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012-08-15 00:53雷敏
重庆行政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升学普通高中

□雷敏

农村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雷敏

我国当前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没有脱离“升学预备教育”轨道,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其弊端日益凸显。农村普通高中的生存环境和教育使命,决定了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庆荣昌中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个中心,三类计划,四个注重”为主要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升学预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品德、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会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建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育方式等构成要素。

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二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自我定位。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基本上都采取“升学预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之前,中国大学生人数较少,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要量较大,因而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其社会地位较高。同时,高考是当时普通人通向上层的一个最直接、最快捷、最公平的最主要通道,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鼓励孩子参加高考,一旦中榜,也就改变“身份”了。高中生也把考大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动力。另一方面,受前一因素的影响,社会、家长、学生都把普通高中学校的升学率,特别是考取大学(或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少,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尺子。因而,普通高中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非常现实而明确: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 (特别是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为此,广大高中教师和学生在高中三年都以高考为中心,只盯着课本和教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和大运动量的应试训练,将学生培养成知识记忆牢固、应试技巧熟练的“应试人才”或“应考机器”。其实质就是“教师为高考而教”,“学生为高考而学”,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害的,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而,对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二、农村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坚持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关注学生的共同发展;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基础教育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基础教育的生长性,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近年来,随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加快,普通高中生的数量有了很大提高,高中学生毕业时,许多人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但仍还有相当一部分将直接进入社会,成为普通劳动者。可见,高中毕业生的素质既决定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又决定着新一代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就个体而言,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状况。因此,高中阶段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都关系重大。

农村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习成绩整体上较差,再加上农村高中学校的诸多因素,农村高中的整体升学率较低,大约40%左右的高中生不能升学,而他们占了全国未能升大学学生的大多数,而在这些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愿意回到农村,绝大部分是要到城市、城镇工作的。因此,农村高中不能只关注升学的学生,也要对未能升入高校学习的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学校要关注未能升学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他们有良好的品德、一定的技能和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进入社会后,能自立,能较顺利地融入社会,为自己的人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不能让不能升学的学生都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使他们陷入升学无望又就业无门的困境。

社会既需要一大批拔尖人才,也需要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为农村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第五章规定“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农村高中应根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实践与探索

重庆荣昌中学从教育发展趋势、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多层次的生源对多元化成才的需求。为此,进行了以“一个中心,三类计划,四个注重”为主要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就是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有差异性的个性发展;就是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出发,为不同基础、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设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选择,开辟多种途径,为学生成才搭建“立交桥”。

(二)三类计划。在普通高中进行分层教学,实施三类教学计划,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一类计划(即“3+0”模式)是现行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主要是针对我校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其目标是让他们通过三年学习,能够进入高等本科院校学习。第二类教学计划是针对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其目标是让他们在高中毕业的同时,能考上普通大学中的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类专业或各类高职院校。第三类教学计划是针对高中毕业后不愿升学而想就业的学生,其目标是通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让他们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在社会上立足。高一新生入校后,学校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学生的意愿,在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编成第二类教学计划班,在教学中注重基础,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和考试难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在高一下学期开始,针对确有艺体特长且愿意在艺体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学生加强艺体专业技能的培养。在高三上学期开始,对愿意通过“三职”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单独编班,在加强文化课的同时,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即“2+1”模式)。在高三下学期,对愿意通过“高职院校”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单独编班,进行对口训练。对已毕业而不想参加高考、愿意就业的学生,学校将他们集中起来,单独编班,实行第三类教学计划(即“2.5+0.5”模式),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考取职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并推荐就业。

通过三类教学计划,形成了“一个进口,多个出口”的人才培养格局。“一个进口”即高中新生统一录取入学,“多个出口”即根据学生意愿,按层次、分目标形成升学就业等多种出路,为学生成才搭建起了初步的“立交桥”。

第一、二类教学计划实施三年多,由于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三年,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逐年提升。今年,我校还是全县唯一一个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重点本科升学目标的学校。第二类教学计划更强调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提供了多种选择,使许多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对自己前途无望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确立了目标,有了学习动力,学习热情高涨。近三年,有近一千人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到了适合自己的高等学校。第三类教学计划实施了一年,有数十名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为融入社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三类教学计划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的选择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为我们的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四个注重。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1.升学预备教育与职业预备教育的结合,在文化课程中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在新课改年级中,在必修课中的科学、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领域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课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2.校内外教学资源的结合。在挖掘学校职业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强与技工学校、职教中心、劳动人事部门等单位合作,资源共享。

3.全面性与个性相结合。每一个高中生都必须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这是对每个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和教师都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4.德育教育的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育大计,育人为本。我们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高一学生侧重于规范行为,拓展文明,抓好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高二学生侧重于道德励志,拓造人格,抓好公民教育、法制教育;高三学生侧重于热爱家园,拓辟乡土,抓好理念信念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爱家乡、爱祖国的信念。在搞好课堂德育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课外活动,突出学生在道德成长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教育主体间的合作互动。通过共青团、学生会、佳艺话剧社、美术社、科技活动社等社团组织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增长了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与感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懂得要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道理,掌握了与人交流、与人协作的基本方法,在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完善人格,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探索与实践还仅仅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完善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农村高中的内涵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

作者: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惺 睿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升学普通高中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普通高中教育
211381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bilateral falcine meningiomas in central gyrus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