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琴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新一轮基础课程明确提出: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最大可能限度内的和谐发展,而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中,语文教学要贯注生命教育的理念,以生活世界为根基,以语文课堂为载体,以成全每一个生命为指归才可能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有力的回击,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非生命化的现象,本文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分析影响语文教学现状的因素,并指出新的课程标准为生命化语文教学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和理论上的论证。
语文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生命属性,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生命蕴涵,语文学习可以直接构成生命成长的意义——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然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非生命化的现象:注重教师单方面的表演,缺乏师生互动;注重权威理解,忽视学生自主建构;远离生活世界,学习资源平板贫乏;评价方式单一,忽视生命价值取向。
教学中的非生命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学生 “考试学科成绩”的过分关注,其实这也是科举文化中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遗留,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所提倡的 “学而优则仕”和“家族利益”的社会传统思想的反映。现今的人才选拔机制虽然已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革,但还有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再加之父母所传承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这些父母必然会不顾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而强迫学生在升学的路上艰难跋涉;而孩子则在“孝顺”观念的影响下,以被迫隐藏自己的个性为代价实现着父母的愿望和家庭的使命。另外,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过分的尊师重教就会伴随产生教师权威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沿着教师的观点和教材的思路进行直线式的思考,影响到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精神和独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阻碍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独立与自主。
社会的功利主义严重影响社会对语文的重视。功利主义者扩大了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是能认识字,写得来,读得懂(其实,要达到这个目的已非易事),其他学科才是社会和生存的根本。他们没有看到语文真正的意义和作用,更没有看到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一生将会产生如何重大的正面影响,对社会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正面影响,对弘扬中华民族文明与精神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即使讲功用,语文的功用也极其重大。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否则他无法立身社会。
社会意识对语文的负面影响太大,把语文活生生的人文性熏染以一种教条方式与政治思想等同起来。这样,就使语文丧失生活,丧失人的特征,因而也就没有亲和力,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畸形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知识的运用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即语文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去掌握各项知识并无太大意义;二是模糊性,即语文的知识范围难有截然的界限,掌握的程度也难以精确地量化;三是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文的测试应充分体现对语言表达的考察,多鼓励学生主观创造性的发挥。但是,语文标准化命题却与之相反,它忽视语文的综合性而突出知识的分解;忽视语言的模糊性而过分强调精密性;忽视学生的独创性而迷信答案的标准化和客观性。语文命题越来越有偏、怪、难之势。这种命题指导原则必然把语文教学限定在死记硬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析轻表达、重训练轻体悟的狭窄空间,甚至把学生淹没在题海里。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语文本体论的转变还具有革命性、进步性意义的话,那么新时期的应试教育则把语文学科拉向了日趋异化的境地。不仅传统语文本体论、实践论、审美论的人文意蕴被抛弃,就是五四运动所张扬的民主、平等观念,个性解放意识也被无情地消解在僵化的意识形态的阐释中。代之而起的是把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语文逐渐丧失了最为根本的趣味性、想象性、创造性和人文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和揭示,对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则是以生命内在的价值为指导方向,以感官和精神的惬意为价值选择,从而更加重视于人的生命,重视情感的体验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重视人的人性化的生存。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格独立、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健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一代新人,而避免把他们培养成“知识动物”和“考试机器”。
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旨在维持学校正常运行,有明显的“监教”和“监学”职能,在教学制度的建设中,不断强化着“学习分数”和“学习规章”的控制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注重对学习分数的管理。学校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和升学取向的影响,过于崇尚对教育结果的量化,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过于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区别和排序,过分地激发学生对分数的获取和竞争。其次,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特别强调“教学秩序”,重视秩序往往会强化“规章”,重视管理的“约束”职能,轻视管理的“促进”作用,导致形式主义泛滥。最后,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功利化严重。现行教学管理的另一个弊端是教学都要听领导的,听权威的,听教科书的,听教参的,尤其更要听负责中考、高考的教育管理部门的。
新世纪是人才与教育的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力图通过课程改革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面对国际性教育改革的大潮,面对国内课堂教学的现状,教育部组织了一批教育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在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国外高中语文课程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沿用了几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走向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出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为生命化语文教学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和理论上的论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新课标要求: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形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主动性。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不难看出,新课标的要求从人的发展的性质、特征与要求出发,立足语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多重价值和综合功能,根据语文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的相互制约性,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开放、乐于竞争与合作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奠定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些尊重生命价值的取向成了新课标的出发点。
新课程标准给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它明确地站在学生生命主体发展的角度,对语文学科的属性、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予以明确的规定。为突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提供了政策支持。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
总目标中各条内容的表述都是着眼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的,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根本区别之处。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看的,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与其说是教学大纲,倒不如说是教师的“教纲”。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写给学生看的,告诉并引导学生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
例如: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能“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1]等等。在这些表述中,多处提到“自己的”这个词,显然,“自己的”就是“学生的”,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把学生的主体放在突出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突出主体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一切改革都要以突出学生生命主体性作为自己的风向标。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生命的自主建构是新课标的关键词。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积累·整合”的能力要求。而积累和整合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会梳理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是,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是靠教师去灌输,而是靠学生自主去建构。然而,从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琐碎的、零乱的,知识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这是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积累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既有共性的一面,更有个性的一面。三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这里的“整合”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认知方面(包括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的整合;其次是认知与情意方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前者属于显性的整合,后者则属于隐性的整合,这两种整合是在语文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完成的。学会整合,同样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并要求学生作为生命主体要能够自主建构。
注重生命的自主建构还体现在国家只规定语文课程的目标、基本指导思想与教育原则,至于使用什么教材,采用什么教育手段,都给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与教师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为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了条件。明确提出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包括教材编写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和活动化。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角度,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由板块割裂转为融合,注重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心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建构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教材新模型;教材结构动态化,建构活动与发展型教材新体系。
以上都表明,我国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已开始指向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生命意义的建构。生命化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新课改的必然。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