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史研究

2012-08-15 00:45刘圣陶
关键词:党组织思想建设

刘圣陶,罗 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史研究

刘圣陶,罗 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一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史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第一大历史时期可分为良好的开端和曲折反复的历程两个历史阶段;第二大历史时期可分为在恢复和挑战中发展、在改革和健全中深化和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三个历史阶段。总结建国六十多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建国以来;高等学校;党建史

高校党的建设是指高校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污毒,吸收新鲜血液,使党永远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战斗力。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因而必须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建设,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历史,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水平、新局面。

一、改革开放前高校党的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前,高校党建工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转变。在30年左右的高校党建工作中,我们党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偏差与失误,走了一些弯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快速发展,高校党建取得良好开端(1949-1956年)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接管接办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学校,根据中央在城市公开建党的方针,各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人数相继公布,在没有党组织的高校逐步建立了党组织,并确立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在1952年下半年,所有500人以上的专科以上的学校都有了党的基层组织。[1]这期间,中共中央基本理顺了中央、各大区及相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关系;明确了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改革了高校旧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认真开展了对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高校的组织清理工作和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高校整党建党工作;在高等学校设立了政治辅导处,实行了政治工作制度,以加强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同时中央和各地组织部门从宣传部门、青年团中抽调了大批党员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工作。到1954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校长、教务长、总务长和学校的主要部门,多已配备了较强的党员。[2]226他们继承和发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奋工作,以极强的政治性、自律性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稳定了高校师生的人心,使高校党群关系更加密切,高等教育工作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等各方面得到极大的改进,全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为日后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高校党建历程曲折反复(1956-1978年)

无论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还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以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就其本质来说,它们都是对中国自身道路的一种探索。[3]这一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失误也是明显的,不管是取得的成绩还是失误的教训,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宝贵财富。

1958年,中共八大之后,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起领导作用”。根据这一规定,在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上,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一切学校应该受党的领导。”[4]此后,高校先后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这两种领导体制都强调党委的领导作用。在高校党组织建设上,各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入党的指示,高校党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进一步提高,完善了高校党委会、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多级组织体系格局。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普及与完善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壮大,有效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1957年开始的“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许多对党提出有益的批评意见或属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同观点的高校师生被视作宣扬“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是“向党进攻”,并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处罚。据高教部1957年8月统计,全国205所高等学校中,被划为右派的教师为391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0%左右),占教师总数的6.56%;右派学生为12146人,占学生人数的3.25%。[2]269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尤其是十年“文革”内乱,对建国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全盘否定,高校党组织的全面瘫痪,使高校党的建设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在极“左”思潮的泛滥下,林彪、“四人帮”提出“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并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幌子下,全面夺取党委对高校的领导权,高校党政干部全部被打倒,“革命委员会”实际取代了党的领导。其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逐步恢复巩固、改革深化、创新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高等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党风党纪建设等各方面均得到了改进、巩固与提高。高校党的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9—1989年,高校党建在恢复和挑战中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建设是在否定“文革”中提出的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观点下逐步重建起来的。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35的方针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开始起步,高校党建工作在坚决抵制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想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革”结束后,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工作暂行条例(试行草案)》(《新高教六十条》)、《高等学校学生守则》、《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使得高校教学工作、党建工作逐步步入正轨。高校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以明确党政分工,避免党政不分的现象,取得了显著的绩效。同时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重建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始终坚持邓小平提出的“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5]104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下发了《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强化了领导班子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经过1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十年间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多万人,超过1949到1979这30年的总和。[6]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形势好转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加之中央个别领导人淡化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听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致使高校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党的领导失威、马列主义失灵、思想阵地失控、政工队伍失散”的状况,高校党的建设受到巨大的挑战。在“89政治风波”中,全国有80多个城市的600余所高校的280万人次上街游行,其中以青年学生居多。在这场风波中各高校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果断地制止了这场动乱,维护了高校的稳定,其经验教训对高校党建工提出了新要求。

(二)1990—2002年,高校党建在改革和健全中深化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一时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和各级党委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和教训,针对淡化党的领导和放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期间,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起,连续召开了十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就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深化高校改革,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拓宽了高校党建的思路。高校党的建设进入到在改革和健全中深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最终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将这种领导体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有效地保证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在199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1991年5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和1995年11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示下,注重全面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治校水平,优化了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据2001年12月统计,教育部71所直属高校705名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1.7岁,具有硕士以上高学历的占班子成员的51.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5.7%。[7]

另一方面,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在总结建国以来历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方案的经验,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简称“九八方案”),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同时,以制度促建设是这一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突出特色。中共中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就高校党建工作出台了大量综合性和专门性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风廉政、党纪教育、民主监督、党员管理与发展、纪检监察等方面的文件、规定,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举措出台,以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制度,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这标志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迈向了新的台阶。

通过十三年左右的改革、巩固和深化,高校党建基本构建起了一个制度健全、内容丰富、各方参与、充满活力的工作格局,为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地保证。

(三)2003年至今,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时期。在这期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我国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高校党的建设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体制,丰富和发展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思想、制度、组织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如2003年1月,中共中央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党内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研究通过了先进性教育的试点方案。经过认真试点,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2005年6月正式展开,全国有1498所高校,194万党员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8]在实践中创新了一系列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9]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高校党组织又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效果显著。

这一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在依法治校工作制度、大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地方党委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的同时主动积极地拓展高校党建思路,抓好本地区高校党建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评估细则》(湘教工委发〔2006〕4号);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京教工〔2010〕36号)等等。

此外,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截止2009年底,全国1638所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学生党员226.9万名。2009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38.5%。[10]从2003年第12届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至2011年,已举办了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领导班子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及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党内民主、学习型党组织、干部勤政廉政、创先争优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使高校进一步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六十多年的高校党建工作中,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也积累了值得吸取的工作教训。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长远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49.

[2] 苏渭昌,雷克啸,张炳良.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朱佳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3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93.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高玲曾,李宗柯,朱淮沂.高校党的建设[M].长春出版社,1992:29.

[7] 刘继安.我国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发展态势良好[EB/OL].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60323/t20060323_ 22248.shtml.

[8] 赵曼.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2.

[9]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R].求是,2006(13):7.

[10]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研究室.2009年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EB/OL].http://www.zjdx.gov.cn/zjdxyjsh/05/27824.htm.

D26

A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建国后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研究”(08k014)

刘圣陶(1966-),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党组织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党组织公开
思想与“剑”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