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网络技术 加大公开力度

2012-08-15 00:43朱世杰金尔林
财政监督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政务分配

■ 朱世杰 金尔林 林 兰

江夏区自2006年启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开办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下,通过该区公开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已深入民心,成效明显。该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已成为财政和编制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互动的“连心网”、“形象网”。

但是,如何能保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持续效应,更好地公开,更快捷地公开,达到政务公开的最大效果,是摆当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面前的最大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江夏区财政与政务编制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政务公开工作中网络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络技术的几点建议。

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自江夏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以来,有力促进了该区财政专项资金和人员编制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了专款专用,控制了编制总量。同时,有效促进了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依法理财,降低了行政成本,为打造“阳光政府”、“廉洁财政”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政务公开工作已深入民心

2006年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时,绝大多数人公开意识不强。随着上级部门不断出台一系列政务公开文件和区公开办几年来在宣传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广大市民的公开意识逐步提高,政务公开已深入到广大市民心中。

(二)公开内容不断丰富

六年来,该区借助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络平台,不断加大公开力度,丰富网上公开内容,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和监督,累计公开各类财政专项资金269项,资金总额18.47亿元,全部直接公开到人(户)到项目,通过“政务公开新闻”、“财政政务信息”、“编制信息”、“公示公告”等栏目发布各类政务信息2660条,将财政、编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政务动态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及时在网上进行公开,公开内容丰富,有力地增强了政务公开网的吸引力。

(三)公开效果明显凸现

通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将财政专项资金与人员编制情况公开后,使人民群众对财政和编制工作减少了猜疑,增强了信任感。六年来,网络互动进一步增强,网络点击率年年上升,人民群众通过网上反映的各类咨询投诉建议等诉求共380件,政务公开人员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处理和答复,做到了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有力提升了政务公开的公信力。

二、当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网络技术存在的不足

(一)现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管理系统设计上的不足

现行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管理系统是一个单机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人一机,所有的操作由一人在一台电脑上操作,数据审核通过后,通过互联网上传到省厅服务器,上传成功后,所上传的数据便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显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开展初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公开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套软件在设计上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出来。

1、单机版数据库管理系统效率不高。财政资金上网公开是将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上网公开,其实就是信息的公开,由于财政政务公开管理系统是单机版数据采集系统,所有资金上网由一人在一台电脑上操作,人员辛苦,且效率不高。

2、与财政业务管理脱钩。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管理系统对每项财政资金公开的格式、内容及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仅限于该系统,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业务科室责任人看不到,只能由操作政务公开管理系统人员将系统内的格式和要求导出,要求业务科室责任人按此要求填报。若所有业务科室都能按要求填报,则管理工作较为便利;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业务科室报来的数据大多参差不齐:有的是在资金已发放完毕后,事后填报数据;有的是数据量太大,填报不全;有的报送纸质数据不报电子数据等多种情况,报来的数据真正达到要求的很少。政务公开管理系统在设计上过于理想,为达到公开工作要求,大量繁杂的数据整理工作交由政务公开管理系统人员来完成,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同时,由于公开工作未深入到财政业务管理中,导致各业务科室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强加给他们的一项工作。

3、与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环节脱钩。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实际工作需要,有些主管局或其所属二级单位承担着财政专项资金的实际发放、审核等大量细致性工作,如:城市低保资金由区民政局所属低保中心具体审核发放,为做好全区城市低保资金发放工作,低保中心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但所导出的数据与政务公开管理系统的要求不一致。

4、忽视财政专项资金公开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拨付对象是本地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最终环节不外乎拨付到项目和拨付到人(户)。如:柴油化肥综合直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小麦良种补贴资金、玉米良种补贴资金等等,这些都是强农惠农资金,发放对象是该区内广大农户,但是每项资金在发放标准和环节上有所不同,在有些基础信息是一致的,但现有政务公开管理系统没有考虑这一点。由于上述每一项资金都是独立的,导致每项资金每年度都重复性地上传,忽视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公开数据的综合运用。

(二)未与财政监督工作相结合

财政监督是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包括对财政收入征管、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实施监督。它是财政管理的内在需求,也是保证各项财政管理措施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财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财政政务公开管理系统仅将最终分配结果传到网上进行公开,并没有把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的各个环节及其所涉及的财政局科室、主管局、具体发放单位纳入到一个系统中,不能从程序上对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等各项环节进行事前和事中监督。上网公开作为监督的一种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财政分配拨付,而不是为公开而公开。

(三)不能从程序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涉及千家万户,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数据甚至达到二三十万条,这么大量的数据全都通过EXECL电子表格上报,虽说从制度上对政务公开上报数据进行了严格规定,但由于EXECL电子表格软件可编辑性强,从这几年工作实际看,上报来的数据基本上没做到真实完整,需要进行二次编辑后上传。

三、优化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络技术的几点建议

(一)将现有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管理系统升级为网络版管理系统

在升级时充分考虑到政务公开、财政监督管理和财政专项资金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将涉及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的各个环节操作人员按所处岗位,职责不同分别进行设置,具体包括:监督科操作员、信息中心操作员、各业务科室操作员、财政专项资金实际发放承担部门操作员等,各操作员按所处岗位、职责不同分别以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进行操作。将财政专项资金从分配、拨付、发放和公开等各个环节所应做的工作全部纳入到一个系统中。

(二)充分利用二代证技术

二代身份证技术目前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可快速而准确地将个人信息录入到电脑中,效率高且准确。财政专项资金有许多是发放到人到户资金,信息的采集大多通过手工采集,层层上报,弊病显而易见: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可建立起全区享受财政补贴人员基础信息库,利用二代证技术,将全区享受财政补贴人员的个人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实现信息在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拨付、发放和公开等不同环节共享,避免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三)改进查询功能,建立以身份证查询模式

在政务公开网查询个人享受财政补贴时,只需输入个人身份证,即可查询到所享受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结果,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四)优化网络技术,加快信息共享速度

将政务公开服务器部署在财政内网,数据由各地直接通过内网上传到省厅服务器,解决在考核期间,网络不稳定,数据上传慢等问题。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政务分配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