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2-08-15 00:45汪小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汪小义

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汪小义

摘 要: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及其他学校,而在高就业率的同时,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不外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方面,就业质量的提升也相应从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等方面入手。本文初步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并给出了提升就业质量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工学结合

汪小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常州213164)。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生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目标。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招生等一些列问题。因此,探索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及提升就业质量对策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影响高职院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观念因素、教学因素、经济因素、人员因素等。我们把它归类为三大原因,即自身原因、校方原因及社会原因。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职业素养不高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

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主要原因。高职毕业生综合职业素养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个人发展潜力等。这是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首要的考虑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对一些机器实训设备操作不熟练甚至根本不会,以至毕业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成本损失。自身技术不过硬,再加上社会能力不过关,自然影响就业质量的提升。

(二)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指导思想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原因

1.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落后于时代或者已经饱和了的专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不能很好地就业甚至不能就业,更不要论及就业质量了。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而全,专业特点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应当做到,既结合自身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又要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类型和今后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一般较受欢迎,其毕业生就业质量也相对较高。

2.同时,各院校普遍存在“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这一做法,各院校都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但是,他们强调更多的是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而对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岗位适应度等就业质量指标有所忽视。一味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学生的发展后劲显得更为重要,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政府监控不力和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并存

一方面,政府等教育管理部门没有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也未出台相关制度来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企业等用工单位的录聘用管理制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大量企业提供岗位给毕业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用工隐患:如对所签署的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期限及工资待遇没有给出明确的书面约定,在试用期期间,用工方不尊重劳动力本身,随意解除劳动用工合同,有的用人单位肆意规定试用期,任意篡改劳动合同期限,甚至于有部分用人单位把我们的毕业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混乱的表现,这无形中给我们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障碍,也给他们的就业质量提升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职业技能知识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也是从事专业工作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要求他们必须系统地、综合地学习专业知识,并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高职毕业生的与人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我学习提高能力等素质也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逐渐形成。高职院校课堂上的纯理论的知识往往不能内化为毕业生个人的专业本领,更不能外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高职学院应当崇尚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还学会应当从实践中懂得思考,锤炼意志,学会反思。

(二)改革教育体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高职院校要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条件、教师素质等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保持现有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主动调整教育体制和学科设置,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专业的建设也要从纵向型转为横向扩散型,传统专业要及时更新,符合时代的需求。若干年后,各院校尤其是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调整发展策略,能否满足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即培养当地发展所需之人才,这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必须依托现有的学科产业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还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新专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2.大力倡导“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本质是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并给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使学校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员工生活。

(三)政府部门加强监察监控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直接提供用工岗位,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控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政府部门应当做到: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就业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同时要敦促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险缴纳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尤其是与毕业生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为毕业生就业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对各部门的监察以及就业质量的保障力度。

[1]徐灿.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0)

[2]何静.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7,(6)

[3]叶汝坤.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4]戴翔东,石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0,(1)

[5]马于强等.“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中图分类号:G642

B

1671-6531(2012)12-0130-02

:何 岩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