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苹
(龙岩学院 艺术系,福建 龙岩 364012)
以正确的观念提升演唱水平
沈 苹
(龙岩学院 艺术系,福建 龙岩 364012)
正确的歌唱观念不仅是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同时也为演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对正确的歌唱观念,很多人的认识还很模糊,本文笔者从高音、气息、表情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错误的歌唱观念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指出对应的正确方法,阐述正确的歌唱观念在声乐演唱中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说明了正确的歌唱观念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歌唱观念;高音;气息;表情
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对提升演唱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正确观念的指引,那么声乐演唱中的各个环节就犹如一盘散沙,互相干扰,但是对怎样是正确的歌唱观念,很多人的认识还很模糊,由于对正确歌唱观念认识上的失误和处理时的偏差,容易出现以下情况:过分地追求高音,即使高音上去了,出来的声音也是发尖的,刺耳的;过分强调气息,导致大多数歌唱者在歌唱时气不够用;过分强调声音的技巧,而忽视面部表情等等;认识正确的歌唱观念,并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艺术处理,就有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从高音、气息、表情等方面对歌唱的正误观念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
高音难唱是不少歌唱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人一到准备唱高音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地抬眉毛,撑鼻孔,人为地增加喉咙的力量,误以为这样可以把高音唱上去,结果呢?五官变形,气息往上吊,勉强喊上去的高音也是刺耳的白声,甚至是破音,完全没有了高音应该有的明亮甜美,穿透力强的特点.其实,唱高音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唱高音呢?是因为很多歌唱者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合理的演唱高音的方法,没有打好中低声区坚实的基础,一唱高音就容易破,一破就更害怕唱高音.而很多声乐教师在学生准备唱高音的时候,老是会提醒学生“喉咙打开了吗?”“再往上走一点”等等,往往也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我要开始唱高音了”,这样学生反而更加不容易放松.除了我们平时通常采用的讲解、范唱等教学方法外,还可以用“转脖松喉法”、“摇头带声法”①来解决唱高音难的问题.具体做法是:歌者可以在唱歌前,边朗诵歌词边慢慢地转动脖子,记住此时喉咙肌肉的放松程度,多做几遍,记牢后,再找到唱中音区的平和心态,以不变的状态来唱高声区,注意在演唱高音时不特意深呼吸和用力,两颧骨要更加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要更加积极向上,兴奋,小舌头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气,使喉咙更加打开,喉头不可随音高往上移动,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气的状态,然后开始唱,梦寐以求的高音出现了,这时候的声音是流动通畅的,高音是明亮通透富有穿透力的.我们也要在心理上正确地看待高音,任何技巧的掌握都是由不会到会,由生疏到熟练的一个过程,唱高音也不例外,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多加练习,高音并不难,要相信自己.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②可见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很多歌唱演员都对气息不足这点深有同感,特别是初学者,在演唱之前,总怕气不够用,为了使气足、气长,总是试图想把气吸得越多越好,结果有明显的吸气动作,吸后两肩高耸,高挺着胸口,一张口唱,往往第一句气息最足,接下来气息一句比一句短,声音发紧,喉头发硬,高音也不易上去,想要偷换一口气,又怕破坏乐句的连贯性,只能唱一句停一句,每每唱到结尾都发虚了.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睡着还是醒着,工作、生活,根本就不用去考虑怎么呼吸,怎么换气,而且生活中人们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呼吸时而急促,时而缓慢,这些生理现象的呼吸谁都会.按理来说,一般健康人的气息是足够用来歌唱的,但是为什么大多数歌唱者都感到气不够用呢?原因是他们不懂得在歌唱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气息.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是不同的,歌唱的呼吸比生活中的呼吸变化要多得多,歌唱的呼吸要随着乐句的长短,随着歌曲情绪的变化而变换着运用呼吸.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歌唱时气息不足的问题:
两腿分开,一只脚稍前,一只脚稍后,两脚不要并拢,也不要平行分开站.两脚直立,平均受力.上半身直立并略微地往前移,使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这样既站得稳又有利于用气.两肩、后背都要平展放松,自然舒展,双臂自然下垂,肩膀放松的时候,脖子也随之放松,但这个“松”并不是垮、软,而是在自然的状态下保持喉咙的通畅.歌唱时各部位动作的配合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呼吸包含两个动作——呼气与吸气.我们人的呼吸由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日常生活中人本能的生理反应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行领悟进而转化成处理气息的艺术技巧,比如老师经常会用“闻花”“打哈欠”来让学生体会吸气时的状态,仔细回想下,当你从容地如闻着花香一般,当你细心体会打哈欠的过程,就会发现,你的两肋是张开的,腰、后背和胸是舒展的,上半身就像个充满了气的皮球,这时候你的口腔是放松的,用这种感觉来吸气是比较符合歌唱要求的.与吸气相对应的就是呼气,生活中的叹气、咳嗽等都是呼气.我们经常听见一句话:歌唱的时候气息要在体内形成一股对抗的力量,说的就是呼气与吸气肌肉群之间的合作.在歌唱中,不能一下子就把吸进来的气放光了,从气吸进来的一瞬间开始,呼气和吸气肌肉群之间就有了对抗,呼气的时候,必须在声音延长的过程中保持吸气时的状态,通过呼气与吸气肌肉群的相互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随着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变化来对气息进行控制、调整.气并不是吸得越多越好,吸气过多过猛,会造成身体僵硬,使声音失去灵活性,吸气过少会使声音失去支持.当你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气息的力量不是像一根木棍子一样硬邦邦的顶在胸口的,气息是流动的,就像山间潺潺的溪水,又或像飘舞的绸缎,不断向前,不管任何时候都是流畅的,外松内紧的,只是随着歌曲情感的变化来加强它的弹性和韧性.
生活当中人在不同的情绪下,讲话时的气息不同,换气也不同.情绪激动时,气息很有力量,换气急促、激烈;悲伤时,气息平缓,换气就缓慢、深沉.因此,在歌唱中,要根据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换气,使换气与歌曲的内容融为一体,不能因为换气切断了歌曲感情的连贯与完整.适当的换气点应该是根据节奏、旋律等等来确定的,一般是一个乐句结束换一次气,遇到长的乐句,就在每一小乐句结束时换气.很多初学者由于歌唱时乐句太长或者呼吸的方法不对,导致气息不够用,就在歌曲中乱换气.如果实在因为气息不够,可在乐句中快速换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偷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受到惊吓或者对某件事感到惊讶时,下腹、横膈肌、两肋会一下子打开,这就是歌唱状态下的快速呼吸,这个可以帮助演唱者在歌唱时找到快速换气的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乐句中偷换气,就算要换也应选择在词组与词组之间,绝不能将词组拆开,以免破坏句子的完整性.
常常会看见很多歌唱者,音色很优美,表演也很到位,但是注意一看,眉毛上挑、眼睛瞪大、歪嘴,五官都变形了,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过分注重声音技巧,追求明亮、结实的声音或想咬字清楚但是却不得要领,用劲过大而造成的,这种现象在很多歌唱者身上并不少见,重视面部表情既是为了观感也是为了嗓音,正确的面部表情也能为你的嗓音增色不少.正确的面部表情:嘴应该是适当张开的,就像我们平时自然微笑时的样子,嘴唇应该充分拉紧,只露出上牙,歌唱的时候,声音撞击在硬腭和上牙上,产生的振动力度较大,从而使嗓音响亮.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复杂的、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态和感情.演唱者不仅要靠声音,更要靠眼神跟观众进行交流,可是不少演唱者虽然唱的很激动,嘴型也很到位,但是目光却是呆滞的,观众从她的眼神中读不到任何东西.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要懂得通过眼神来传递思想感情.眼睛要有神,眼神要专注,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情感,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面部表情也要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当你演唱欢快的歌曲时,你的心情是愉悦的,你的嘴角应是上扬的,你的眼睛也是微笑,你要把这种喜悦的心情通过你的面部表情、通过你的歌声传递给观众;当你演唱悲伤的歌曲时,你的嘴角是朝下的,眼神是黯淡的,你要让观众也能在你的歌声中、表演中随着歌曲里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感到叹息.记得在上课时老师说过一句话:“要脸就不要脸”第一个“脸”指的是角色,第二个“脸”指的是自己的脸,在舞台上,你就是个演员,歌曲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就要有什么样的表情与之相对应.不管是什么样风格的歌曲,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面部表情的表演,一定要贴切,真实,不能矫揉造作.
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声乐演唱中,很多人将声音和演唱技巧放在声乐学习的首位.但是建立和培养正确的歌唱观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声乐演唱水平,同时它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者自身演唱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对歌唱技巧进行反复的研究和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培养正确的歌唱观念,有了正确观念的指引,声乐演唱才不会偏离轨道.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不仅使笔者自身对声乐学习和演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艺术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声乐教育,历经几代声乐教育家们孜孜不倦的奋斗和辛勤的探索正朝着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希望自己的一点浅见能为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注 释:
①引自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2002年4月,第六章 声乐教学技巧,第二节 歌唱弊病的纠错方法.
②引自《乐府杂录》.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
〔2〕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华乐出版社编辑部.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1、2).华乐出版社,2003.
G633.951
A
1673-260X(2012)10-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