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中的显译与隐译

2012-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汉译英译者译文

陈 娜 高 飞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2.国防大学,北京 100091)

1.翻译中显译与隐译的概念

语言由符号和意义组成,符号和意义的关系是导引与被导引的关系。由语言符号导引的意义称为显义,隐匿于语言符号之下的意义称为隐义。一种语言的显义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是隐义,反之亦然。比如,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显义和隐义的分布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翻译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A语言中用符号导引的意义在B语言中却需要隐匿于符号之下;在A语言中隐匿于符号之下的意义在B语言中却需要用符号导引。这便是由于不同语言在显义和隐义方面大相径庭。在做两种语言间的翻译时,需要译者根据语言特性来选择显译与隐译。显译就是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中增添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等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简言之就是在译文中增加原文形式所无而内容所有的东西。而隐译则是原语中用语言符号显化的意义在目标语中作隐化处理,隐匿于目标语的符号之下。本文着重研究汉译英中有关显译与隐译的问题。

2.显译与隐译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2.1 语言因素产生的显译与隐译

汉语同英语等印欧语系相比,其词汇、语法衔接上的显化度都比较低,汉译英时会更多地呈现形式上的显化,要根据英语的行文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冠词、代词、介词和关联词。

例1.你越讲空洞的大道理,人家越感到讨厌。

译文:The more you elaborate on empty theories,the more people feel disgusted with them.

译文中的them表示显化的受事。此外还有受事被隐化的情况,如汉语中一些需要有受事的动词“做饭、喝酒、开车、织毛衣、吃饭、擦地板、扫地、洗衣”等,在译成英语时应该隐化受事,译为“cook,drink,drive,knit,eat,scrub,sweep,wash”。

在汉语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为了求得句子的平衡、对称或其他修辞效果,往往使用重复词语或重复结构。在翻译成英语时,可结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隐译。如:

例2.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译文: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relations,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nited States better andvice versa.

上面一例源自江泽民主席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弗大学的演讲,为了强调中、美两国之间的深入了解对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主席在此用了重复句。这句译成英语如果照样使用重复句,会显得啰嗦而平淡无力。因此,按照英语语言习惯,译成vice versa,作了隐化处理,从而使译文显得简洁明朗,把原文的信息有效得传递了出来。

2.2 社会文化因素产生的显译与隐译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越大,可能越需要解释性的显化,进行显译。一般而言,有关文化因素的翻译实质上大多是隐义显译,很少有与之对应的显义隐译。

例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古代世界的文化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于冠西,《对〈文化交流〉的祝贺》)

译文: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ancient China,paper,printing,compasses and gunpowder,greatly advanced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the world.(郭建中译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人老少皆知。但外国人未必人人知晓,这就有必要在译文中增添解释性的内容paper,printing,compasses and gunpowder加以点明。

例4.我们并没有说过什么,更没有做过什么。(《欲说还休》)

译文: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that lover could have done.(黄俊雄译)

文章的作者内心爱慕女方并长期被相思煎熬,在我们这个表达爱情非常含蓄的文化里,一个暗恋者不敢随心表露心中所想。若仅译为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这会令西方读者很费解,因为汉文化中表达情爱的常见方式是含蓄婉转,而西方文化中的情爱表达有直率、直接的特点。因此,中国读者完全可以意识到相恋男女“并没有说什么,更没有做过什么”的具体所指,但西方人却难以理解。汉译英时,就要把反映文化因素的隐义做显化处理,这样西方读者才能理解原文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例5.可怜两个强徒,化作南柯一梦。(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

译文:Poor ruffians,their lives vanished likea dream.

“南柯一梦”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国人对这个典故比较熟悉,但外国人未必人人知晓。如果译为a dream in Nanke,不易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采用隐译,而原文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并没有变。

2.3 文本因素产生的显译与隐译

小说文本、科学文本、政论文本、新闻文本、应用文文本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显义、隐义程度有别。汉译英时,需要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显译或隐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合同文件的翻译一定要保持译文的完整性,决不能只求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词量上的对等,要注意挖掘汉语原文的隐信息,译成英语时进行显译。

例6.从4月1日起到10月20日止这一期间内交货,但以买方信用证在3月20日前到达卖方为限。

译文:Shipment during the period beginning on April and ending on Oct.20,both date inclusive,subject to Buyer’s Letter of Credit reaching Selleron and beforeMar.20.

以上条款中交货期间应包括4月1日和10月20日这两天,所以应补译both date inclusive;买方信用证到达日期也包括3月20日这一天,因此Mar.20之前的介词除用before外还应增加on。

例7.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延续到120天以上,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尽快解决合同继续履行的问题。

译文:Should the Force Majeure event last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onsecutive days,both parties should settle the problem of further execution of the contract through friendly consultation.

双方都不愿意看到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延续的时间太长,所以原文中的“如果不可抗力事件延续到120天以上”应译成一个带虚拟语气的条件句,表示双方都不希望类似的情况发生。

2.4 译者因素产生的显译与隐译

负责任的译者在穿梭于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协调时,总会尽量减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丢失,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吸收。但另一方面,有些译者因其能力上的不足,在翻译中对原文亦步亦趋地仿译,也会导致译文的语言过度显化。比如有人将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译为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这种译文没有准确识别英语中 history(历史)含有development(发展)这个默认的意义,从而导致译文累赘。杨宪益先生将它改为“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对“发展”一词进行隐译,消除了累赘。

3.结束语

语言有显义和隐义之分,认真学习和研究语言中的显义和隐义,有助于我们对原文进行深层次的、正确的理解,也有助于在翻译时充分而准确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显译与隐译是翻译中常见的策略。在翻译时合理恰当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有助于我们做到忠实而完整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水平和技能。

猜你喜欢
汉译英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汉译英参考译文】The Inner World of a Great Man (Excerpt)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汉译英参考译文】Reflections Before the Buddha (Excerpt)
On Home
I Like Thinking
浅谈汉译英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