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之先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从1997年开始,中国语文教育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批评与讨论。论争的焦点问题是文学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学教育具有的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少并且单一、陈旧。另外,中小学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问题。人们认为,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肢解”分析的方法,使学生感受不到文学作品的整体形象,得不到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无法培养想象力。在批评、论争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并严重制约着问题的解决。第一,中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理论陈旧的现状是造成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第二,人们认识到文学理论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极其匮乏,仅有的一些理论成果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高度,无法满足中小学文学教学的现实需要。
时至今日,上述问题中的文学教育地位问题、文学作品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问题已得到部分解决。但文学作品教学方法上的缺陷、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理论研究无法满足中小学文学教学现实需要的根本性问题却没有很好解决。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及教育研究的深入,许多新问题又不断暴露出来:(一)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沉迷于追星选秀、网络游戏、卡通动漫等,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也多偏向猎奇、刺激、娱乐、青春、玄幻、恶搞等方面的读物,缺乏文学阅读的兴趣和文学欣赏的能力。(二)表现在教师身上,除了文学素养低、教法单一之外,教学方法上盛行技术主义,教学唯功利主义的倾向更为突出。教师的文学审美能力更加钝化,教师守护文学精神的责任意识更加淡薄。(三)表现在时代环境方面,当今文学式微的大环境不利于文学阅读教学的深入发展。随着互动电视、网络、3G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兴起,以快速、快感、快扔为消费特点的“浅阅读”,因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需求而大行其道,但对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冲击很大。
杂乱与混同交织,僵化与随意泛滥,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合流。当下中学文学阅读教学理论建设以及目标体系化问题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作为新课程理论基础之一的接受美学已经为较多的学者、教师所关注并研究,用以指导当前的文学教学,具有较高的普适性,但照搬套用显然是不行。针对于此,笔者根据研究和实践,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的文学教学迫切需要适切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特别是文学鉴赏能力如何具体化,理论界还缺乏研究。文学就是文学,文学作品绝不是政治课本,绝不是科学讲义。要用文学的眼光读文学,把文学作品上成文学课,需要理论来给文学阅读教学定性、定位。
作为文学教学,其本质是审美的,理应以感性体验为主,以促进想象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提高为己任,而不能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不是不能分析,关键是看怎么分析。分析模式对于作品内蕴的领悟最为拿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比较,并作出自己的反应。我们要从文学的特点出发,树立起审美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去进行文学教学,使美回归文学教学的课堂,使文学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审美享受的活动、一种再创造的活动,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文学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用美的火焰点燃美的热望。那种絮絮叨叨提问、匠气十足的解释,是难以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难以唤起他们对文学的激情的。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应该充满文学味,这里有精心营造的文学欣赏氛围,有极富感染力的讲述;有对优美诗意的捕捉,有对深邃哲理的提炼。让学生置身于令人陶醉的意境画景,让学生的心灵沐浴明媚的文学之光,从而激发出对语言文学由衷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给初中文学阅读指导明确定位,才有可能建立起教学的目标体系,应对文学阅读指导活动中的种种杂乱、混同与失位。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多是名家精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要注重课堂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教学,使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归“体”,任何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都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无数的文学本文的个别特点的集中和抽象。当我们接受具体的文学本文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已经贮藏着这一篇或这一部文学本文的一般性特点,如读小说,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唤起对小说文体的一些期待,如本书前面说到的小说艺术特征,有“细致地、多角度地刻画人物”“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的、灵活的、充分的环境描写”等,已经成为我们阅读前的“知识导引”了;我们读诗歌,会期待着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意境、情和理等出现;我们读一篇文章,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抒情散文,会调整心境,准备在散文原野上漫步,接受一次情感和思想的洗礼。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你能召唤起所见文体的印象,就能对本文的一般性特点有所把握,接下来是对本文的个别特点的把握了。任何文体的个别特点,总能反映出文体的总体特点。比如读一篇童话,你会很快想到童话的一些特点: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化,故事情节神奇曲折,表现方式简单而生动,语言亲切、儿童化……那么下面要读的这一篇童话本文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辨识文体,就是掌握文体的一般特点,据以鉴赏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文学体裁本质特点和文体规则的感性显现,任何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呈现其所属文体的特点。文体知识是创作和鉴赏的理性指导,如果我们了解了某类文体特点,无异于掌握了鉴赏这类作品的“利器”。反面的教训是,遇到某些特别的作品,因为不了解这类文体的特点,而无法读出某些意蕴或意味。
研习此法,首先明确这类文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则,其次考察这样的文体特点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的。前者,文体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的特点和规则有不同作品的呈现性,还有不同时代和作家的呈现性,又有不同国家、民族和流派的呈现性,所以在掌握文体性质和特点时应考虑文体的呈现方式;后者,中学文学鉴赏不同于专家的鉴赏,往往是以品评作品为中心,文体的概念只是一个参考值,通常不能以作品印证文体特点,而应以鉴赏作品为主,以文体概念指导鉴赏为辅。以现代散文为例,分文体有助于准确、精妙地鉴赏。例如,抒情散文是一种抒情性文体,意念、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线索,那么在鉴赏时,应该抓住这条主要线索。可是有时看到一些指导散文鉴赏的文章、专著,竟然视把握散文结构为鉴赏之大要。还有,许多老师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眼里只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和饶有情趣的事件描写,如此等等,都是由于没有把握散文文体特点,才偏离了散文鉴赏的大方向。许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把握散文教学的一些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稍不留神就把散文教成了记叙文或议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初中生在阅读数量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文学名著。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几十篇文章,而没有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语文素养的形成恐怕难以实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学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每周都有阅读鉴赏课,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我们也应该拿出时间来关注、指导学生课外文学阅读,这应该是语文教师份内之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要通过阅读为孩子打下精神底子。何谓精神底子?当代著名学者王东华认为所谓精神底子,就是“气概”。他说:气概是一种自我期待,“气概越大,灵魂对肉体的支配力量就越大,成就与贡献也就越大。”气概是理想之基,先有气概的生成,才有相应的理想的树立和实现。文化熏陶的主要方式是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越丰富,他的精神世界越充实。读一本好书,就是结识一位素质优秀的好朋友,甚至是一代伟人。好的书籍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都是作者精神气概的凝结。孩子走进书本,就是在和作者乃至伟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血与血的交融。英雄的奋斗,会成为孩子灵魂中的钙质,伟人的心声,会成为孩子前进中的座右铭。伴着英雄伟人的足迹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气概非凡,不同流俗,自然能抵抗现代媒体低俗的侵蚀。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要把培养初中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的趣味放在第一位思考。朱光潜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谈到,要培养起良好的文学趣味,“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他还提到的下列三种状况令语文教师深思: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盛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病,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渺小”。①
因此,要引导学生的文学趣味,使他们在文学上有所“知”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所知。罗伊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早期经验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展。该理论提醒我们,青少年时期拥有的经验对人的生涯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教师有责任引导中学生文学阅读的趣味倾向并提高其阅读品位。
面对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合流,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怎样才能使文学阅读成为生活之必须?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文学由勉强与畏避到自觉与服膺?首先是要让学生认识文学的精神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文学的精神向度是指文学不但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一种把握、表现,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类精神的最充分、最复杂的体现方式之一——在精神王国里追索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使人得到精神皈依的启示,找到心灵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由于信仰的充实而获得精神的欢愉,审美因而达到它的顶峰。因此,文学的精神向度正是文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它超越世俗规约,充分突出了审美的精神色彩,使文学真正成为人类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栖居之地。
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引领与洗礼是她得以存在的最大理由。但应试教育的功利阅读让人担忧,市场经济更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一些学生在谈阅读的好处时,张口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庸俗的功利之语,被他们驾轻就熟地引用而且认为理所当然,令人错愕。新媒介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把新闻报道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从此处在了永远的喧哗与骚动之中,心灵失去了宁静的港湾。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深深哀叹印刷术时代的衰亡和新视觉媒介的崛起。他指出,放任文化,使之成为充满了感官刺激、让人沉溺不醒的毒品,会将人类将自己领入精神的荒原。网上冲浪当然与文学阅读无缘,即使从网上搜寻到我们所需要的文学读物,其阅读也会大打折扣。真正的文学阅读活动没有发生,因为我们只是获得了某些信息,让人遐想、引人沉思的文学阅读却被丢在了一边。
在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在功利追求与技术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学阅读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文学阅读能改变着心灵的质地,使人多一份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文学阅读不一定和直接的、功利的得失相关,它的终极目的只是和心灵相关,这就是阅读一生相伴,更为重要的所为。
文学作为人的内心的一种特定表达方式是我们所不能够抛弃的,它永远是人类精神表达的一个不可代替的精神出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加强中学生文学阅读。所以,指导学生文学阅读,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懵懂的初中生而言,还不容易理解许多作品的思想内涵。但是,只要有一颗种子,就可以发芽、开花。我们相信:通过阅读名著,可以让学生对人生、对社会产生较为正确、深刻的认识。让高雅文化占据学生的心灵,让经典文化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在复杂的文化潮流中永不迷失自我。
注释:
①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116-12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 [德]席勒,著.张玉能,译.审美教育书简[M].译林出版社,2009.
[5] 葛伟.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学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上),2008(5).
[6] 韩继宏.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宁夏教育,1999(03).
[7] 章国锋.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文艺研究,1985(4).
[8] 刘建国.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阅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VOL23(2).
[9] 黎清群.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0] 郝丽萍.关联理论与文学文本的解读欣赏[J].名作欣赏(学术专刊),第6期.
[11] 蔡智敏.阅读活动中的意义构成——英伽登与伊塞尔文学阅读理论比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VOL28(3).
[12] 余慧娟.寻找现实道路——2006年课程改革的反思[J].人民教育,2006(24).
[13] 刘正伟.法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向民主化迈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5).
[14] 刘绍彬.外国阅读教学综述[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1).
[15] 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6] 王富仁,郑国民.用文艺学视角观照中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报,200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