吴兴益村。据《渤海吴氏宗谱》记载:“迁肥始祖,兴一,讳俊,字衍庆,号裕昆……公祖籍新安,继迁宛陵城南,复由宛陵迁合肥东乡,卜居青阳山南,去城六十里。”据其下世系推断,迁移时间亦在明初。

胡道二村。吴兴一村东南,据《胡氏宗谱》记载:“胡氏之远祖,道二、回二、允二三公,由江西瓦砾坝来肥,爱青阳山南麓山水灵秀,遂卜宅于此而居焉。”是江西移民。

凌福四村,胡道二村以南。略呈正方,结构略呈九龙攒珠状。无族谱,据村民口述,祖先明初迁移自徽州。

LS线上聚落情况:

徐太六:据《徐氏宗谱》记载:“闻昔有隐君子徐太六公者,当明之初,爱兹山水之胜,由宣城卜居于此。”又有“始祖,贞庆,字太六,于洪武间由宣卜居肥邑东乡,屏山镜湖,定为世基,户名郎公字。遵为一世祖。配赵氏。”

梅寿二村:据《合肥南乡梅氏宗谱》载:“第一世,始祖,寿二公于宋末自宛陵迁肥下,居茶壶山下。”

刘寿三村:无族谱,据同族巢湖黄麓镇刘家疃《刘氏宗谱》记载,祖先来自鄱阳湖南岸:“我祖系陶唐之裔,居彭城郡,历三代?已及于秦,千有余年,直东晋之末,五胡之变,播迁于江西广信之紫溪,世治清平,耕读为业,迨至元末明初,干戈扰攘,流离散漫,再迁于金斗郡”。是江西瓦屑坝移民。刘氏迁来时为兄弟三人:寿一、寿二、寿三,“一居于蜀山之下,号曰寿一公,是我之伯祖也;一居于淝水之东,号曰寿三公,是我之叔祖也,而吾之始祖寿二公,居于巢邑,迄今又数百余年矣。”

徐万二村:据 《徐氏宗谱》:“明太祖中原定鼎,万、关二公避难图存,由婺源迁淝,卜吉于朝霞之东,聚族而居。”是皖南移民。

4 聚落规划意识

4.1 土地划分

聚落的空间规律体现出明代移民聚落的规划的严整和宏大。对于这一历史过程的详细情况,暂无官方史料加以印证。但总体来说,可将其分为土地划分、和人口安置两个部分。土地规划,当地人俗称为“插草为标”,往往和祖先占据土地的早期行为有关。同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族谱中常见此种记载:

史料一:“我肇祖随蚁赴之众,数标杆为记。划一亩之丘,挫棘楚,芟蒿蓼,禳除厉魔,挺貔豹,奠定其家室,以繁育其子孙”——湖南《厚雅田王氏谱》

史料二:

“占垦者至,则各就所欲地结其草为标,广袤一周为此疆彼界之划,占已,牒于官,官不问其为地方数十里、百里,署券而已。后至者则就前贸焉,官则视值多寡以为差,就其契税之。”——民国《云阳涂氏族谱》卷19《家传》,转见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这里的“结草为标”,或“数”(树)标杆为记,和长临河地区流传的“插草为标”意义相同,是指移民在初期通过自发或政府的组织对荒地进行开垦并划清界限,这一过程是聚落形成的物质基础。

4.2 人口安置

在完成土地的划分之后,下一步即涉及到人口的自发或被动的流动。从历史情况来看,明初移民的初期流动是被动的,如洪武三年:“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明史 食货志 户口》)规模庞大,只有在政府组织下才能完成。但到达迁移地后,人口如何流动则涉及到聚落建立是自发的风水堪舆还是被动的适应历史或自然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在同时期的族谱中有时候会出现“安插户”一词,说明了移民聚落的建立同样有政府主导的因素:

“时湖南大乱之后,人烟稀少,朝廷调江西户口于衡,至者,各插标以记,谓之‘安插户’,时安插户,屯户,军民阡陌,杂错不睦。”时安插户,屯户,军民阡陌,杂错不睦。”——湖南《厚雅田王氏谱》

这里的安插户和上文的“插标杆”即“插草为标”联系在一起,表明土地划分和人口安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调查了长临河地区上述移民聚落的人口来源之后,我们发现,人口安置(或曰安插)的历史事实在空间上具有直接的体现。

4.3 人口安插的方法

我们将0.7公里作为聚居点的平均距离。对LN和LS两线上的聚落分别进行序列研究。序列的内容包括了空间序列、名称序列和来源序列三种。空间序列,展现其空间分布特征;名称序列,展现其名称规律,来源序列,反映其历史来源的规律性,列表如下:

表1 LN线明代移民聚居点序列分析

表2 LS线明代移民聚居点序列分析

从这两条分析线的序列状况来看,移民的“安插”原则是一目了然的:瓦屑坝和皖南移民相隔错开分布。换言之,每一个瓦屑坝移民聚落两侧是两个皖南移民聚落,而每一个皖南移民聚落的两侧则为两个瓦屑坝移民聚落。目前这LN和LS两线中部情况缺失较为严重,但根据上述规律,似乎已经可以复原出一个综合瓦屑坝和皖南移民聚落的优美的几何版图来了。

这个令人惊奇的移民安置版图,在早期不知是否有过详细的图纸并照此实施?无论如何,这反映出“安插”行为不仅存在,而且是瓦屑坝移民者从集团式移民到个体定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政府完全的进行着干预。至少在京畿地区的长临河镇。移民者的定居方式,是完全不随自己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这种被动的、政府组织下的定居方式,显然和多数族谱中的田园诗般的描述是不相吻合的。“胡氏之远祖,道二、回二、允二三公,由江西瓦砾坝来肥,爱青阳山南麓山水灵秀,遂卜宅于此而居焉。”(胡道二《胡氏宗谱》)如果我们将长临河聚落作为中国古代聚落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则会发现,他们的形成过程中,理性的、适应自然和社会的需求显然是定居最重要动因,而后期的风水思想则往往成为之后的点缀和修饰。

5 价值评估

5.1 对历史事实的佐证

长临河明代聚落的价值体现为历史、技术和文化三大方面。从历史价值来看。它们从实物层面印证了明初南方移民活动的历史真实性。证明了移民者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编制性的劳动、开垦土地,划分田亩,并在强制的状态下确定领域的历史事实。这一过程,和洪武三年的户贴制度密切相关,“初,宁国知府陈灌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辛亥,诏户部置户籍,岁计登耗以闻,著为令。”(陈鹤《明纪》卷3)长临河移民聚落恰在此段时间建立,无不打上深深的烙印。如王信一村《王氏宗谱》载:“福庆长子,信一公,……民籍一甲,讳信一公,即户名,故尊公为一世祖。”徐太六村《徐氏宗谱》记载:“始祖,贞庆,字太六,于洪武间由宣卜居肥邑东乡,屏山镜湖,定为世基,户名郎公字。遵为一世祖。配赵氏。”均记载以人名或字来确定户名,再以户名确定村名的历史。这一文化现象不唯是乡土文化的趣味点之一,更是宏大历史的真实反映。

5.2 对古代聚落规划研究的意义

中国古代规划技术发展久远,从早期的“相土尝水”,到以后的都城建设、村庄风水。无不反映中国古人悠久的宏观建筑思维。长临河明代聚落群则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启示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规划技术,不仅体现于城市、乡村等单个聚落的内在布置,同时也能在超越的视角——多聚落系统上有精彩的表现。如果我们把长临河明代移民点称之为“明代新农村”的话,则不难发现,早在14世纪中国政府就已具备了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空间规划能力,在600年以前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不仅涉及了对庞大国土的几何划分,同时还与人口的调整、管理相协调,从而为社会及生产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5.3 对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价值

长临河明代移民聚落的价值发掘对于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对巢湖流域的文化遗产研究多集中于早期文明(有巢氏、居巢国)和晚期的淮军文化两大阶段。这两大文化板块之重要自不用说,但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14世纪,经历了大量战争之后的巢湖文明的断裂与再生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长临河聚落代表的明代移民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战乱之后一次次凤凰涅盘的重要组成。对于前后期的文化则起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建设国家的精神力量,因此应加以挖掘和弘扬。

6 小结

综上所述,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的长临河明代移民聚落,反映出明代京畿地区移民的历史,承载着中国古代规划技术的重要信息,为我们探究中国古聚落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对其研究、发掘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清)王信一村:《王氏宗谱》卷一.

[2](民国)徐太六村:《徐氏宗谱》卷一.

[3](清)丁成三村:《丁氏宗谱》卷一.

[4](民国)盛宗三村:《盛氏宗谱》卷一.

[5](清)吴兴一村:《吴氏宗谱》卷一.

[6](民国)胡道二村:《胡氏宗谱》卷一.

[7]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经营与管理[J].农业考古,2008,(3):51-60.

[8]张靖华.九龙攒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9]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14th CENTURY NEAR NANKING——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grant villages in changlinhe town

ZHANG Jing-hua JIA De-he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1167)

In the late year of 14th century,lots of migrant villages were built in chaohu area by the power of Ming dynasty.In changlinhe town,the villages conclude several types,such as town,tun,and basic settlement.They also made very regular pattern in space position,which are very valuable in the study of acient village planning.

changlinhe; chaohu; Migrant village; Village planning

K928.5

A

1672-2868(2012)01-0009-05

2011-10-11

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QKJC2009005)

张靖华(1981-),男,安徽合肥人。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松 水

猜你喜欢
临河宗谱新农村
试论《高隆诸葛氏宗谱》的价值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有利区分析
探秘“后临河”
探秘“后临河”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临河而居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