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基于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
王盛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信息化全面发展对我国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当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进行转变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改革专业及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采用多样教学方法等建议。
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
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要求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本文从我国对新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当前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在教学思想、专业及课程设置、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在我国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今天,教育界对于新形势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快速发展的新要求。而要科学确定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首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加以把握,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前身——会计电算化,其概念于1981年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的简称,包括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会计领域,用计算机代替了人的手工劳动。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对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单纯模拟并部分代替人的分析判断,应归于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结合的初级阶段——会计仿真阶段。会计信息化概念最早于1999年4月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适时信息的过程。从会计信息系统划分角度看,会计信息化采用了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强调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融合,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报告目标,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的高度统一阶段。总体来看,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会计技术手段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没有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基本结构产生本质影响,其发展对传统会计模式、会计工作及教学的影响并不深刻,在高校专科层次会计教学中则突出表现为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传统会计教学各据一方的“割裂”现象。而会计信息化在会计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变革,其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甚至开始动摇传统会计的理论根基,使得既有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合理性受到进一步质疑,促使现代会计学在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打破学科藩篱,从管理学、信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中寻求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由此表现为会计学、计算机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教学间的“互融”现象。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比会计电算化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等多学科融合与发展的现实,其全面推进必然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现行教学模式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已建立起以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具有培养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应用性强和主要面向社会基层单位就业等特点,对于我国普及会计信息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确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新人才培养目标,用以指导现阶段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以满足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确立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教学实际的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对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二)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及阶段目标的确立随着信息化教学成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等财会类专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基于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化全面发展趋势和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认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培养适应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融合与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操作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现阶段高校实际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做以下调整及设置。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名称及课程设置作出统一调整。目前,在部分高校专科专业设置中,会计电算化专业仍是招生热门专业之一。在部分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也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教育部门应当参照《指导意见》要求,加紧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名称及课程设置的调整。高校应当尽快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统一更名为会计信息化专业,制定新的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学方案。同时,要在专科层次财会类专业中全面开设《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实验》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和专业课程。其次,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确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阶段培养目标。第一阶段是会计信息化低阶理论和技能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开设课程应包括计算机原理、会计基本理论、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实训、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教学、SAAS在线会计、财务软件操作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及专业课程。第二阶段是会计信息化高阶理论和技能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应用与开发能力。开设课程应包括中高级会计理论、数据库技术、高级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软件开发等会计信息化基础及专业课程。这两个阶段共同组成了掌握会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实践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最后,由于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实现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两阶段培养目标。由于高校客观上划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工科类、财经类等,在信息技术、管理学和会计学等学科基础、优势和侧重点不同,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层次上设定的具体目标也可有所差异。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文科和财经类院校,可以着重强调第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讲授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操作技能,更好的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服务。会计信息化基础较好的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则应在第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继续讲授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以及会计软件开发等内容,逐步使学生达到第二阶段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一)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落后美国著名信息系统管理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教授指出,过去的四十年应该更确切地描述为“数据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才刚刚开始。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全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8年,中国XBRL地区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XBRL为代表的会计信息化第二次浪潮。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之迅猛,丝毫不逊于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会计电算化为代表的会计信息化第一次浪潮。信息时代的大门正在向我们敞开,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及机遇。然而当下许多高校对XBRL、SAAS、云计算、全程电子商务等会计信息化新进展和信息时代“时不我待”的特征缺乏足够认识和深刻把握,认为开设一两门会计信息化课程就能满足会计信息化教学需要。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则具体表现为脱离管理信息化长远目标,仅就目前需要讲授一两门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化课程,既不能从深层次角度来认识企业信息化需求,也不能引领学生从管理信息系统产生及发展历程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认识。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的落后教学理念严重限制了会计信息化教学进展,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继续忽视会计信息化新进展而贻误追赶时机,必将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快速抛弃,初级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陈旧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建设普遍处于停滞状态。部分高校由于未能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较少,没有根据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继续购置新型实验教学设施。另有部分高校虽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有所认识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而投入不足。部分高校自身教学硬件设备并不落后,但未能与管理软件厂商进行合作交流,会计信息化教学很难获得并讲授管理软件最新版本。此外,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更新缓慢,部分高校主要选用的是会计电算化或计算机会计方面的教科书,难以反映当前会计信息化教学要求。图书馆中大部分会计信息化教学配套书籍资料是上世纪末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实验书籍,介绍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的书籍所占比重较小,难以保证传播会计信息化新理念及知识的需要。总体来看,相对于当前会计信息化领域的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专科层次会计手工及电算化实验室已不能适应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等已普遍陈旧落后,这严重影响了现阶段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不合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由于诸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新进展不甚明了,其课程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会计信息化实践应用需要,而且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各课程之间逻辑关系把握不清,对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化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1)课程设置定位不符合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许多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层次较低,部分高校甚至不开会计信息化而只开会计电算化课程,SAAS、ERP管理软件、XBRL等跟进会计信息化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更难引入课堂。(2)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开设不足。会计信息化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强调传统会计理论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然而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综合素质的通用基础课不够,如部分高校绕过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课程直接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成为“无源之水”。(3)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割裂”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化基础与专业课程没有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新目标设置,造成了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依据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开设,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依据会计理论教学体系开设,两类课程各自为政的后果,割裂了原本一体的会计信息化知识体系,使得会计信息化教学难以收到良好效果。(4)会计信息化实验和实践课程所占总课时比重较低。按照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新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实验及实践课程本应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而实际上由于诸多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实验室条件落后、工学结合较少、实习基地缺乏以及教学师资不足等原因,已成了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短板”。
(四)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复合型师资缺乏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使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科财会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从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而高校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充足会计信息化师资力量。同时,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掌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和管理理论、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指导学生在整体上认知企业管理信息化后开展会计信息化专业学习。而从事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家”,要么在会计理论方面要么在计算机能力方面有欠缺,或者会计信息化理论水平不高或者实验实践能力不足,对会计信息化全面发展往往缺乏足够认识和把握,实际上难以胜任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此外,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在会计既有教学基础上开展,而相当多的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信息化新进展缺乏认识或足够重视,不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当前传统会计教学的新挑战,对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普遍缺乏认识。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化是新兴学科,目前高校专科层次教学中普遍缺乏教授级学术带头人,使得会计信息化始终不能在会计教学中获得重要地位。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难融入传统会计教学的“割裂”状态使得对现有会计师资力量整合困难,难以发挥现有会计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难以形成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并带动会计信息化教学进步。
(五)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落后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审计和相关人员信息化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既有教学方法也显得相对落后。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应当侧重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不断的实训和实践中提高学生应用会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必须以实践为主,强调教学互动。目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一般是沿袭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学生一味依赖教材和教师,只要能够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即可,缺乏对SAAS在线会计等先进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其会计信息化能力发展受到了极大妨碍。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内容一般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实验项目内容就万事大吉,学生自身缺乏足够思考,会计信息化教学自然也失去了应有效果。在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践性教学方面,由于高校与企业、会计及审计师事务所等业界联系松散,缺乏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不能为学生开拓广泛的参与会计信息化社会实践的渠道,从而不能使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转变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面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亟需更新。我们要从整体上重新审视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清会计信息化终将融于管理信息化中的发展趋势。必须从管理信息化出发,用管理前沿思想指导会计信息化教学,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在管理信息化知识和理论基础上讲授会计信息化,强调对网络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应当将企业信息化理念贯穿于财会专业各门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这样才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牢固树立起企业信息化整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学习。高校应当切实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教学这一目标,确立以管理信息化带动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并从“会计教学导向”下“割裂式”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转向“管理教学导向”下多学科“融合式”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要直面现实、立足现有条件,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使会计信息化专业毕业生真正满足社会对新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这是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抓好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高校首先应认清会计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形势,跟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大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及基础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购置企业管理沙盘和会计信息化软件等会计信息化教学工具,重点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技能。高校还可借助政府对高校信息化的支持,争取政府科研项目经费以增加会计信息化投入。同时高校还可以学生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与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联合办学,既赢得企业经济支持以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问题,又可以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减轻学校经济压力的同时拉近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距离。在其他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还可以迎合中小企业的要求,利用SAAS在线会计等新技术成本低的特点,利用网上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教学。在教材和参考书籍方面,高校应当主动采购或编写符合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需要的教材,为图书馆及时购置最新会计信息化书籍,以满足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三)改革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在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我国高校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首先应是开设会计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SAAS在线会计、会计信息化课程等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满足会计信息化低阶教学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始终把突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心地位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满足会计信息化高阶教学目标要求。在会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下,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使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课时来加强实验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鼓励财会类课程教师在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根据会计信息化需要对传统会计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改革,自觉调整并在传统会计课程中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努力打破会计教学与计算机教学二者之间的“割裂”局面。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师还应当开展会计信息化前沿讲座课程,传播管理信息化理念,打破管理各学科的藩篱并将各课程中割裂的知识加以整合,使学生全面理解会计信息化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四)加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复合化是培养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前提。高校对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鼓励教师成为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人才为学校所用。首先,高校要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充实教学师资队伍,完善既有师资结构。其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应当努力充电,使得自己具备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将这种优势发挥出来,用以指导整个会计研究的进步。再次,高校应当鼓励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最后,高校应当在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整合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建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高校应当鼓励全体财会类课程教师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开设会计信息化前沿讲座,组织研讨会进行交流,消除会计教学师资与会计信息化教学师资之间的隔阂,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这不仅有利于整合财会类专业既有资源,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五)改革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飞跃必然会推动会计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会计方法、手段和功能的进步。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根据专科层次会计信息化人才新培养目标大胆改革,锐意进取,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新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要用科学管理理念综合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一定要以实践运用为导向,在课堂教学设计细节方面下足功夫,真实再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场景,让每一个知识点生动鲜活起来,这样学生喜闻乐见,自己教授起来也兴味盎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加强校企合作,把教学课堂设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办公现场和项目实施现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会计信息化工具的机会,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倡导信息化生活理念并身体力行,让会计信息化领域最新成果以多种方式走进课堂,引导每一名学生将信息化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会计信息化浪潮中的弄潮儿。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2]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盛(1978-),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讲师
(编辑 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