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其建立的理论基础

2012-08-15 00:45:05刘依依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者旅游业

刘依依

浅析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其建立的理论基础

刘依依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成为必然。文章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旅游内涵的理解,分析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及其建立的理论基础,从而确定了低碳旅游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理论基础;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组织和学者都在密切关注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式——低碳旅游。相比之下,无论从开始的时间、研究的深度和宽度或是研究的成果来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更早、更深、更详实。例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涌现出许多旅游环境问题、旅游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旅游业中各项活动碳排放的测定,定量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旅游者对能源需求的评估探索了能源利用与目的地之间的联系等等。伴随着更多的对低碳理念的关注,出现了更多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群体,同时对于不同角度的研究也出现了各自的代表人物。国内的研究和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检索“低碳旅游”的相关文章,在中国期刊网上只发现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且其中大多来自于各大报纸的新闻报道,极个别几篇涉及会议摘要或期刊论文。2009年5月《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了我国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文章,作者刘啸认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低碳旅游。他借助低碳经济的理念基础,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区别于生态旅游,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有着清晰的理念和目标(刘啸,2009)。此后,低碳旅游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成果也急剧增多,其中不乏新闻报道、实例分析和研究探索成果等等。总之,我国目前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表面,虽然关注度增加,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还较为不足,宏观的定性分析较多,文献也以新闻报道居多,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的界定

低碳旅游是建立在低碳经济理念基础上的产物,究其概念应当先探究低碳经济的内涵。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中的“碳”一般是指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广义上包括《京都议定书》中所提到的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等6种温室气体。白皮书中提到,这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即“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即“三高”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既能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能获得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推广,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一问题,能源短缺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这种“三高”“三低”的经济运行模式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增长和能源短缺的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构建节能减排社会,协调经济、社会及环境和谐发展势必是最优选择,也必定成为以后经济发展的趋势。

2009年,我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也对“低碳经济”做出了诠释,提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竞技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人类为了应对由于温室效应产生的有害气体所导致的全球气候恶化提出了“低碳经济”,那么“低碳旅游”则是建立在低碳经济之上,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所获得的产物。究竟什么是低碳旅游呢?2009年5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中,低碳旅游的概念首次正式提出。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旅游业占3%。低碳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低碳旅游就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及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

就低碳旅游的具体定义,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例如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蔡萌,汪明宇,2010)。刘啸把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联系起来,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富筱琦从旅游者的行为取向来界定概念,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旅游,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这种观点强调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减排或碳补偿活动以保护环境,却忽视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效果。黄文胜突出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等。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渗透和衍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传统旅游粗放经营模式的根本性扬弃,强调在旅游产业各级链条上采用低碳技术、碳汇机制,通过旅游者的碳补偿和低碳消费方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将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到最小,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程度降到最低,保证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旅游、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一脉相承,强调在旅游过程中,尽量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碳足迹,其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旅游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以,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旅游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为了使经济长期、持续充满活力地运行发展,从而选择合理而充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环境、旅游和经济协调长久发展。低碳旅游即是这一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实际运用,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达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旅游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缓解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旅游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低碳旅游是人类对环境保护负责任的表现,与生态旅游相比,低碳旅游更注重细节,对旅游中的碳排放进行了量化规定,虽然目前尚缺统一标准,但该旅游方式已能提醒游客在出行时计算自身的碳排放量,通过数字更直观地了解碳排放量,以真正达到减碳目的。故可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总之低碳旅游丰富了绿色环保旅游的内涵,以降低碳排放为具体实施途径,以低能耗为短期目标,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终极目标。

(二)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正式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独立术语的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他提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谢贝洛斯·拉斯喀瑞,2003)。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为对象,在对其进行体验学习的同时,对旅游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负有责任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内涵体现在旅游者、旅游活动及相关设施上。首先,旅游者的参与促成了生态系统转变成旅游客体,在此过程中旅游者追求生态环境的审美价值,这使该审美价值成了生态旅游的关键。其次,保护完好的生态系统,构成生态旅游的基础要素。再次,旅游产业构成生态旅游的中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因其商业特性,可能构成生态旅游恶性循环的潜在因素。总体而言,生态旅游是以旅游者为中心、旅游产业为中介、以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三)循环经济理论

对于循环经济的具体含义,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类同于生态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能;也有学者侧重于资源的角度,认为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还有专家指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这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密切关系。综合以上定义和解释,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一个共同发展的基础,即同样强调低排放与高利用(唐婧,2010)。

总之,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以减少旅游发展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为主要途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社会和行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虽然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的旅游发展方式要经历长期的过程,但是传统旅游观念、方式的颠覆是要靠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他们对低碳旅游的认知、理解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低碳旅游的发展前途。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2010年) 《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低碳旅游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 (编号:B045)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3]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4]闫伟东.深圳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09,(9).

[5]谢燕娜,石培基.近十年来国内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

[6]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责任编辑:何 岩

F59

B

1671-6531(2012)01-0059-02

刘依依/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助教(河南郑州 450009)。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者旅游业
生态旅游之利弊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8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6
生态旅游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3:40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女子世界(2017年4期)2017-04-13 19:36:33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决策探索(2014年6期)2014-04-22 01:37:58
旅游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