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瓶颈和突破:大学生社会实践冷思考

2012-08-15 00:43赵曙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志愿大学生活动

赵曙光

(淮阴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出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共同诉求,当代中外高等教育都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环节.纵观国内近年来,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及相关系列文件颁布以来,响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并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丰硕成果.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还需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进行冷静思考,查找不足,弥补开拓,深入推进.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在探索中一路前行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而中央16号文件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等相关系列文件的下发实施,更是强劲助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和活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精彩纷呈,成果喜人.

一是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和内涵的界定.对此学界基本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以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曦同志为代表的比较通行的观点,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做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做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需环节;[1]另一种是以胡树祥等学者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既具有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据此把一切满足人类实践活动普遍性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殊性的大学生活动都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野,其领域涉及教学活动、校园活动、校外活动.[2]

二是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类型的研究.随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内涵及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随着实践的丰富,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类型等研究呈现明显的发展轨迹.北京大学团委的李勰撰文指出,国内高校20多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上都是围绕“上级相关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和工作中心,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而确定的主题进行,并呼唤高校能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出结构合理的诸如考察调研类、志愿服务类、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类等社会实践“类型”,从而实现从“主题式”社会实践向“主题式”加“类型式”的复合式社会实践转变;[3]北京科技大学在社会实践形式上探索“六结合”,即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调研、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

三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体制机制探索.不少研究者提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运作”.任允晓等从项目化运作的引入、项目化运作的实施过程、建立健全项目化运作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思考;[4]辛立章等更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实证分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进行探索.[5]佘远富提出“服务性学习”是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理念、新途径、新突破.[6]

四是关于制度保障、评价体系研究.研究者对此作了多方面的探索,王武宁等认为应建立活动的评价机制和长效机制,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安全教育等建立起社会实践的管理保障体系.[7]

此外研究者提出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争取社会支持等来推动社会实践的长效发展.刘志军从社会实践定位、组织形式、实践内容和指导力量等方面对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了比较,指出我们应借鉴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在经费筹措、项目和岗位提供、管理、指导等方面强化社会化运作,破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难题.[8]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瓶颈:成绩背后凸显的主要问题

从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能够较好全面落实《意见》精神、长效而有特色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高校屈指可数,相反《意见》中提出的不足在不少高校的社会实践中依然存在,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学生、学校,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目前社会上不少地方或部门,部分高校、家长和学生对于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尚嫌不足.从社会来看,由于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有限,接纳渠道狭窄,高校与社会的沟通不够,缺乏达成共同培养学生的共识;从高校来看,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甚至只是一种过场,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从家长和学生来看,认为把专业知识学好了才是正事,忽略了对社会实践及意义的重视等.

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实施体系不健全.首先,社会实践的组织程度较为复杂,涉及到指导教师、学生、场地、经费等众多因素,必须要做好周密细致的安排.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部署主要停留在文件、会议当中,往往是活动前审方案,活动后报材料,忽视了活动中的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等环节,使得社会实践经常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育人作用.其次,社会实践的参与面不广.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大部分的精力和财力投到了由学生干部或少数学生组成的几支队伍中,而对大多数普通学生的社会实践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并从中获得锻炼与提高的程度不高.

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不够.尽管团中央每年都确定富有时代特征的主题,但是由于基层单位的贯彻落实、策划组织缺少创新,以至于使每年的实践活动没有新意,千篇一律,与专业联系也不够紧密.大部分学生反映实践活动不能学以致用,也没有针对社会实际,尤其农村和社区的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致使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真正达到深入基层,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

四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不够有力.首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是搞好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目前对新的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开辟不够,而对原有的社会实践基地缺少巩固提升,因而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的需要.其次经费保障不够充足.许多学校并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没有设立专门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有些单位嫌麻烦、怕花钱,不愿意接待实践活动,也使大学生实践活动落实有一定困难.

五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系不够科学.目前,社会实践没有健全科学的社会实践考核办法,缺乏科学完备可操作性的考评指标体系,活动结束后往往根据学生递交的一篇实践报告和单位证明给予简单的考核.同时,这种考评没有和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因而对学生没有制约性,从而也无法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没有计算实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未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的依据,影响了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突破:深入推进实践活动的冷思考

基于对现状的梳理和发展瓶颈的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想破茧成蝶,深入推进,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进一步明确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这是实践活动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或曰功能意义,学界基本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不再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策略或有效途径,而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或功能.研究者从科学化的角度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遵循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学者从纵向的历史比较中得出启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要立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9]有学者通过中外比较提出要更新观念,扩展内涵,强化社会实践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实践除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外,还有提高学习专业知识效果、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以及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功能.[10]这比起早期仅把社会实践当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的单一目标相比,带有明显的综合性,也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显得更加饱满,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既是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也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深入和拓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既然是综合性的,必然包含诸多目标因素,且目标因素之间有一定的构成关系.为此,我们不妨对相关文件仔细解读.早在1984年5月,团中央在辽宁省召开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方针是“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进一步表述为:“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结合学界的意见以及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可以简捷表述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而这一目标中的三个目标因素也自然构成三个层级:首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其次,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再次,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服务社会、作出贡献.这三个目标因素既是有层级的又是统一的.弄清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对于拓宽大学生实践的领域,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的高等教育需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这是实践活动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

高等学校的课程,也即高等学校的学程,可以简捷理解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其主要特征是专业性、探究性和前沿性.在课程开发中,首先确定课程目标,接着是制订课程方案(又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等课程文件,选择课程内容.[11]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以建设、管理、推进,也即“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能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又能与其它理论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具有课程的规定性,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12]具体来讲,所谓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也就是响应中央16号文件及其相关文件精神,在认真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按照高等学校课程开发的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整合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能有效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一,解决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不够深入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后,按照高校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和要求,要确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制订“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组织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老师.其二,解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不够高的问题.“课程化”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为大学生有计划、分层次、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时空保证;选择、整合“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解决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三,解决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课程化”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体系,便于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其四,解决了社会实践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的问题.“课程化”也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成为应有之义,从而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接受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教育目标.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实践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组织实施,而存在着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的状况.社会实践课程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一大薄弱环节.”[13]“课程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科学而充分地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的具体活动中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也在实践中培养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3 进一步组织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这是社会实践取得突破的重要平台

自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专业性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类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探索也不断取得进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逐渐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

笔者所在的淮安市,自2009年起由市委组织部连续三年专门发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作出周密安排和深入推进.本着校地双方共建双赢的原则,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组织指导,从驻淮6所高校组织起100支志愿服务队与周边的100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文件明确指出共建目标: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区、关爱群众,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形象.每支志愿队由15名队员组成,分成3个小组,队长需是党员或学生干部,可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主任助理.文件明确了志愿队的工作职责,每批服务期限1年.服务期满进行总结考评,表彰优秀志愿者和指导教师.三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大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受到了教育,锻炼了能力,服务了社区.

这项活动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符合校地双方互利双赢的原则,既能让大学生发挥自身所学专业特长,又能很好服务社会,让大学生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应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

3.4 进一步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这是社会实践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

高校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机制.对外,高校要加强和地方党委政府联系,争取其政策、舆论、经费的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对内,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多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理顺关系,统筹安排,明确职责,保证落实.

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到新的层次,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在教学经费中作出安排,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参加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等;对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等活动,要把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学校建立专项经费保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支持相结合.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空间,是社会实践内容的基本载体.高校要积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投入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互利双赢的原则,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1〕陈曦,石新明.明确工作思路 探索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8(4):41-43.

〔2〕胡树祥,吴满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新界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2-44.

〔3〕李勰.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08(3):65-66.

〔4〕任允晓,杨小明,范延安.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46-48.

〔5〕辛立章,周国桥,邓雪梅.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以项目化运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成人教育,2010(1):21-22.

〔6〕佘远富.服务性学习: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键[J].现代教育理,2009(1):82-84.

〔7〕王武宁,梅爱冰,白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49-50.

〔8〕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3):78-82.

〔9〕曹银忠,吴满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启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3):33-34.

〔10〕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2):81.

〔1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113-122.

〔12〕李同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趋势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65.

〔13〕姜建成.论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108.

猜你喜欢
志愿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志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