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构思

2012-08-15 00:43:59赵玉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8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赵玉玲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构思

赵玉玲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弊端诸多,为了让基础医学实验课发挥其在医学教育中的本能作用,应大力开展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科学.基础医学实验是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实验教学具有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引导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现行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课重属于理论课、实验课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室小而全,投资分散,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等等,严重影响医学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性人才.老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摸索出一套改革经验[1].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改革以实用为主,整合教学资源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构建新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组建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提高实验教学效益.

1 以相关学科为基础,整合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让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学效果,将知识体系相近[2],使用同类仪器设备的实验进行重组:(1)机能学实验,医学基础课重要的三理课程(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有很多共同点,知识联系也非常密切,其实验对象主要是动物,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也相似.将三门实验课程合并,独立设课,组建“机能学实验”.设计实验内容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生理联系到病理再联系到药理,培养学生以临床方式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机能学实验课尽量多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2)形态学实验,将以镜下观察组织细胞正常形态与异常(病理)形态的组织胚胎学与病理解剖学实验课进行融合优化组建形态学实验,提高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实验课注意将正常组织结构与病理组织结构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由正常组织变成病理组织的过程,适时引进临床病例,以问题引导式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病理变化过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临床课奠定坚实基础.(3)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的前沿学科,实验课基本技能要求很高,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免疫学等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生化基本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开设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4)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开设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基础实验及免疫学检验与微生物学检验和寄生虫学检验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

2 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将知识体系相近的课程实验内容重新设计重新组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强学科相互渗透,强调基础与临床联系.如,(1)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前提出A群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让同学从病例中寻找问题,查阅资料,实验课先让同学观察镜下链球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系列链球菌鉴定试验.结合病例提出如下问题:链球菌是怎样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上怎样确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怎样制定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治疗原则,如何预防链球菌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等,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到教学工程中,用学过的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回答上述问题.(2)将生理的“家兔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药理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及药物治疗”及病理生理的“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内容重组到一起,学生在实验中把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密切结合到一起,综合分析问题,做到活学活用,利于培养临床能力.(3)制备动物气胸模型,气胸在临床上很常见.通过实验过程学生了解气胸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为后继临床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4)发给学生疑视流脑病例,模仿临床工作提出问题,为了确诊及治疗,应采集什么标本,怎样做细菌检验,学生自行设计标本采集过程及注意事项、细菌检验流程、药敏试验,这样就把微生物学、药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安全结合到一起,学生对流脑会有全面的了解,达到基础为临床服务的目的.这类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实验课前实验技术员把实验器械、实验耗材、实验药品等实验用品准备齐全,学生对该次实验内容没有任何准备,到实验室后听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过程、结果观察、注意事项等,学生按老师讲的做试验.不用动脑筋,学生没有积极性,有的同学不做看看就行了,实验报告雷同的很多.为了提高实验的时间效益,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在实验课前给学生实验题目,提出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和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对象、方法、注意事项等,写出预习报告,实验课时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老师在实验课中起指导作用,纠正不正确或不规范的实验操作、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鼓励学生在实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全体同学对实验进行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起引导和纠错作用.最后要求学生以科研论文格式写实验报告.

4 调整实验考试方法与内容

为客观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3],应作以下几方面工作,(1)实验考试内容,应根据实验课性质及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实验考试内容.(2)实验考试方法,不单设实验考试项目,实验考试贯穿全部实验.(3)实验成绩构成,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科学严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实验报告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给分.

5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就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领导重视是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鼓励年轻、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以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4].同时要积极培养现有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大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制订培养计划并有效实施,给实验技术人员创造更多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切实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实验教学模式,从学科融合渗透、基础结合临床、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改革、实验考试管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以达到资源共享、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实验效果好的目的.让实验课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

〔1〕王卫卫,赵桂仿,苏晓红.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4):4.

〔2〕丁文龙,李稻,陈红,等.构建“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45-46.

〔3〕刘青,胡书婷,等.大专护理专业组织学实验考核改革探讨 [J].吉林医学,2011,32(8):1654-1655.

〔4〕秦昌明,李欣则,等.实验操作考核环节的管理与监控[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51-155.

G 640

A

1673-260 X(2012)09-0122-02

赤峰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 Y X M1010)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