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岚 荆龙姣
(1、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跨企业协同动因与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仲崇岚1荆龙姣2
(1、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跨企业协同的发展,不同学派开始关注跨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问题。本文在梳理主流学派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了跨企业协同的动因和跨企业协同效应问题,认为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跨企业协同 协同动因 协同效应
自20世纪80年代起,精简化、扁平化、敏捷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受到青睐,跨企业的合作和交易随着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而增多。实践发展的趋势增加了学者们对于跨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的关注,其中跨企业协同视角不仅强调企业和环境的关系,更加强调处于同一价值链内的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而受到关注。协同的核心思想表明,企业只有在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伙伴关系,谋求协同合作,才能在经营中通过协同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因而沿着跨企业协同视角,本文对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探讨跨企业合作竞争优势问题的文章进行梳理。从内容看,这些论文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为什么施行跨企业协同,也就是动因问题;二是跨企业协同是否创造了价值,也就是效果问题。本文将各种理论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进行梳理。
(一)产业分工、流动性壁垒与跨企业协同 波特认为,价值链通过专业分工可以降低企业的执行成本和提高企业差异进而提高竞争优势。PeterHines(1998)认为价值链观点的竞争战略就是在重组经济主体的技能和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价值链上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力,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美国学者David Bovet(2000)提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价值链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服务基础上,由处于价值链上不同阶段和相对固化的彼此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企业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潘成云(2001)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解读产业价值链,他认为,为了提高产业的效率,产业价值链出现在产业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阶段,经过兼并重组,重新整合了产业内资源形成生产系统,提高了运转效率。除了生产分工、价值环节整合外,流动性壁垒的构建也是跨企业协同形成的动因。Kogut(1988)认为与下游渠道商缔结关系、排除原材料竞争者、以及稳固寡头垄断控制下的竞争格局是跨企业协同的动因。Vickers(1985)和Sachwald(1998)的研究发现跨企业R&D合作可被用于构筑或加固进入壁垒,如通过企业协同形成技术寡头垄断格局或是联合抢先注册专利。根据Hagedoorn etal.的研究,跨企业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协调或分享价值链,企业由此拓宽了自身的有效经营范围,并且这种经营范围的延伸无需企业为进入新市场花费宝贵资源(Hagedoorn&Link etal.,2000)。总之,产业价值链理论下,跨企业协同是产业分工的需要,通过建立流动性壁垒,企业获得了有力的市场地位。
(二)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 关于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效应,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1920年马歇尔指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合起来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会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2005)。而且通过这种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的提高可以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内部规模经济(陈柳钦,2005)。曾忠禄(2001)也认为,产业价值链可以带来资源集中的专业化、管理成本的降低、协调优势和灵活性以及企业创新等诸多优势。波特认为,成本优势主要是通过产业价值链中的规模经济、学习与溢出、生产能力利用率、企业内外部业务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外部政治法律因素)等达到的。此外,魏守华,石碧华(2002)的研究表明了产业价值链在基于品质的基础上的差异化优势。产业价值链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差异化。“它或者可以通过增加活动的独特性来增强差异化程度,或者可以降低实现差异化的成本”(安德鲁·坎贝尔,2000)。傅元略和屈耀辉(2009)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成本管理协同的认同程度、上下游企业的协作程度,核心企业的协同作用都会对价值链上伙伴企业之间协同的效果产生影响。总之,规模经济、分工整合带来了产业价值链的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以及灵活性,这是产业价值链协同效应的来源。产业价值链借助产业分工和价值环节组合等建立了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的流动壁垒,形成规模经济、并减少合作企业之间的进入成本,从而提供了跨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另一解释。虽然该理论突破了企业对环境只能被动调整的瓶颈,但是,该理论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了跨企业协同互惠的可能。而且,产业价值链研究的进展没有改变产业理论中企业同质性的假设,也就是对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内部的企业的竞争力差异并未给出说明。
(一)机会主义风险、资产专用性与跨企业协同 管理控制理论下的协同动因应追溯到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认为机会主义风险随着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跨企业协同的合作企业需要保护他们自己不被机会主义行为所损害(Williamson,1973;Klein,1988;Williamson,1988;Williamson,1991)。Williamson借助了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设,提出了缔约人的行为假设——机会主义,即缔约人具有天生追求自利的本性,特别是会采用欺诈、蓄意误导、掩盖和混淆的手段来达到自利目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认为“经济组织应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实现节约,同时保障有争议的交易免受机会主义危害。”依据这个规则Williamson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决策标准,建立比较制度的分析模型。其首先突破了科斯关于市场和企业的二分法,承认了界于二者之间的采用混合治理的“中间形式”的存在,并将市场、层级、混合治理模式视为不同的治理机会主义的结构。相似的,代理理论也认为,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完全契约中的资产专用性很难受到保护。资产专用性程度是决定交易成本和自利选择的主要维度,资产专用性造成双边依赖,进而提高缔约风险和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是预见到交易伙伴会通过“战略性行为”欺骗对方,来获得“损人利己”的收益,在合同履行之初对资产专用性设置了保护机制。在有市场保护措施下(如,长期契约关系),资产专用性可以采用“双边依赖”的混合治理模式,这样既保护了资产的专用性,又达到了交易成本最小。因此,为了达到既保护专用性资产不被机会主义侵害,又支付最小的交易成本,跨企业协同战略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二)管理控制机制选择与协同效应 管理控制理论下的协同效应通常为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协调人们在分工时发生的利益分歧所费的资源的价值,汪丁丁(1995)把交易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分成两类,一是事前费用,发生于契约签订之前,包括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的费用;二是事后费用,发生于签订契约之后的执行契约的成本,包括监督、惩罚、奖励、怠工等行为造成的费用。通过找到最优的管理控制原型或是管理控制机制,企业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在协同效应的研究中,管理控制理论重点在于如何通过管理控制模式或者机制的选择来达到交易成本最小。研究中的管理控制原型分为市场为基础的控制原型、层级控制原型和混合控制原型,而管理控制机制有正式控制机制和非正式控制机制。交易环境特征、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是管理控制原型选择的决定因素。低资产专用性,高任务编程性和结果可测量性的跨企业协同通常选用市场为基础控制原型;中等不确定性,中等资产专用性,高度可编程和结果可测量,低和中等的交易频率为特征的跨企业协同采用层级治理原型(Van der Meer-Kooistra&Vosselman,2000;Langfield-Sm ith&Smith,2003;Sartorius&Kirsten,2005)。研究表明,决定因素与管理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当决定因素发生变化时,管理控制系统的变化可能并非简单的模式间转换。混合管理控制模式所对应的实际上是两个端点(市场与科层制)之间的无数状态的一种笼统的概括(何晴,张黎群,2009)。此外,由于组织间管理控制模式研究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结论的相互矛盾,许多文献避开管理控制原型,直接讨论具体的管理控制机制。管理控制机制通常被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机制是指包括契约约定在内的正式的产出控制和行为控制机制(Ouchi,1977;Dekker,2004)。而非正式控制主要是指社会控制,包括关系治理、信任等等(Mahama,2006;Mouritsen&Thrane,2006;Vélez&Sánchezetal.,2008),这些控制机制主要依靠激发关系主体的自我约束和利用信任关系来发挥作用。虽然管理控制理论不能解释企业的异质性问题,过度关注交易环节而忽略了生产环节,过分关注交易成本而忽略交易利益,但仍是解释跨企业协同管理的主流工具。
(一)资源获取、能力利用与跨企业协同 战略性资源通常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来获得。从内部来看,资源的获得是有路径依赖的,因此,企业已有的文化制度、过去已有资源的积累等都阻碍着新资源的开发。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制度使得企业不愿意开发全新的资源(Oliver,1997)。原有的制度,包括企业的惯例和文化,将企业置于原有的资源模式下运作,这是构成企业资源演进中的路径依赖性的决定因素。从个人层面来看,管理人员是资源开发决策的决定因素。较高的学习成本减弱了企业管理人员开发新资源的动机。因此,战略性资源主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虽然外部资源的获取方式除了购买外,还可通过兼并、并购以及跨组织交易方式获得。但是,Lippman和Rumelt(1982)认为,由于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内部资源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外界难以清晰界定是哪种资源带来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如若采用兼并、购并方式,企业很难将非需要财产分割出去,获得最大价值。因此,跨企业协同成为绕过制度和资源隔离机制,有效获取战略资源的第三种方式。另外,一些学者在整个产业的背景下,考虑了企业内外能力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边界问题(Axelsson&Easton,1992;Langlois&Robertson,1995;Loasby,1998;Araujo&Duboisetal.,2003;Mota& Luisetal.,2004)。这Granstrand etal.(1997)、Brusonieta(2001)l的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常常知道的比实际做的要多”的现象,即企业可以通过密切的跨企业关系,让其他企业来完成价值链中自己不擅长的某些活动,自己只从事具有优势的其他活动。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能随时拥有与生产性机会相匹配的所有能力,企业需要发展一种间接能力来获取互补性资源和能力,建立在间接能力之上的跨企业协同保证了各种分散化能力之间的良好契合以至于实现了产业整体能力的利用效率。因此在生产中,企业可以只聚焦于自己的核心能力,而通过间接能力来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这时,跨企业协同就会盛行起来。
(二)资源互补、集束效应与协同效应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内拥有资源的绝对优势,不同的企业可能在价值链不同的环节上具有各自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从而构成了企业资源互补的条件。跨企业的协同效应在于将市场上难以获得的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完全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组合起来,使其得以实施能创造价值的战略,而同时其它任何既存企业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缺乏这些资源而无法实施该战略,进而获得的超额收益,也就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此战略的优势”(Barney,1991)。事实上,不只资源的互补,资源的整体组合也会带来收入,也就是跨企业合作中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交叉匹配整合的集束效应。各企业一旦分开,集束效应便不存在。资源的集束效应是指大量资源结合起来使用的效率远远高于单独使用的效率(罗珉,2006;王玲,2010)。跨企业协同间的资源不仅是互补的,更重要的是存在着资源位差,即不同企业拥有不同地位的资源。虽然非核心企业可能拥有低位或中位能力要素和资源比如土地或是技术,但这些优势往往需要通过处于高位的体系优势,如顾客、品牌、社会资本等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种位势的能力要素通过跨企业关系网络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资源和能力要素的整合,形成有效率的市场垄断结构。因此,低、中、高位的资源优势,以跨企业关系为纽带交叉整合,形成整体的资源集束效应是跨企业合作协同超额利润来源之一。虽然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不同的资源积累,但是对于跨企业协同中的资源、能力之间如何互动,及与外部环境如何协同等目前仍没有系统的分析。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资源基础理论克服了对企业外生性的研究,打开了“企业的黑箱”,但资源基础理论却是“过程的黑箱”。
从本文梳理的文献看,跨企业协同的执行对企业增加资产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等多个方面存在竞争优势。从文献来看,关于跨企业协同动因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但跨企业协同效应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即已有的研究尚未揭示,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如何达到协同的。而且管理控制理论从管理控制模式和机制选择的角度对跨企业协同过程做出探讨,但是其关注的焦点仅为管理控制一个变量,而没有将跨企业资源、跨企业关系以及管理控制联系起来考虑,并且对跨企业中三者的互动也没有涉及。目前,管理控制理论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现实中跨企业协同复杂的过程中,将跨企业协同过程的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探讨跨企业如何协同将会提高协同的成功率及更好的促进跨企业边界交易的发展。
[1]安德鲁·坎贝尔、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陈柳钦:《产业集权与产业竞争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傅元略、屈耀辉:《企业集群成本协同管理效应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2期。
[4]何晴、张黎群:《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与机制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0期。
[5]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当代财经》2001年第9期。
[8]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
[9]王玲:《租金视角下供应链竞合的价值创造途径》,《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4期。
[10]Araujo,J.,&Dubois,A.,etal.The Multiple Boundariesof the Firm.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3.
[11]Axelsson,B.,&Easton,G.Industial Networks:A New View ofReality.London:Routledge.1992.
[12]Barney,J.B.Firm resources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Management,1991.
[13]Bovet,D.Valuenets:breaking thesupply chain tounlock hidden profits.JohnWiley&Sons,Inc.2000.
[14]Brusoni,S.,&Prencipe,A.,etal.Knowledgs Specialization,OrganizationalCoupling,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Why Do Firms Know More Than TheyMake.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2001.
[15]Dekker,H.C.Contro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evidence on appropriation concerns and coordination requirements. 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 Society,2004.
[16]Granstrand,O.,&Pavitt,P.Multi-Technology Corporations:Why they Have"Distributed"Rather Than"Distinctive"Core Competencies.California ManagementReview,1997.
[17]Hagedoorn,J.,&Link,A.N.,etal.Research partnerships.Research Policy,2000.
[18]Langfield-Sm ith,K.,&Smith,D.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and trust in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3.
[19]Langlois,R.,&Robertson,P.Firms,markets,and economic change:A dynamic theoryofbusiness institutions.London:Routledge.1995.
[20]Loasby,B.TheOrganization ofCapabilities.JournalofEconomic Behaviorand Orgnization,1998.
[21]Mahama,H.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trategic supply relationships:A survey in themines. ManagementAccounting Research,2006.
[22]Mota,J.,&Luis,M.,et al.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firm boundaries:A comparative case example from the Portuguese Moulds Industry.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4.
[23]Mouritsen,J.,&Thrane,S.Accounting,network complementaritiesand the developmentof inter-organisational relations.Accounting, Organizationsand Society,2006.
[24]Vélez,M.L.,&Sánchez,J.M.,et al.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as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builders in evolving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 Society,2008.
仲崇岚(1974-),女,江苏椎宁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荆龙姣(1980-),女,吉林省吉林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
*本文系自然科学基金“跨企业边界的成本协同管理与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研究”(项目编号:70872096)及湖南省社科基金“跨组织协同创造价值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0YBA06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 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