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范,何根海,汪志国
(池州学院a.办公室;b.教务处,安徽 池州 247000)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
——以池州学院为例
李铁范a,何根海a,汪志国b
(池州学院a.办公室;b.教务处,安徽 池州 247000)
池州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自觉培育和发展特色,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即完善学校顶层设计,着力创新办学理念找准学校定位;发挥优势,面向需求,着力培育发展优化特色学科专业;转变观念,大胆改革,着力探索人才培养体制;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着力提高科技对地域经济社会贡献度;凝聚校魂,培育品牌,着力创建富有个性的大学校园文化;扩大开放,开阔视野,着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办学定位;地方性;应用性;特色发展;协同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新建本科高校应运而生,这些高校大多由专科或专科合并中专学校而来,基本上属于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建在地级中心城市,有的是当地唯一本科院校。从管理体制上来看,这些学校实行的是“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模式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经费上实行的是省市分摊或以所在市拨款为主的方式,在发展上有同质化的倾向。如何使新建本科高校克服同质,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是这批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就安徽而言,近十年有15所新建本科高校设立,为此提出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即“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池州学院2007年升本以来,自觉遵循十六字方针,自觉沿着“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发展之路,为创建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目标而努力。在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实践中我们既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其内在逻辑,又注重借助外部动力的推动,把内因和外因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升本之初,全校上下开展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池州学院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好池州学院”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并就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调整、校园整体搬迁、引进稳定人才、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等十个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之后,结合我校实际,及时提出了“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丰富内涵,重点建设,科学发展”的20字工作思路,学校在充分论证并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地方高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上,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发展思路。
创新办学理念: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管理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
找准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兼顾专科教育,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
学科专业定位——以人文科学、理学为主干,积极发展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局面。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池州,辐射皖南,服务安徽。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明确发展战略:
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发展战略。
理清办学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培育人才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增强特色和创建品牌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保障,服务科教兴皖、科教兴池,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办学思路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而进行的顶层设计,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特色发展的指针。
学科专业是大学培育和发展特色的核心,因此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成为各大学的战略抉择和着力点。池州学院升本后面临着从专科向本科过渡,从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向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以非师范类为主转型。在这个过程当中,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如何吸收过去的传统,进一步在在过去遗留的基础上,彰显我们的特色,在新专业增加上怎么把握,怎么密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我们在理念和实践中突出三个主动纳入,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体现三个重点围绕,在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坚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主动纳入到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坚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主动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1]。
一是坚持传统优势原则,把它作为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的基础。池州学院前身是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专业有着良好基础和积淀,培养的毕业生在皖南,尤其是池州地区有较好的社会影响,是这一地区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因此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中,我们认为,教师教育的优势不能丢,教师教育的大旗不能倒,而且要做精做强师范专业。为此,我们保留了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学前教育、美术学、音乐学等几个师范专业,并进行改造升级,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坚持区位优势原则,把它作为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的支撑。学校坐落在池州,自古以来池州作为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具有“千载诗人地”之称;池州是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坐落于境内的九华山是国内四大佛教圣地,也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非金属矿资源在华东具有独特优势。这些区位和资源优势为我们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坚持社会需求原则,把它作为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的动力[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就皖江、皖南区域而言,一批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内实施。如安徽的 “国家自主创新试点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省级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就池州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提出重点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即电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物流管理、现代服务业。地区社会经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生产领域的技术问题,要求区域高校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区域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这就为我校实现自己的职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丰富内涵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是围绕文化和生态来探索学科专业发展。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和学校发展历史,我们学校的优势在于文化,包括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池州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所以我们围绕着生态文化做文章。一部分学科专业围绕着这个大的背景来建设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外语,旅游、艺术、材料学等学科和专业,都往文化、生态这个方面来引导和发展。
一是围绕地域支柱产业发展建设专业,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3]。专业建设既要符合池州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符合学校本身的实际。根据池州提出的五大产业,学校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围绕电子产业重点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学”等学科专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重点建设“光电子技术与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专业;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动画”、“广告学”、“艺术设计”、“文秘”、“商务英语”等学科专业。这样使得专业设置紧贴产业需求,人才规格满足社会要求。
一是围绕专科专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学科专业。围绕着我们的资源,我们该改的就抓紧进行改造。围绕着产业,围绕着专业群,围绕着专业结构调整,加快专业改造。重点建设“文化产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网络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
几年来,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按照“重点专业对接主导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思路对原有学科专业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改造、优化,重点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做强优势和特色专业。学科专业特色初步显现:一是师范类专业向多科、综合性专业的转型。二是工科和应用型专业比重显著增加。三是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学类12个,教育学类1个,历史学类1个,经济学类1个,理学类8个,工学类7个,管理学类6个,体育学类1个。涵盖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体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37个本科专业中应用性专业比例超过78%,在教师教育、文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旅游管理、财经商务等方面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以重点和优势专业为支撑、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群架构。我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点2个,校级特色专业点8个。基本形成了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格局。
作为新建本科高校要着力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到底怎么去实现?我们认为关键是人才培养体制,因为它是人才培养的龙头和核心。我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根据社会、学校、专业、学生需要,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完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胆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专业需求,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锐意创新,构建立体实践体系;质量工程,提升办学内涵。真正把“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理念落实到办学实践中。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它是学校教学的方向盘,在教学中处于统领地位。方向正确,事半功倍,方向偏差,事倍功半,乃至贻误事业。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体现“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响应“以孔子为师 以行知为友”校训,以及追求“以生为本 以用为先”人才培养理念。具体说,坚持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以生为本,拓展个性化学习空间。各专业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科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促进和推广个性化教育,面向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指导,为不同志向、不同能力和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二是坚持以用为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为指南,立足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课程设置中片面倚重学科逻辑的现象。适当减少核心课程、改变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注重课程内容编排的模块化、问题化。专业课程体系应注重融入职业元素和岗位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要从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学科的应用性转变,加强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四是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倡研究性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力的构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要特别关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动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条件的专业应与行业、企业共同制(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力,因此,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结合学校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各教学单位大力开展和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大力深化、完善、推进“3+1”、“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双学位、双证书、小学期制等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校企互动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
“双师型”教师是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努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相关专业教师报考行业资格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选派优秀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挂职锻炼;结合安徽省开展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和地方政府开展的专家进企业、进基层活动,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校已有多位教师被列入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涵盖物理、机械、电子、化工和新型材料等多个应用领域。让一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既为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也为学校培养了动手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实现了“双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认为,这五种能力的培养,其落脚点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培养这5种能力,除了理论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践教学。为此我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和环节的比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一是拓展多层次的实践类型,如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引领型实践、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服务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实践、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主型实践等。二是继续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分化。三是把专项行动和日常实践、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相结合。四是运用新媒体,探索开展虚拟实践。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内与专业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要按照基础、提高、综合3个层次,创新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传统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综合社会实践(包括军事训练、劳动课、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内容的立体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专业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时,理工类专业在适当精简验证性实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各专业都增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学校教学进一步贴近生产与管理第一线的工作实际。
实践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性能力和实践能力。据初步统计,学生在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电子商务竞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得奖项1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连续几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两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抓手,狠抓教学内涵建设,教学质量逐渐提升。学校先后出台了 《池州学院关于贯彻落实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池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初步建立起国家级、省级、校级的质量工程项目体系。目前,已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C类)1个,特色专业点2个,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5人,教坛新秀5人,精品课程8门,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师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5个;校级特色专业点8个,教学团队18个,教学名师18人,教坛新秀28人,精品课程19门,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推进科技创新,解决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责。池州学院紧跟地方经济发展,转化科技成果,服务社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结合我校建设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对我校科研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提出“用特色科研打造科研特色”的理念[4],明确提出我校科研立足池州、服务皖南、面向安徽的研究方向,重点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建设、池州五大支柱产业培育、池州生态建设等重要战略提出的现实科技问题开展研究,使我院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有的放矢,目标十分明确,研究对象符合实际,成果适应社会需要,研究效果比较显著,特色比较鲜明,真正做到了“接地气”。
我校教师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求,围绕旅游、九华山佛文化、皖南民俗文化、皖南非金属矿资源、生态经济等区域建设内容,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相继组建了“池州生态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皖南诗学研究中心”、“南泉普愿佛文化研究所”、“非金属矿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池州傩戏、青阳腔、杏花村文化、九华山佛文化、东至花灯、生态环境史、区域社会史等研究,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以发掘。依托相关研究中心和历史学专业成功成功申报了专门史省级重点学科和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依托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等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等12项池州文化资源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获得的4项国家社科基金分别是围绕池州傩戏、青阳腔、张恨水、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进行研究。获得的4项国家自然基金也是围绕池州血吸虫防止、升金湖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研究、池州非金属矿等地域科技进行研究,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5]。
围绕池州丰富的非金属矿、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学校和地方政府、企业积极搭建研究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如成立了池州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与池州市政府共建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研究院等,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研究。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和池州市人民政府、池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州市旅游委员会、环保局、经信委、商务局、气象局、广播电视局、科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局、中国电信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池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池州分公司等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00多个,产出了一大批应用性成果。比如由我校老师参与的“华丽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大九华PVC”研究项目分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依托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系、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力量成立的“池州非金属矿检测中心”先后获得安徽省和国家级测测中心[6]。目前池州市的大部分重大项目都有我校研究人员参与。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为我校的产学研得到迅速发展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较好的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贡献率,也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大学文化是大学特色的基础和支撑,而大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升华、是大学文化的精髓[7]。大学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价值认同功能、情感陶冶功能等多重功能。我们认为,和谐校园文化应是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它是校园文化的成熟形态和理想状态,更加具有包容性、多元性、高雅性和创新性。因此,我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功能提升和功能发挥上寻找着力点。
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是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凝重而深刻的校训,就是一张文化名片,折射出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池州学院的新校训“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是池州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追求境界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结与外在体现,是勉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兼办私学,提出了一套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建立具有永恒意义之教育理念,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此,“以孔子为师”,显示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为人的基本道德观。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是: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刚健有为。他倡导的教育方法有:倡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注重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或自我教育的能力;强调“教学做合一”。所以,“以行知为友”,显示的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给合的教育思想,一种为师的基本道德观。 “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作为池州学院校训,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是要求全院师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学习,强化技能;注重实践,强化应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奋发向上的风貌、不屈不挠的精神,投身于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之中。
大学形象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显现。大学形象如校园布局、校园风物、校徽、标志性建筑等,这是大学文化的基础性条件。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结合自然环境的特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的定位,开展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培育环境文化。既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突出学校内涵建设,也要彰显自然环境特色,展现地域文化特征。应该将校园内建筑、设施以及园林等环境要素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为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池州学院非常重视培育环境文化,不断完善大学文化的形象设计。学校曾专文对校徽、楼宇建筑命名与牌坊题辞进行释义,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师生的爱校意识,积极培育具有池州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5.2.1 校园建筑以徽派风格为特色,大气新颖 池州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分教学区、行政区、实验实训区、文体活动区(包括剧场和艺术楼)、生活区等6个功能区,利用现有的自然山体及水系将生活区与其他区域分隔,使其相对独立。校园建筑总体规划以徽派风格为特色,体现山水学林、书院气息、生态环保、大气新颖的开放式校园构建。校园总体建筑坐北朝南,倚山面水,粉墙黛瓦,一派素雅清淡的天然色泽,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在这里得到了经典的演绎。
5.2.2 校园园林景观体现山水学林特色,生态环保校园园林景观是由景点、绿化、水系等组成,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水绿化与建筑空间景观节点,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化系统,适当优化自然水体,与现状山体相映成辉。绿地以大型成块为主,树木成园林状分布,景观有开放式,有围合式,随山势地形或高或低,间有休闲的长凳和石桌,并且与建筑形式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满足了师生不同的学习、休闲空间需求,是广大师生户外阅读、聚会交友、散步观赏的理想场所;校园的楼、路、墙、水、园等都达到了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有助于培养师生的社会感情和集体精神[8]。
5.2.3 楼宇建筑和匾额命名彰显书院气息,简约意丰
教学区每栋教学楼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载体,它们承载着不同系别的历史精神和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不同楼宇建筑和匾额的命名上。
关于楼宇建筑命名
(1)命名的原则
大学校园的楼宇建筑命名,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内蕴性,即楼名要典雅深厚,体现出大学精神;二是通识性,即易记好读,便于传播;三是主题性,即切近学科专业主旨,比拟对应,楼名尽量和所在教学系的学科专业性质相契应。
(2)采用的楼名
九栋教学楼均以 “博”字打头,分别与 “文”、“学”、“采”、“雅”“识”、“古”、“奕”、“爱”、“物” 组合成;即“博文楼”;“博采楼”;“博学楼”;“博雅楼”;“博古楼”;“博识楼”“博物楼”;“博奕楼”;“博爱楼”。
楼名与系名均有比拟对应关系:“博文楼”——中文系,“博采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博学楼”——外语系;“博雅楼”——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博古楼”——历史系,教育系;“博识楼”——经贸系;“博物楼”——机械与机电工程系、现代传媒系;“博奕楼”——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博爱楼”——政法管理系,艺术系。
关于楼宇建筑匾额题辞
(1)题辞采择的原则
徽派牌坊的题辞,以旌表褒奖为目标;校园内作为建筑形式的牌坊,则不能简单沿袭古人,而应将这些题辞作为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一种表达来对待,并且要围绕能体现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大学精神,并且能表现皖南书院特色的目标去选择题辞内容。因此,题辞匡定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具体地说,就是匡定在德才兼备、励志敦学、正己修身的范围内。
(2)9块牌坊匾额题辞
1)诚意正心。语出《中庸·大学》,意为:一个人只有意念真诚恳切,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
2)格物致知。语出《中庸·大学》,意为:人必须知悉事物的规律,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获得智慧。
3)化成天下。语出《周礼》:“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百姓。
4)和而不同。语出《中庸》:“君子和而不同”。意为:一个有学识、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中心平和,不附合流俗。
5)八音克谐。语出《尚书·尧典》,意为:八种乐器的和谐演奏。此处取兼容并包、和谐共生之意。
6)行远自迩。语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先远自迩”。意为:要想成为品德高尚、学识丰厚的人,就应该象走路一样,从近处开始,从浅显开始,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目标。
7)天工开物。语出明代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名,因其内容多为各专业技能技巧、发明创造,此处取其“技能本位、创新思维、发明创造”之意。
8)切问近思。语出《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为:要深入地探究,反复地思考。
9)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后人遂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字体选择:牌坊题辞选用颜体,因颜体饱满厚重,端庄豪迈;楼宇题名选用柳体,因柳体飘逸而遒劲、娟秀以典雅。
我们深切体会到,在以安徽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为主基调的各个楼宇间,“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化成天下”等题辞飘逸而遒劲、娟秀以典雅,显示出池州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深得师生喜爱。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围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以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味;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强化政策导向,使社团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新的增长点;支持基层团学组织结合专业特点,面向全校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扩大基层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初现。一是形成了教授、博士系列讲座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新品牌,学风建设的新载体,人文素质拓展的新课堂,促进了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和带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二是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成为校园科技文化盛会,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让大学生在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中感悟文化,享受文化,提升素质,健全人格。三是社团文化异彩纷呈,涌现出清泉书画社、蓝天电脑爱好者协会、晨钟文学社等一批安徽省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个性的重要平台。四是一批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展现才华。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近百项奖励。五是扎实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组织化推进、特色化提升”的基本思路,采用“虚实并举、动静结合、校地联姻”的方式,在建立长效机制、扩大覆盖面和取得实效性上下工夫,得到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安徽省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办学定位“三性”中有“开放性”,就是要用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开放抓资源、聚人气、见世面、促发展,通过开放把我们和政府、国内国外院校联系起来,扩大彼此之间的交流,依此扩大影响,为学校的跨越发展增添外在动力。
皖南尤其池州区域的佛教历史文化极为悠远、厚重,在国内和国际有广泛影响。为此学校深入挖掘、整理九华山佛教文化和南泉普愿禅学文化资源,学报专设“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专栏,刊载佛教文化研究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特色栏目”。学校还借助这一文化资源搭桥,积极与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顺天乡大学和《禅文化月刊》杂志社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主持召开了两届 “中韩南泉普愿学术研讨会”。此外,学校还利用研究傩戏等皖南民俗文化的优势,协办、承办系列国际、国内有关区域文化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如 “‘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皖江区域历史文化研讨会”、“古代世界·中国·安徽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宣传并扩大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甚至国外的影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多年来,我校一直和池州市开展良好的校市合作,尤其是2008年,我校紧抓池州规划调整后教育资源整合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积极支持池州市教育园区规划,抢抓机遇,在池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行了校园整体置换搬迁。池州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园区无偿提供1000亩土地,建设20万平方米建筑,绿化、美化到位,实行交钥匙工程。我们把老校区整体置换给市政府。这一合作,使学校发展扩大了空间,由于我校的带动,教育园区也得到快速发展,为池州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真正实现了互惠共赢。在校校合作中,学校紧紧依托“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开展联盟式办学,实现抱团发展。除了和其他联盟高校共同合作外,重点和距离较近的铜陵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分互认、教师互派、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
6.3 通过国外、境外高校合作交流抓开放
加强和国外、境外高校合作交流一直是学校探索开放性、应用型高校的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近几年来,学校已经和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顺天乡大学、新罗大学、尚志大学,美国的美中商学院,台湾地区的实践大学、成功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签署了学术、教师、学生合作交流协议,我校已有近200位老师、学生在上述高校交流访问和学习,帮助老师、学生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学校的开放度,学习了较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发展。
[1]汪泓.创建现代特色大学的战略选择[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3):1-2.
[2]李枭鹰.路径与机制:大学如何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J].教育与现代化,2011(3):15-19.
[3]何根海.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池州学院为分析对象[J].池州学院学报,2011(4):123-127.
[4]李铁范.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方式与创新策略——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1(3):123-128.
[5]李铁范.面向皖江示范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12(2):122-127.
[6]聂荣华.以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的特色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16-18.
[7]何根海,李铁范.探寻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之路——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08-111.
Choice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Their Practice of a New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f Chizhou University
Li Tiefanga,He Genhaia,Wang Zhiguob
(a.Administrative Office;b.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Anhui 247000)
Chizhou University cultivates and develop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es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a new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university,including perfecting university management design with emphasis on innovative idea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orientation,bringing advantages into play and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and majors,transforming ideas and exploring the talent cultivating system,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serving society with emphasis on contribution of high technology to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crystallizing university soul and cultivating brand with emphasis on establishing personalized university culture,deepening opening up and enlarging horizon with emphasis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University Orientation;Locality;Application;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640
A
1674-1104(2012)04-0126-08
2012-06-12
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2010jyxm1118);安徽省软科学项目(10030503024);池州学院重点教研项目(2010jyxm011);安徽省高校重大教改计划项目(20087JYXM014)。
李铁范 (1968-),男,河南南阳人,池州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应用和高等教育研究;何根海 (1963-),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院长,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汪志国(1963-),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教务处长,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和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束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