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卉
(南京大学 文学院 文艺学专业,江苏 南京 210046)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李泽厚的“积淀说”在其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其揭示人类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和结构的重要理论,也是沟通“工具本体论”与“心理本体论”的重要桥梁。它成为了新时期中国文论的代表性学说。
李泽厚的“积淀说”并非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理论。早在1956年发表的《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一文中,李泽厚就提出了与“积淀”一词意义相近的“凝冻”:“艺术(美感)与科学(理知)在这里(形式上)的不同仅在于:后者是通过抽象概念的推演来展开和反映这种关系;而前者是把这种关系凝冻在一个具体有限的形象里,通过这个凝冻的形象来反映关系。”①1979年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他的“积淀说”被正式提出,而后在多篇文章中被系统化。直到1988年他将《美感谈》收录入《美学四讲》中时,“积淀说”成为了其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
何谓积淀?李泽厚是这样解释的:“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亦即从哲学讲的‘心理本体’,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性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化成为人类性的东西’。这个人性建构是积淀的产物,也是内在自然的人化,也是文化心理结构,也是心理本体,有诸异名而同实。”②在这里,“积淀”与自然的人化、文化心理结构、心理本体是等同的。积淀就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能动的实践里人性的不断建构。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内化了自然,将总体的、理性的、社会的浓缩、凝冻成为个性的、感性的、自然的,由物质实践层面过渡到了文化符号层面,而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的,就是“积淀”。在《美感谈》里,李泽厚将积淀分为了原始积淀、艺术积淀、生活积淀三个部分。原始积淀是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在创立美的活动的同时,也使得人的感官和情感与外物产生了同构对应。”③艺术积淀则是艺术从再现到表现再到装饰这一过程中心灵的丰富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是“从具体意义的艺术到有意味的形式,从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装饰美”④的过程。生活积淀是最为广泛的,包含着社会氛围的积淀和一些无意识层面的内容。这些积淀的结果,李泽厚称为“新感性”的诞生。“积淀说”解决了李泽厚在50年代提出的“美感二重性”的形成问题,成为他解释美感的基本途径。⑤
“积淀说”的产生,不仅是李泽厚多年苦心孤诣钻研的成果,而且包含着对于各家各派学说的吸收和改造,包括康德的“先验论”、“共通感”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异质同构”论。⑥学界将他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整合作为主要关注点,而相对忽视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其学说构建关系的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让·保罗·皮亚杰(Tean Paul piaget,1896-1980)创立了独具特色、具有深远影响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并在20世纪同乔姆斯基等结构主义者掀起了结构主义运动的风潮。他的认识论成果主要集中反映在其著作《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原理》中。
发生认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的学说。通过观察研究儿童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形态和过程,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全书的开篇说道:“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又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⑦所以研究认识的主要问题就是研究认识的中介的建构。这与传统认识论是不同的。
他认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⑧(或写作S→AT→R,其中T是主体的认识格局。)公式向我们展示了皮亚杰对于认识的中介问题的理解,即中介的建构既不属于主体又不属于客体,而是产生于动作之中的不断变化的结构。使得结构不断变化的自我调节作用是“在循环往复的通路中发生作用的”。⑨
这种认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又是如何呢?在《结构主义》一书中,皮亚杰谈到,结构的三个特性是“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性”。⑩而针对认识格局的自身调节,包含着同化和调节(又称为顺应、顺化等)两种机能。简单说来,同化是将外界的刺激纳入自身的格局中以达到原格局的丰富和巩固;调节是改变现有格局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是二者的作用使得认识结构得以不断建构和发展,在打破平衡和重构平衡的不断变化中达到整个认识世界的提升。
再让我们来看看“积淀说”的逻辑。李泽厚不满足于康德的“先验论”理论,在他的《批判哲学的批评:康德述评》中,他想要解决的就是康德的“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认为:“原始实践劳动操作活动的结构和形式特征,在漫长的时间中,抽象、提取、内化、构建为语言、思维、逻辑、数学的本性,使它们具有了所谓必然性。”[11]他强调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他的美学理论被称为“实践美学”的原因。这一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一脉相承的,同时整合了皮亚杰的发生学理论。皮亚杰侧重于对于个体从认识的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生发展的研究,他所研究的是个体的、微观的。而李泽厚将其推广到人类的、集体的、宏观的层面。但二者的相同之处都在于承认认识是在人类的实践动作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实践成为了人的理性、智力、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在皮亚杰的学说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造成格局的不断变化是认识发展的关键,而在李泽厚的逻辑中,实践的作用是使得自然人化,实践的目的对象化,在实践中审美的结构得以将历史的成果积淀在感性的个体之中。无论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还是人类的实践行为,其含义都是相似的,而在认识之中,格局的同化与调节和积淀的形成与丰富,都起到了认识的中介的作用。这在李泽厚的文章中也有揭示:“‘积淀’或将成为今后的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可能提供一个社会与个体、理性与感性、历史与心理的统一如何可能的中介。”[12]
但是李泽厚同样指出了自己的观念与皮亚杰侧重点的不同。在《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他高度评价了皮亚杰,但也指出了他的弱点:“他只注意了操作结构或形式本身,而没有充分研究和论证使用工具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3]李泽厚认为皮亚杰没有重视工具的作用,在研究中走入了生物学化,没有凸显出人类与动物认知方式的区分。的确,皮亚杰将个人作为认识的主体,站在“同构论”的立场上以生物学观点类比于认知领域。而李泽厚侧重于站在人类学的角度,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为指导,整合为自身的主体性论纲。皮亚杰的“趋同重构”说试图连接起生物学和认识论的学说,以二者相似结构的建构来解决两个领域的跨越。[14]但是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如何却并不好解释。加之他关注的更多的是个体认知结构的构建,对于历史社会的因素重视不足,所以对于儿童的感知运动的产生归结为先天所具有的动作,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康德的“先验论”的困境之中。当然李泽厚的理论也远不是足够完善的。他重视了认识的历时性的产生,将着眼点放置在人类的、历史的高度。但是也使得个体对于集体认知难于突破,造成了理论的封闭性。[15]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后天成因没有被充分论证,自然会有心理结构的积淀走向遗传决定论的倾向,打破这种积淀的途径更是难于寻觅了。这也是在80年代,刘晓波以“突破说”挑战李泽厚的“积淀说”的合理性之所在。
从以上对于李泽厚的学说的逻辑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皮亚杰的学说中的心理学成果的意义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不仅为“积淀说”的提出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已经通过侧重点的转化,渗透到了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整个体系之中,成为了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李泽厚的“积淀说”有其局限性,但其对于中外各学科的有益成果的借鉴和融合是成功的,这一学说也将继续在美学研究中给予研究者启发与帮助。
注释:
①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的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哲学研究,1956(5).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466.
③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388.
④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398.
⑤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387.
⑥邱明正.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学术月刊,1994(4).
⑦[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21.
⑧[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61.
⑨[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67.
⑩[瑞士]皮亚杰.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2.
[1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上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98.
[1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222.
[1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169.
[14][瑞士]皮亚杰.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15.
[15]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