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霖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创造性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突出作用
刘晓霖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创造性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思路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培养创新观念,要不断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育人观,确立创新教育理念,用创新思维和理念教书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既教书又育人,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为教书而教书,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新的时期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实现创造性教育.首先要有创新观念,一个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和给予创造力很高地位的精神环境更可能带来高的创造力.但是从社会、家庭的观念环境来看,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及其长期浓厚的影响使我国没有形成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的观念氛围.从微观的学校环境而言,学校或教师大都希望学生循规蹈矩,以服从为天职,只需其吸纳知识,无需学生自己想象与发挥,标新立异.长期的影响和熏陶,使学生变成了一只只驯服的绵羊,呆板、顺从,缺乏朝气、缺乏创新的精神.因此,无论从宏观的社会环境而言,还是从微观的学校环境而言,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所以必须改变整个社会陈腐观念,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氛围.在培养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过程中,学校应该率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育人观,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转变角色,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建设者,由过去的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适应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1].
要鼓励提倡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研究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唯书,不唯师,具有自己认识的独立性,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锐意进取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在教材分析中寻找创造性内容,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是教师备课的基本素材,是必须传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它是一定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社会科学、文化、技术、教育发展的成果.其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快捷之时,教材内容难以及时吸纳和反映最新的成果和最新的变革,这种特点为教师发挥教学中的创造性提供了条件.为此,教师要以敏锐的触觉和思维,寻找并捕捉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最新成就,及时吸纳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整个教学内容呈现出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特点,反映教师分析教材的创新感知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现在许多学校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的教学手段就充分体现出这样的特点,非常值得学习.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感过程,它蕴含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蕴含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师生互相启迪的过程,是学生互相启迪的过程.这种动感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为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集中全部精力,及时捕捉创新性的思想,独立性的观点,批判性的见解,并且善于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或观点,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民主讨论、探索某种思想或观点的启迪性价值或创造性价值,使宝贵的创造性思想或创意为全体同学所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就某一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具有创造性同时具有启迪性的思想和观点,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主题的创造性认识和见解上,也体现在组织教学、推进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创造性教学是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成果,提高理论修养,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潜能.同时,还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加强教学实践探索,特别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创造性教学效果.
因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和最新成果,善于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更大的活力.
理论如果不与实际相结合便是空头理论.现在的大学生不是不喜欢思政课,也不是不关心理论,只是他们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依赖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第二课堂.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大学生信息来源日益复杂化,思政课教学不能游离于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全面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将课堂教学牢牢扎根于广阔、跃动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让它折射出时代的光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指导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理论成果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者关注的重点在实践,而后者关注的重点偏重于理论.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对应,是就教学的场所所在而言.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育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未知.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接受文化信息比其他人更迅速,他们的思想变化也比其他人更超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往往肤浅或片面.因此,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2].首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太过于强调单一的满堂灌,忽视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内容缺乏时代感,教学不仅不具有指导性,而且令学生反感,甚至厌学.实践教学法在教学环节上注重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内容贴近现实,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其次,有助于推动教师的知识更新,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不断地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增强解决问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后,教学相长,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如小组讨论模式、分组辩论模式、参观访问模式、暑期实践模式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等.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思想政治课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思想道德情操、体现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重视研究创造性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要注重自身理论修养水平的提高,更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工作,踏实做人、用心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这样,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同时,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本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用心做事.基于做人和做事这两点,更重要的是做好一名老师,能够以勤奋、刻苦、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乐观、宽容、爱护的心态对待学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拓宽思路,在教学领域不断创新.我们获得了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原料.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则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内容去教学生.学生并不是天生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热切希望有这样一门课能给予其人生指导,使之得到更快更好地成长;能帮助其确立理想信念,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能开启其智慧,使之懂得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做事基于做人.然而,事实表明,思想政治课是他们最想上又最不愿意听的课,何以如此,教学方法和内容使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用创新思维引导和教育学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深化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变得更加生动.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虽仍是世界主流,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局部摩擦和冲突不断,战争的危险和风险并未消除.安全形势的严峻还表现在除传统安全问题外,又出现了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由西方大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未给世界带来真正的繁荣和发展,贫富差距、南北矛盾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危害.这说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和平与发展占主流的情况下,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既对我们造成了压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迫使我们用新的知识武装头脑,进一步开拓视野,以迎头赶上这股正在兴起的世界潮流.因此,我们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老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加强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培养,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1〕王春霞.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创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2〕崔华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08).
G642.3
A
1673-260X(2012)11-02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