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012-08-15 00:45:0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

胡 歆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胡 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培养适合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学生在走出校门时,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英语教学

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社会对求职者的应用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岗位注重求职者的实用性。面对市场需求的新形势、新问题,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培养方式的挑战。高等院校要以培养高层次技术人为目标,大学英语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学科,其教学模式应是面向社会需求的,要不断研究适应时代的教学模式,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算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呢?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工作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应用型人才首先突出的是综合应用能力,以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取胜。应用型人才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反应能力——即反应敏捷,思路敏锐,往往在处理事情上能够洞察先机,团队精神——不一意孤行,重视团队的整理利益;领导组织才能;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从高等院校英语学习的角度看,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正如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提出的“一般要求”中指出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日后工作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学能力,提高文化的综合素养,从而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新需要。”

二、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距比较大。就英语学习来说,那些来自发达城市或者之前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英语的基本交际能力略强一些;而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更加熟悉英语的语法或应试题目,在口语方面略有欠缺。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些学生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有些则是职业中专或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这就导致学生个体间的英语水平的差距比较大,能力参差不齐。但这些学生同时进入高等院校接受相同的英语教育,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效果肯定会不理想。

2.教学目的存在偏差,课程设置不能紧跟市场。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均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却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定位,去制定相关性强、实用性强并且面向市场的英语学习计划,导致许多学生在就业时无法胜任英语方面的工作。目前,国内一直把英语三、四级考试作为衡量一所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参照目标,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英语教学的一个促进,但它毕竟不能真正检验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不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选拔。

3.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单一。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很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负责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4.英语学习环境欠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英语学习环境欠缺,除去每周几节英语课以外,业余时间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一些想张口说英语的同学反而被嘲笑,高等院校英语学习的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二)解决策略

1.推行分级教学模式。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如果按照同样的教学进程、同样的教学方法授课显然是不可取的。教育部就曾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提出了,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针对这种分级教学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主性,最终实现学生个体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2.不断开发新教材,细分基础课程,跟进市场热点。适当增加实用性课程,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等。增加实用性语言的实践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充分展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及应用性。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上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要探索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一是主动型教学模式,即通过讲练结合,问题讨论,设立情景教学,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者,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改变“聋哑英语”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语音和多媒体教室,给学生制造更多的听说、讨论的机会;三是探索传授英语学习的良好方法。

教学手段上,鼓励教师多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一是构建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充分融合网络多媒体技术,整合丰富的外语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供虚拟的英语环境;渗透所学资料的文化背景,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二是构建网络教学系统,通过组建外语教学网站,或者是网上远程教学系统,由多媒体教师、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等参与联网,配置相关的英语学习课件、多媒体学习资料等。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的友情链接来达到英语学习的资源共享,把校园的英语网站建成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学习的桥梁。

4.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表达自己,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只靠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因此,高等院校的英语学习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要靠教师做主导,课堂上教师可以加入中西民俗比较、民族文化背景区分,学生在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积极的去探究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改善死板的英语教学氛围。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校园英语学习环境,例如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文化沙龙活动、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或阅读比赛、组织学生定期观看英语电影、定期开展英语外籍教师的讲座等,给学生在课外时间提供学习英语以及实践英语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要想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要紧跟时代以及市场需求,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生产中去。

(一)抓好主题,培养特色人才

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属于文化基础课,需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合理定位的授教,并且把职业技能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教学设备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必要完备的商务实训室以及语音实验室等,保证学生在学校就能获得比较扎实的实践技能。教学内容方面要开设商务英语、会展英语、英语口译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完善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加入WTO以后,大批的国外企业涌进国内,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学校首先就要实施适应现代经济体制的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实施的主体就是教师,新的教育模式需要与其相配合的教育观,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应具备时代责任感,学校也要在师资方面做好调整。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应能够胜任本行业的工作,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创新力,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校企合作,跟进主流市场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社会上常常出现“高薪难聘高级技工”的现象,而校企合作不仅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也能将企业文化的概念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紧跟市场需要,主动迎合本地区行业发展的需求。实时了解企业需要,进行课程的调整,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感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要求,学校设置的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后实际的就业能力。

总之,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艰巨,但迫在眉睫。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项基础但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实践和动手能力运用到教学中去,结合地方特色,不断探究完善教学体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特色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企联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李颖.高职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2]袁佳.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3]烟台晚报.应用型人才受欢迎[N].http∶//www.shm.com.cn/ytw b/html/2007-05/15/content_286184.htm.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S].教高厅[2007]3号.

[5]廖嵘.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0,(8).

[6]张白杨.浅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28).

[7]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9]孔庆炎,刘鸿章.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2004.

[10]何平.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010,(26).

[11]李志丹.岛职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儿个问题[J].大众科技,2006,(1).

[12]张丽莉.改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

[13]四川在线一华西都市报.企业告急:高级技工人才紧http://fi—rlarlce.sina.corn.ca.2007—08—14.

责任编辑:何 岩

G642

B

1671-6531(2012)01-0098-02

胡歆/黄山学院外语系助教(安徽黄山 245041)。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