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臣,马宪亭,胡田田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王宏臣,马宪亭,胡田田
摘 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探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有针对的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策略,有利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实践能力;策略
王宏臣/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淮安223003);马宪亭/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3);胡田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淮安223003)。
工学结合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为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社会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学校和企业两主体的结合为表现形式,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真正意义上工学结合,必然带来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高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同时,高职教师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又在工学结合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实践能力偏低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阻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的诸多原因中,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是关键因素。
传统的教师角色通常被这样定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知识传播渠道单一,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过多强调自己的权威,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交流,缺乏互动,使得教学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注入教学;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形式单一,不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效果较差;忽略情感教育,教师不去过多探究学生的思想和体验,忽视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将来的就业能力疏于培养。很多高职教师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本身虽注重个人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个人自身发展,精力资金也投入到搞科研、提高学历和职称方面,但未将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难以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市场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更体现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工学结合”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质内涵就是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的岗位或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培养理论知识“必需够用”、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宗旨,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要途径来实施。在教学要求上,普通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高职教育则强调学生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技能,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而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是具体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最基本的保证,其对师资整体素质尤其是技能训练、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的基本质量规格应该是“双师素质”的,即除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了解生产一线的管理、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具体而言,高职教师实践能力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熟悉相关职业领域内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掌握相关职业领域内的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
第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即便是理论课,也具有强烈的应用色彩,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修养,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中。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科技研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可见,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为增强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动力,职业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应建立职业教师准入机制,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专业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任教前必须获得必要的实践技能,或者在取得经由权威机构认定的技能证书后方能取得教师资格;另一方面,制定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在评审条件中加入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和实践教学业绩考核,使高职专业教师切实将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自身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促使其主动把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二,政府应运用财政和税收杠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提供条件。目前,很多企业只关注当前的经济利益,认为与高职院校合作无法创造直接利润,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悖,因此,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真正能全力以赴帮助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企业非常少。政府作为优势资源的分配者,可以充分发挥其外部动力源的作用,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税费减免等方式,平衡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认识到参与校企合作符合其长远发展利益,以此吸引企业支持高职教育,帮助专业教师提高实践技能。第三,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搭建学校、企业合作平台,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实践培训项目,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开展的部分培训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有关单位举办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相关行业的部分企业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加强了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在专业技术层面的沟通,提高了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第一,学校应建立统一的专业标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各地的行业企业,这些行业企业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地区行业的要求,具有地方性和灵活性。学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综合考虑国家行业标准、全国行业大赛的标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地方行业特点,制定出统一的专业标准。在保证标准相对稳定的同时,学校应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沟通和联系,根据科技、行业、职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更新标准,保持标准与实际生产要求的一致性。第二,学校可以通过校内外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开展新教师培训,重视年轻教师行业意识、职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校本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实践能力;对专兼职教师实施一体化管理,将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统一编入相应的课程组,专兼职教师结对,在教学、科研合作互动中提高彼此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定期选派对口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针对高职高专师资的各项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第三,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考核时应加大教师实践技能部分的比重。根据各专业实践特点,分专业制订专业测评方案,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作为判断其实践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考核的内容应紧盯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的前沿动向,体现新的产品、工艺和管理要求,由来自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带头人共同建立实践操作题库,由基地或学校组织对每位专业教师的考核。通过测评使教师找出差距,以形成专业教师主动“回炉”参加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的外在推动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操作技能是企业用人的首要选项,是学生就业的生命线。从学生的角度说,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从教师的角度说,实践技能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专业教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仅仅依靠政府和学校是不够的,教师本身也必须提高内驱动力,更加充分、自觉自动地利用政府和学校提供的政策参与和寻找培养提高的机会。具体地说,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如把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学校的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到实践基地顶岗或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规范、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获得职业体验;参加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实践技能考证和各种实践技能竞赛,兼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的行业特许资格证;积极参与校企紧密合作的科技服务,包括纵向、横向的产品研发、技术开发、技术指导与服务等;走出学校,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在考证、竞赛、培训和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过程从中不断锤炼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综合能力。
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工学结合教学活动范围的扩大,选择适合并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和方法,无论对教师个人而言,还是对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化建设来说都意义深远,整合校政企三方资源,融合三者特色培养专业教师将成为一种高效的高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1]王宇苓.工学结合模式下“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3)
[2]王清连.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4]韦晓宏.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J].甘肃科技,2008,(9)
[5]张华龙.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实践:个案分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2)
本文为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YE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表示码:B
1671-6531(2012)10-0130-02
:郭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