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刘永泉 姚署霖
(1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北校,江苏 睢宁 221200;2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实践性是语文课程一大基本特性,如何突出这一特性关乎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效率较为低下。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这一重要特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意无意被漠视,甚至是被误解和扭曲。事实上,语文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语文课程性质归属向来是语文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工具论者”和“人文论者”各执一词,争论已久,后来不断出现“思想性”、“言语能力性”、“技能性”、“言语性”、“综合性”等说法。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语文课程无论中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一般以1904年语文正式独立设科,使得语文课程逐渐摆脱经学和科举附庸的地位为界,将其分为古代语文课程和现代语文课程两个部分,并且两部分在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其实践性也有较大的差异。
现代语文课程经过多次论争、改革和实验,逐步形成了现代语文课程性质观、目标观、内容观,在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诸多方面成果丰硕,建构起了现代化的语文课程结构体系。现代语文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从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程实施等诸方面显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对于课程目标,1903年颁布的《学务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便明确提出:“能为中国各体文辞,然后能通解经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明显的“实用”取向,强调对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1912年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指出:“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1963年以后,历次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均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000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综上可见,现代语文课程强调语文能力目标,就是肯定了语文课程实践性,这正是语文课程要落实实践性的首因。
对于教材编制,其出发点和归宿均是语文课程目标。现代语文教材在编制过程中非常注重语文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以凸显语文教材的实践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在语文教材编制上,均通过“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顺序为主要线索,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来表现语文的实践性,通过语文能力训练序列的探索、语文能力训练内容的编排、听说读写方法的指导和语文练习的设计等方面,倡导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形式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对于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在教学方法中又强调“训练”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伟大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则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实践和学习活动,设计“精读指导”的过程及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答问、讨论、吟诵、思考等语文实践性过程。当代语文教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刘国正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课是能力课。什么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这些真知灼见均深刻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在热火朝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及实践中,一大批教学实践者在教学中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和学生的语文实践。比如钱梦龙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形成并达到熟练”,因此,他认为“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课文的知识,不是具体的语文知识,而是各种训练”。钱梦龙蜚声整个语文教坛的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就是以训练为核心而建构起来的。“三主”是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是根据“三主”思想设计的四种不同的阅读训练方式:自读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的阅读训练;教读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辅导下进行的阅读训练;练习式,是学生在自读和教读以后,为了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而进行的迁移性训练;复读式,是把若干篇课文作为一个“复读单元”进行的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可知“三主四式”具有以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性特征。
在语文教材的实践中,我国历来采用“文选型”教材,选用经典的语言文学作品,让这些优秀的选文作为讲授语文课程的手段,以此作为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媒介,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运用典范和人类文化精华,体会和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技能,这符合学科知识系统的逻辑,但其特定选型的言语作品,属按图索骥式的教材,强调以范文和教师为主,重在讲述,忽视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语文能力培养目标。
教材练习设计最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纵观我国当代的语文教材,存在着练习题量少练习作用弱、重内容轻形式等弊端,还存在着过于注重感悟、体验,不够重视扎实的训练,导致缺乏操作程序设计和方法指导等务虚不务实的遗憾,影响练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实践性存在三方面的遗憾:一是某些语文教育者对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认识不足,将语文课程知识化,过于强调知识的讲授,这样就无形中忽略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二是过于强调讲授、分析等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中心”、“师传生受”的观念,以课堂上的繁冗讲析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形成“满堂灌”或“满堂问”的“填鸭式”教学,这些以讲代学、以问代学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顾语文教育规律和语文实践特点,或偏重技术技巧,大搞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或过于强调语言的人文内涵,忽略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致使语文实践偏离方向。上述做法致使语文实践性的异化。
从上述分析可知,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实践性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能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把语文课程知识化,以讲析为主而不太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二是没有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虽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但却因为务虚不务实而导致耗时低效。
针对上述语文实践性不足,要重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我认为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厘清如何突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即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其实践性;二是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语文实践,亦即如何高效实现学生的语文实践技能的养成。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
课程设计最容易体现语文的实践性,要强化学习活动或学习过程的设计,达到动态的成果,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为重点,并以此突出语文的实践性。要变传统的静态、物化(如课程大纲和教材)的课程设计形式,为以学生的经验、活动为中心来组织,使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性活动感悟经验、获取经验、构建新知识,即按照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出发来获取新知识。
要实现较好的实践效果,良好而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必不可少。从实践性知识获得性习得来看,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通过经验(动词)创造和建构经验(名词)的过程,即语文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新知识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通过突破常规的教学过程,以科学的创新精神引领教学的实践形态,以突出“语文能力培养”这个根本目的进行教学实践。
良好的课程设计和严格科学的教学过程能否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还需要认真贯彻课程评价这一环节,以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目的。这是遵循动态反馈机制,能够改进课程并为课程提供导向功能。当然,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课程评价应区别于传统成绩优先法则,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即满足于社会和个体的语言能力及步入社会后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二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科学发展即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实践知识的迁移创新学习能力;三是倡导课程评价多元化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语言理解和运用,切实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调学习语文必须注重实践。语文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才能学会。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和当代的教育改革实践者均强调:教语文要让学生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些观念证明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如何提升语文课程的实践能力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J].语文建设,2003,(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国正.灯火阑珊处——语文教学管窥[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6]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