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寓意分析

2012-08-15 00:50李丽环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宝相花唐人寓意

李丽环

(黎明职业大学 机电系,福建 泉州 362000)

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寓意分析

李丽环

(黎明职业大学 机电系,福建 泉州 362000)

花卉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作为“百花之王”是历代各种艺术门类中应用广泛的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特征和吉祥寓意,阐述了牡丹图案的美学特征,展示唐代牡丹图案的艺术魅力。

唐代;牡丹图案;造型;吉祥寓意

1 牡丹图案的发展

牡丹原为野生植物,分布广泛。牡丹与芍药极其相似,古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两者混称,直到秦汉之间“以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始从芍药中分出,称之为木芍药。最初作为药用植物记载于汉魏时吴晋的《神农本草经》,它原产陕西,生于巴蜀、汉中山野之间,有除症结、去淤血之疗效。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约在南北朝时期。《太平御览》中有谢康乐关于牡丹的记载:“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唐代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扬子华有画牡丹”。说明牡丹开始进入了艺术领域。牡丹大约在隋代进入宫苑,王应麟在《玉海》中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1]初唐,牡丹已移入上苑,成为宫廷赏玩的对象,《龙城录》记载:“高皇帝御群臣宴赏双头牡丹诗,惟上官昭容一联为绝丽,所谓‘势如连璧友,心若臭兰人。’”[2]到唐代开元年间,牡丹栽植开始繁盛起来。白居易在《买花》这首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洛阳人对牡丹的狂热迷恋,深色牡丹的价格是十分昂贵的:“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异人录》记载:“唐元宗(即玄宗)赏牡丹,问侍臣陈正己曰:‘牡丹诗谁为首?’对曰:‘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因谓贵妃曰:‘妆镜台前饮一紫金盏,则正封之诗见矣’。”从而“国色天香”之美名流传天下。国色指牡丹的色彩冠绝一国,天香则指牡丹的异香,亦即牡丹的香色可贵,也比喻容貌冠绝的女子。[3]225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牡丹就这样以其雍容华贵的气质永远与帝王、妃子、华美、富贵联系在一起。[4]

牡丹的生长历经千年,在唐代得到朝臣的推崇、百姓的喜爱,享有特殊地位。人们赏花、颂花、买花、种花、画花,还将牡丹设计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来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在敦煌莫高窟佛教经变壁画里,初唐的作品有不少牡丹纹饰,就是牡丹作为

观赏和装饰花卉之一的例证。又如中唐时期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其中一仕女髻插牡丹,另一仕女身着牡丹团窠纹饰服饰,体态丰韵优雅,画中仕女手中的团扇上描绘一枝晕色大牡丹,甚是绝美。牡丹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花卉,并在各艺术领域广泛应用。

2 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特征

唐人把牡丹作为审美的对象,绝非偶然。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社会繁荣,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大盛世,对外文化交往发达,开辟了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所以唐人倾向于欣赏富丽堂皇之美,而牡丹本身具有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这些先天条件,因此,牡丹图案自然成为唐代装饰图案的主流。牡丹图案产生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其造型特征自然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相吻合。

2.1 “融合、统一”的组织结构

唐代的工艺美术中,随处可见形态饱满、生机盎然的牡丹形态。它们并不是以自然写生花卉的形式直接出现,而是以牡丹为主的几种花卉形态相融合,这种形式契合唐朝的容纳四海、笑迎八方的开放胸怀。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宝相花纹和卷草纹,就是在前代图案的基础上,融合其它元素,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纹样。

宝相花纹在六朝圆形莲花纹的基础上,融入唐人喜爱的牡丹,组合成唐韵十足的图案,可以说宝相花纹是唐代出现的新的装饰花纹。唐代宝相花纹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团形,以八瓣平展的牡丹花瓣构成花头围成外形,花瓣尖端显五曲形翻卷,各瓣内饰三曲形翻卷,花心饰小圆珠或小花瓣,八瓣间连接曲线勾饰,瓣瓣相扣,不同的曲线勾饰构成图案形式上的差异;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中心以莲花为基座,上面是层层叠叠的侧面牡丹花瓣由大到小、显左右对称排列,产生饱满的立体效果。造型多用对称放射格式,花瓣层层叠叠,形成以牡丹、莲花为母体端庄瑰丽的集众花之美于一体的吉祥纹样。在设色方法上吸收了佛教艺术的退晕方法,以浅套深逐层变化,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唐代宝相花纹中心突出,外形饱满,聚成牡丹花丰满圆润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

卷草也称唐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由于它在唐代盛行,故日本人称为“唐草”。唐代卷草多以牡丹为主花,是在前代忍冬草纹构成的基础上,兼受希腊、罗马毛茛叶图案的影响,以柔和的半波断线与切圆组合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线条舒展、饱满流畅、具有流动感[3]324,图形脉络清晰、细节处处理既有变化又有内在统一的规律。卷草叶子种类多样,而且相当有厚度。这些花朵大多是重瓣密集,呈尚未完全舒展的状态,每一花瓣都汁液饱满,以至膨胀而反卷。纹样造型、线条及细部处理都体现了唐代所蕴涵的审美特点。

团花与散花图案也是唐代常用的装饰花纹。团花,唐时称“团窠”,以宝相花为团花的主题。[3]200每个团窠内部结构一般都以平面的摘枝花朵圆纹为基础,以花蕊为中心,花瓣呈放射形向四周展开,外形工整简洁,外轮廓构成平面圆形,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隙缀饰忍冬纹,团窠纹不断重复、延伸,组成各形式的编排,装饰性极强。整体图案在组织时可将花朵、花叶、花枝、花蕾、果实等纳入画面,形式变化多样,十分丰富。

散花,是指没有固定规则的各式花锦。常用牡丹、花草、鸟蝶等组成自由式的花纹。[7]201其中牡丹形象变化多样,有朵花花纹,有摘枝花纹,也有组合团花花纹形式,常用散点式构图,布局上极为灵活,可大可小,可聚可散。视角也灵活多变,有俯视也可侧视,形式多样,其间穿插花草、鸟蝶,画面布局紧凑而热闹。

例数唐时期最常见的牡丹图案,其内容融进了前代和其他民族的图案装饰元素,图案基本以中心放射或对称形式出现,形式的编排以骨骼变化为主,不同形式的骨骼编排使牡丹图案产生不同的情趣,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图案的结构布局协调而统一,具有高度集中的美感,寄喻了人们借助自然物象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2.2 “圆满、厚实”的装饰特征

牡丹纹饰所显现的装饰特征,主要表现在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及处理手法上,唐代牡丹图案造型主要源于牡丹绽放的各种姿态、牡丹与蝴蝶、各种花卉团拥牡丹等生活中常见实物为原型进行艺术创造变化,艺术处理上抓住牡丹的主要特征,简化了自然牡丹的具体细节,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展示了牡丹的另一个世界,带给人们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唐代纹样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纹饰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气势恢宏,造型华丽,充满青春而勃发的生机,纹饰的总体布局严谨、讲究对称、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层次分明,整体呈现“圆满、厚实”的装饰特征。

牡丹花型硕大、色泽鲜艳、香气馥郁。唐代牡丹图案造型雍容饱满、富丽堂皇。朵花牡丹纹样构图饱满、露底较少,常以正圆或椭圆为外形,圆心突出,左右对称,花瓣层叠、由大到小向外舒展,轮廓线条清晰流畅,整个图案饱满充实。设色多采用平涂或退晕方法。在组合的牡丹图案中也以圆为外形、如宝相花和团花,在装饰平面上都以圆形展开。圆对称、饱满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应用过程中可重复延伸,每个个体之间都有相当的距离,彼此之间疏密有序,体现融洽、圆满的风格。

牡丹花型饱满,花瓣层叠,唐人又喜深色牡丹,唐代牡丹图案造型饱满,花瓣纷繁多变样,紧凑叠加,秩序井然,色彩以深色为主,宝相花图案色彩搭配上也用深色,采用退晕的方法,图案整体气势辉宏,色彩厚重华丽。团花图案以红花绿叶色彩搭配。唐牡丹图案的结构布局和色彩搭配都体现了“厚实”的特征,图案鲜明沉着、庄重大方、富有生活气息,纹饰呈现唐代特有的气质。

3 唐代牡丹图案的寓意

我国从商朝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一直到六朝时期,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包括想象的动物和凶猛的动物为主,图案一般表现为辟邪、祈福,图案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媒介。到了唐代,社会经济发达、物资丰富、思想开放、没有禁锢、人们追求富贵,这一时期的图案大量采用花草等植物纹样,图案组合中多数饰有连理枝、并蒂莲、交欢草、同心结等,图案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装饰与美化,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唐代图案所蕴含的寓意为后代吉祥图案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牡丹长寿。牡丹虽花期短,寿命却相当长,一株牡丹的寿命有几百年,唐代李德裕在《牡丹赋》中“……勿谓淑美难久,徂芳不留。彼妍华之阅世,非人寿之可俦。君不见龙骧闬闳,池台御沟。堂挹山林,峰连翠楼。有百岁之芳丛,无昔日之通侯……”[5]。现山西古县三合村有一株相传植于唐代的古牡丹,现分为三株,最大一株高1.83米,冠幅达4米,公元2000年共着花150余朵。牡丹的这一自然生长属性,带有“长寿”吉祥寓意。缠枝纹牡丹,又名“万寿藤”,因结构连绵不断,古又具有“生生不息”之意。

牡丹富贵。在唐代,牡丹因得到皇帝的青眛、朝臣的推崇,在帝王权贵心中,牡丹象征着权力、等级和财富。同样,在民间,牡丹因价格昂贵,也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寄托。唐人将牡丹誉为“百花之王”,晚唐诗人皮日休有诗为证,其《牡丹》诗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牡丹作为长寿、富贵的象征,引起唐人无限的遐想,唐人将牡丹与其它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引伸出新的吉祥寓意。如源于唐代的“凤穿牡丹”就是凤凰与牡丹结合的造型图案,唐人喜欢自喻为凤,更以一种广博的心胸乐喻他人为凤,唐人对凤凰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凤喻人,以凤寓意婚姻爱情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百鸟之王”的凤凰与“百花之王”的牡丹组图,更加寓意“吉祥喜庆,婚姻美满”。唐代是中国插花的黄金时期,花瓶插牡丹,便寓意“富贵平安”。唐人打破自然界的时空观念和逻辑关系,利用字、物的谐音,或者对事物重新组合,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牡丹寿命长、形式美是自然生长规律的体现,也是牡丹图案具有装饰价值的实际内涵之一,而牡丹的理想寓意又带有极大的现实功利。正因为唐人赋予牡丹这样的美好内涵,牡丹才会得到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人们将对生活中向往长寿、富贵的心理移情到牡丹身上,从而引发人们的诸多想像,将人的心理寄望、伦理观念凝练为吉祥的理念,派生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象征意义,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内涵。

4 结语

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融和统一、圆满厚实。图案外形以“圆”为基本形式,“圆”本身就带有完美的吉祥象征意义,在中国汉字语言中带圆的词语如:“团圆”“圆满”、“圆润”“花好月圆”等都带有完美的意思,体现了唐人在牡丹图案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充分考虑了牡丹本身的形式及意义,并结合人们所处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将牡丹的“形”与“意”高度契合,达到完美的理想状态,凝聚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理想和愿望,展现了牡丹图案无穷的艺术魅力。

[1]陈永生,吴诗华.中国古牡丹文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8 -19.

[2]刘航.牡丹:唐代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一面镜子[J].学术月刊,2005(12):59.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4]周武忠.花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袁涛.牡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凤英

An Analysis on the Implied Meaning of Modeling in Tang Dynasty’s Peony Patterns

LI Li-hua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Flowers decorative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Peony,as“the king of flowers”,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categories of the artistic subject in the past dynasties.Through analyzing the modeling features and auspicious meanings of Tang Dynasty’s peony pattern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eony patterns so as to show their artistic charm.

Tang Dynasty;peony pattern;modeling;auspicious meaning

J505

A

1009-3907(2012)07-0877-03

2012-03-02

李丽环(1978-),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宝相花唐人寓意
宝相花纹载体展现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探析
唐人路上 花瓣飘香
美好寓意品芝麻
唐代敦煌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秩序感
宝相花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