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志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下的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李德志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根据“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状况,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色,提出了旅游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及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更多合格的符合地方经济市场需求的人才,希望对普通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地方经济;ESP需求分析;旅游英语校本课程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能增强我国的经济活力,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业也日益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一个国家旅游环境的好坏,还是这个国家国民素质、国家实力、乃至国际形象的侧面反映。我认为一个地方旅游环境的好坏,不仅是一个地方国民素质,地方实力,更是地方国际形象的反映。几十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经济仍将继续地保持高速地增长,在旅游产品、旅游规划以及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都将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更要求一批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这在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教学改革和旅游专业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从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化。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游英语素质在人才的各项素质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各层次的旅游英语教学内容仍然较为单一,旅游英语教学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地方市场需求的发展。就黑龙江省的情况而言,一方面,近年来黑龙江省各高校虽然已逐步认识到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的重要性,但在旅游英语教学环节与专业的实训环节及与旅游市场的接轨等方面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实训环节多重在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中心,训练学生单一的英语听说能力,未对学生的旅游英语技能特别是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如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则成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依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其中,旅游业篇强调,“以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为重点,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发展目标:到2015年,冰雪、湿地风情、五大连池等北国风光特色旅游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 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主要任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突出冰雪、生态、边境优势,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然而,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在区域经济向外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及冬季国际重大赛事等对专业人才,特别是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却仍然稀缺。
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英语课程设置状况
哈尔滨市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多数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为重点,英语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均为语言教育或语言文学,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尚不完善,课程中旅游英语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实训环节较为薄弱。
2.外语师资队伍情况
哈尔滨市高校80%的外语教师均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欠缺,而75%的专业教师虽然熟悉专业理论但缺乏相应的一线实践经验和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双师型”教师匮乏。
3.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情况
由于大部分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普遍存在着实验实训项目水平不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重视不够、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以及管理措施不严等问题,一些院校在教学实践和教材内容上偏重于理论,学生不能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化需要。
4.就业市场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普通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旅行社、饭店、景区景点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和工作性质要求毕业生旅游英语交际能力受到聘用单位的重视。哈尔滨市旅游英语人才尚未能与市场需求很好地结合,学生的旅游英语知识局限于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在处理涉外旅游业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各高校中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双师型”人才也很缺乏。可见目前高校旅游英语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从师资角度来考虑,很多教师每周承担16~20个学时,没有更多的精力继续学习、进修。另外由于职称评定等原因,某些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这样的师资队伍自然影响到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各高校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给教师充分的机会进修和学习。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教师队伍,努力增强师资力量,也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
能否培养出适合市场所需的人才是高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地方应用型大学,更应当与企业全方位沟通和协作,紧密结合地方市场需要,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施各环节都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此特点并结合以上调查情况认为:
1.普通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
外语人才应具备的五个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养。其中“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应以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获得厚实的专业基础和商业运作能力,又能兼顾英语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理论课程方案设置应根据个别学生或一组学生的语言需要,并将其按先后缓急的次序进行排列,注重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适应性。课程设置需考虑到语言使用的场合和对象、语言的目的和作用、交际类型、要求达到的水平四方面的内容。哈尔滨市高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本着以地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语言实用知识为主导的理念、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旅游英语写作、旅行社接待业务洽谈及咨询等业务实训,形成“流利英语口语表达+扎实的专业知识+英语应用能力”的知识能力结构。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知识,包括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域特征、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等,教会他们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熟练运用旅游英语。具体课程设置采用“英语+旅游+技能模式+实训”的特色,强调旅游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保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旅游业务能力的旅游人才目标的实现,即一节课用于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一节课用于旅游英语技能训练,一节课采用情景法演练旅游英语的应用,一节旅游实习基地实训活动。其中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侧重于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训练;旅游技能训练侧重于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实训课侧重于旅游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经过学习与训练,根据相应的评估体系检验学生的旅游英语交际能力,以及掌握旅游知识、涉外工作相关知识和旅游、酒店接待处理能力。
3.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召回制度”
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加强高校与涉外旅行社、外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在企业获得的实践技能融合起来;将学校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融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实施共建”,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未来职业的规范和要求,实实在在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本领。学校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具体形式是:高校输送旅游英语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旅游人才实训基地;校方根据企业流程建立模拟实训基地,细化旅游接待和酒店接待环节实施模块培训。校企双方找到利益结合点,把企业引入学校,把高校的科研力量带入企业,走校企一体化之路。企业负责人担任高校的科研负责人,企业管理层深入校方介入课程的设置,安排实训课程、学生实习和实践环节。另外,政府也要加大对实习训练基地的建设、师资培训、专业设备投入、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投入,确立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专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在旅游市场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往往不能将教学课程设计得很好,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动上脱节,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没有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岗位操作或现实旅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捆绑教学。学生在完成岗位认知后应培养他们独立制订实用计划。学校的责任是帮助他抓住能够实施的机会,对于教学与实际岗位脱节的学生实行召回,进而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对接。
4.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企业与高校根据需求共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及实践课程体系,在企业全方位参与和跟踪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定期向高校派送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人员,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配套实践练习,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订单模式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毕业前,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企业择优录用。
5.多元化评估旅游英语教学体系
对旅游英语课程体系采取严格的量化评估,使用教学软件系统后,自动记录学生登录时间、学习时长、学习进度、测试结果等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准确地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跟踪辅导和管理。首先采用控制性学习活动,检查学生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熟悉度;其次运用半控制性学习活动,检查学生应用单元知识的活用度;最后采用开放型交际性学习活动,检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与有关权威部门推出的证书考试接轨,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未来旅游英语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延续现在旅游人才市场已经呈现出的特点,即旅游人才由早期的短缺逐渐向相对过剩转变、正在尝试着自主创业,自主经营;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由高级、涉外单位向一般单位转变,学科交叉综合能力强等趋势,如商务之旅,冬季国际赛事之旅等,单纯翻译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但要求高水平外语技能的单位会越来越多,外语技能也将成为许多公司职务提升,甚至某些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提干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更多的合格旅游英语人才是我市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方向。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正处于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中,此过程需要政府、高校和地方企业通力合作,企业定期派送指导人员参与教学实践,政府加大对实训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本校实际情况设置旅游英语课程,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旅游英语技能的培训,使教学更好地运用于地方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1] 陈诚.中国旅游业现状、入世后发展与前瞻[J].商场现代化,2007(12):247-238.
[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3] RICHTERICH 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M].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72:11~21.
[4] HUTCHINSON 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5 ~17.
[5]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48.
[6] 翟小娜,高保连.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下的高校ESP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1):84-86.
ESP view’s Personnel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influence on the Needs analysi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i Dezh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Based on the survey of ESP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alent demand condit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chool-based tourism course training program is constructed by consid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characters,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knowledge,tourism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ourism,which is designed to train more qualified personnel to meet local market demand,the program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ocal economy,ESP,needs analysis,school- based tourism course
F323.7
A
1672-3805(2012)01-0052-03
2011-09-10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协会基金项目“黑龙江普通高校旅游英语校本课程现状与发展研究”(编号:HGJXHB2110506)的阶段性成果
李德志(1973-),男,黑龙江人,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旅游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